拜帖上蓋著蕭寒潛的私章,李英歌打開拜帖一看,有些意外道,“乾王哥哥約我明晚去看花燈。”
那天在宮中,蕭寒潛隨口說了一句她並沒有放在心上,沒想到過了半個月,蕭寒潛倒還記得,說要過府邀她過元宵節,真就正兒八經的送了拜帖上門。
蕭寒潛這樣正式,謝氏頓時眉開眼笑,接過拜帖細看一遍,轉頭就吩咐楊媽媽,“明晚乾王殿下會派車來接英哥兒,你去知會門房一聲,讓他們給我打起精神當差,誰要是不長眼慢待乾王府的人,就給我滾迴家吃土去!”
楊媽媽笑嗬嗬應是,折身就出了上房。
謝氏又喊謝媽媽,點了個身邊的大丫鬟道,“前頭宮中賞的布料,我挑了兩匹讓針線房做兩身新衣裳,本是想留著給英哥兒吃春酒的時候穿,這下正好,你帶著謝媽媽跑一趟,該收尾熨燙的讓針線房的加緊搗騰出來,另有一套給銘兒新添的雨過天青色錦緞袍子,一並取了拿來我這兒。”
謝媽媽就道,“太後娘娘和皇後娘娘還賞了幾套極精巧的首飾,我順道去庫房提出來?”
謝氏略一沉吟,搖頭道,“英哥兒還小,倒不必在首飾上招搖。你迴頭照著平時常穿戴的,給英哥兒挑一兩件清爽的首飾戴就行。”
謝媽媽不再多說,和大丫鬟領命而去。
謝氏讓李英歌坐到身邊來,一邊掰著她的嘴看她新牙長得如何,一邊問大丫鬟,“銘兒今天是去了哪裏?”
官學過了元宵才開學,李承銘過年期間反倒比在學裏還忙累,不是跟著李子昌出門拜年訪友,就是在自己院裏的小書房讀書習字,隻偶爾李子昌迴來得早,才跟著過正院,嫡親的一家四口圍桌用過幾次晚膳。
謝氏雖心疼李承銘小小年紀過得比個大人還累,卻從不心軟溺愛,隻常派大丫鬟私下多關照李承銘的鬆院,送送吃用噓寒問暖。
大丫鬟聞言就迴稟道,“今天禮部侍郎家的小少爺過整生日,老爺帶著銘少爺和鏘少爺、銓少爺去吃席了,出門前就交待了鬆院的下人,不必留晚膳,恐怕要晚迴。”
李子昌是領禮部尚書銜、文淵閣大學士名的閣老,向來好風雅,和屬下的左右侍郎家一向走得近,這頓生日宴後怕是還有文會,謝氏對此見怪不怪。
隻讓大丫鬟去傳話,“交待二門上留門,晚上讓銘兒到正院過夜,就說我有事要交待他。”
李承銘滿三歲就搬去了外院,原先他在正院住的西次間卻一直保留原樣。
等屋內隻剩母女二人,謝氏就對李英歌道,“明晚你帶著銘兒一道去看花燈,一來給你做個伴,二來也帶銘兒和乾王殿下多親近親近,你正式引見一下你弟弟。想來乾王殿下不會介意,會給你這個麵子。”
男女七歲不同席,私下獨處也就罷了,到外頭看燈人多眼雜,有李承銘在,也省得有那嘴碎的人拿蕭寒潛和李英歌說事。
再者李承銘是蕭寒潛的未來舅兄,又是李府未來的當家人,打小先和蕭寒潛混個臉熟,對他將來的課業仕途都有益無害。
李英歌一聽就明白了謝氏的意思,乖乖應下,又不解道,“不過是和乾王哥哥去街上走兩圈,您何必勞師動眾,非要針線房把新衣裳趕製出來,又不是頭一迴見乾王哥哥……”
當初蕭寒潛借住南花園時,連李英歌穿著睡衣迷迷糊糊的樣子都見過,謝氏也太小題大做了。
謝氏翻了個白眼,戳著李英歌的眉心,佯怒道,“乾王殿下是什麽身份,多少勞師動眾都當得!你隻管聽娘的好好打扮,指不定明天還要見外人,你自己體麵了,也是給家裏和乾王殿下長臉。”
今年的元宵燈節和往年不同,新任太子的二皇子將代啟陽帝與民同樂,攜宗親以及朝中有頭臉的官員登樓看燈,今天一早,主辦燈節最熱鬧的安西坊就已經派出大批的五城兵馬司官兵,肅清街道,整頓治安了。
李英歌自從宮中迴來,對上前世今生的軌跡後,就自動默認和除蕭寒潛外的其他皇子劃清界限,一時倒沒想到這上頭。
她默默汗顏,忙乖巧道,“我曉得您的意思了。總歸見誰都不錯規矩就是。”
李府自然在明晚的燈宴上也有一席之地,謝氏見蕭寒潛單獨約了李英歌,哪裏管他怎麽沒陪同太子等人,隻想著放李英歌自在去玩,多和蕭寒潛培養感情。
見李英歌了然,謝氏心下欣慰,就交待她,“也不必硬推著銘兒往乾王殿下跟前湊,見了麵說上兩句話,逛過一遭,就讓清泉和流杉送銘兒到娘這裏來。之後看乾王殿下怎麽安排,你自管跟著乾王殿下去,其他事不必掛心。”
帶著李承銘在人前走一圈,過後李英歌和蕭寒潛何去何從,謝氏對外自有說法。
清泉和流杉是謝氏早早為李承銘挑選的小廝,皆是機敏知事的能幹小子,有他二人在,謝氏也不擔心李承銘一來一去的有個什麽閃失。
再說太子開燈宴的地方就在安西坊的天下第一樓,裏外都有侍衛官兵守著,哪裏出事,天下第一樓都不會出事。
太子和武王、和王等宗親都在頂樓,李府得的位置,就在天下第一樓的二樓,前後左右都是有頭臉的高門高官,謝氏也放心讓年幼的兒子出入。
李英歌見謝氏早盤算了個周全,猜謝氏今晚留宿李承銘,是要好好教他明天見了蕭寒潛如何行事,自己也就不再多說多問,等謝媽媽迴轉,就自迴了東跨院。
她給蕭寒潛的護手已經做好了,本想著明天燈宴上若是有機會再送給他,這下倒省了事,明晚見了麵直接送出去,也省得再惹出和繡品有關的風波。
這迴她不再隻用蕭寒潛喜歡的靛藍色,自挑了自己喜歡的配色圖案,做了副大氣美觀的護手。
李英歌想到這裏不由莞爾,不知道如今蕭寒潛再見靛藍色的繡品,會不會有陰影?
她將護手拿絹布包好,交待常青明晚記得戴上,正準備熄燈歇息,就見謝媽媽板著張臉,滿臉不快的進屋來。
謝媽媽自拖了錦杌坐下,冷哼了一聲道,“老實了沒多久又出來作妖,盡慫恿著老爺,非要把人往乾王殿下跟前送!也不看自己生的是個什麽東西!上不得台麵的小家子氣!”
李英歌聽前半句,還當清風院這麽快又不老實,聽完後半句,頓時明白過來。
她示意常青給謝媽媽端茶,笑著問道,“媽媽說的是群芳院那頭?”
那天在宮中,蕭寒潛隨口說了一句她並沒有放在心上,沒想到過了半個月,蕭寒潛倒還記得,說要過府邀她過元宵節,真就正兒八經的送了拜帖上門。
蕭寒潛這樣正式,謝氏頓時眉開眼笑,接過拜帖細看一遍,轉頭就吩咐楊媽媽,“明晚乾王殿下會派車來接英哥兒,你去知會門房一聲,讓他們給我打起精神當差,誰要是不長眼慢待乾王府的人,就給我滾迴家吃土去!”
楊媽媽笑嗬嗬應是,折身就出了上房。
謝氏又喊謝媽媽,點了個身邊的大丫鬟道,“前頭宮中賞的布料,我挑了兩匹讓針線房做兩身新衣裳,本是想留著給英哥兒吃春酒的時候穿,這下正好,你帶著謝媽媽跑一趟,該收尾熨燙的讓針線房的加緊搗騰出來,另有一套給銘兒新添的雨過天青色錦緞袍子,一並取了拿來我這兒。”
謝媽媽就道,“太後娘娘和皇後娘娘還賞了幾套極精巧的首飾,我順道去庫房提出來?”
謝氏略一沉吟,搖頭道,“英哥兒還小,倒不必在首飾上招搖。你迴頭照著平時常穿戴的,給英哥兒挑一兩件清爽的首飾戴就行。”
謝媽媽不再多說,和大丫鬟領命而去。
謝氏讓李英歌坐到身邊來,一邊掰著她的嘴看她新牙長得如何,一邊問大丫鬟,“銘兒今天是去了哪裏?”
官學過了元宵才開學,李承銘過年期間反倒比在學裏還忙累,不是跟著李子昌出門拜年訪友,就是在自己院裏的小書房讀書習字,隻偶爾李子昌迴來得早,才跟著過正院,嫡親的一家四口圍桌用過幾次晚膳。
謝氏雖心疼李承銘小小年紀過得比個大人還累,卻從不心軟溺愛,隻常派大丫鬟私下多關照李承銘的鬆院,送送吃用噓寒問暖。
大丫鬟聞言就迴稟道,“今天禮部侍郎家的小少爺過整生日,老爺帶著銘少爺和鏘少爺、銓少爺去吃席了,出門前就交待了鬆院的下人,不必留晚膳,恐怕要晚迴。”
李子昌是領禮部尚書銜、文淵閣大學士名的閣老,向來好風雅,和屬下的左右侍郎家一向走得近,這頓生日宴後怕是還有文會,謝氏對此見怪不怪。
隻讓大丫鬟去傳話,“交待二門上留門,晚上讓銘兒到正院過夜,就說我有事要交待他。”
李承銘滿三歲就搬去了外院,原先他在正院住的西次間卻一直保留原樣。
等屋內隻剩母女二人,謝氏就對李英歌道,“明晚你帶著銘兒一道去看花燈,一來給你做個伴,二來也帶銘兒和乾王殿下多親近親近,你正式引見一下你弟弟。想來乾王殿下不會介意,會給你這個麵子。”
男女七歲不同席,私下獨處也就罷了,到外頭看燈人多眼雜,有李承銘在,也省得有那嘴碎的人拿蕭寒潛和李英歌說事。
再者李承銘是蕭寒潛的未來舅兄,又是李府未來的當家人,打小先和蕭寒潛混個臉熟,對他將來的課業仕途都有益無害。
李英歌一聽就明白了謝氏的意思,乖乖應下,又不解道,“不過是和乾王哥哥去街上走兩圈,您何必勞師動眾,非要針線房把新衣裳趕製出來,又不是頭一迴見乾王哥哥……”
當初蕭寒潛借住南花園時,連李英歌穿著睡衣迷迷糊糊的樣子都見過,謝氏也太小題大做了。
謝氏翻了個白眼,戳著李英歌的眉心,佯怒道,“乾王殿下是什麽身份,多少勞師動眾都當得!你隻管聽娘的好好打扮,指不定明天還要見外人,你自己體麵了,也是給家裏和乾王殿下長臉。”
今年的元宵燈節和往年不同,新任太子的二皇子將代啟陽帝與民同樂,攜宗親以及朝中有頭臉的官員登樓看燈,今天一早,主辦燈節最熱鬧的安西坊就已經派出大批的五城兵馬司官兵,肅清街道,整頓治安了。
李英歌自從宮中迴來,對上前世今生的軌跡後,就自動默認和除蕭寒潛外的其他皇子劃清界限,一時倒沒想到這上頭。
她默默汗顏,忙乖巧道,“我曉得您的意思了。總歸見誰都不錯規矩就是。”
李府自然在明晚的燈宴上也有一席之地,謝氏見蕭寒潛單獨約了李英歌,哪裏管他怎麽沒陪同太子等人,隻想著放李英歌自在去玩,多和蕭寒潛培養感情。
見李英歌了然,謝氏心下欣慰,就交待她,“也不必硬推著銘兒往乾王殿下跟前湊,見了麵說上兩句話,逛過一遭,就讓清泉和流杉送銘兒到娘這裏來。之後看乾王殿下怎麽安排,你自管跟著乾王殿下去,其他事不必掛心。”
帶著李承銘在人前走一圈,過後李英歌和蕭寒潛何去何從,謝氏對外自有說法。
清泉和流杉是謝氏早早為李承銘挑選的小廝,皆是機敏知事的能幹小子,有他二人在,謝氏也不擔心李承銘一來一去的有個什麽閃失。
再說太子開燈宴的地方就在安西坊的天下第一樓,裏外都有侍衛官兵守著,哪裏出事,天下第一樓都不會出事。
太子和武王、和王等宗親都在頂樓,李府得的位置,就在天下第一樓的二樓,前後左右都是有頭臉的高門高官,謝氏也放心讓年幼的兒子出入。
李英歌見謝氏早盤算了個周全,猜謝氏今晚留宿李承銘,是要好好教他明天見了蕭寒潛如何行事,自己也就不再多說多問,等謝媽媽迴轉,就自迴了東跨院。
她給蕭寒潛的護手已經做好了,本想著明天燈宴上若是有機會再送給他,這下倒省了事,明晚見了麵直接送出去,也省得再惹出和繡品有關的風波。
這迴她不再隻用蕭寒潛喜歡的靛藍色,自挑了自己喜歡的配色圖案,做了副大氣美觀的護手。
李英歌想到這裏不由莞爾,不知道如今蕭寒潛再見靛藍色的繡品,會不會有陰影?
她將護手拿絹布包好,交待常青明晚記得戴上,正準備熄燈歇息,就見謝媽媽板著張臉,滿臉不快的進屋來。
謝媽媽自拖了錦杌坐下,冷哼了一聲道,“老實了沒多久又出來作妖,盡慫恿著老爺,非要把人往乾王殿下跟前送!也不看自己生的是個什麽東西!上不得台麵的小家子氣!”
李英歌聽前半句,還當清風院這麽快又不老實,聽完後半句,頓時明白過來。
她示意常青給謝媽媽端茶,笑著問道,“媽媽說的是群芳院那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