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氏正罵得興起,“淇河李氏內五房外十七房,上千族人難道全是瞎子傻子?內大房剛坐定宗房族長的位置,行事就這麽不要臉,可見在本族已經隻手遮天。我就不信,這其中沒有其他房助紂為虐,跟著落井下石。這做派,道義廉恥都被狗吃了!”
謝氏說到這裏,眉頭大皺,“內大房要爭當宗房族長,這本也無可厚非。隻是內二房本就人丁單薄,兩年前又接連出事,隻剩宗婦獨女兩個婦人撐著。這樣都要趕盡殺絕,就不怕遭雷劈!”
大家族少不了明爭暗鬥。
本來弱肉強食,勝者即正義,誰都挑不出錯來。
但內大房手段陰狠,心思下作,實在叫人齒冷。
謝氏這麽想著,就露出沉吟來,“這事不太對……內大房的地位聲望,這幾年早穩壓內二房。要爭,應該能爭得更圓滑更漂亮才對。現在弄得這麽難看,一定有不可告人的原因。”
她垂眼,看向謝媽媽手中的信,“是鬆哥兒有消息了?”
謝媽媽忙點頭,“說是鬆大少爺離家兩年,終於有了消息。原來他在關外行商,靠著單打獨鬥掙了副不薄的身家。消息傳迴淇河李氏的當晚,內二房就走了水。次日又傳,鬆大少爺迴淇河的途中遭遇馬賊,失去了蹤跡。”
謝氏冷笑,“馬賊?淇河李氏出了多少鎮守邊關的大將軍,哪家馬賊腦子進水,敢動淇河李氏的人?我看是內賊才對。內大房這是怕鬆哥兒風光迴歸,勢弱的內二房再起死迴生,宗房之爭又生變故,這才哪一頭都不肯放過。”
“逆人倫的東西!同根族人說逼死就逼死,果然連遮羞布都不要了。”謝氏譏諷道,“絕戶?鬆哥兒生不見人死不見屍,就算內大房改了族譜又如何?隻要一日找不到鬆哥兒,內大房這宗房族長的位置就名不正言不順。”
謝媽媽不好非議這些,隻拿小輩說事,“可憐英大小姐,兩年前被夫家休棄,鬆哥兒為了英大小姐這個親姐,才鬧出人命離家出走。否則二老爺也不會急怒病死,剩下二太太帶著英大小姐,苦苦支撐門戶。這好容易有了希望,就又是馬賊又是走水,鬧了個家破人亡。”
“老天不開眼啊。”謝媽媽感歎完,勸謝氏,“淇河李氏和咱們澧縣李氏早遠了血脈,內大房又是不擇手段的,您可別沾惹這些醃髒事。”
謝媽媽怕謝氏脾氣上來,為了早年一點恩情,就貿然替內二房出頭。
這內二房正是李英歌前世出身,祖父母已逝,父母在本族裏行二,她和親弟鬆哥兒李鬆,因是內二房的獨子獨女,走各房的小排行,稱“英大小姐”、“鬆大少爺”。
所謂恩情,指的是李英歌前世的祖母,曾為謝氏出過頭的事。
謝氏罵歸罵,卻有分寸,“我又沒瘋,怎會強出頭。但不能什麽事都不做。二太太生前好歹還是宗婦,哪有停靈七天就下葬的道理?內大房不要臉,我卻不能站幹岸。你告訴忠叔,讓他找人編個身份,請道士和尚給內二房做足九九八十一天的水陸道場。”
忠叔是謝氏安插在淇河,為女兒打理產業的總管。
為人精明能幹,到淇河短短幾年,就積攢了人脈,手段斐然。
謝媽媽對此十分讚同。
到底英大小姐和自家小姐同名,算起來兩人竟是同一天出事的,一個葬身火海,一個摔下假山。
謝媽媽心頭莫名急跳,連連點頭,“您說的是,不拘花多少錢,總要好好超度二太太和英大小姐。”
謝氏也忌諱和女兒同名的族侄女慘死,不願多說,心思微轉道,“袁家可有消息?”
謝媽媽苦笑,“什麽都瞞不過您。信上說,袁家袁驍泱那一房,已經舉家離開淇河往京城來。看架勢,是打算在京城定居,方便袁驍泱科舉。”
謝氏嗤笑,“袁驍泱又不是第一次考春闈,幾次落榜也不見他早早進京備考。後年春闈,他現在進京,以前怎麽不見袁家如此慎重緊張。前妻前腳死,袁驍泱一房後腳就離開淇河。這要是單純的巧合,我謝姓就倒著寫!”
袁驍泱就是李英歌前世的前夫。
內二房正是從袁家以無所出休棄李英歌後,才導致父亡子離,漸漸顯出頹勢。
現在內二房徹底垮了,謝氏對袁家半點好感也無。
謝氏對看不上眼的人,向來不吝於以最大的惡意進行揣測。
謝媽媽聽著這番陰謀論,冷汗直冒。
謝氏果斷道,“以果推因,隻怕袁家也不幹淨。你再知會忠叔一聲,但凡和淇河李氏、袁家有關的生意,全部抽手收掉。這幫髒東西的錢,咱不賺,過過手都嫌惡心。”
袁家是淇河有名的豪富商戶,和淇河李氏等當地望族,都有剪不斷的關聯。
謝媽媽正色應下。
李英歌旁聽至此,發白的小臉浮上病態的紅暈。
她不得不承認,謝氏真相了。
謝氏說到這裏,眉頭大皺,“內大房要爭當宗房族長,這本也無可厚非。隻是內二房本就人丁單薄,兩年前又接連出事,隻剩宗婦獨女兩個婦人撐著。這樣都要趕盡殺絕,就不怕遭雷劈!”
大家族少不了明爭暗鬥。
本來弱肉強食,勝者即正義,誰都挑不出錯來。
但內大房手段陰狠,心思下作,實在叫人齒冷。
謝氏這麽想著,就露出沉吟來,“這事不太對……內大房的地位聲望,這幾年早穩壓內二房。要爭,應該能爭得更圓滑更漂亮才對。現在弄得這麽難看,一定有不可告人的原因。”
她垂眼,看向謝媽媽手中的信,“是鬆哥兒有消息了?”
謝媽媽忙點頭,“說是鬆大少爺離家兩年,終於有了消息。原來他在關外行商,靠著單打獨鬥掙了副不薄的身家。消息傳迴淇河李氏的當晚,內二房就走了水。次日又傳,鬆大少爺迴淇河的途中遭遇馬賊,失去了蹤跡。”
謝氏冷笑,“馬賊?淇河李氏出了多少鎮守邊關的大將軍,哪家馬賊腦子進水,敢動淇河李氏的人?我看是內賊才對。內大房這是怕鬆哥兒風光迴歸,勢弱的內二房再起死迴生,宗房之爭又生變故,這才哪一頭都不肯放過。”
“逆人倫的東西!同根族人說逼死就逼死,果然連遮羞布都不要了。”謝氏譏諷道,“絕戶?鬆哥兒生不見人死不見屍,就算內大房改了族譜又如何?隻要一日找不到鬆哥兒,內大房這宗房族長的位置就名不正言不順。”
謝媽媽不好非議這些,隻拿小輩說事,“可憐英大小姐,兩年前被夫家休棄,鬆哥兒為了英大小姐這個親姐,才鬧出人命離家出走。否則二老爺也不會急怒病死,剩下二太太帶著英大小姐,苦苦支撐門戶。這好容易有了希望,就又是馬賊又是走水,鬧了個家破人亡。”
“老天不開眼啊。”謝媽媽感歎完,勸謝氏,“淇河李氏和咱們澧縣李氏早遠了血脈,內大房又是不擇手段的,您可別沾惹這些醃髒事。”
謝媽媽怕謝氏脾氣上來,為了早年一點恩情,就貿然替內二房出頭。
這內二房正是李英歌前世出身,祖父母已逝,父母在本族裏行二,她和親弟鬆哥兒李鬆,因是內二房的獨子獨女,走各房的小排行,稱“英大小姐”、“鬆大少爺”。
所謂恩情,指的是李英歌前世的祖母,曾為謝氏出過頭的事。
謝氏罵歸罵,卻有分寸,“我又沒瘋,怎會強出頭。但不能什麽事都不做。二太太生前好歹還是宗婦,哪有停靈七天就下葬的道理?內大房不要臉,我卻不能站幹岸。你告訴忠叔,讓他找人編個身份,請道士和尚給內二房做足九九八十一天的水陸道場。”
忠叔是謝氏安插在淇河,為女兒打理產業的總管。
為人精明能幹,到淇河短短幾年,就積攢了人脈,手段斐然。
謝媽媽對此十分讚同。
到底英大小姐和自家小姐同名,算起來兩人竟是同一天出事的,一個葬身火海,一個摔下假山。
謝媽媽心頭莫名急跳,連連點頭,“您說的是,不拘花多少錢,總要好好超度二太太和英大小姐。”
謝氏也忌諱和女兒同名的族侄女慘死,不願多說,心思微轉道,“袁家可有消息?”
謝媽媽苦笑,“什麽都瞞不過您。信上說,袁家袁驍泱那一房,已經舉家離開淇河往京城來。看架勢,是打算在京城定居,方便袁驍泱科舉。”
謝氏嗤笑,“袁驍泱又不是第一次考春闈,幾次落榜也不見他早早進京備考。後年春闈,他現在進京,以前怎麽不見袁家如此慎重緊張。前妻前腳死,袁驍泱一房後腳就離開淇河。這要是單純的巧合,我謝姓就倒著寫!”
袁驍泱就是李英歌前世的前夫。
內二房正是從袁家以無所出休棄李英歌後,才導致父亡子離,漸漸顯出頹勢。
現在內二房徹底垮了,謝氏對袁家半點好感也無。
謝氏對看不上眼的人,向來不吝於以最大的惡意進行揣測。
謝媽媽聽著這番陰謀論,冷汗直冒。
謝氏果斷道,“以果推因,隻怕袁家也不幹淨。你再知會忠叔一聲,但凡和淇河李氏、袁家有關的生意,全部抽手收掉。這幫髒東西的錢,咱不賺,過過手都嫌惡心。”
袁家是淇河有名的豪富商戶,和淇河李氏等當地望族,都有剪不斷的關聯。
謝媽媽正色應下。
李英歌旁聽至此,發白的小臉浮上病態的紅暈。
她不得不承認,謝氏真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