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溫存了半晌,皇帝想到剛剛蓮花說的話,怕她自己弄太難了,便和她說道:“小乖乖,齊嬤嬤針線十分不錯,你可向她請教一二。”
“咦齊奶奶不僅記性好,針線也很好麽?”蓮花有些訝異,在她看來,光記性好已經是很大的長處了。
皇帝點點頭,齊嬤嬤的針線是出了名的好,早年間在宮裏名聲很大,隻是跟先太皇太後遷居懿祥宮後便慢慢沉寂下來,所以如今宮裏很多人都不知道她針線好。
蓮花瞪大眼睛驚歎道:“齊奶奶可真厲害呀,不僅能嚇貴妃娘娘,張總管也被嚇得不行,記性還很好,沒想到針線竟也不錯,哇,真是又威風又厲害。”說完星星眼般含了一絲崇拜。
蓮花小時候最崇拜的就是打架厲害的人,其次便是針線好的人。
要是她小時候能把針線學好,那她娘就不會老發愁了,也不會為教她的師傅走人而訓她了。
所以此時聽到萬歲爺,她止不住驚歎。
皇帝無奈,他的小妃嬪啊,真是百無禁忌,口無遮攔,貴妃被嚇也是她能說的嗎,若是在外頭被外人聽到,一個大不敬之罪就下來了。
不過也正因為信任他,她在他麵前才不會遮掩,這樣很好,他很喜歡。
就在此時,偏殿外傳來敲門聲。
兩人向門口看去,就聽到齊嬤嬤的聲音:“不知萬歲爺和蓮主子是否已安寢,老奴來擾還請恕罪,隻是老奴突然想到了一些事,要與萬歲爺說說。”
蓮花和皇帝對視一眼,蓮花吐吐舌頭,縮了縮脖子,齊嬤嬤這麽晚了不會來監督她的禮儀言行吧,哎呀
皇帝失笑,他的人兒剛剛不還誇讚齊嬤嬤,說齊嬤嬤厲害麽,怎麽才聽到齊嬤嬤的聲音就慫了。
搖了搖頭,皇帝朝外迴道:“無妨,還未睡。”說著就要走過去開門。
蓮花忙扯住皇帝的袖子,比著嘴型無聲地說:“萬歲爺,記得誇我晚膳到現在禮儀都做的很好喲。”
別讓齊嬤嬤知道她晚上鬆散下來了,否則小吉子他們仨今晚就得頂著水盆過了。
皇帝嘴角揚起,捏了捏她的鼻子,也學著她無聲的迴了個知道了的嘴型,接著走過去將門打開。
蓮花高興了,趁著萬歲爺走路這段距離,趕忙照著銅鏡整理好儀容,接著按標準的坐姿端坐在梳妝台上,假裝在忙。
開了門後,皇帝請齊嬤嬤入內,齊嬤嬤隻到小廳中便站定不走了,隻往內看了一眼。
皇帝等人進來後,問道:“嬤嬤今日舟車勞頓,到蒼瀾院後便一刻不閑開始教導人,現下怎還不歇息?如此身體可受的住?”忍不住關切起來。
齊嬤嬤像他的親人一般,又是為他而來,他很心疼眼前這個老太太。
蓮花在內忍不住正襟危坐,說來也是她的疏忽,是她做得不好,讓齊嬤嬤都沒得歇息。
她撈魚迴來便見到了齊嬤嬤,不知道打哪來的,說是今後會在蒼瀾院,她想著她如今也是美人,多養幾個人是毫無問題的。
何況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齊嬤嬤看著就威風精神,有齊嬤嬤在,蒼瀾院就跟有了定海神針似的,貴妃娘娘來了都得好聲好氣得,想著這些亂七八糟得,她便忘了問來曆。
晚膳後萬歲爺說起,她才知道嬤嬤應當是從宮外來的,隻是後來見到萬歲爺激動,忙著倒苦水,又忘了問了。
此時聽到萬歲爺這麽說,她不由得有些愧疚,枉她之前還抱怨嬤嬤嚴厲,她過得苦呢,可嬤嬤來了後都沒歇息,年紀又那麽大,相比之下,她那些苦不算什麽。
齊嬤嬤頭發不像平時那般一絲不苟,她本已睡下,隻是想起了一事,怕來不及,趕忙起來,匆匆披了一件外衣便過來了。
她擺了擺手道:“老奴沒事,隻是想起了一事,不說心中不安。”
皇帝問道:“何事,齊嬤嬤請說。”
齊嬤嬤往內又看了一眼,心想要說的話也是裏麵的女娃娃該知道的,便直說道:“萬歲爺,蓮主子如今月份還小,你們還是分房睡為好,不然……”
話還未說完,皇帝便大聲咳嗽起來,齊嬤嬤停下話頭,不知皇帝這是何意。
皇帝有些不自在地說:“齊嬤嬤,我們還是到外頭說。”和一個像他長輩的老人說起此事,還挺奇怪的,尤其他的小妃嬪還在內豎著耳朵聽呢。
不得不說皇帝對蓮花實在太了解了,蓮花在內確實豎著耳朵聽,一個字也不敢漏了,她聽得有些奇怪,齊嬤嬤說的什麽意思,可聽了半截便沒了下文。
齊嬤嬤心下了然,皇帝這是不想讓裏頭的女娃娃聽到,隻是不知為何。
她沒有當場問出來,而是跟著皇帝到外頭,看他怎麽說。
待到了外頭,皇帝攥著拳頭放嘴邊咳了咳,正經地說:“嬤嬤莫怪,你說之事朕已知曉,這幾日雖與她同房,卻未做什麽。”
齊嬤嬤有些驚奇地看著皇帝,問道:“這如何能成,如何忍得住?”皇帝如今正是血氣方剛的年紀,憋壞可如何是好?
夜色下,皇帝的耳根微微有些發紅,隻是有夜色掩飾看不出來。
皇帝不自在地說:“嬤嬤放心,朕乃天子,這點小小的欲望都不能克製,又如何治理天下。”
齊嬤嬤有些感慨,如今的萬歲爺跟先帝完全不同,先帝驕奢淫逸、貪圖享樂,身體掏空早早薨逝,而如今的萬歲爺,冷靜自持、勤政愛民,按行自抑,甚至自苦。
齊嬤嬤不忍心皇帝如此自苦,忍不住勸道:“萬歲爺,老奴知您以先帝為鑒,隻是如今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倒也不必如此自苦,後宮之中大有人在……”
皇帝直接抬手打斷道:“齊嬤嬤,朕一點不苦,朕甘之如飴,心中從未有過的歡喜。”
想到裏頭的小妃嬪,他嘴角含笑,眼神溫柔。
齊嬤嬤有些發怔,她也算是看著皇帝長大的,何時見過他笑得如此柔軟,如此溫柔?
他待他後宮的妃嬪骨子裏是冷冰冰的,隻是沒有表現出來罷了,隻遵著規矩對待。
“咦齊奶奶不僅記性好,針線也很好麽?”蓮花有些訝異,在她看來,光記性好已經是很大的長處了。
皇帝點點頭,齊嬤嬤的針線是出了名的好,早年間在宮裏名聲很大,隻是跟先太皇太後遷居懿祥宮後便慢慢沉寂下來,所以如今宮裏很多人都不知道她針線好。
蓮花瞪大眼睛驚歎道:“齊奶奶可真厲害呀,不僅能嚇貴妃娘娘,張總管也被嚇得不行,記性還很好,沒想到針線竟也不錯,哇,真是又威風又厲害。”說完星星眼般含了一絲崇拜。
蓮花小時候最崇拜的就是打架厲害的人,其次便是針線好的人。
要是她小時候能把針線學好,那她娘就不會老發愁了,也不會為教她的師傅走人而訓她了。
所以此時聽到萬歲爺,她止不住驚歎。
皇帝無奈,他的小妃嬪啊,真是百無禁忌,口無遮攔,貴妃被嚇也是她能說的嗎,若是在外頭被外人聽到,一個大不敬之罪就下來了。
不過也正因為信任他,她在他麵前才不會遮掩,這樣很好,他很喜歡。
就在此時,偏殿外傳來敲門聲。
兩人向門口看去,就聽到齊嬤嬤的聲音:“不知萬歲爺和蓮主子是否已安寢,老奴來擾還請恕罪,隻是老奴突然想到了一些事,要與萬歲爺說說。”
蓮花和皇帝對視一眼,蓮花吐吐舌頭,縮了縮脖子,齊嬤嬤這麽晚了不會來監督她的禮儀言行吧,哎呀
皇帝失笑,他的人兒剛剛不還誇讚齊嬤嬤,說齊嬤嬤厲害麽,怎麽才聽到齊嬤嬤的聲音就慫了。
搖了搖頭,皇帝朝外迴道:“無妨,還未睡。”說著就要走過去開門。
蓮花忙扯住皇帝的袖子,比著嘴型無聲地說:“萬歲爺,記得誇我晚膳到現在禮儀都做的很好喲。”
別讓齊嬤嬤知道她晚上鬆散下來了,否則小吉子他們仨今晚就得頂著水盆過了。
皇帝嘴角揚起,捏了捏她的鼻子,也學著她無聲的迴了個知道了的嘴型,接著走過去將門打開。
蓮花高興了,趁著萬歲爺走路這段距離,趕忙照著銅鏡整理好儀容,接著按標準的坐姿端坐在梳妝台上,假裝在忙。
開了門後,皇帝請齊嬤嬤入內,齊嬤嬤隻到小廳中便站定不走了,隻往內看了一眼。
皇帝等人進來後,問道:“嬤嬤今日舟車勞頓,到蒼瀾院後便一刻不閑開始教導人,現下怎還不歇息?如此身體可受的住?”忍不住關切起來。
齊嬤嬤像他的親人一般,又是為他而來,他很心疼眼前這個老太太。
蓮花在內忍不住正襟危坐,說來也是她的疏忽,是她做得不好,讓齊嬤嬤都沒得歇息。
她撈魚迴來便見到了齊嬤嬤,不知道打哪來的,說是今後會在蒼瀾院,她想著她如今也是美人,多養幾個人是毫無問題的。
何況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齊嬤嬤看著就威風精神,有齊嬤嬤在,蒼瀾院就跟有了定海神針似的,貴妃娘娘來了都得好聲好氣得,想著這些亂七八糟得,她便忘了問來曆。
晚膳後萬歲爺說起,她才知道嬤嬤應當是從宮外來的,隻是後來見到萬歲爺激動,忙著倒苦水,又忘了問了。
此時聽到萬歲爺這麽說,她不由得有些愧疚,枉她之前還抱怨嬤嬤嚴厲,她過得苦呢,可嬤嬤來了後都沒歇息,年紀又那麽大,相比之下,她那些苦不算什麽。
齊嬤嬤頭發不像平時那般一絲不苟,她本已睡下,隻是想起了一事,怕來不及,趕忙起來,匆匆披了一件外衣便過來了。
她擺了擺手道:“老奴沒事,隻是想起了一事,不說心中不安。”
皇帝問道:“何事,齊嬤嬤請說。”
齊嬤嬤往內又看了一眼,心想要說的話也是裏麵的女娃娃該知道的,便直說道:“萬歲爺,蓮主子如今月份還小,你們還是分房睡為好,不然……”
話還未說完,皇帝便大聲咳嗽起來,齊嬤嬤停下話頭,不知皇帝這是何意。
皇帝有些不自在地說:“齊嬤嬤,我們還是到外頭說。”和一個像他長輩的老人說起此事,還挺奇怪的,尤其他的小妃嬪還在內豎著耳朵聽呢。
不得不說皇帝對蓮花實在太了解了,蓮花在內確實豎著耳朵聽,一個字也不敢漏了,她聽得有些奇怪,齊嬤嬤說的什麽意思,可聽了半截便沒了下文。
齊嬤嬤心下了然,皇帝這是不想讓裏頭的女娃娃聽到,隻是不知為何。
她沒有當場問出來,而是跟著皇帝到外頭,看他怎麽說。
待到了外頭,皇帝攥著拳頭放嘴邊咳了咳,正經地說:“嬤嬤莫怪,你說之事朕已知曉,這幾日雖與她同房,卻未做什麽。”
齊嬤嬤有些驚奇地看著皇帝,問道:“這如何能成,如何忍得住?”皇帝如今正是血氣方剛的年紀,憋壞可如何是好?
夜色下,皇帝的耳根微微有些發紅,隻是有夜色掩飾看不出來。
皇帝不自在地說:“嬤嬤放心,朕乃天子,這點小小的欲望都不能克製,又如何治理天下。”
齊嬤嬤有些感慨,如今的萬歲爺跟先帝完全不同,先帝驕奢淫逸、貪圖享樂,身體掏空早早薨逝,而如今的萬歲爺,冷靜自持、勤政愛民,按行自抑,甚至自苦。
齊嬤嬤不忍心皇帝如此自苦,忍不住勸道:“萬歲爺,老奴知您以先帝為鑒,隻是如今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倒也不必如此自苦,後宮之中大有人在……”
皇帝直接抬手打斷道:“齊嬤嬤,朕一點不苦,朕甘之如飴,心中從未有過的歡喜。”
想到裏頭的小妃嬪,他嘴角含笑,眼神溫柔。
齊嬤嬤有些發怔,她也算是看著皇帝長大的,何時見過他笑得如此柔軟,如此溫柔?
他待他後宮的妃嬪骨子裏是冷冰冰的,隻是沒有表現出來罷了,隻遵著規矩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