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五年之前,阮山隻不過是弱不禁風的孩子,也初隨王小玉行走江湖,處處新奇,見過的人和物,無不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別人卻未必就記得他了。
但聞掌聲三響,西方林中,緩緩走出兩人,當先一個身著袈裟,滿沾油汙,一臉油光,身後背著一個奇大的鐵葫蘆,光禿禿的大腦袋。
緊隨他身後,卻是一個身穿百綻大褂,足著草履,手中提著一隻大鐵鍋,蓬發垢麵的叫化子。
許文昌指著兩人說道:“這兩個是當今江湖上人人敬仰的風塵奇客,邪僧、求丐。”
阮山欠身一禮,道:“久聞兩位大名了!”
許文昌雙手高舉互擊四響,正北方林木中,緩步走出來一個花白長髯的老者,架著一根李公拐。跋著一條左腿,正是阮山在歸雲山莊中見的那杖俠黃忠天。
在他身後,緊隨著兩個人,一個三旬左右的大漢,一個二十上下的少年,這兩人手中的長劍,都已經出鞘,四目中暴射出仇恨的怒火,凝注著阮山。
阮山一見這師徒三人,心中不禁一跳,暗道:這三人被逐出了歸雲山莊,心中對我記恨極深,如若有這三人從中的作證破壞,今日隻怕很難解說的清楚了。
杖俠黃忠天果然似乎還記著舊恨,不等許文昌引見,搶先說道:“三莊主別來無恙,不知是否還記得我們師徒三人?”
阮山道:“杖俠黃忠天,黃兄,兄弟豈能忘……”
黃忠天冷冷接道:“月前三莊主在那沈天奎的庇護之下,把咱們師徒三人,逐下望花樓,那份煞氣、威風,咱們師徒是至念難忘。”
阮山淡淡一笑,道:“貴師徒誤會極深,看來不是口舌所能解釋了。”
黃忠天朗朗笑道:“我黃某如果隻是耳中聽聞,還可說傳言失實,但我是親眼所見,難道還會瞧錯了人不成。”
阮山隻覺得心中湧起了千言萬語,一時間卻又不知從何說起,長長歎息了一聲,默然不言。
許文昌道,“幾位既然是相識,那也不用在下引見了……”
語音微微一頓,接著道:“咱們今日請三莊主來此赴約,並無酒筵款待,隻是請問三莊主一件公案如何了斷。”言詞口氣處處逼人。
阮山精神一振,道:“諸位盡管問,阮山知道的一一迴答,言必由衷。”
許文昌道:“那是最好不過了,咱們在武林中走動的人,正該講究敢作敢當。”
智光大師合掌喧了一聲佛號,道:“三莊主適才連殺九名高手,足見武功高強,老衲一位師侄,也傷亡在三莊主的手下,這隻怪他學藝不精,生死原不足惜,但不知三莊主為了何故,施下毒手,取了他的性命?”
邪僧包斜著一對酒意蒙蒙的醉眼,打量了阮山一眼,自言自語的說道:“可惜呀!可惜啊。”迴首拉過背上鐵葫蘆,拔開塞子,咕咕嘟嘟的喝了兩大口酒,接著又道:
“可惜一顆明珠,丟在糞缸裏了!”
求丐冷冷的說道:“哀莫大於心死,這種人連肝腸都已經死了。給他說話,倒不如省些氣力下來,去對牛彈琴。”
阮山一皺眉頭,暗道:這人滿口胡言,不知他罵的哪是誰。
其實他心中早已經知道是罵的他,隻是心中不甘承受下來,隻好假想他既然未提自己之名,那就未必是罵自己。
阮山輕輕咳了一聲,還未想出適當的措詞迴答,忽然林玉高聲接道:“三湘老漁翁,為人謙和,江湖上誰不敬重他,和你何仇何恨,你竟然施展絕毒暗器,傷了他的性命,這個仇林某人如若不代他報了,三十年交往之情,豈不是盡付流水,難免受天下英雄恥笑。”
一字一句都如鐵錘錘下去一般,敲打在阮山的心上,但感覺腦子裏一片紊亂,說不出一句話來。
邪僧迴目望了求丐一眼,道:“臭要飯的你來說吧!別人一個個師出有名,咱們也不能打上一場糊塗仗啊!”
求丐探手從腰中間掛的大布囊中,抓出一把飯來,放入口中,說道:“神行追風客,和咱們邪僧求丐號稱風塵三友,你把他打得氣息奄奄,咱們要不替他報仇,別人豈不說咱們風塵三友怕了你們歸雲山莊。”
五年之前,邪僧求丐為了王小玉,出麵維護過阮山,隻是那時的阮山瘦弱異常,和此刻的英偉神姿,大不相同,何況那假冒阮山之名的馮子浩,早已譽滿江湖,阮山加盟歸雲山莊之事,和沈天奎重現江湖,立刻震動武林人心,揚名於江湖之上,但真阮山和假阮山,卻無人分得清楚了。
許文昌輕輕咳了一聲,道:“那沈天奎惡名早著,結仇無算,一生中造孽殺人,屈指難數,十年前被天下英雄圍攻,身受重傷,武林同道隻知道他已經死了,卻不料他竟然還活在世上,十年後重出江湖,又得你阮山幫助……”
阮山隻覺得胸中熱血沸騰,難以自控,高聲接道:“住口,你們憑什麽認定那些被殺之人是我阮某所殺?”
許文昌淡淡一笑,道:“那些人緊追在三莊主馬車之後,不是你,還會是旁人不成?”
阮山激動的說道:“有人看到了?”
許文昌道:“我……”
阮山隻覺得腦子裏轟得一震,道:“你看到了?”
許文昌臉色一變,舉手一揮,道:“抬上二爺的屍體。”
隻聽林中應了一聲,兩個大漢抬著一具屍體走了出來。
許文昌道:“放下。”
兩個大漢應聲放下了屍體,退了下去。
阮山凝目望去,隻見那人雙目圓睜,嘴角間隱見血跡,僵硬的臉上,怒意仍然上存,大有死不瞑目之感。
許文昌冷冷說道:“三莊主看到了嗎?”
阮山道:“看到了,但他不……”
許文昌悲憤地接道:“我這位義弟,生性最是慈善,和我這嫉惡如仇的性格剛好相反,想不到他這般善良之人,卻落得這般下場,難怪他死不瞑目了!”
阮山揮手說道:“許兄……”
許文昌此刻已經再難抑製心中悲憤之情,厲聲說道:“我在他身後三四丈處,眼看他追近馬車後,倒了下來,難道還是假的不成!”
阮山道:“你如何能肯定那車中隻有我一人……”
許文昌接道:“車上隻有你們四個,眼下全都在此,不是你是哪一個?”
阮山隻覺得心頭激跳,有口難辯,急得大聲叫道:“他們雖然是為追那馬車被殺,但兇手卻不是我阮某……”
許文昌怒道:“事實具在,你還要這般狡辯,隻可惜當時我為義弟之死太過傷痛,未能追上那馬車,親手抓你出來。”
阮山怒聲喝道:“你們這般不問真象,不分皂白,一口咬定了我,那是逼我……”
金嬌突然接口說道:“三爺,真金不怕火,你不用太急,慢慢的給他們說個明白。”
邪僧冷冷一笑道:“你是什麽人?”
金嬌道:“我叫金嬌,你們這些自負為俠義道上的人物,竟然都是這般糊塗的人!”
林玉吼道:“你說哪個糊塗?”
金嬌道:“我說你們所有的人,自然是連你也算在內了!”
林玉聽她聲音尖長,自信必是一個女孩子,但卻又穿著男裝,縱身一躍,飛了過來,接道:“你是男人還是女人?”揚起手掌,準備拍出。
金嬌道:“女人!但我看到你們這些堂堂俠義人物,處事的糊塗,反不如我們女人細心呢!哼!瞧你們這般神色嚴厲的激動模樣,實使讓人有著可憐又可笑的感覺。”
林玉收了舉起的掌勢,道:“好男不跟女鬥,老夫是何等身份,豈肯和你一般見識。”說罷返身一躍,又退出了一丈開外。
許文昌舉手一揮,立時有兩個黑衣大漢走了過來,抬下屍體,他刷的一聲,亮出手中的一管銀笛,冷冷說道:“不論你用的什麽手段暗器,但能連續傷殺了九名高手,那也足以證明是高手,我許文昌願先領教高招。”
金嬌高聲叫道:“三爺……”
阮山反腕抽出長劍,冷冷接道:“既然非口舌能夠解說清楚,隻有先在武功上分個高低再說,你快些退下去。”
金嬌知道他此刻心胸之中,填滿了悲憤,如果不讓他發泄出來,憋在心中,十分難過,而且這些人一心認定他就是兇手,也非言語能夠解說清楚,黯然一歎,道:“三爺小心。”
緩緩向後退去。
許文昌強忍心中激憤,早已迫不及待,銀笛一振,道:“接招!”
疾揮一笛,點了過來。
阮山長劍疾起“起鳳騰蛟”,這出手一劍,守中寓攻,封開了許文昌的銀笛,反腕削了過去。
許文昌一側身讓開了,長嘯一聲,揮笛反擊,但見銀光流動,漫天笛影,直罩過來。
他心中悲痛,一出手就是全力搶攻。
阮山長劍振起,迎住來勢,展開了一場惡鬥。
許文昌的笛法,攻勢發動之後,一招緊接一招,綿綿不絕,其間毫無懈怠,使敵人沒有反守為攻的機會,原是極為厲害的一套笛法,尋常之人很少能夠接下三十招。
但可惜他遇上了阮山,使這淩厲的笛法,威勢大減。
原來阮山從前跟那劉海清學劍,兼得了天下各派心法,最是善於應變,忽而使出武當絕學,忽而是青城絕招,劍路之廣,變化之奇,立即把許文昌的笛勢,化解於無形之間,隻看得四周觀戰群豪,個個心中震動,想不出他如此年紀,武功如此之高。
轉眼之間,雙方已經交手三十餘合。
阮山突然施了一劍“春風化雨”,逼開笛勢,說道:“在下已領教了笛法,也不過如此而已,當心我要反擊了。”
話方落口,劍勢已變,寒光旋飛,銀星暴射,淩厲絕倫的反擊過去。
許文昌緩了一緩,已經失去了先機,但覺得阮山劍勢如潮,山湧而到,不禁心頭大震,暗道:此人能在不足半日之中,連殺了九名高手,果然有著非凡的身手……
忖思之間,突然覺得四麵潮湧而來的劍氣,忽然消失,所感受的壓力大減,不禁心頭一喜,正待運笛反擊,突然見寒光一閃,那漫天劍氣,朵朵銀花,突然間合而為一,當胸刺到,趕忙舉起手中銀笛,斜往上撩,銀笛一觸長劍,瞬間大喝一聲,一股強猛的內力反向長劍震去。
原來,他和阮山動手幾招之後,已經發覺在招式變化上難以勝過對方,這唯一的可勝之機,就是憑借數十年深厚的內力,反震對方的長劍脫手……
他想的雖然是不錯,但事實卻大出他意料之外,內力以彈出,阮山手中長劍並未脫手,反而粘在銀笛之上,疾向下麵沉落。
這正是上乘劍術中粘,滑二訣的運用,先以陰柔之力,許文昌那強猛的反震之力,劍勢卻順笛而下,找上了許文昌握笛的右腕。
如若許文昌不肯放棄手中銀笛,絕對難脫利劍斷腕之苦。
形勢緊急,許文昌來不及多轉念頭,右手一鬆,銀笛脫手落地。
阮山疾退兩步,並無傷他之意,說道:“承讓,承讓。”
許文昌麵如死灰,說道:“三莊主劍術精博,在下不是對手。”
金嬌恐怕阮山在受盡屈辱的激憤之下,出手傷人,眼看他適當收手,心中大感歡喜。
杖俠黃忠天一順手中鐵拐,道:“勝敗乃兵家常事,今日既然非比武定名,敗而何憾,許兄請退下休息,兄弟領教領教他的劍術。”
語聲未落,人已撲了過來,鐵拐一揮一招“橫掃千軍”,攔腰擊到。
阮山聽那掄動鐵拐中,挾帶著唿嘯的風聲,不敢用長劍硬接拐勢,閃身避開。
黃忠天欺身逼近,鐵拐如狂風驟雨,追攻過去。
阮山振起精神,長劍幻起朵朵銀花,尋空抵隙,逼使他拐勢不能近身。
黃忠天久走江湖,對敵經驗是何等的豐富,眼看阮山不敢封架自己的拐勢,立時把一支李公拐的威力,全部發揮出來,拐拐挾著強猛的內力,帶起了唿嘯的風聲。
轉眼之間,兩人已經交手五十餘合。
阮山被那急如風雨的拐勢,逼的向後退出了六七尺遠。
黃忠天雖然占盡優勢,但他心中明白,阮山隻是被自己這威猛的拐勢唬住了,不敢以長劍接拐勢,才節節退避,如果讓他想出破解之法,施展出進逼許文昌銀笛出手的粘,滑二訣,就不難反賓為主,奪迴先機,必得設法在他尚未醒悟之前,把他傷在拐下。
阮山雖然是節節退避,但他門戶封守的謹嚴,劍路之廣博難測,卻使那黃忠天尋不出可乘之機。
黃忠天求勝心切,五十餘招仍然找不出阮山的破綻,不禁心中焦急起來,心中念頭輪轉,忖思求勝之道,手中的拐勢不覺一緩。
就這一緩,觸動了阮山靈機,長劍突然施了一招“天河倒掛”,劍尖顫動,幻起了兩朵劍花,斜刺入了黃忠天的拐影之中,左手卻唿的劈出一掌。
強猛的掌力,逼住了黃忠天的拐勢,劍化“迴風絮柳”,左右點出。
黃忠天門戶大開,眼看劍勢點到,鐵拐卻收不迴來,隻好向後退去。
阮山一掌一劍,扳迴劣勢,靈智頓開,如影隨形般,疾欺而上。
黃忠天繞場疾走,奔行了三四丈遠,仍然無法甩開阮山那指向前胸的劍勢,心知難已活命,長歎一聲,停下腳步。
四周觀戰群豪不忍再看,齊齊一閉雙目,心想以阮山連殺九名武林高人的手段之毒,心地之狠,這一劍勢不把杖俠黃忠天開膛破肚才怪。
兩個隨在黃忠天身後而來的仗劍少年,齊齊虎吼一聲,一左一右的揮劍撲了上來。
這兩人都是黃忠天的徒弟,眼見師父將要死在阮山劍下,心中又痛又急,飛身一擊,各出了畢生功力,兩柄長劍,劃起了兩道森寒的劍氣。
但見阮山健腕翻揮,手中長劍左右搖擺,錚錚兩聲,彈開了兩柄襲來長劍,人卻仍然站立原地,臉色肅然,俊目放光。
群豪凝神望去,隻見黃忠天前胸處,衣衫破裂了三寸長短一道口子,人卻毫發未傷。
兩個仗劍弟子呆了一呆,齊齊迴頭叫了一聲:“師父!”
杖俠黃忠天睜開雙目,長歎一聲,道:“罷了,罷了!咱們師徒還有何顏麵立足江湖……”
揚手一掌,反向天靈要穴劈去。兩個仗劍大漢,料不到師父有此一著,眼看他反掌自絕,竟然是救援不及。
驚訝之間,突然見人影一閃,阮山左手閃電而出,後發先至的拂在了黃忠天的腕脈之上。
黃忠天揚起自絕的一條手臂,突然間不聽使喚,軟軟的垂了下來。
兩個仗劍大漢,迴目望了阮山一眼,不知是仇恨還是感激,歎息了一聲,垂下頭去。
智光大師高喧一聲佛號,緩步走了過來,說道:“勝敗乃是兵家常事,武林中從沒有常勝之人,黃大俠也不用太過激動。”
黃忠天道:“身受強敵相救,此辱日後如何能報?”
阮山緩緩接口道:“不論哪年哪月,隻要我阮某人還活在世上,黃大俠隨時可報今日之辱!”
黃忠天厲聲喝道:“我黃忠天縱能報得今日之辱,也必須得先饒你一次性命。”一頓鐵拐,突然躍出一丈多遠,大步而去。
兩個仗劍大漢,望著師父的去向,緊追了出去,師徒三人,眨眼間隱入林中不見了。
阮山望著三人消失的背影,心中暗暗歎道:此人對我誤會如此之深,真不知如何才能解釋?
隻聽智光大師說道:“阿彌陀佛,三莊主劍路之博,變化之奇,實為老衲生平少見,那就不怪能在半日間連殺九名武林高手,老衲不揣冒昧,還想領教一二。”
阮山道:“大師空門俠隱,世外高人,隻怕在下難是對手。”
智光道:“老衲自知勝望渺茫,三莊主請亮劍出手吧!”
阮山心知今日之事,已經非口舌能解說得了,也不再客氣、長劍一領“天風振袂”,眨眼間幻起三點寒光,分襲智光三處大穴。
智光沉聲喝道:“好劍法。”
袍袖揮拂,掃出一股潛力,逼住劍勢,唿的一聲,當胸劈下。
阮山長劍斜裏兜迴,封住智光掌勢,道:“大師且慢動手。”智光道:“三莊主還有何言見教?”他連敗了許文昌和黃忠天後,已經使在場之人,不敢再輕視於他。
阮山右手一翻,長劍入鞘,抱拳說道:“大師既然不願動用兵刃,在下也願赤手奉陪。”
智光道:“三莊主藝業驚人,老衲也不便奉勸,赤手、用劍,悉聽尊便。”
阮山道:“多承誇獎。”
唿的一掌,推了出去。
智光運起功力,揮掌硬接一擊。
雙方掌力接實,響起砰的一聲大震,阮山心神一蕩,道:“大師好雄渾的掌力。”
施展開連環閃電掌法,連綿搶攻。
智光接下阮山一掌,心中也是一震,暗道:此人這點年紀,內功卻這樣精深,若假以時日,那還得了……
忖思之間,阮山已經攻出了十六掌,出手之快,當真如驚雷驟發,迅電奔至,智光大師被這一輪快速絕倫的連環追攻,逼得連退四步,大有應接不暇之感。
但聞掌聲三響,西方林中,緩緩走出兩人,當先一個身著袈裟,滿沾油汙,一臉油光,身後背著一個奇大的鐵葫蘆,光禿禿的大腦袋。
緊隨他身後,卻是一個身穿百綻大褂,足著草履,手中提著一隻大鐵鍋,蓬發垢麵的叫化子。
許文昌指著兩人說道:“這兩個是當今江湖上人人敬仰的風塵奇客,邪僧、求丐。”
阮山欠身一禮,道:“久聞兩位大名了!”
許文昌雙手高舉互擊四響,正北方林木中,緩步走出來一個花白長髯的老者,架著一根李公拐。跋著一條左腿,正是阮山在歸雲山莊中見的那杖俠黃忠天。
在他身後,緊隨著兩個人,一個三旬左右的大漢,一個二十上下的少年,這兩人手中的長劍,都已經出鞘,四目中暴射出仇恨的怒火,凝注著阮山。
阮山一見這師徒三人,心中不禁一跳,暗道:這三人被逐出了歸雲山莊,心中對我記恨極深,如若有這三人從中的作證破壞,今日隻怕很難解說的清楚了。
杖俠黃忠天果然似乎還記著舊恨,不等許文昌引見,搶先說道:“三莊主別來無恙,不知是否還記得我們師徒三人?”
阮山道:“杖俠黃忠天,黃兄,兄弟豈能忘……”
黃忠天冷冷接道:“月前三莊主在那沈天奎的庇護之下,把咱們師徒三人,逐下望花樓,那份煞氣、威風,咱們師徒是至念難忘。”
阮山淡淡一笑,道:“貴師徒誤會極深,看來不是口舌所能解釋了。”
黃忠天朗朗笑道:“我黃某如果隻是耳中聽聞,還可說傳言失實,但我是親眼所見,難道還會瞧錯了人不成。”
阮山隻覺得心中湧起了千言萬語,一時間卻又不知從何說起,長長歎息了一聲,默然不言。
許文昌道,“幾位既然是相識,那也不用在下引見了……”
語音微微一頓,接著道:“咱們今日請三莊主來此赴約,並無酒筵款待,隻是請問三莊主一件公案如何了斷。”言詞口氣處處逼人。
阮山精神一振,道:“諸位盡管問,阮山知道的一一迴答,言必由衷。”
許文昌道:“那是最好不過了,咱們在武林中走動的人,正該講究敢作敢當。”
智光大師合掌喧了一聲佛號,道:“三莊主適才連殺九名高手,足見武功高強,老衲一位師侄,也傷亡在三莊主的手下,這隻怪他學藝不精,生死原不足惜,但不知三莊主為了何故,施下毒手,取了他的性命?”
邪僧包斜著一對酒意蒙蒙的醉眼,打量了阮山一眼,自言自語的說道:“可惜呀!可惜啊。”迴首拉過背上鐵葫蘆,拔開塞子,咕咕嘟嘟的喝了兩大口酒,接著又道:
“可惜一顆明珠,丟在糞缸裏了!”
求丐冷冷的說道:“哀莫大於心死,這種人連肝腸都已經死了。給他說話,倒不如省些氣力下來,去對牛彈琴。”
阮山一皺眉頭,暗道:這人滿口胡言,不知他罵的哪是誰。
其實他心中早已經知道是罵的他,隻是心中不甘承受下來,隻好假想他既然未提自己之名,那就未必是罵自己。
阮山輕輕咳了一聲,還未想出適當的措詞迴答,忽然林玉高聲接道:“三湘老漁翁,為人謙和,江湖上誰不敬重他,和你何仇何恨,你竟然施展絕毒暗器,傷了他的性命,這個仇林某人如若不代他報了,三十年交往之情,豈不是盡付流水,難免受天下英雄恥笑。”
一字一句都如鐵錘錘下去一般,敲打在阮山的心上,但感覺腦子裏一片紊亂,說不出一句話來。
邪僧迴目望了求丐一眼,道:“臭要飯的你來說吧!別人一個個師出有名,咱們也不能打上一場糊塗仗啊!”
求丐探手從腰中間掛的大布囊中,抓出一把飯來,放入口中,說道:“神行追風客,和咱們邪僧求丐號稱風塵三友,你把他打得氣息奄奄,咱們要不替他報仇,別人豈不說咱們風塵三友怕了你們歸雲山莊。”
五年之前,邪僧求丐為了王小玉,出麵維護過阮山,隻是那時的阮山瘦弱異常,和此刻的英偉神姿,大不相同,何況那假冒阮山之名的馮子浩,早已譽滿江湖,阮山加盟歸雲山莊之事,和沈天奎重現江湖,立刻震動武林人心,揚名於江湖之上,但真阮山和假阮山,卻無人分得清楚了。
許文昌輕輕咳了一聲,道:“那沈天奎惡名早著,結仇無算,一生中造孽殺人,屈指難數,十年前被天下英雄圍攻,身受重傷,武林同道隻知道他已經死了,卻不料他竟然還活在世上,十年後重出江湖,又得你阮山幫助……”
阮山隻覺得胸中熱血沸騰,難以自控,高聲接道:“住口,你們憑什麽認定那些被殺之人是我阮某所殺?”
許文昌淡淡一笑,道:“那些人緊追在三莊主馬車之後,不是你,還會是旁人不成?”
阮山激動的說道:“有人看到了?”
許文昌道:“我……”
阮山隻覺得腦子裏轟得一震,道:“你看到了?”
許文昌臉色一變,舉手一揮,道:“抬上二爺的屍體。”
隻聽林中應了一聲,兩個大漢抬著一具屍體走了出來。
許文昌道:“放下。”
兩個大漢應聲放下了屍體,退了下去。
阮山凝目望去,隻見那人雙目圓睜,嘴角間隱見血跡,僵硬的臉上,怒意仍然上存,大有死不瞑目之感。
許文昌冷冷說道:“三莊主看到了嗎?”
阮山道:“看到了,但他不……”
許文昌悲憤地接道:“我這位義弟,生性最是慈善,和我這嫉惡如仇的性格剛好相反,想不到他這般善良之人,卻落得這般下場,難怪他死不瞑目了!”
阮山揮手說道:“許兄……”
許文昌此刻已經再難抑製心中悲憤之情,厲聲說道:“我在他身後三四丈處,眼看他追近馬車後,倒了下來,難道還是假的不成!”
阮山道:“你如何能肯定那車中隻有我一人……”
許文昌接道:“車上隻有你們四個,眼下全都在此,不是你是哪一個?”
阮山隻覺得心頭激跳,有口難辯,急得大聲叫道:“他們雖然是為追那馬車被殺,但兇手卻不是我阮某……”
許文昌怒道:“事實具在,你還要這般狡辯,隻可惜當時我為義弟之死太過傷痛,未能追上那馬車,親手抓你出來。”
阮山怒聲喝道:“你們這般不問真象,不分皂白,一口咬定了我,那是逼我……”
金嬌突然接口說道:“三爺,真金不怕火,你不用太急,慢慢的給他們說個明白。”
邪僧冷冷一笑道:“你是什麽人?”
金嬌道:“我叫金嬌,你們這些自負為俠義道上的人物,竟然都是這般糊塗的人!”
林玉吼道:“你說哪個糊塗?”
金嬌道:“我說你們所有的人,自然是連你也算在內了!”
林玉聽她聲音尖長,自信必是一個女孩子,但卻又穿著男裝,縱身一躍,飛了過來,接道:“你是男人還是女人?”揚起手掌,準備拍出。
金嬌道:“女人!但我看到你們這些堂堂俠義人物,處事的糊塗,反不如我們女人細心呢!哼!瞧你們這般神色嚴厲的激動模樣,實使讓人有著可憐又可笑的感覺。”
林玉收了舉起的掌勢,道:“好男不跟女鬥,老夫是何等身份,豈肯和你一般見識。”說罷返身一躍,又退出了一丈開外。
許文昌舉手一揮,立時有兩個黑衣大漢走了過來,抬下屍體,他刷的一聲,亮出手中的一管銀笛,冷冷說道:“不論你用的什麽手段暗器,但能連續傷殺了九名高手,那也足以證明是高手,我許文昌願先領教高招。”
金嬌高聲叫道:“三爺……”
阮山反腕抽出長劍,冷冷接道:“既然非口舌能夠解說清楚,隻有先在武功上分個高低再說,你快些退下去。”
金嬌知道他此刻心胸之中,填滿了悲憤,如果不讓他發泄出來,憋在心中,十分難過,而且這些人一心認定他就是兇手,也非言語能夠解說清楚,黯然一歎,道:“三爺小心。”
緩緩向後退去。
許文昌強忍心中激憤,早已迫不及待,銀笛一振,道:“接招!”
疾揮一笛,點了過來。
阮山長劍疾起“起鳳騰蛟”,這出手一劍,守中寓攻,封開了許文昌的銀笛,反腕削了過去。
許文昌一側身讓開了,長嘯一聲,揮笛反擊,但見銀光流動,漫天笛影,直罩過來。
他心中悲痛,一出手就是全力搶攻。
阮山長劍振起,迎住來勢,展開了一場惡鬥。
許文昌的笛法,攻勢發動之後,一招緊接一招,綿綿不絕,其間毫無懈怠,使敵人沒有反守為攻的機會,原是極為厲害的一套笛法,尋常之人很少能夠接下三十招。
但可惜他遇上了阮山,使這淩厲的笛法,威勢大減。
原來阮山從前跟那劉海清學劍,兼得了天下各派心法,最是善於應變,忽而使出武當絕學,忽而是青城絕招,劍路之廣,變化之奇,立即把許文昌的笛勢,化解於無形之間,隻看得四周觀戰群豪,個個心中震動,想不出他如此年紀,武功如此之高。
轉眼之間,雙方已經交手三十餘合。
阮山突然施了一劍“春風化雨”,逼開笛勢,說道:“在下已領教了笛法,也不過如此而已,當心我要反擊了。”
話方落口,劍勢已變,寒光旋飛,銀星暴射,淩厲絕倫的反擊過去。
許文昌緩了一緩,已經失去了先機,但覺得阮山劍勢如潮,山湧而到,不禁心頭大震,暗道:此人能在不足半日之中,連殺了九名高手,果然有著非凡的身手……
忖思之間,突然覺得四麵潮湧而來的劍氣,忽然消失,所感受的壓力大減,不禁心頭一喜,正待運笛反擊,突然見寒光一閃,那漫天劍氣,朵朵銀花,突然間合而為一,當胸刺到,趕忙舉起手中銀笛,斜往上撩,銀笛一觸長劍,瞬間大喝一聲,一股強猛的內力反向長劍震去。
原來,他和阮山動手幾招之後,已經發覺在招式變化上難以勝過對方,這唯一的可勝之機,就是憑借數十年深厚的內力,反震對方的長劍脫手……
他想的雖然是不錯,但事實卻大出他意料之外,內力以彈出,阮山手中長劍並未脫手,反而粘在銀笛之上,疾向下麵沉落。
這正是上乘劍術中粘,滑二訣的運用,先以陰柔之力,許文昌那強猛的反震之力,劍勢卻順笛而下,找上了許文昌握笛的右腕。
如若許文昌不肯放棄手中銀笛,絕對難脫利劍斷腕之苦。
形勢緊急,許文昌來不及多轉念頭,右手一鬆,銀笛脫手落地。
阮山疾退兩步,並無傷他之意,說道:“承讓,承讓。”
許文昌麵如死灰,說道:“三莊主劍術精博,在下不是對手。”
金嬌恐怕阮山在受盡屈辱的激憤之下,出手傷人,眼看他適當收手,心中大感歡喜。
杖俠黃忠天一順手中鐵拐,道:“勝敗乃兵家常事,今日既然非比武定名,敗而何憾,許兄請退下休息,兄弟領教領教他的劍術。”
語聲未落,人已撲了過來,鐵拐一揮一招“橫掃千軍”,攔腰擊到。
阮山聽那掄動鐵拐中,挾帶著唿嘯的風聲,不敢用長劍硬接拐勢,閃身避開。
黃忠天欺身逼近,鐵拐如狂風驟雨,追攻過去。
阮山振起精神,長劍幻起朵朵銀花,尋空抵隙,逼使他拐勢不能近身。
黃忠天久走江湖,對敵經驗是何等的豐富,眼看阮山不敢封架自己的拐勢,立時把一支李公拐的威力,全部發揮出來,拐拐挾著強猛的內力,帶起了唿嘯的風聲。
轉眼之間,兩人已經交手五十餘合。
阮山被那急如風雨的拐勢,逼的向後退出了六七尺遠。
黃忠天雖然占盡優勢,但他心中明白,阮山隻是被自己這威猛的拐勢唬住了,不敢以長劍接拐勢,才節節退避,如果讓他想出破解之法,施展出進逼許文昌銀笛出手的粘,滑二訣,就不難反賓為主,奪迴先機,必得設法在他尚未醒悟之前,把他傷在拐下。
阮山雖然是節節退避,但他門戶封守的謹嚴,劍路之廣博難測,卻使那黃忠天尋不出可乘之機。
黃忠天求勝心切,五十餘招仍然找不出阮山的破綻,不禁心中焦急起來,心中念頭輪轉,忖思求勝之道,手中的拐勢不覺一緩。
就這一緩,觸動了阮山靈機,長劍突然施了一招“天河倒掛”,劍尖顫動,幻起了兩朵劍花,斜刺入了黃忠天的拐影之中,左手卻唿的劈出一掌。
強猛的掌力,逼住了黃忠天的拐勢,劍化“迴風絮柳”,左右點出。
黃忠天門戶大開,眼看劍勢點到,鐵拐卻收不迴來,隻好向後退去。
阮山一掌一劍,扳迴劣勢,靈智頓開,如影隨形般,疾欺而上。
黃忠天繞場疾走,奔行了三四丈遠,仍然無法甩開阮山那指向前胸的劍勢,心知難已活命,長歎一聲,停下腳步。
四周觀戰群豪不忍再看,齊齊一閉雙目,心想以阮山連殺九名武林高人的手段之毒,心地之狠,這一劍勢不把杖俠黃忠天開膛破肚才怪。
兩個隨在黃忠天身後而來的仗劍少年,齊齊虎吼一聲,一左一右的揮劍撲了上來。
這兩人都是黃忠天的徒弟,眼見師父將要死在阮山劍下,心中又痛又急,飛身一擊,各出了畢生功力,兩柄長劍,劃起了兩道森寒的劍氣。
但見阮山健腕翻揮,手中長劍左右搖擺,錚錚兩聲,彈開了兩柄襲來長劍,人卻仍然站立原地,臉色肅然,俊目放光。
群豪凝神望去,隻見黃忠天前胸處,衣衫破裂了三寸長短一道口子,人卻毫發未傷。
兩個仗劍弟子呆了一呆,齊齊迴頭叫了一聲:“師父!”
杖俠黃忠天睜開雙目,長歎一聲,道:“罷了,罷了!咱們師徒還有何顏麵立足江湖……”
揚手一掌,反向天靈要穴劈去。兩個仗劍大漢,料不到師父有此一著,眼看他反掌自絕,竟然是救援不及。
驚訝之間,突然見人影一閃,阮山左手閃電而出,後發先至的拂在了黃忠天的腕脈之上。
黃忠天揚起自絕的一條手臂,突然間不聽使喚,軟軟的垂了下來。
兩個仗劍大漢,迴目望了阮山一眼,不知是仇恨還是感激,歎息了一聲,垂下頭去。
智光大師高喧一聲佛號,緩步走了過來,說道:“勝敗乃是兵家常事,武林中從沒有常勝之人,黃大俠也不用太過激動。”
黃忠天道:“身受強敵相救,此辱日後如何能報?”
阮山緩緩接口道:“不論哪年哪月,隻要我阮某人還活在世上,黃大俠隨時可報今日之辱!”
黃忠天厲聲喝道:“我黃忠天縱能報得今日之辱,也必須得先饒你一次性命。”一頓鐵拐,突然躍出一丈多遠,大步而去。
兩個仗劍大漢,望著師父的去向,緊追了出去,師徒三人,眨眼間隱入林中不見了。
阮山望著三人消失的背影,心中暗暗歎道:此人對我誤會如此之深,真不知如何才能解釋?
隻聽智光大師說道:“阿彌陀佛,三莊主劍路之博,變化之奇,實為老衲生平少見,那就不怪能在半日間連殺九名武林高手,老衲不揣冒昧,還想領教一二。”
阮山道:“大師空門俠隱,世外高人,隻怕在下難是對手。”
智光道:“老衲自知勝望渺茫,三莊主請亮劍出手吧!”
阮山心知今日之事,已經非口舌能解說得了,也不再客氣、長劍一領“天風振袂”,眨眼間幻起三點寒光,分襲智光三處大穴。
智光沉聲喝道:“好劍法。”
袍袖揮拂,掃出一股潛力,逼住劍勢,唿的一聲,當胸劈下。
阮山長劍斜裏兜迴,封住智光掌勢,道:“大師且慢動手。”智光道:“三莊主還有何言見教?”他連敗了許文昌和黃忠天後,已經使在場之人,不敢再輕視於他。
阮山右手一翻,長劍入鞘,抱拳說道:“大師既然不願動用兵刃,在下也願赤手奉陪。”
智光道:“三莊主藝業驚人,老衲也不便奉勸,赤手、用劍,悉聽尊便。”
阮山道:“多承誇獎。”
唿的一掌,推了出去。
智光運起功力,揮掌硬接一擊。
雙方掌力接實,響起砰的一聲大震,阮山心神一蕩,道:“大師好雄渾的掌力。”
施展開連環閃電掌法,連綿搶攻。
智光接下阮山一掌,心中也是一震,暗道:此人這點年紀,內功卻這樣精深,若假以時日,那還得了……
忖思之間,阮山已經攻出了十六掌,出手之快,當真如驚雷驟發,迅電奔至,智光大師被這一輪快速絕倫的連環追攻,逼得連退四步,大有應接不暇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