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這漫長又短暫的三萬年裏,隻有月亮神君白輪一直都在自己身邊。
養玉宮宮主曾有過一些幻想,但是很快她便打消了這種念頭,因為,月亮神君白輪他之所以每一世都出現在自己身邊,不過是為了端玉兒。
他是主動要求到凡間曆劫,因為沒有犯什麽罪過所以並未被奪去身上的法力,他便利用身上的法力來盡力幫助端玉兒,可是,他對於端玉兒的命運一樣是無力迴天。
因此二人每一世都在共同經曆端玉兒悲慘的結局,雖二人之間未生出什麽情愫,倒也相互扶持安慰,成為了朋友和家人。
如今淩虛道長忽然聽聞洛詰自述已無法力,自然是倍加擔心,不由追問起來。
洛詰便把自己將包含著所有法力的元珠給了鳳隨,為了救他的性命,而自己卻從此成為了身無半分法力的凡人。
見洛詰用如此平靜的神態和語氣說出這番話,淩虛道長愣住了。
難道他自己不知道?若沒了法力,他就和一普通凡人沒有任何區別了,也就是說,他將會和凡人一樣在短暫的壽命結束時死去,墮入地獄!
可是看他說話的表情神色竟是如此坦然,似乎在說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事一般,難道他竟真的不知道嗎?
“神君,你難道不知?這樣的話,你將和凡人沒有任何區別,也將會和凡人一樣死去,成為鬼魂?”
洛詰見她吃驚的樣子,又笑了,安慰道:“宮主莫急,我自是知道的,那又如何呢?我總不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弟弟就這樣死在眼前吧?換做是你,你又該如何抉擇?”
這話說得不無道理,可是淩虛卻一時難以接受。
“可是,我卻還向往著有朝一日能取迴自己的玉魄,恢複仙身,哪怕不再迴到養玉島,也樂得在這凡間做個神仙,可得長生,可乘風駕雲,也落得個逍遙自在。”
“你再說一遍,你剛剛說過的話。”
不知為何,神君聽到淩虛的話竟忽然激動起來,他站起身,大步走到淩虛身邊問道。
淩虛有些不解,卻也按照他的要求重又說了一遍,“我隻想取迴自己的玉魄,在人間做個長生不老,逍遙自在的神仙。我的話有什麽不對嗎?”
洛詰卻從懷裏掏出那張寫著大天後隱藏在琴麵上《荷塘月色圖》裏的偈子,遞給淩虛,道:“你來看一下。”
淩虛將信將疑地接過那張紙,借著燈光低頭細細看去,隻見一張普通的白紙上,四行飄逸大字映入眼簾。
她不由讀出了聲,可是讀過之後,她卻將紙交還給洛詰。
“我並不能讀得很明白,但是裏麵似乎含著隱喻,除了寫有《花讖》那一句之外,我倒是對最後一句‘羽衣當風任逍遙’頗有同感,因為它與我們道家,羽化登仙、憑虛禦風的仙家境界頗為近似。”
“我驚奇的就是在這裏,這是大天後藏在古琴上的一首偈子,似乎隱含著良岫玉魄的所在,前兩句好像在告訴我們天上、海底、養玉島上都沒有玉魄,反而是與道家有些關聯,難道,良岫的玉魄會在道長你這裏?”
聽了洛詰的話,淩虛道長沉吟了,“我並未有這個記憶,我的玉魄已經交給了大天尊做為一種懲罰。從來沒有人將端玉兒的玉魄交給我,或是提示過我她玉魄的所在。因此我並不知道。”
養玉宮宮主曾有過一些幻想,但是很快她便打消了這種念頭,因為,月亮神君白輪他之所以每一世都出現在自己身邊,不過是為了端玉兒。
他是主動要求到凡間曆劫,因為沒有犯什麽罪過所以並未被奪去身上的法力,他便利用身上的法力來盡力幫助端玉兒,可是,他對於端玉兒的命運一樣是無力迴天。
因此二人每一世都在共同經曆端玉兒悲慘的結局,雖二人之間未生出什麽情愫,倒也相互扶持安慰,成為了朋友和家人。
如今淩虛道長忽然聽聞洛詰自述已無法力,自然是倍加擔心,不由追問起來。
洛詰便把自己將包含著所有法力的元珠給了鳳隨,為了救他的性命,而自己卻從此成為了身無半分法力的凡人。
見洛詰用如此平靜的神態和語氣說出這番話,淩虛道長愣住了。
難道他自己不知道?若沒了法力,他就和一普通凡人沒有任何區別了,也就是說,他將會和凡人一樣在短暫的壽命結束時死去,墮入地獄!
可是看他說話的表情神色竟是如此坦然,似乎在說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事一般,難道他竟真的不知道嗎?
“神君,你難道不知?這樣的話,你將和凡人沒有任何區別,也將會和凡人一樣死去,成為鬼魂?”
洛詰見她吃驚的樣子,又笑了,安慰道:“宮主莫急,我自是知道的,那又如何呢?我總不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弟弟就這樣死在眼前吧?換做是你,你又該如何抉擇?”
這話說得不無道理,可是淩虛卻一時難以接受。
“可是,我卻還向往著有朝一日能取迴自己的玉魄,恢複仙身,哪怕不再迴到養玉島,也樂得在這凡間做個神仙,可得長生,可乘風駕雲,也落得個逍遙自在。”
“你再說一遍,你剛剛說過的話。”
不知為何,神君聽到淩虛的話竟忽然激動起來,他站起身,大步走到淩虛身邊問道。
淩虛有些不解,卻也按照他的要求重又說了一遍,“我隻想取迴自己的玉魄,在人間做個長生不老,逍遙自在的神仙。我的話有什麽不對嗎?”
洛詰卻從懷裏掏出那張寫著大天後隱藏在琴麵上《荷塘月色圖》裏的偈子,遞給淩虛,道:“你來看一下。”
淩虛將信將疑地接過那張紙,借著燈光低頭細細看去,隻見一張普通的白紙上,四行飄逸大字映入眼簾。
她不由讀出了聲,可是讀過之後,她卻將紙交還給洛詰。
“我並不能讀得很明白,但是裏麵似乎含著隱喻,除了寫有《花讖》那一句之外,我倒是對最後一句‘羽衣當風任逍遙’頗有同感,因為它與我們道家,羽化登仙、憑虛禦風的仙家境界頗為近似。”
“我驚奇的就是在這裏,這是大天後藏在古琴上的一首偈子,似乎隱含著良岫玉魄的所在,前兩句好像在告訴我們天上、海底、養玉島上都沒有玉魄,反而是與道家有些關聯,難道,良岫的玉魄會在道長你這裏?”
聽了洛詰的話,淩虛道長沉吟了,“我並未有這個記憶,我的玉魄已經交給了大天尊做為一種懲罰。從來沒有人將端玉兒的玉魄交給我,或是提示過我她玉魄的所在。因此我並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