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惜言轟轟烈烈開始了自己的新生活,買宅院,找工作。另一邊,朝堂的局勢更加緊張了,不僅是太子,三皇子,四皇子入了朝堂開始參與朝政,連一向置身事外的二皇子,最近也減少了請假的次數,規規矩矩的每日進宮問安,上朝聽政。
“李大人,你聽說了嗎?皇上的頭痛病似乎很嚴重?”
“何止是嚴重,聽說太醫們都束手無策呢。如今皇上對太子不甚滿意,東宮不穩,皇子們蠢蠢欲動,這形勢堪憂啊。”
“噓……你們小點聲,公然議論聖體,腦袋不想要了嗎?”
類似這樣遮遮掩掩的議論,以皇城為中心,迅速的向四周擴散著,直至整個東京都在悄聲的談論著永昌帝的病情。
有人說,皇上的頭痛病並無大礙,隻是心理的作用,甚至有可能都不一定是真的,擾亂眾派勢力的假信號而已。然而大多數的人,還是認為皇帝恐怕是得了了不得的疑難雜症,要不然太醫怎麽都診斷不出來病因呢?
恐怕永昌帝真的堪憂了。
太子的才學一直以來都是中規中矩的,沒有出太大的差錯,但是五年前開始,因為三皇子,四皇子的崛起,讓永昌帝看到了皇子們中間才學的差距,深感太子的平庸。於是內心儲君的天平開始往別處傾斜,直接信號就是,作出了讓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與太子同受太傅教導,學習朝政的決定。
如此五年多過去了,幾位皇子和太子一樣都熟悉朝政,而且不負永昌帝的期望,三皇子,四皇子各自都表現出來了很強大的號召力和凝聚力,迅速的朝臣分成三派,一派以左丞相韓文清為代表的老臣,堅持國本不可更換,擁護太子;一派以一等威武大將軍謝廣仁為代表的軍中勢力,擁護文武雙全的三皇子;一派以右丞相張德謙為代表的寒門學子勢力,則擁護四皇子。
二皇子雖然也有才學,而且有一些賢名浮上來,但是在明麵上沒有任何的勢力圍繞在他周圍,他本人也仿佛既不屬於任何一派,又和任何一派都有交際。他毫不避諱的經營宮外的生意,甚至每年都拿出來相當一部分上交國庫,美其名曰減輕國庫支出過多的壓力,還利於民。
看到他如此懂事,三派也都多多少少的受過他的好處,皇上也嘉許過他是做生意的料子,因此二皇子的生意越來越順,隻是卻與皇位無緣。
深深了解二皇子的惜言可不這麽認為,她看過二皇子的一部分賬冊,那些產業,全都是能夠影響一國經濟,把控局勢命脈的的東西。還有他私下裏養的暗衛,他無處不通的情報,無不顯示二皇子與世無爭的表麵下,掩蓋的是他無孔不入的商業帝國。
如果像現代的國家一樣,不輕易動用軍火,而是開展貿易戰,那麽二皇子無疑會是最大的也是唯一的贏家。惜言有時候甚至懷疑,對於二皇子的勢力,永昌帝當真什麽都不知道嗎?朝堂中也真的沒有任何擁立二皇子的勢力嗎?
在一切事情都還埋在冰山的最底下時,猜測什麽都顯得為時過早,也沒有意義。二皇子追求什麽都是他的事情,現階段惜言並不想管,也沒有管的權利。她正在忙著給自己找到一份過渡的工作,不賣身為奴了,總坐吃山空也不行,還是邊養活自己邊計劃未來。
說起來也是機緣巧合,惜言有一天在清平大街上閑逛尋找商機的時候,竟然遇到了音氏製衣的錢掌櫃。這幾年丞相府大小姐韓婉儀都是音氏製衣的常客,因此錢掌櫃對於韓小姐的大丫鬟惜言還是認識的。甚至,每次量體裁衣的時候,這個大丫鬟都會提出來一些獨特的設計元素,給錢掌櫃啟發不少。
她早就想把這個大丫鬟挖過來,設計服裝講究的就是創意,應該說最高的就是創意,這丫頭思想獨特,哪怕隻是出點子,也會讓自己多賺不少。當然這些都是錢掌櫃的yy,惜言可是韓小姐最看重的人,她不認為她能夠將她搶過來。
但是當她在大街上遇到惜言,聽她說已經自贖其身,離開丞相府的時候,簡直是喜出望外,立馬提出了要惜言不用賣身契,給自己打工,每年一百兩銀子報酬的邀請。這個offer其實很不錯,要知道,一般小門小店的掌櫃一年下來,大概也就一百兩的收入。不過音氏製衣是連鎖的大品牌,所以也給了惜言這樣一個不低的offer。
惜言聽了沒有當麵拒絕,而是告訴了錢掌櫃自己在杏花胡同的臨時住處,請她有急事到這裏找自己。另外自己要考慮下,這幾日忙一些俗物,大概三日後答複她。錢掌櫃喜出望外,她覺得這件事情一定能成,畢竟自己拋出來的年俸確實很高,一個丞相府的大丫鬟,一年到頭能有一二十兩的銀子入手就已經算是不錯了,她不信惜言不心動。
錢掌櫃靜靜的等惜言的答複,惜言卻在另一邊盤算著自己的小九九。
其實她去到清平大街上尋找商機,第一件事就是想創建自己的服裝品牌。但是她啟動資金太少,而且前期需要很多時間的客戶積累,她雖然可以去找二皇子尋求幫助,但是也不想一直的受他幫助。最終她想的是先積累更多的一些原始資本,再開始自己的生意。
錢掌櫃找上自己,簡直就是及時雨。不過她對於一百兩銀子的年俸祿一點都沒看在眼裏,這個錢掌櫃也太低估自己的價值了,如果她能夠把現代的服裝設計元素融入到古代的服飾中,而且成功推廣,這中間的利潤是錢掌櫃一時間也想不到的。
現在惜言就是要讓錢掌櫃看到自己的價值,然後自己才好提合作條件。對的,就是合作,隻有合作她才能夠從中分得更深厚的利潤,在兩三年內快速的完成資本的原始積累。
因此,當和錢掌櫃約好的三日之期到了的時候,惜言並沒有急著去音氏製衣,上趕著的往往不是生意,她要避而不見,吊一吊錢掌櫃的胃口和興趣,然後再給她看到自己的價值。到那時,一切都會更好談。
“李大人,你聽說了嗎?皇上的頭痛病似乎很嚴重?”
“何止是嚴重,聽說太醫們都束手無策呢。如今皇上對太子不甚滿意,東宮不穩,皇子們蠢蠢欲動,這形勢堪憂啊。”
“噓……你們小點聲,公然議論聖體,腦袋不想要了嗎?”
類似這樣遮遮掩掩的議論,以皇城為中心,迅速的向四周擴散著,直至整個東京都在悄聲的談論著永昌帝的病情。
有人說,皇上的頭痛病並無大礙,隻是心理的作用,甚至有可能都不一定是真的,擾亂眾派勢力的假信號而已。然而大多數的人,還是認為皇帝恐怕是得了了不得的疑難雜症,要不然太醫怎麽都診斷不出來病因呢?
恐怕永昌帝真的堪憂了。
太子的才學一直以來都是中規中矩的,沒有出太大的差錯,但是五年前開始,因為三皇子,四皇子的崛起,讓永昌帝看到了皇子們中間才學的差距,深感太子的平庸。於是內心儲君的天平開始往別處傾斜,直接信號就是,作出了讓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與太子同受太傅教導,學習朝政的決定。
如此五年多過去了,幾位皇子和太子一樣都熟悉朝政,而且不負永昌帝的期望,三皇子,四皇子各自都表現出來了很強大的號召力和凝聚力,迅速的朝臣分成三派,一派以左丞相韓文清為代表的老臣,堅持國本不可更換,擁護太子;一派以一等威武大將軍謝廣仁為代表的軍中勢力,擁護文武雙全的三皇子;一派以右丞相張德謙為代表的寒門學子勢力,則擁護四皇子。
二皇子雖然也有才學,而且有一些賢名浮上來,但是在明麵上沒有任何的勢力圍繞在他周圍,他本人也仿佛既不屬於任何一派,又和任何一派都有交際。他毫不避諱的經營宮外的生意,甚至每年都拿出來相當一部分上交國庫,美其名曰減輕國庫支出過多的壓力,還利於民。
看到他如此懂事,三派也都多多少少的受過他的好處,皇上也嘉許過他是做生意的料子,因此二皇子的生意越來越順,隻是卻與皇位無緣。
深深了解二皇子的惜言可不這麽認為,她看過二皇子的一部分賬冊,那些產業,全都是能夠影響一國經濟,把控局勢命脈的的東西。還有他私下裏養的暗衛,他無處不通的情報,無不顯示二皇子與世無爭的表麵下,掩蓋的是他無孔不入的商業帝國。
如果像現代的國家一樣,不輕易動用軍火,而是開展貿易戰,那麽二皇子無疑會是最大的也是唯一的贏家。惜言有時候甚至懷疑,對於二皇子的勢力,永昌帝當真什麽都不知道嗎?朝堂中也真的沒有任何擁立二皇子的勢力嗎?
在一切事情都還埋在冰山的最底下時,猜測什麽都顯得為時過早,也沒有意義。二皇子追求什麽都是他的事情,現階段惜言並不想管,也沒有管的權利。她正在忙著給自己找到一份過渡的工作,不賣身為奴了,總坐吃山空也不行,還是邊養活自己邊計劃未來。
說起來也是機緣巧合,惜言有一天在清平大街上閑逛尋找商機的時候,竟然遇到了音氏製衣的錢掌櫃。這幾年丞相府大小姐韓婉儀都是音氏製衣的常客,因此錢掌櫃對於韓小姐的大丫鬟惜言還是認識的。甚至,每次量體裁衣的時候,這個大丫鬟都會提出來一些獨特的設計元素,給錢掌櫃啟發不少。
她早就想把這個大丫鬟挖過來,設計服裝講究的就是創意,應該說最高的就是創意,這丫頭思想獨特,哪怕隻是出點子,也會讓自己多賺不少。當然這些都是錢掌櫃的yy,惜言可是韓小姐最看重的人,她不認為她能夠將她搶過來。
但是當她在大街上遇到惜言,聽她說已經自贖其身,離開丞相府的時候,簡直是喜出望外,立馬提出了要惜言不用賣身契,給自己打工,每年一百兩銀子報酬的邀請。這個offer其實很不錯,要知道,一般小門小店的掌櫃一年下來,大概也就一百兩的收入。不過音氏製衣是連鎖的大品牌,所以也給了惜言這樣一個不低的offer。
惜言聽了沒有當麵拒絕,而是告訴了錢掌櫃自己在杏花胡同的臨時住處,請她有急事到這裏找自己。另外自己要考慮下,這幾日忙一些俗物,大概三日後答複她。錢掌櫃喜出望外,她覺得這件事情一定能成,畢竟自己拋出來的年俸確實很高,一個丞相府的大丫鬟,一年到頭能有一二十兩的銀子入手就已經算是不錯了,她不信惜言不心動。
錢掌櫃靜靜的等惜言的答複,惜言卻在另一邊盤算著自己的小九九。
其實她去到清平大街上尋找商機,第一件事就是想創建自己的服裝品牌。但是她啟動資金太少,而且前期需要很多時間的客戶積累,她雖然可以去找二皇子尋求幫助,但是也不想一直的受他幫助。最終她想的是先積累更多的一些原始資本,再開始自己的生意。
錢掌櫃找上自己,簡直就是及時雨。不過她對於一百兩銀子的年俸祿一點都沒看在眼裏,這個錢掌櫃也太低估自己的價值了,如果她能夠把現代的服裝設計元素融入到古代的服飾中,而且成功推廣,這中間的利潤是錢掌櫃一時間也想不到的。
現在惜言就是要讓錢掌櫃看到自己的價值,然後自己才好提合作條件。對的,就是合作,隻有合作她才能夠從中分得更深厚的利潤,在兩三年內快速的完成資本的原始積累。
因此,當和錢掌櫃約好的三日之期到了的時候,惜言並沒有急著去音氏製衣,上趕著的往往不是生意,她要避而不見,吊一吊錢掌櫃的胃口和興趣,然後再給她看到自己的價值。到那時,一切都會更好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