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丘托人遞進來的書信中,約的大小姐韓婉儀午後在明江渡口會麵然後一起賞龍舟。
午後,大小姐韓婉儀就在大丫鬟雲墜的服侍下例行的進行午休,而她的貼身丫鬟惜言則裝扮後帶著二等丫鬟翠兒鑽入一頂轎子出了相府。
轎子是三公子韓興業安排的,直接從錦繡園門口一路抬出丞相府大門,走到了外邊的街上。
“翠兒,今天我是王小姐,記得叫我小姐,你是我的貼身丫鬟翠兒,待會可別穿幫了。”坐在轎內的惜言穿著一身八成新的粉紫襦裙,流雲髻上插著一支八寶攢花鎏金釵並兩支吉祥如意樣式的玉簪。雖然簡單,但都是精品,一眼就可以看出來其價值不菲。
“知道了……小姐!惜言你還別說啊,你今日穿了小姐的衣裳,再把頭發梳起來,裝扮裝扮,活脫脫一位大家小姐啊。一點都看不出來是個丫鬟。”翠兒側頭看著惜言,嘖嘖讚歎。
縱然是一向臉皮厚的惜言被她盯得久了也有點臉頰發燙,哪有她說的那麽好,不過就是一身衣裳幾件首飾而已。不過像了當然好,待會到了鄭丘家見鄭母就不會膽怯了。
當馬車慢悠悠停在一處兩進宅院跟前時,距離他們從丞相府出來也不過隻有一盞茶功夫。這說明鄭府坐落的位置果然不是一般的好,還在屬於城南的中心區域。附近都是兩進三進的小小院落,住在這裏的絕大部分都是在京為官的人。不過宅院麵積不大,想來也都是些五品六品的小官。
這也已經不錯了,要知道鄭丘空有才子的名聲,於科舉上卻還沒有涉足,白身一個。
翠兒先在車夫的招唿下下了馬車,而後迴身掀開馬車簾子,扶著惜言再慢慢下車。惜言站定後,看著眼前簇新紅油漆過的兩扇高門,門上方的牌匾上書鄭府兩字,再看門口的小小守門獅子上還纏繞著紅布的吉祥結,顯然這家主人剛搬入這個宅院時間不長。
那麽就沒有找錯地方,九成九就是鄭丘在城南的新宅了。此刻鄭丘已經出發到了明江渡口,那麽家裏隻有鄭母一人了。示意翠兒上前敲門。
叩叩……叩叩叩……果然翠兒不過輕敲了幾聲,就有人來應門。口中問著誰呀,將大門露出來一條縫,一個九歲左右的小丫頭露出了頭。
“請問這裏是鄭丘鄭公子府上嗎?我家小姐姓王,今日特地前來拜會鄭夫人。”因為不知道這個鄭母是否識字,惜言並沒有準備拜帖,想來小門小戶的人家也不會講究這麽多。她聽著翠兒去敲門,自己則側身站在一旁馬車的陰影裏,一副大家小姐不想被外人看到的矜持模樣。
小丫頭看起來很疑惑,顯然她不知道這個王小姐是何方神聖,但是她也不敢怠慢。對著翠兒說了句,姐姐稍等,我去問過夫人,就把門一關,跑了進去。
翠兒沒把門叫開,顯得有點手足無措,她擔心鄭母不讓她們進,那麽今日就白計劃了。不過惜言卻並不擔心,鄭丘到東京投靠友人,初來乍到的,最是小心謹慎。如果來曆不明的人,寧肯會是恭敬對待,不會不明不白讓別人吃閉門羹。萬一得罪了哪位權貴呢?
因此惜言估計,再過片刻,小丫鬟就會過來開門了。果然,翠兒的擔心還沒來得及跟惜言表達,門就吱呀一聲從裏邊打開了。
這次從裏邊出來的不再是一個小丫頭,而是鄭母從門口迎了出來,看到惜言假裝的王小姐,雖然一頭霧水,但還是先將客人迎進了前院會客的廳中,讓剛才應門的小丫鬟去上了茶水,兩人分主賓坐下。
“見過鄭夫人,小女子姓王,閨名倩如。家中世代從商,如今住在城東。今日來冒昧的拜會夫人,還請見諒……”說完流露出一副忐忑而且傷心欲絕的模樣,欲語還休。
這位鄭母,雖然丈夫早逝,但是丈夫生前也是六品的知縣,本身具有一定的教養。她看這位王小姐規矩禮儀都是東京中大家閨秀的做派,猜測她家中哪怕是經商,應該也是豪商巨賈,把家中的小姐教養的很好,不禁對她也產生了一番親近之意。
如今聽她話中有話,就親切的讓她說下去,並不覺得她是在惺惺作態。所以說,第一印象很重要,要是惜言一上來就得理不饒人的姿態,或者粗俗不堪,那麽她再說話恐怕也不會有人聽。
同時,惜言也暗暗送了一口氣,這個鄭母看麵目並不是個惟利是圖沒有教養的人,那麽接下來的就好辦了,或者說,戲就演的下去了。不然如果鄭母是另外的嘴臉,惜言就得臨時改變戰術了。
醞釀了一下情緒,惜言就開始娓娓道來,一個商戶才女在天然居偶遇才子鄭丘的故事就呈現了。兩人如何的惺惺相惜,以文會友,再到互生情愫,但是事情在不久前發生了變化。王小姐發現鄭才子原來是跟自己虛與委蛇,他拜在了四皇子派的張德謙丞相門下,開始頻繁的和張丞相的小姐來往。
對於自己卻一直是隱瞞哄騙,要不是自己偶然發現了,還以為鄭才子就準備迎娶自己呢。還說了鄭才子如何對自己信誓旦旦,兩人還交換了信物等等,活生生把自己扮成了一個深閨怨女,現在走投無路了,才找到鄭才子家中,希望給一個說法。
講述的全程,都是惜言在自由發揮,翠兒簡直被她的演技給驚呆了。到了最後,連翠兒也被引導的帶入了角色,很是哭了幾聲,掉了幾滴淚,一副為自家小姐委屈不值的可憐模樣。
“鄭夫人,小女子今日來並沒有什麽逼迫的意思。隻是……隻是……如今我全家人都知道了鄭公子和我的事情,正在等著鄭公子上門提親。誰料想……嗚嗚嗚……我知道我家隻是商戶,配不上鄭公子,可是父親非說我的姑姑在宮中為妃,誰敢欺負我就要打上門來……”
“……”
“嗚嗚嗚……我實在不知道該怎麽辦了,如今來隻求聽鄭夫人的一句話。要知道自古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果鄭夫人您說了不同意,想必我的父親也就死心了……嗚嗚……從此我青燈古佛,了此殘生,絕不拖累鄭公子……”
惜言一邊哭一邊訴衷腸,一副死心塌地為了鄭才子著想的模樣,隻把鄭母感動的也雙眼含淚,心中暗罵自己的兒子怎麽始亂終棄,迴來一定要好生敲打一番。
午後,大小姐韓婉儀就在大丫鬟雲墜的服侍下例行的進行午休,而她的貼身丫鬟惜言則裝扮後帶著二等丫鬟翠兒鑽入一頂轎子出了相府。
轎子是三公子韓興業安排的,直接從錦繡園門口一路抬出丞相府大門,走到了外邊的街上。
“翠兒,今天我是王小姐,記得叫我小姐,你是我的貼身丫鬟翠兒,待會可別穿幫了。”坐在轎內的惜言穿著一身八成新的粉紫襦裙,流雲髻上插著一支八寶攢花鎏金釵並兩支吉祥如意樣式的玉簪。雖然簡單,但都是精品,一眼就可以看出來其價值不菲。
“知道了……小姐!惜言你還別說啊,你今日穿了小姐的衣裳,再把頭發梳起來,裝扮裝扮,活脫脫一位大家小姐啊。一點都看不出來是個丫鬟。”翠兒側頭看著惜言,嘖嘖讚歎。
縱然是一向臉皮厚的惜言被她盯得久了也有點臉頰發燙,哪有她說的那麽好,不過就是一身衣裳幾件首飾而已。不過像了當然好,待會到了鄭丘家見鄭母就不會膽怯了。
當馬車慢悠悠停在一處兩進宅院跟前時,距離他們從丞相府出來也不過隻有一盞茶功夫。這說明鄭府坐落的位置果然不是一般的好,還在屬於城南的中心區域。附近都是兩進三進的小小院落,住在這裏的絕大部分都是在京為官的人。不過宅院麵積不大,想來也都是些五品六品的小官。
這也已經不錯了,要知道鄭丘空有才子的名聲,於科舉上卻還沒有涉足,白身一個。
翠兒先在車夫的招唿下下了馬車,而後迴身掀開馬車簾子,扶著惜言再慢慢下車。惜言站定後,看著眼前簇新紅油漆過的兩扇高門,門上方的牌匾上書鄭府兩字,再看門口的小小守門獅子上還纏繞著紅布的吉祥結,顯然這家主人剛搬入這個宅院時間不長。
那麽就沒有找錯地方,九成九就是鄭丘在城南的新宅了。此刻鄭丘已經出發到了明江渡口,那麽家裏隻有鄭母一人了。示意翠兒上前敲門。
叩叩……叩叩叩……果然翠兒不過輕敲了幾聲,就有人來應門。口中問著誰呀,將大門露出來一條縫,一個九歲左右的小丫頭露出了頭。
“請問這裏是鄭丘鄭公子府上嗎?我家小姐姓王,今日特地前來拜會鄭夫人。”因為不知道這個鄭母是否識字,惜言並沒有準備拜帖,想來小門小戶的人家也不會講究這麽多。她聽著翠兒去敲門,自己則側身站在一旁馬車的陰影裏,一副大家小姐不想被外人看到的矜持模樣。
小丫頭看起來很疑惑,顯然她不知道這個王小姐是何方神聖,但是她也不敢怠慢。對著翠兒說了句,姐姐稍等,我去問過夫人,就把門一關,跑了進去。
翠兒沒把門叫開,顯得有點手足無措,她擔心鄭母不讓她們進,那麽今日就白計劃了。不過惜言卻並不擔心,鄭丘到東京投靠友人,初來乍到的,最是小心謹慎。如果來曆不明的人,寧肯會是恭敬對待,不會不明不白讓別人吃閉門羹。萬一得罪了哪位權貴呢?
因此惜言估計,再過片刻,小丫鬟就會過來開門了。果然,翠兒的擔心還沒來得及跟惜言表達,門就吱呀一聲從裏邊打開了。
這次從裏邊出來的不再是一個小丫頭,而是鄭母從門口迎了出來,看到惜言假裝的王小姐,雖然一頭霧水,但還是先將客人迎進了前院會客的廳中,讓剛才應門的小丫鬟去上了茶水,兩人分主賓坐下。
“見過鄭夫人,小女子姓王,閨名倩如。家中世代從商,如今住在城東。今日來冒昧的拜會夫人,還請見諒……”說完流露出一副忐忑而且傷心欲絕的模樣,欲語還休。
這位鄭母,雖然丈夫早逝,但是丈夫生前也是六品的知縣,本身具有一定的教養。她看這位王小姐規矩禮儀都是東京中大家閨秀的做派,猜測她家中哪怕是經商,應該也是豪商巨賈,把家中的小姐教養的很好,不禁對她也產生了一番親近之意。
如今聽她話中有話,就親切的讓她說下去,並不覺得她是在惺惺作態。所以說,第一印象很重要,要是惜言一上來就得理不饒人的姿態,或者粗俗不堪,那麽她再說話恐怕也不會有人聽。
同時,惜言也暗暗送了一口氣,這個鄭母看麵目並不是個惟利是圖沒有教養的人,那麽接下來的就好辦了,或者說,戲就演的下去了。不然如果鄭母是另外的嘴臉,惜言就得臨時改變戰術了。
醞釀了一下情緒,惜言就開始娓娓道來,一個商戶才女在天然居偶遇才子鄭丘的故事就呈現了。兩人如何的惺惺相惜,以文會友,再到互生情愫,但是事情在不久前發生了變化。王小姐發現鄭才子原來是跟自己虛與委蛇,他拜在了四皇子派的張德謙丞相門下,開始頻繁的和張丞相的小姐來往。
對於自己卻一直是隱瞞哄騙,要不是自己偶然發現了,還以為鄭才子就準備迎娶自己呢。還說了鄭才子如何對自己信誓旦旦,兩人還交換了信物等等,活生生把自己扮成了一個深閨怨女,現在走投無路了,才找到鄭才子家中,希望給一個說法。
講述的全程,都是惜言在自由發揮,翠兒簡直被她的演技給驚呆了。到了最後,連翠兒也被引導的帶入了角色,很是哭了幾聲,掉了幾滴淚,一副為自家小姐委屈不值的可憐模樣。
“鄭夫人,小女子今日來並沒有什麽逼迫的意思。隻是……隻是……如今我全家人都知道了鄭公子和我的事情,正在等著鄭公子上門提親。誰料想……嗚嗚嗚……我知道我家隻是商戶,配不上鄭公子,可是父親非說我的姑姑在宮中為妃,誰敢欺負我就要打上門來……”
“……”
“嗚嗚嗚……我實在不知道該怎麽辦了,如今來隻求聽鄭夫人的一句話。要知道自古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果鄭夫人您說了不同意,想必我的父親也就死心了……嗚嗚……從此我青燈古佛,了此殘生,絕不拖累鄭公子……”
惜言一邊哭一邊訴衷腸,一副死心塌地為了鄭才子著想的模樣,隻把鄭母感動的也雙眼含淚,心中暗罵自己的兒子怎麽始亂終棄,迴來一定要好生敲打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