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兒,這次為了準備你大哥的婚事進行的采買,你也在一旁好好的看著,如果有看對眼的丫頭小子,可以跟娘說,給你院裏添一些新人。隻一點,不許再跟以往一樣貪玩胡鬧了。”
一棟庭院深深的後宅裏,打扮雍容華貴,著暗紅色織錦壽福紋裙衫的婦人含笑看著侍坐在身側的少爺模樣打扮的少年。
“我哪裏有胡鬧啊,我最聽娘的話了。”那少年聽婦人說到最後一句,起身走到婦人身後,竟然抱住脖子開始撒起嬌來。屋內伺候茶水的丫鬟們都不禁強忍住笑意,低下頭去。
不過玩笑了一下,少年在那婦人猴兒猴兒討打的笑聲中,迴到了自己的座位,然而手中仍然玩轉著腰間的納福迎祥玉佩,眼角卻不看玉佩,而是斜睨著屋內一排站立的十幾個環肥燕瘦,年齡高矮不一的少女,嘴角噙笑道:
“娘看著挑選就是了,這些我也不懂,娘給我安排的人,肯定都是妥帖的。”
這婦人原來是當今中書省左丞相韓文清的夫人李氏,李氏出身江南世家,父親李太傅如今已經致仕迴蘇州本家休養,然而在朝堂還是具有相當的影響力,可謂是母家清貴顯赫,和天下文官之首的韓丞相門當戶對,幾十年來成就了一番佳話。
今次叫了人牙子進來,大張旗鼓的要選下人,契機就是三個月後是韓丞相府大公子韓興德大婚的日子,這期間為了配合六禮,勢必韓府內外上下都要忙個不可開交。況且距離年終也不過一個月,府中要放出去一批大齡的丫鬟小廝,選人迫在眉睫了。
大公子韓興德(20歲)身上原本就有秀才的功名,目前又在國子監最高年級“上舍”進學,隻待來年考核後等待皇帝召見後就可以授予官職,可以說現在已經是半隻腳踏入官途的人了。有一個當朝文官之首的父親在,想必皇帝也不會授予太差的官職,更不用提大公子韓文德的才學確實是不錯的,經常被父親拿來教育二公子韓興榮(17歲)和三公子韓興業(13歲)。
二公子韓興榮年紀雖然輕,但是穩重不輸於大公子,甚至更為少年老成,終日裏手不釋卷,尤其對書法沉迷。除了考科舉必須要學到的策問、經義、雜文等,幾乎所有的時間都在研究各大家的書法,搜集了很多孤本在手,縱然是世家出身的母親李氏經常稱讚他書法造詣不凡,隻是這性子,也太沉悶了些。
仿佛是為了彌補大公子和二公子都略顯板正的性子,養了三公子韓興業的時候,韓丞相和夫人對幼子就縱容許多,並不拘束他。結果三公子就養成了一副無法無天的性子,極其不愛讀書,跟大哥和二哥沒有一丁點的相像,終日裏和東京的公子哥們走馬遛鷹,年齡越大,越發的約束不了,經常氣的韓丞相胡子直抖。
平日裏夫人李氏對小兒子最是寵溺,因為小兒子雖然看起來貪玩,卻也沒有給家裏闖過什麽大禍,而且對自己最是體貼關懷的,經常來陪伴自己,逗樂丫頭們,讓這深宅後院也多了很多的滋味。因此,但凡韓丞相要和小兒子較勁,李氏都會用自己的法子攔著不至於真的打到身上去。
“這些丫頭看起來也確實有幾個不錯的,索性我就多留幾個了。”李夫人說著點了幾個儀態規矩出眾,年齡十三五歲的女孩,示意旁邊牙行隨侍在側的媽媽這幾個可以留下。
三公子手中仍然把玩著玉佩,不過有丫頭知機奉上了一盞熱茶,隨手要接過來,不料玉佩卻脫手飛了出去,在幾聲驚唿聲中,不偏不倚的砸到了一個小姑娘的額頭上。
啊……
那個一直低著頭的小姑娘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隻覺得額頭一痛,因為久站已經麻掉的雙腿一軟,就直直的向後倒去,磕在琉璃青磚的地麵上,昏了過去。
一棟庭院深深的後宅裏,打扮雍容華貴,著暗紅色織錦壽福紋裙衫的婦人含笑看著侍坐在身側的少爺模樣打扮的少年。
“我哪裏有胡鬧啊,我最聽娘的話了。”那少年聽婦人說到最後一句,起身走到婦人身後,竟然抱住脖子開始撒起嬌來。屋內伺候茶水的丫鬟們都不禁強忍住笑意,低下頭去。
不過玩笑了一下,少年在那婦人猴兒猴兒討打的笑聲中,迴到了自己的座位,然而手中仍然玩轉著腰間的納福迎祥玉佩,眼角卻不看玉佩,而是斜睨著屋內一排站立的十幾個環肥燕瘦,年齡高矮不一的少女,嘴角噙笑道:
“娘看著挑選就是了,這些我也不懂,娘給我安排的人,肯定都是妥帖的。”
這婦人原來是當今中書省左丞相韓文清的夫人李氏,李氏出身江南世家,父親李太傅如今已經致仕迴蘇州本家休養,然而在朝堂還是具有相當的影響力,可謂是母家清貴顯赫,和天下文官之首的韓丞相門當戶對,幾十年來成就了一番佳話。
今次叫了人牙子進來,大張旗鼓的要選下人,契機就是三個月後是韓丞相府大公子韓興德大婚的日子,這期間為了配合六禮,勢必韓府內外上下都要忙個不可開交。況且距離年終也不過一個月,府中要放出去一批大齡的丫鬟小廝,選人迫在眉睫了。
大公子韓興德(20歲)身上原本就有秀才的功名,目前又在國子監最高年級“上舍”進學,隻待來年考核後等待皇帝召見後就可以授予官職,可以說現在已經是半隻腳踏入官途的人了。有一個當朝文官之首的父親在,想必皇帝也不會授予太差的官職,更不用提大公子韓文德的才學確實是不錯的,經常被父親拿來教育二公子韓興榮(17歲)和三公子韓興業(13歲)。
二公子韓興榮年紀雖然輕,但是穩重不輸於大公子,甚至更為少年老成,終日裏手不釋卷,尤其對書法沉迷。除了考科舉必須要學到的策問、經義、雜文等,幾乎所有的時間都在研究各大家的書法,搜集了很多孤本在手,縱然是世家出身的母親李氏經常稱讚他書法造詣不凡,隻是這性子,也太沉悶了些。
仿佛是為了彌補大公子和二公子都略顯板正的性子,養了三公子韓興業的時候,韓丞相和夫人對幼子就縱容許多,並不拘束他。結果三公子就養成了一副無法無天的性子,極其不愛讀書,跟大哥和二哥沒有一丁點的相像,終日裏和東京的公子哥們走馬遛鷹,年齡越大,越發的約束不了,經常氣的韓丞相胡子直抖。
平日裏夫人李氏對小兒子最是寵溺,因為小兒子雖然看起來貪玩,卻也沒有給家裏闖過什麽大禍,而且對自己最是體貼關懷的,經常來陪伴自己,逗樂丫頭們,讓這深宅後院也多了很多的滋味。因此,但凡韓丞相要和小兒子較勁,李氏都會用自己的法子攔著不至於真的打到身上去。
“這些丫頭看起來也確實有幾個不錯的,索性我就多留幾個了。”李夫人說著點了幾個儀態規矩出眾,年齡十三五歲的女孩,示意旁邊牙行隨侍在側的媽媽這幾個可以留下。
三公子手中仍然把玩著玉佩,不過有丫頭知機奉上了一盞熱茶,隨手要接過來,不料玉佩卻脫手飛了出去,在幾聲驚唿聲中,不偏不倚的砸到了一個小姑娘的額頭上。
啊……
那個一直低著頭的小姑娘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隻覺得額頭一痛,因為久站已經麻掉的雙腿一軟,就直直的向後倒去,磕在琉璃青磚的地麵上,昏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