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朝青秋同行的,不是同樣登臨滄海的那位劍仙葉長亭,而是另外一個女子。


    女子喜歡朝青秋早已經是他知道的事實,她從慶州府離開,和朝青秋一起走過許多地方,直到如今,朝青秋帶著她來到洛陽城。


    坐在茶攤前,朝青秋喝著廉價的茶水,女子則是抱著那柄古道。


    劍士的劍一向是他們最重要的東西,很少會讓別人拿著。


    朝青秋把劍交到那女子手上,便是說明對其的無比信任。


    女子抬頭看著那些烏雲,想著朝青秋之前說的那句話,默然無語。


    之前他就問過很多遍同樣的問題。


    為什麽要走。


    但是都沒有得到答案。


    所以她早就不問了。


    她隻是想著能夠多陪陪這個男人就行了。


    前塵的緣分到底如何,她不去想,但她知道,現在是喜歡他的。


    不因為他的身份,不因為前世他們有什麽糾纏,就隻是因為當日他們在那條蜀道上的一眼相見而已。


    朝青秋看著眼前的茶碗,思緒平淡,在人間已經數道:你看得見嗎?


    李小雪一怔,心想著這麽一條黃龍和五彩斑斕的劍光,她怎麽看不見?


    李扶搖知道李小雪在想些什麽,他皺眉說道:我為什麽看不到這一劍?


    朝青秋的那一劍,極其玄妙,人人都能看到那道劍光,但是沒有多少人能夠看到那些劍光背後的劍意,那是朝青秋對世間的劍士的饋贈,但實際上,他這一劍,是為李昌穀而出的。


    李昌穀有大才,能夠從三教的那條坦蕩大路上走下來,主動來到這條羊腸小道,便能說明很多問題。


    這個世間很少有李昌穀這樣的人,不僅能在三教的那條坦蕩大路上走得很遠,也能在劍道上走得很遠。


    隻是這個世間的修行,除去天賦和意誌之外,機緣很重要。


    李扶搖便是出名的天賦不夠,能夠走到這麽快,除去得益於這個大世之外,就是因為機緣兩字了。


    李昌穀沒有什麽機緣。


    甚至還有些難。


    他被人困於摘星樓上差不多百年,阻礙了他修行整整百年。


    要沒有這麽百年時間,誰也不知道,這位昌穀先生,到底會不會在現在就已經跨過登樓,來到滄海了。


    但不管如何,現在他正麵臨著他修行以來的最重要的機緣。


    朝青秋借他一劍。


    是的那一劍,是朝青秋專門給他的。


    說是借是因為,劍遞出來之後,上麵是他朝青秋的劍意,是他朝青秋的劍道,所以是借。


    要有朝一日,朝青秋的劍變成了李昌穀的劍,這才真正達到了這一劍的作用。


    對的,他這一劍是借給李昌穀的,當然也順便是能讓所有看到這一劍的劍士們都得到些東西。


    唯獨李扶搖。


    朝青秋不願意他看到這一劍。


    早在當年的北海,朝青秋遙遙看了李扶搖一眼。


    他就說過,他不適合學他的劍。


    是的,那個時候的李扶搖不適合。


    現在也不適合。


    他的劍道,沒有他朝青秋的影子,這是最好的。


    對於李昌穀,朝青秋的寄望是滄海。


    但是對於李扶搖,朝青秋遠不是如此想的。


    滄海之上,到底還有什麽。


    朝青秋已經看到了些東西。


    所以他比這世間任何人都知道,劍士一脈絕對不要第二個朝青秋,一定要許許多多的某某劍士。


    遞出那一劍之後,朝青秋坐在某處台階上,輕聲笑道:你們給我的,我都還給你們。


    身旁那女子則是仰著頭看著天際,笑著說道:真美。


    ——


    劍山,劍氣一日勝過一日。


    自從重開劍山,吳山河坐上劍山掌教的位子之後,這些日子裏,已經有很多人都想登上劍山學劍了。


    隻是劍山規矩不變,還是那個老規矩,天黑之前登上山頂便算是過了入門考。


    這種考核,並不簡單,所以這麽些天來,也沒有多少人能夠登上劍山。


    寥寥幾位而已。


    黃昏時刻,在劍山腳下。


    一老一少乘坐渡船渡過綠水湖,在那船夫爽朗的笑聲中下船,老人背著一柄劍柄古舊的長劍,下船之後,給那船夫遞過幾顆銅板,那船夫也不細數,隻是收盡懷裏,看著老人和那個孩子,真誠說道:劉遠路祝願兩位能夠上得山,成為真正的劍士!


    老人抱拳迴禮,言語裏滿是謙遜,這一看便是在江湖裏摸爬滾打有些年頭了,所以說話,滴水不漏。


    劉遠路哈哈大笑,與這老人說了些閑話,然後便撐船離開。


    至始至終都沒有說話的小劍修站在自家師父的身側,時不時的伸頭去看了看山道那邊。


    如今的門塵山,早已經不是當年李扶搖登山之時那麽荒涼破敗了。


    當然也不會有那縷劍氣在山上守著了。


    那個孩子看著渡船漸漸離去,這才拉了拉自家師父的衣袖,不確定的問道:師父,咱們真的要拜入劍山嗎?


    老人笑著點了點頭,頗有些感慨的說道:為師一身所學,實在是都已經教給你了,你跟著師父我,這一輩子能有什麽出息呢,頂天不過有日走到太清境而已,即便為師也很是舍不得你,但你這個小子,總歸是要去尋條更好的路才行。


    那孩子有些不理解的說道:師父,朝劍仙不是說過嗎,我以後有一天能夠成為劍仙啊!


    老人一臉理所當然的說道:正是如此,你才更要入劍山,要成為劍仙,就憑朝劍仙那句話,肯定是不行的,你到了劍山,刻苦修行,再加上有明師教導,怎麽也要比師父強得多,再說了,即便是有一日你沒能成為劍仙,就算是成為一位登樓劍士,也比跟著師父要好得多。


    那孩子聽到明師這兩個字,很明顯整個人便一顫,他低聲問道:師父,要是上了劍山,是不是就不能叫你師父了,就要叫別人師父了?


    那孩子眼裏帶著淚水,說到後麵,更是開始哽咽。


    老人摸了摸孩子的腦袋,破天荒的喊了那孩子的名字,趙大寶!


    叫做趙大寶的孩子看著自己師父,眼淚汪汪。


    本來已經狠下心的老人歎了口氣,輕聲說道:你上了劍山,不過就是換了個地方學劍而已,就算是要拜別人當師父,也沒事,你隻要心裏當師父還是你師父,你叫旁人的師父又有什麽大不了的?


    對了,你要是真叫了別人師父就要認真對他了,別敷衍,要不然別人可不見得會好好教你的,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這個道理,師父給你講過不止一次了。


    老人說著話,摸著趙大寶的腦袋,往門塵山道走去,一邊走一邊說道:好好練劍,不要辜負師父,也不要辜負朝劍仙,以後你我師徒要是還有再見麵的一天,你要成為朝劍仙那樣的人了才行。


    老人平日裏便喜歡嘮叨,今日或許是覺得這就是最後一次師徒相見了,說得格外多。


    說到後來,更是絮絮叨叨,眼裏有了些淚花。


    老人轉過頭去,用衣袖把自己的淚水抹過。


    不然讓自己徒弟看到自己老淚縱橫的樣子。


    趙大寶心情很差,他往山上走著,完全沒有半點興奮。


    他慘兮兮的看著自己師父,師父。


    老人不作理會,帶著他就徑直上山。


    門塵山的山道不長,再怎麽磨蹭,也一定會走到劍山腳下,到了那劍山腳下,就一定會碰到劍山弟子,到時候便真要去登山了。


    趙大寶往前走去,走著走著就忍不住哭出了聲。


    越哭聲音越大。


    老人對此也是束手無策。


    這要是擱在平日裏,他指不定就給趙大寶一頓打了。


    可是今日大概就是他們這輩子最後一次相見,老人硬是沒有狠下心去。


    他就是這樣固執的牽著趙大寶往山上走去。


    趙大寶一邊哭,一邊大聲說著,師父,我不要練劍了,我不要當劍仙了!


    真的,師父,我不練劍了,我不當劍仙了!


    師父,朝劍仙肯定是騙我的,我當不了劍仙,我不行的!你讓我跟你一輩子好不好?


    趙大寶拉著自己的師父,不斷央求道。


    老人狠著心,往山上緩步走去。


    趙大寶痛哭流涕,就像是遇到了天底下最難受的事情。


    老人隻當沒有聽見。


    很快遠處某顆樹上就傳來了個懶洋洋的聲音。


    哪裏來的混小子,哭個什麽東西?


    老人抬頭一看。


    就在山道一旁的一顆大樹上,有個邋遢的中年男人躺在樹杈上揉著眼睛,他的腰間懸著一柄劍,看著不像是凡品。


    老人停下腳步。


    他本來就是謹小慎微的一個人,看著這突兀出現的一個人,他不敢有半點輕視。


    這在其他地方他都是如此,更何況現在還是劍山。


    那個看著邋遢的中年男人坐起身來,往自己嘴裏灌了一口酒,這才譏笑道:你這個樣子,朝青秋還說過你能成為劍仙?


    趙大寶之前是不願意上山,這才說了那些話,但是真要當旁人詆毀那位劍仙的時候,他就很是生氣的開口反駁道:朝劍仙就是這麽說的!


    中年男人揉了揉鼻子,有些不屑的說道:即便是朝青秋真這麽說過,你這個樣子,連劍山都不敢上,哪裏會是要成為劍仙的人?


    再說了,你要成為劍仙,你以為你是吳山河還是李扶搖?


    說著話,中年男人又喝了好幾口酒,然後從樹上跳下來,看了一眼在他身旁的老人,然後說道:你這個傻小子,你就算是想要上山,也不一定能成,要知道當年那個傻小子也不一樣沒能在天黑之前走到山頂?


    說著這話的時候,中年男人想起了自己那個傻徒弟,等到以後,這件事就要被世間的修士念叨很多年了。


    要是他真能成為劍仙。


    這個世間的修士都要說這天底下有一位劍仙,竟然是當初在拜入劍山的時候,都沒能走到山頂。


    趙大寶聽著這個中年男人說了這些話,不管不顧的說道:我肯定能走上劍山去,朝劍仙都說過我真的能成劍仙!


    中年男人冷笑道:別這麽多廢話,要是真有本事走上劍山,給我走上去看看。


    趙大寶看了自己師父一眼,老人微微點頭,很像是鼓勵。


    趙大寶哼了一聲,往前走了幾步,然後好像是想到什麽,轉過頭來看著這個中年男人,問道:我要是真的走到了山上,怎麽說?


    那個中年男人笑道:那我陳嵊就吃點虧,收你這個傻小子做徒弟。


    趙大寶怒道:你以為你是誰啊!


    中年男人怒道:老子陳嵊啊。


    趙大寶呸了一嘴,轉身繼續往前走去。


    老人站在原地,滿是欣慰。


    等到趙大寶已經消失在視線中之後,這才轉身對著陳嵊感謝道:多謝前輩。


    陳嵊擺擺手,隨口問道:那小子真的被朝青秋說過這麽些話?


    老人看著這個十有八九就是劍山上的前輩的中年男人,認真說道:不假。


    陳嵊差點一口酒噴出來!


    這他麽個傻孩子,真的還被朝青秋說過這些話。


    他看著老人,看著他的樣子不像是做假。


    陳嵊揉了揉腦袋,皺眉道:完了,多半要多出一個傻徒弟了。


    老人微微一笑,然後認真懇求道:前輩若是真收了這個孩子做徒弟,請一定要好好教導。


    陳嵊喝了口酒,悶悶道:我可沒有什麽經驗。


    老人沒有說話,還是很認真的看著陳嵊。


    他沒有什麽親人,隻有這麽個孩子算是他的親人了,現在與這個孩子都要分別了,想來要不了多久,他也要離開這個人間了,唯一放心不下的事情,就是這個了。


    陳嵊轉頭瞥了他一眼,覺得有些不忍,他低聲道:我雖然沒有什麽經驗,但是我的徒弟好像還不錯,你別擔心。


    老人有些不安,低聲問道:敢問前輩的徒弟是誰?


    陳嵊聽著這話,暗暗一笑,然後裝作不在意的說道:他啊,叫李扶搖。


    李扶搖!


    老人一時間身體忽然變得有些不穩。


    這個世間的年輕劍士中,最出名的不就是那位劍山掌教和那位李扶搖嗎。


    吳山河要是把劍山掌教的名頭摘去,指不定還比不上李扶搖。


    老人當即就老淚縱橫。


    這位可是李扶搖的師父。


    有他教大寶練劍,這真是最好不過了!


    陳嵊喝了口酒,忽然想起這麽一檔子事,這他娘的一個好苗子要上山了,別的人肯定要搶。


    這怎麽能行?


    他當即把白魚劍一拍,長劍掠去劍山之上!


    這徒弟是我的,誰都搶不走!


    陳嵊就差笑出聲來了。


    老人則是早就淚流滿麵。


    ——


    趙大寶登山,不是什麽特殊的事情,就像是普通的劍士登山一樣。


    沒有人注意。


    但是有個穿著一身青袍的男人去從那座破廟後麵落到了山崖下。


    他落到崖底的同時,便有無數劍鳴聲響起了。


    他走在崖下。


    微微招手。


    那些劍鳴聲裏,有些是老朋友,那些劍他都認識。


    有些不是。


    但他都是它們的老朋友。


    故人。


    這裏的劍大多都是六千年前便滾落下山崖的劍,它們認識的人,都該是六千年前的那個人。


    這個男人走了幾步。


    來到那條小溪前,來到那座竹樓前。


    這個穿著青袍的男人站定不語。


    眼裏滿是緬懷。


    多年以前,多年以後了。


    很快竹樓裏走出兩個人。


    一個人穿著一身白衣,那是一個女子。


    另外一個人一身灰袍,那是一個男子。


    兩個人看著站在小溪旁的那個男人。


    白衣女子驚喜出聲,柳大人!


    白衣女子是柳巷花費四兩銀子買來的劍鞘,和柳巷朝夕相處幾百年之後,生出了靈智,那個時候她便一直開始稱唿柳巷為柳大人。


    這是因為柳巷不止一次說過,他要是不練劍,指不定就已經成了這個世間首屈一指的不世之臣。


    所以到了那個時候,他們都要喊他柳大人。


    能夠讓四兩喊一聲柳大人的,除去柳巷,還能是誰?


    當然是柳巷。


    一身灰袍的三兩卻是皺眉道:你不是柳老二。


    柳老二,這是因為柳巷在家排行老二,練劍之後又給自己的劍取名三兩,劍鞘四兩,這才是被三兩一直稱唿為柳老二。


    這當然不是什麽尊敬的稱謂。


    但是柳巷一直都是個灑脫的人,對此竟然沒有半點怒意。


    他看著那柄早已經生出靈智的劍,有些緬懷的說道:我不是柳巷,又能是誰呢?


    三兩把視線從他腰間的劍上移開,皺眉道:不管是柳老五還是王老五,你都不是柳老二。


    三兩說的斬釘截鐵。


    他在這崖下等了整整六千年,等的是柳巷,隻是柳巷,不是旁人。


    四兩微微皺眉,總覺得有些奇怪。


    柳巷看著三兩,然後又看看自己腰間的百文,然後說道:我覺得我該叫柳街,但總歸沒有柳巷好聽。


    四兩喃喃道:柳大人。


    三兩不說話。


    他無比篤定這個人不是柳巷。


    即便容貌一摸一樣,即便都是滄海劍仙,但是三兩卻不能在他身上找到柳巷當年的那種感覺。


    感覺很重要。


    柳巷是一代劍仙。


    是那個時代裏最為耀眼的明月。


    所謂眾星捧月,說的就是柳巷。


    他即便一直都不太正經,但是也說不上沒有舉世無敵的氣概。


    他就是那個世間的無敵之人。


    所以他不管怎麽看,都是那個世間最無敵的人。


    那才是柳巷。


    可眼前這個人不是。


    也沒有。


    柳巷也知道這是為什麽。


    舉世無敵也好,還是別的什麽也好。


    都好。


    他曾經不曾擁有,以後或許會有。


    但是這個時候,他沒有。


    因為朝青秋在啊!


    柳巷感歎道:那我究竟是誰?


    三兩看著他,神色有些緩和,眼前這個人說他不是柳巷,但其實也和柳巷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那些因果,怎麽說得清楚。


    三兩說道:你有了劍?


    柳巷看著腰間的百文,說道:叫百文。


    三兩皺眉道:還是這麽隨意。


    柳巷挑挑眉,那我還是柳巷?


    三兩搖頭,不是。


    說完這句話,三兩往竹樓裏走去。


    四兩也歎了口氣,跟著走了進去。


    走進竹樓後,三兩忽然說道:他不會迴來了。


    這一次,他無比篤定。


    就像是當年他無比篤定柳巷會迴來一樣。


    四兩抱了抱了他,輕聲道:至少柳大人還沒有輸。


    是的,柳巷還沒有輸,不管是與那位武帝的隔空之爭,還是與整個世間的劍仙的劍爭。


    三兩怒道:你看他,難道敢和朝青秋一戰?


    四兩沒有說話,隻是抱著三兩。


    隻有她才知道,現在的三兩有多沮喪。


    他熬了六千年,等的就是柳巷迴來。


    但現在他無比清楚,柳巷迴不來了。


    肯定迴不來了。


    三兩閉著眼睛,輕聲呢喃道:柳老二,你真不迴來了啊?


    柳巷站在外麵,想著很多事情。


    最後想到了自己為什麽不是柳巷。


    為什麽不是柳老二。


    是啊,為什麽呢。


    因為朝風塵也不會是朝青秋。


    ——


    趙大寶憋著一股勁,在不到一個時辰之內便登上了劍山,站在山頂,很快便有無數劍士聞訊而來。


    這一個時辰不到就能走上山頂的天才,隻怕比起來掌教也差不了多少了。


    有些已經具備收徒資格的劍山劍士,看著那個傻站在山頂的趙大寶,就想著等會兒就要去搶一搶了。


    甚至有人連禮物都準備好了。


    反正是怎麽能讓趙大寶心動怎麽來。


    等到趙大寶被人領著從劍仙大殿裏走出來之後,這裏便已經聚集了很多劍士。


    看著這位應當天賦很不錯的孩子。


    有些人在緊張搓手。


    甚至有人想著,這位會不會是一位劍胚呢?


    更有人擔心,這樣的孩子,千萬不要被掌教看中了。


    更不要被那幾位劍山上的登樓劍士看中。


    趙大寶走出大殿。


    還沒說話,身邊就已經圍過來一群人了。


    七嘴八舌。


    趙大寶隻覺得腦袋很暈。


    他正準備說話。


    忽然外麵傳來聲音。


    諸位不必爭了。


    循聲望去。


    有個劍山執事,捧著一柄白魚劍,來到場間。


    他看著這麽些劍士,苦笑道:諸位不必爭了,這位是陳掌律的弟子。


    陳嵊近來不知道為何又被吳山河任命為了劍山掌律,權柄極重。


    有人出聲,有何憑證?


    那名劍山執事捧著那柄白魚劍,看著趙大寶問道:可否遇到過陳掌律?


    趙大寶有些怯生生的說道:陳嵊?


    那位劍山執事笑道:今後要喊師父了。


    隨著他這句話說出來,無數劍士看著這個孩子,眼神都有些怪異。


    陳嵊在劍山的輩分不低。


    那就是說,他們以後要喊他師弟了?


    更遠處的年輕弟子們更是難看,今後這山上多了一位小師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間最得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平生未知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平生未知寒並收藏人間最得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