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華夏當前的局麵不僅是讓同盟國感到無語,就連程大皇帝也覺得腦仁生痛。


    國共兩黨軍隊在分兵對抗日本關東軍和南方派遣軍的同時,在河南、湖北、安徽、山東、江蘇五省打成了膠著狀態。短時間內誰也奈何不了誰。


    美英兩國為了讓國共兩黨軍隊能把精力用於對付日本人,專門成立了一個軍事調停小組。隻可惜在前線的國共兩黨將領都對這些所謂的軍調人員陽奉陰違。


    東華中情局最近得到可靠情報,日本派出特使正在跟南京方麵接觸,有意向把東北地區交還國民政府,條件是要求南京國民政府宣布退出同盟國陣營。


    老蔣對日本人提出來的華日兩國簽署互不侵犯條約,明顯有些舉棋不定。


    這時候退出同盟國,肯定是把英國、美國、蘇聯三大列強往死裏得罪。


    如果德國能打敗英國,日本戰勝美國,退出同盟國倒向軸心國也不是什麽壞事。可問題是,國府的高參們都一致認為,日本不可能戰勝美國。


    至於英國,如果東華帝國不加入軸心國,單憑德國空軍和陸軍,想跨過英吉利海峽登陸英國本土簡直屬於天方夜譚。


    老蔣的幕僚高參們都建議,跟著東華帝國走準沒錯。至於美英兩國政府對南京國民政府施加的外交壓力和威脅,可以向程錦程求助。


    對老蔣這位便宜拜兄的求助,程功滿口答應。直接告訴宋子文,英國佬交由他程錦程來對付,國府能不參同盟國與軸心國之間的利益鬥爭就盡量別去參合。


    要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打到現在,華夏名義上是同盟國陣營中的一員,但實際,華夏國共兩黨沒有得到過來自同盟國陣營的任何一分錢援助。


    雖然華夏和日本還處於彼些宣戰的交戰狀態,但是,日本政府老早就派人跟南京國民政府眉來眼去。華日兩國實際上處於一種半停戰狀態。


    套用南京外交部的官方發言來說,八路軍與關東軍在東北爆發的不是戰爭,而是軍事衝突。


    隨著日本將其戰略重心調整,偽滿洲國對日本政府而言已經變成了一塊不大不小的雞肋。


    日本舉國遷往北美大陸已成定局。按日本內閣公布的移民計劃,日本四島將來隻留下不到五百萬的漁民和農民,所有城鎮人口全都遷移去了原加拿大,現在新日本。


    得到了加拿大和美國西部地區大量的工業資源,以及從東南亞各國瘋狂地進行資源掠奪,日本的經濟不僅沒有因為戰爭擴大而崩潰,反而呈現出一種欣欣向榮的良性發展。


    沒有了來自本土的後勤供應,五十萬關東軍想單靠偽滿洲國的工業產能來滿足戰爭需要,顯然不是長久之計。


    在北美大陸得到了一千多萬平方公裏的新領土,新日本要想在北美立足站穩生根發展,就隻能作好跟美英兩國長期作戰的打算。


    基於這種戰略考慮,現在再把華夏當成敵人明顯不符合新日本的發展利益。


    現在的日本國內,不管是皇道派還是統製派,非常難得的空前團結一心,所思所想的都是如何才能讓新日本在美洲大陸發展壯大。


    登陸北美占領加拿大,這是裕仁天皇提出的一個全想戰略構想。隨著這個戰略計劃一步步成功,日本舉國上下對天皇和皇室的崇拜達到了一個空前狂熱的高度。


    裕仁現在的觀點非常明確,立足北美洲,坐望中南美洲。新日本要想確保東南亞占領區的利益,要麽跟華夏合作,要麽跟東華帝國合作。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隻要能保障新日本在美洲的發展,日本在亞洲的一些利益該舍棄就得果斷舍棄。否則,這些利益不僅不會變成利益,反而會成為新日本的巨大包袱。


    與東華帝國合作共同分享東南亞利益,表麵上看確實符合新日本的利益。但是,正所謂客大欺店。東華帝國太強大了,搞不好這些地盤都會被東華帝國一口一口吞並掉。


    而華夏則不同。以新日本的強大,可以隨時保證華夏不會輕易侵占屬於新日本的利益。最主要的是,華夏南京國民政府一直對日本人存有敬畏之心。就算是借給他們膽子,他們不敢玩客大欺店的把戲。


    日本在打華夏的主意,美英兩國也在動華夏的不良念頭。偏偏東華帝國不敢有任何一絲染指華夏的想法。


    鬱悶之極的程大皇帝,當然是非常生氣。其後果自然也是非常嚴重。


    這不,程功決定把心中的怨氣都發到英國頭上。所以才一手炮製了發生在地中海的“銀河號事件”。


    隻要英國政府對這個事件稍許有那麽一點點過激言行舉措,東華帝國就可以理直氣壯地對邪惡的英國政府發動戰爭懲戒。


    莫須有這種把戲,從來都是華夏人的專長。


    用程大皇帝的話來講,朕說你們英國人有罪你們就必須有罪。


    對於英國政府提出要跟美國、自由法國、華夏、蘇聯四國專業人員一起組成調查團來證明英國貨輪銀河號是被誣陷的提議,東華帝國外交部當然不會明著迴絕。


    不過,東華帝國外交部明確表示,為了確保這個調查團的公證性,必須由東華帝國為主導。


    由東華帝國來主導調查團,英國政府當然不同意。


    英國泰晤士報專門就此事在頭版頭條發表評論員文章,指出這是典型的賊捉賊,完全是東華帝國針對大英帝國的一起嚴重外交陰謀。


    東華帝國光明日報也發表了一篇文章。該篇文章的作者起先迴顧了發生在1931年9月18號的“九一八事變”,然後描述了當時的國聯是如何派出調查團來幫著日本人拉偏架。最後,作者點明,在這個世界從來沒有什麽絕對的公正公平真理。誰的拳頭大,誰就有理。


    無獨有偶,東華帝國另一份主流報紙帝國時報在當天的頭版頭條曆數了英國自第一次革命以來,在全球進行殖民擴張過程中犯下的種種罪行。尤其是英國憑借堅船利炮對華夏先後發動兩次鴉片戰爭,至使華夏從此淪為半封建半殖民的悲慘地步。


    隨著東華帝國宣傳部門針對英國的邪惡殖民史發起的新聞輿論攻勢,在東華帝國,在非盟二十四成員,迅速掀起了一輪反英浪潮。


    東華帝國突然發出反英風向,頓時讓整個同盟國陣營感到心驚膽跳。


    原本打算乘專機飛往莫斯科跟斯大林會晤的丘吉爾,第一時間取消了這次的出訪行程,馬上召開內閣會議,商量如何應對東華帝國正在發生的反英行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國之重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熔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熔海並收藏國之重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