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意大利陸軍元帥、陸軍總參謀長巴多利奧,意大利王國外交大臣齊亞諾,德國駐東華特命全權大使紐賴特,日本駐東華大使小磯昭國等人,都聽得出眼前這位東華帝國外交大臣顧維君話裏隱含的威脅。
東華帝國方麵顯然有些不耐煩了,為了照顧意大利人的情緒,所以專門用這種私人宴會的形式,來向意大利下達最後的通諜:要麽接受我們的條件,要麽就戰場上見高低!
聽到東華帝國終於不再堅持要埃塞俄比亞和北蘇丹,巴多利奧禁不住暗自鬆了一口氣。
入眼齊亞諾神情憤慨地想張口說什麽,巴多利奧趕緊出聲阻止了齊亞諾吭聲,正色說道:“我是本次談判的全權代表和最高負責人,我們接受貴國提出的這個條件!”
聽到巴多利奧這麽一說,齊亞諾隻能把快到嘴邊的那些場麵話全都咽迴肚裏,舉杯仰頭將大半杯紅酒一口飲盡,顯然心情非常糟糕。
紐賴特和小磯昭國互視一眼,交換了一下眼神。
隻要意大利能忍住這次的屈辱,不率先向東華帝國宣戰,這對軸心國陣營而言是非常有利的。
反正犧牲的是意大利人的利益,又不是德國和日本的利益。
本正死道友不死貧道的原則,紐賴特和小磯昭國不約而同向顧維君和施昭基舉杯,以示慶賀。
相比於德國而言,意大利真沒有德國那種舍我其誰的野心。
一戰結束後,德國作為戰敗國受到了英法為首的同盟國的經濟剝削和製裁,國民經濟急劇衰落,失業率猛增。
希特勒上台後,對外政策強硬,對內大力發展經濟,把德國人民帶出了低穀困境。從而使整個德國形成了一個整體意誌:那就是討債!把同盟國搶走德國人的所有東西連本帶利奪迴來!
在這種同仇敵愾的全民族共同情結下,德國參兵入伍的人特別多。強大的生產力帶動軍工業發展。有兵源,有團結的民族意誌,外加德國人嚴謹精確一絲不苟的性格,從將軍到士兵的整體素質都非常高,這樣的軍隊,其戰鬥力當然驚人。
反觀意大利,同為一戰的戰敗國,但它並不是同盟國製裁的重點。所以其國內矛盾並不十分突出,人民依舊是得過且過。
墨索裏尼也不具備希特勒那樣的戰略眼光,有勇無謀,個人有天大的野心,但是始終無法把全國人民團結起來。兵是強征的,經濟勉勉強強。軍工業半身不遂。這樣的軍隊,兵無心,將無才,完全如同雇傭軍一般,被強迫著上戰場,完全唯德國馬首是瞻,其戰鬥力可想而知。
說實話,意大利軍隊能打成今天的局麵,已經是得到了上帝的眷顧了。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德國和日本都被程大皇帝的點金手加強太多了,從而使得英國和法國在德軍和日軍的打擊下,損失比曆史同期更為慘重,進而導致了英法兩國的戰爭潛力大幅削弱。
意大利則是乘著德國和日本的得勝東風,在北非戰場大打順風仗。
而以意大利軍隊的尿性,越是順風仗,他們打得越是精彩漂亮。
隻可惜,這種“無敵”的假像在遇到東華帝*隊的時候,立馬顯出原形。
要知道,現在即算是德軍和日軍來跟東華帝*隊正麵交戰,也沒有半點勝算。東華軍隊打意大利,簡直就是大人打小孩,不存在任何懸念。
德國和日本當然摸不清楚意大利軍隊的真實戰鬥力。畢竟意大利軍隊在開戰以來的表示都相當的搶眼,其戰果堪稱是輝煌。
這次看到意大利在摩加迪沙反登陸戰失敗後,立馬向東華帝國求和,無形中使得德國和日本的軍政高層對東華帝國的軍事實力再度高估。
基於這種“正確”判斷,德國和日本更不願意看到因為意大利向東華帝國宣戰,從而導致東華帝國向整個軸心國陣營宣戰的不利局麵。
日本目前的戰略重心在亞太地區,德國的戰略重心是歐洲和南部非洲。
北非戰場不僅有英美盟軍在埃及負隅頑抗,還有戴高樂領導的自由法國在阿爾及利亞到處活躍。
既然能讓意大利收縮戰線把其非洲軍團的兵力都集中在利比亞、埃塞俄比亞、北蘇丹三地與埃及交界邊境線,而且還可以不讓東華帝國有充份的理由倒向同盟國向軸心國宣戰,這樣的順水人情,德國和日本當然不介意對東華帝國大送特送。
如果德國和日本能力挺意大利,沒準墨索裏尼會大著膽咬著牙向東華帝國宣戰。問題是,連德國和日本都視東華帝國如洪水猛獸,意大利當然不會傻乎乎地去充當冤大頭。
意大利雖然在本次“索馬裏軍事衝突”中委屈求全了,但意大利政府卻獲得了從東華引進xxi型潛艇、基林級驅逐艦、長興島級航母、渦噴六發動機、第二代鋁鋰合金、殲五戰鬥機、59改坦克、c37槍族等一係列軍事技術的發展機會。
顯然,東華帝國把“大棒加甜棗”這種外交政策玩得相當的純屬。
而在國際政治圈裏,意大利政府對外聲稱是用索馬裏、南蘇丹和肯尼亞的利益換取了東華帝國大量海陸軍先進軍事技術,為意大利在接下來的戰爭中贏得了寶貴的發展機會。
隨著東華皇海軍第七艦隊進駐亞丁灣,原本就在紅海海峽占有絕對優勢的英國皇家海軍地中海艦隊的活動範圍更為廣闊了。
有了東華皇家海軍艦隊提供護航保護,英國本土往返印度次大陸的遠洋船隊變得更加忙碌,各條航線也變得更加熱鬧起來。
既然對英國商船收取了保護費,東華皇家海軍當然就得履行保護義務。
於是乎,德國海軍的潛艇在印度洋的活動被一再壓縮。最終不得不全麵退出印度洋海域,把戰術重點放在大西洋,以對付英國-美國航線上的盟國商船為主。
在希特勒和墨索裏尼再三要求下,日本海軍終於下決心準備一次性解決菲律賓的美軍和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
1941年9月18日,日本海軍聯合艦隊與美國太平洋艦隊在蘇祿海展開正麵決戰。
而在日美海軍決戰全麵打響之前,日本空軍與美國空軍在蘇祿海上空爭奪製空權的戰鬥拚得極為慘烈。
日本空軍的“烈風”噴氣式戰鬥機,美國空軍根據殲五戰鬥機研製改良而成的f86“佩刀”噴氣式戰鬥機,在這次被後世稱之為“蘇碌海大空戰”的空戰中紛紛登場。
此役,日美雙方共計投放了三千架各型戰機,從9月18日一直打到9月28日。
十多天的日美空軍長空血戰,比德國和英國之前進行的“不列顛空戰”打得還要更為殘酷。
日本空軍飛行員駕駛受傷戰機拚死向海麵上的美國海軍戰艦進行撞擊,這種玉石俱焚同歸於盡的死戰精神,深深震撼了所有的美國飛行員。
當美軍空軍的士氣被日軍飛行員如此瘋狂的戰鬥精神撼動後,勝利的天平開始向日本空軍傾斜。(未完待續。)
意大利陸軍元帥、陸軍總參謀長巴多利奧,意大利王國外交大臣齊亞諾,德國駐東華特命全權大使紐賴特,日本駐東華大使小磯昭國等人,都聽得出眼前這位東華帝國外交大臣顧維君話裏隱含的威脅。
東華帝國方麵顯然有些不耐煩了,為了照顧意大利人的情緒,所以專門用這種私人宴會的形式,來向意大利下達最後的通諜:要麽接受我們的條件,要麽就戰場上見高低!
聽到東華帝國終於不再堅持要埃塞俄比亞和北蘇丹,巴多利奧禁不住暗自鬆了一口氣。
入眼齊亞諾神情憤慨地想張口說什麽,巴多利奧趕緊出聲阻止了齊亞諾吭聲,正色說道:“我是本次談判的全權代表和最高負責人,我們接受貴國提出的這個條件!”
聽到巴多利奧這麽一說,齊亞諾隻能把快到嘴邊的那些場麵話全都咽迴肚裏,舉杯仰頭將大半杯紅酒一口飲盡,顯然心情非常糟糕。
紐賴特和小磯昭國互視一眼,交換了一下眼神。
隻要意大利能忍住這次的屈辱,不率先向東華帝國宣戰,這對軸心國陣營而言是非常有利的。
反正犧牲的是意大利人的利益,又不是德國和日本的利益。
本正死道友不死貧道的原則,紐賴特和小磯昭國不約而同向顧維君和施昭基舉杯,以示慶賀。
相比於德國而言,意大利真沒有德國那種舍我其誰的野心。
一戰結束後,德國作為戰敗國受到了英法為首的同盟國的經濟剝削和製裁,國民經濟急劇衰落,失業率猛增。
希特勒上台後,對外政策強硬,對內大力發展經濟,把德國人民帶出了低穀困境。從而使整個德國形成了一個整體意誌:那就是討債!把同盟國搶走德國人的所有東西連本帶利奪迴來!
在這種同仇敵愾的全民族共同情結下,德國參兵入伍的人特別多。強大的生產力帶動軍工業發展。有兵源,有團結的民族意誌,外加德國人嚴謹精確一絲不苟的性格,從將軍到士兵的整體素質都非常高,這樣的軍隊,其戰鬥力當然驚人。
反觀意大利,同為一戰的戰敗國,但它並不是同盟國製裁的重點。所以其國內矛盾並不十分突出,人民依舊是得過且過。
墨索裏尼也不具備希特勒那樣的戰略眼光,有勇無謀,個人有天大的野心,但是始終無法把全國人民團結起來。兵是強征的,經濟勉勉強強。軍工業半身不遂。這樣的軍隊,兵無心,將無才,完全如同雇傭軍一般,被強迫著上戰場,完全唯德國馬首是瞻,其戰鬥力可想而知。
說實話,意大利軍隊能打成今天的局麵,已經是得到了上帝的眷顧了。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德國和日本都被程大皇帝的點金手加強太多了,從而使得英國和法國在德軍和日軍的打擊下,損失比曆史同期更為慘重,進而導致了英法兩國的戰爭潛力大幅削弱。
意大利則是乘著德國和日本的得勝東風,在北非戰場大打順風仗。
而以意大利軍隊的尿性,越是順風仗,他們打得越是精彩漂亮。
隻可惜,這種“無敵”的假像在遇到東華帝*隊的時候,立馬顯出原形。
要知道,現在即算是德軍和日軍來跟東華帝*隊正麵交戰,也沒有半點勝算。東華軍隊打意大利,簡直就是大人打小孩,不存在任何懸念。
德國和日本當然摸不清楚意大利軍隊的真實戰鬥力。畢竟意大利軍隊在開戰以來的表示都相當的搶眼,其戰果堪稱是輝煌。
這次看到意大利在摩加迪沙反登陸戰失敗後,立馬向東華帝國求和,無形中使得德國和日本的軍政高層對東華帝國的軍事實力再度高估。
基於這種“正確”判斷,德國和日本更不願意看到因為意大利向東華帝國宣戰,從而導致東華帝國向整個軸心國陣營宣戰的不利局麵。
日本目前的戰略重心在亞太地區,德國的戰略重心是歐洲和南部非洲。
北非戰場不僅有英美盟軍在埃及負隅頑抗,還有戴高樂領導的自由法國在阿爾及利亞到處活躍。
既然能讓意大利收縮戰線把其非洲軍團的兵力都集中在利比亞、埃塞俄比亞、北蘇丹三地與埃及交界邊境線,而且還可以不讓東華帝國有充份的理由倒向同盟國向軸心國宣戰,這樣的順水人情,德國和日本當然不介意對東華帝國大送特送。
如果德國和日本能力挺意大利,沒準墨索裏尼會大著膽咬著牙向東華帝國宣戰。問題是,連德國和日本都視東華帝國如洪水猛獸,意大利當然不會傻乎乎地去充當冤大頭。
意大利雖然在本次“索馬裏軍事衝突”中委屈求全了,但意大利政府卻獲得了從東華引進xxi型潛艇、基林級驅逐艦、長興島級航母、渦噴六發動機、第二代鋁鋰合金、殲五戰鬥機、59改坦克、c37槍族等一係列軍事技術的發展機會。
顯然,東華帝國把“大棒加甜棗”這種外交政策玩得相當的純屬。
而在國際政治圈裏,意大利政府對外聲稱是用索馬裏、南蘇丹和肯尼亞的利益換取了東華帝國大量海陸軍先進軍事技術,為意大利在接下來的戰爭中贏得了寶貴的發展機會。
隨著東華皇海軍第七艦隊進駐亞丁灣,原本就在紅海海峽占有絕對優勢的英國皇家海軍地中海艦隊的活動範圍更為廣闊了。
有了東華皇家海軍艦隊提供護航保護,英國本土往返印度次大陸的遠洋船隊變得更加忙碌,各條航線也變得更加熱鬧起來。
既然對英國商船收取了保護費,東華皇家海軍當然就得履行保護義務。
於是乎,德國海軍的潛艇在印度洋的活動被一再壓縮。最終不得不全麵退出印度洋海域,把戰術重點放在大西洋,以對付英國-美國航線上的盟國商船為主。
在希特勒和墨索裏尼再三要求下,日本海軍終於下決心準備一次性解決菲律賓的美軍和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
1941年9月18日,日本海軍聯合艦隊與美國太平洋艦隊在蘇祿海展開正麵決戰。
而在日美海軍決戰全麵打響之前,日本空軍與美國空軍在蘇祿海上空爭奪製空權的戰鬥拚得極為慘烈。
日本空軍的“烈風”噴氣式戰鬥機,美國空軍根據殲五戰鬥機研製改良而成的f86“佩刀”噴氣式戰鬥機,在這次被後世稱之為“蘇碌海大空戰”的空戰中紛紛登場。
此役,日美雙方共計投放了三千架各型戰機,從9月18日一直打到9月28日。
十多天的日美空軍長空血戰,比德國和英國之前進行的“不列顛空戰”打得還要更為殘酷。
日本空軍飛行員駕駛受傷戰機拚死向海麵上的美國海軍戰艦進行撞擊,這種玉石俱焚同歸於盡的死戰精神,深深震撼了所有的美國飛行員。
當美軍空軍的士氣被日軍飛行員如此瘋狂的戰鬥精神撼動後,勝利的天平開始向日本空軍傾斜。(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