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行園到臨淵城有上萬裏之遙,理論上說一個築基修士手握靈石禦劍飛行,也要五六個時辰才能抵達,這個速度與黃級飛舟的遁速大致相當。事實上,即便有靈石補充靈氣,絕大多數的築基修士都不可能連續禦劍飛行這麽久,其中的道理在於通過靈石補充靈氣的速度,取決於靈根吸納靈氣的速度。
通常的情況下,靈根外放靈力的速度是要大於靈根吸納靈氣之速度的。而禦劍飛行則是築基期修士諸多道法中,特別消耗靈力的一種,隻有那些築基後期大圓滿的修士,其靈根從靈石中吸取靈力的速度才有可能滿足禦劍飛行的需求。
至於到了金丹期,在金丹加持的情況下,才能夠真正實現不間斷的長時間的禦劍飛遁,這也是金丹老祖能夠深入蠻荒探索修行的關鍵一點。當然,這也是以普通黃級飛舟的遁速為前提的,隨著遁速的提高,對於靈力的消耗則會翻著倍地往上翻,即便是金丹修士,若是將遁速提高兩成達到玄級飛舟的水平,即便有金丹加持,也最多堅持三五個時辰而已。再想快的話,便要消耗其金丹中所孕育的天元祖氣了,這東西可是決定金丹修士進階的關鍵,損耗過多的話,便有掉落境界的危險。
雲裳所乘坐的飛舟,乃是殷勤從大鸚鵡處“訛”來的,也就是天機子當年的座駕。元嬰大能的飛舟與金丹老祖自然不同,天機子號稱蠻煉器第一人,其親手煉造的飛舟自然更要精益求精。雖說飛舟之上的攻防法陣存在諸多破損,已經不太堪用,僅從遁速來說,卻是能與最頂級的天級飛舟來媲美的。
若是不考慮靈石的消耗,開足靈氣的話,神舟號能夠以超過黃級飛舟五成的遁速急速飛遁,萬裏之遙隻需兩個時辰多一點便能抵達。隻不過,這種遁速下對於靈石的消耗,也要加倍提升。至於采用定星盤中預設的瞬即陣法,其速度自然更快,對於靈石的消耗也是更大,而且定星盤尚未修複,即便大鸚鵡親自操舟,也不敢保證能夠準確抵達目的地。
代表萬獸穀參與幻影大比評判的是墨鱗老祖,前兩日已經先行乘坐自家飛舟前往臨淵了。雲裳是得了雲雀閣的觀摩邀約,前往觀摩順道參加私賣會的。至於鐵翎真人,卻是臨時起意的決定。
表麵上看,鐵翎真人是被尚小魚擠兌著蹭了雲裳的飛舟,一同前往,內地裏卻是與武通玄被殺一事有著莫大關係。從種種消息來源,有心人已經能夠推測出,整件事情的幕後與雲雀閣有著莫大的幹係,而花狸峰與雲雀閣之間,因為殷勤的關係這兩年走的很近,難免不會成為武青衫的猜忌對象。
當初鑄劍穀閔一行殺上門時,武青衫的態度便讓鐵翎真人頗為不爽,出路武通玄這件事情之後,鐵翎真人便動了拜會臨淵城主武青元的心思。
倒是雲裳,似乎對於觀摩私賣兩件事都提不起興趣來,甚至鐵翎真人與她討論西荒局勢之時,也有些心不在焉。鐵翎真人猜測其中原因多半與那個特別能搞事情的殷勤有關,甚至懷疑雲裳是因為殷勤瞞著她在一行園中投入了海量靈石,而犯了財迷的小性兒。鐵翎真人知道僅憑雲裳的家底,連半個園子也修不起來,用於一行園的巨額靈石,定是與花狸峰前些日子搞的那些彩帖有關。
鐵翎真人從駕駛艙中退出來,背著手緩步走向舟頭,望著腳下蒼茫雲海,微微歎了口氣:這個小師妹對於殷勤還是太過縱容了些,那小子雖然精明能幹,短短兩年便為花狸峰聚斂了許多靈石,但這麽早便將花狸峰的未來與雲雀閣綁在一起,是否明智?從鐵翎真人本心來看,他更願意花狸峰甚至萬獸穀保持以前那種超然的姿態,而不是像倉山書院那般,積極參與到武朝各大勢力的角力之中。
日色西垂,將天邊染成血色一片,鐵翎真人望著日落之地,心中感慨萬千。萬獸穀立宗萬載,山門已經幾次遷移,每一次都是往西,再往西,包括雲裳在野猴嶺創立花狸峰,便是將整個山門又往西荒移動了兩千餘裏。似乎冥冥中有一隻巨手,拉扯著萬獸穀漸漸遠離蠻皇武氏的國土,一步步靠向茫茫的荒原之地。
“哇!好大的城池啊!一眼都看不到邊,真不愧是西荒第一城池!”
“是啊,比倉山郡城還要大!”
“郡城算得上什麽?你看到城中那片地淵之水了麽?那片水域方圓百裏就已經堪比郡城了。”
飛舟之上,弟子們興奮的聲音打斷了鐵翎真人的思緒。
隨著飛舟的遁速漸漸緩,飛行的高度也逐漸降低,距離臨淵城門還有十餘裏,一個高大的虛影忽然現於城池的上空,虛影遙遙拱手,嗬嗬笑道:“不知鐵翎真人大駕,青元有失遠迎。”
飛舟上麵的花狸弟子,皆舉目望去,見那虛影立於城池上空,宛若天神,身高超過百丈,需得仰起頭顱才能看到其模樣。
那便是名震西荒的武氏親王武青元嗎?武青元一身鵝青色的法袍,白麵青髯,看起來也就是個三十左右的儒雅青年。更讓大家感到詫異的是,明明從飛舟上看過去,武青元的金丹法相擎掣天地,立於城頭,可臨淵城內那些修士凡俗卻對其法相恍若未聞,不但沒人抬頭打量,即便有人抬頭望天,竟也毫無異樣的表現。
不愧是半步元嬰的金丹大圓滿啊!鐵翎真人雖然也是金丹後期,卻沒能達到大圓滿的境界,他眯縫眼睛望向城頭武青元的法相,大袖飄起,緩緩抬足,隻一步便跨出百餘丈遠,於虛空中向那城頭虛影法相走去:“武真人說的哪裏話?鐵翎不請自來,冒昧唐突該求城主見諒才是。”
鐵翎真人話音未落,身形已經橫跨十餘裏的距離,來至臨淵城頭,天空忽然放起一片青芒,飛舟之上又是一陣嘖嘖讚歎之聲,卻是那臨淵城頭又顯出一具金丹法相,同樣的擎天掣地高達百丈,再眾多修士的驚歎聲中,一個仙風道骨的中年修士挽住了武青元的袍袖,兩具法相在空中哈哈笑著,身形一晃,便消失不見。
通常的情況下,靈根外放靈力的速度是要大於靈根吸納靈氣之速度的。而禦劍飛行則是築基期修士諸多道法中,特別消耗靈力的一種,隻有那些築基後期大圓滿的修士,其靈根從靈石中吸取靈力的速度才有可能滿足禦劍飛行的需求。
至於到了金丹期,在金丹加持的情況下,才能夠真正實現不間斷的長時間的禦劍飛遁,這也是金丹老祖能夠深入蠻荒探索修行的關鍵一點。當然,這也是以普通黃級飛舟的遁速為前提的,隨著遁速的提高,對於靈力的消耗則會翻著倍地往上翻,即便是金丹修士,若是將遁速提高兩成達到玄級飛舟的水平,即便有金丹加持,也最多堅持三五個時辰而已。再想快的話,便要消耗其金丹中所孕育的天元祖氣了,這東西可是決定金丹修士進階的關鍵,損耗過多的話,便有掉落境界的危險。
雲裳所乘坐的飛舟,乃是殷勤從大鸚鵡處“訛”來的,也就是天機子當年的座駕。元嬰大能的飛舟與金丹老祖自然不同,天機子號稱蠻煉器第一人,其親手煉造的飛舟自然更要精益求精。雖說飛舟之上的攻防法陣存在諸多破損,已經不太堪用,僅從遁速來說,卻是能與最頂級的天級飛舟來媲美的。
若是不考慮靈石的消耗,開足靈氣的話,神舟號能夠以超過黃級飛舟五成的遁速急速飛遁,萬裏之遙隻需兩個時辰多一點便能抵達。隻不過,這種遁速下對於靈石的消耗,也要加倍提升。至於采用定星盤中預設的瞬即陣法,其速度自然更快,對於靈石的消耗也是更大,而且定星盤尚未修複,即便大鸚鵡親自操舟,也不敢保證能夠準確抵達目的地。
代表萬獸穀參與幻影大比評判的是墨鱗老祖,前兩日已經先行乘坐自家飛舟前往臨淵了。雲裳是得了雲雀閣的觀摩邀約,前往觀摩順道參加私賣會的。至於鐵翎真人,卻是臨時起意的決定。
表麵上看,鐵翎真人是被尚小魚擠兌著蹭了雲裳的飛舟,一同前往,內地裏卻是與武通玄被殺一事有著莫大關係。從種種消息來源,有心人已經能夠推測出,整件事情的幕後與雲雀閣有著莫大的幹係,而花狸峰與雲雀閣之間,因為殷勤的關係這兩年走的很近,難免不會成為武青衫的猜忌對象。
當初鑄劍穀閔一行殺上門時,武青衫的態度便讓鐵翎真人頗為不爽,出路武通玄這件事情之後,鐵翎真人便動了拜會臨淵城主武青元的心思。
倒是雲裳,似乎對於觀摩私賣兩件事都提不起興趣來,甚至鐵翎真人與她討論西荒局勢之時,也有些心不在焉。鐵翎真人猜測其中原因多半與那個特別能搞事情的殷勤有關,甚至懷疑雲裳是因為殷勤瞞著她在一行園中投入了海量靈石,而犯了財迷的小性兒。鐵翎真人知道僅憑雲裳的家底,連半個園子也修不起來,用於一行園的巨額靈石,定是與花狸峰前些日子搞的那些彩帖有關。
鐵翎真人從駕駛艙中退出來,背著手緩步走向舟頭,望著腳下蒼茫雲海,微微歎了口氣:這個小師妹對於殷勤還是太過縱容了些,那小子雖然精明能幹,短短兩年便為花狸峰聚斂了許多靈石,但這麽早便將花狸峰的未來與雲雀閣綁在一起,是否明智?從鐵翎真人本心來看,他更願意花狸峰甚至萬獸穀保持以前那種超然的姿態,而不是像倉山書院那般,積極參與到武朝各大勢力的角力之中。
日色西垂,將天邊染成血色一片,鐵翎真人望著日落之地,心中感慨萬千。萬獸穀立宗萬載,山門已經幾次遷移,每一次都是往西,再往西,包括雲裳在野猴嶺創立花狸峰,便是將整個山門又往西荒移動了兩千餘裏。似乎冥冥中有一隻巨手,拉扯著萬獸穀漸漸遠離蠻皇武氏的國土,一步步靠向茫茫的荒原之地。
“哇!好大的城池啊!一眼都看不到邊,真不愧是西荒第一城池!”
“是啊,比倉山郡城還要大!”
“郡城算得上什麽?你看到城中那片地淵之水了麽?那片水域方圓百裏就已經堪比郡城了。”
飛舟之上,弟子們興奮的聲音打斷了鐵翎真人的思緒。
隨著飛舟的遁速漸漸緩,飛行的高度也逐漸降低,距離臨淵城門還有十餘裏,一個高大的虛影忽然現於城池的上空,虛影遙遙拱手,嗬嗬笑道:“不知鐵翎真人大駕,青元有失遠迎。”
飛舟上麵的花狸弟子,皆舉目望去,見那虛影立於城池上空,宛若天神,身高超過百丈,需得仰起頭顱才能看到其模樣。
那便是名震西荒的武氏親王武青元嗎?武青元一身鵝青色的法袍,白麵青髯,看起來也就是個三十左右的儒雅青年。更讓大家感到詫異的是,明明從飛舟上看過去,武青元的金丹法相擎掣天地,立於城頭,可臨淵城內那些修士凡俗卻對其法相恍若未聞,不但沒人抬頭打量,即便有人抬頭望天,竟也毫無異樣的表現。
不愧是半步元嬰的金丹大圓滿啊!鐵翎真人雖然也是金丹後期,卻沒能達到大圓滿的境界,他眯縫眼睛望向城頭武青元的法相,大袖飄起,緩緩抬足,隻一步便跨出百餘丈遠,於虛空中向那城頭虛影法相走去:“武真人說的哪裏話?鐵翎不請自來,冒昧唐突該求城主見諒才是。”
鐵翎真人話音未落,身形已經橫跨十餘裏的距離,來至臨淵城頭,天空忽然放起一片青芒,飛舟之上又是一陣嘖嘖讚歎之聲,卻是那臨淵城頭又顯出一具金丹法相,同樣的擎天掣地高達百丈,再眾多修士的驚歎聲中,一個仙風道骨的中年修士挽住了武青元的袍袖,兩具法相在空中哈哈笑著,身形一晃,便消失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