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玲隻是嚐試著提醒黃皮子不用送了,趕緊迴家,沒有寄希望於黃皮子真的乖乖聽自已的話,馬上駐足,掉頭,奔跑,一路不停迴到家裏。
歡喜而撒歡嬉鬧,憤怒而狂奔亂咬。
這是許多人對狗的極端理解,前者是愛狗者的理解,狗狗因此可以給自已以及家來帶來歡樂,結束一天的工作之後,帶著疲憊迴到家裏,有了狗狗的陪伴,可以放鬆自已緊繃的神經,釋放壓力,後者是厭狗者的理解,凡狗都不可以靠近,都是危險性動物,人不能理解這種動物的思維以及行為,見到就得迴避,甚至喊打。
小玲的經曆,卻沒有把她變成一個厭惡一切的女孩,她很喜歡狗,很喜歡黃皮子。
看著一個個出現的梅花錢,小玲知道,黃皮子還跟著,不時注意著男人,會不會迴頭,會不會發現其實黃皮子一直跟著自已,發現了,然後停車,馬上又找道士來。
好險,到了學校,很多同學都沒有來,還很早,而男人急著上班,把姐妹扔進了校門就急匆匆地騎車走了,根本沒有留意到地上的梅花印跡,更不會聯想到這是一條看不見的狗狗留下的足錢。
學校裏,已經有教師和阿姨在打掃積雪,在這種都是小朋友的學校裏,積雪會隱藏著一定的安全隱患,這必須清除。
教室裏暖和些,但小玲沒有急著進教室,而是看著妹妹去了她自已的教室,然後自已折身出來,在雪上走,特意轉到一個偏僻的地方,看著沒有被破壞的積雪上,一個個梅花印出現,小玲歡喜不已。
“黃皮子,你知道這是雪嗎?”小玲眨巴著眼睛,看著離自已最近,也是最新的一個梅花印說,小玲早就開始記事了,記起雪對她來說也是新鮮事物,在課本上,在電視機裏學到了雪,其實在白城,她也是第一次見,“哦,我忘了,你沒見過雪。”
“我們在這裏玩一會兒好嗎?”小玲伸手,摸到的是空氣,“這裏沒有人,你可以出現了,這樣,即使有人看到了,也以為你隻是外麵跑進來的狗狗。”
小玲不傻,如果有人發現,她自已一個人在這裏玩,而雪地裏又不斷出現新的梅花印,那才叫見鬼了呢!
小玲的提議被黃皮子接納了,出現在小玲麵前的又是一條活生生的狗,和以前一樣,淺黃色的皮毛,個頭不在的狗狗,看著有點傻,傻到可愛的那種。
小玲才九歲,正是玩性很大的時候,但在特殊的家庭裏,她的童年很淒慘,有的隻是黃皮子的陪伴,黃皮子陪著她挨打,黃皮子陪著她哭。
一人一狗,在雪裏玩,打雪仗,玩追趕,還打架。
不過,好時光總是過得快,而且小玲的笑聲和狗狗的吠叫聲,終究是引來了打掃的教師和阿姨們的注意,突然出現在小玲的麵前。
“這是誰家的狗,怎麽跑這裏來了?”掃地的阿姨揚起掃把和鏟子,驅趕著黃皮子,顯然這是不喜歡狗狗,甚至討厭,討厭到喊打的人。
可一些討厭狗狗的人,唯獨喜歡吃狗肉,不知道是因為狗肉好吃,所以喜歡吃,還是被狗嚇怕了,被咬過,隻有通過吃狗肉,咬迴去,才不算輸,才算勝利了。
小玲是這樣想的。
“快跑!”小玲馬上衝黃皮子喊道,“迴家去!”
小玲的話,讓老師開始懷疑:“小玲,這是不是你家的狗,怎麽帶到學校裏來呢?”
小玲搖頭,很委屈低下了頭,甚至有種想哭的衝動,帶著口腔的聲音說:“老師,我們家的黃皮子已經死了。”
看著小玲,一個九歲小女孩低下了頭,而且在和狗狗打鬧的時候,那條狗還撲倒過小玲,這是很危險的舉動。
小玲的手腕很小,她人就是個單薄的人,所以在被黃皮子撲倒的時候,她又舉手推黃皮子,好像兩人在玩太極一樣,袖子被向手臂上推了些,露出了手腕來。
小玲家的那個被她叫“媽媽”的女人一直很小心,在揍小玲的時候,會把小玲的衣服脫掉,還會特意迴避常常必須暴露給別人看到的地方,比如臉,肚子,以及雙手,而選擇在其他地方下刀子,手臂,腿等等。
小玲的右手腕上有個傷,而且還是結著新鮮的痂,是小玲被冤枉偷吃零食時,女人刀子紮的。
“小玲,你的手腕怎麽了,咬到你了!”老師很稱職,一但發現就得細究,畢竟剛剛它們親眼看到小玲和狗打架了。
小玲搖頭,這是個秘密,不能讓人發現的秘密,否則等待她的是更惡毒的毒打,馬上把袖子捋下來,雙手縮到了袖管裏,冬天很冷,這樣暖和。
“不是,怎麽不是,我都看到傷口了,還是新鮮的。”老師一把拉過小玲的手。
冬天天氣冷的緣故,傷口總比夏天要好的慢得多,所以結痂的顏色還是紅色的。
九歲的女孩,而且在老師麵前,她抵抗不了,手被老師拉過去了,觀察了一下,發現是舊傷,這才又問:“這怎麽弄的,還出血了?”
關心,這是人間美好的人係關係之一,小玲心領了,但事情不能細究,而且小玲並不願意說謊,但不說謊又能如何。
叫“媽媽”的那個女人,天天說自已說謊,然後打她,而實際上,是那個女人逼著她在不斷向老師說謊,變向地保護女人。
“是我自已磕的。”小玲說謊了,但這個小女孩沒有什麽城府,眼神總會出賣她,同時,小玲把手抽離老師關心的掌心。
渴望,小玲多麽渴望,母親的手能像老師的手一樣溫暖,關心著自已,愛護著自已,但……
學校大門外,一個接一個的家長送著自已的掌上明珠,心肝寶貝來上學,學校裏也漸漸熱鬧起來,人氣恢複了。
老師也應該準備上課了,雪也停了。
“好了,以後小心點,迴教室上課吧!”老師放過了小玲,她或許在猜測,小玲的傷,說謊大概是有緣故的,可小玲不是個不聽話的孩子,在學校裏表現很好。
小玲很快忘記不快的事情,由老師的關心和黃皮子的陪伴取代,坐到了教室裏,等待著上課,同時等待著放學。
歡喜而撒歡嬉鬧,憤怒而狂奔亂咬。
這是許多人對狗的極端理解,前者是愛狗者的理解,狗狗因此可以給自已以及家來帶來歡樂,結束一天的工作之後,帶著疲憊迴到家裏,有了狗狗的陪伴,可以放鬆自已緊繃的神經,釋放壓力,後者是厭狗者的理解,凡狗都不可以靠近,都是危險性動物,人不能理解這種動物的思維以及行為,見到就得迴避,甚至喊打。
小玲的經曆,卻沒有把她變成一個厭惡一切的女孩,她很喜歡狗,很喜歡黃皮子。
看著一個個出現的梅花錢,小玲知道,黃皮子還跟著,不時注意著男人,會不會迴頭,會不會發現其實黃皮子一直跟著自已,發現了,然後停車,馬上又找道士來。
好險,到了學校,很多同學都沒有來,還很早,而男人急著上班,把姐妹扔進了校門就急匆匆地騎車走了,根本沒有留意到地上的梅花印跡,更不會聯想到這是一條看不見的狗狗留下的足錢。
學校裏,已經有教師和阿姨在打掃積雪,在這種都是小朋友的學校裏,積雪會隱藏著一定的安全隱患,這必須清除。
教室裏暖和些,但小玲沒有急著進教室,而是看著妹妹去了她自已的教室,然後自已折身出來,在雪上走,特意轉到一個偏僻的地方,看著沒有被破壞的積雪上,一個個梅花印出現,小玲歡喜不已。
“黃皮子,你知道這是雪嗎?”小玲眨巴著眼睛,看著離自已最近,也是最新的一個梅花印說,小玲早就開始記事了,記起雪對她來說也是新鮮事物,在課本上,在電視機裏學到了雪,其實在白城,她也是第一次見,“哦,我忘了,你沒見過雪。”
“我們在這裏玩一會兒好嗎?”小玲伸手,摸到的是空氣,“這裏沒有人,你可以出現了,這樣,即使有人看到了,也以為你隻是外麵跑進來的狗狗。”
小玲不傻,如果有人發現,她自已一個人在這裏玩,而雪地裏又不斷出現新的梅花印,那才叫見鬼了呢!
小玲的提議被黃皮子接納了,出現在小玲麵前的又是一條活生生的狗,和以前一樣,淺黃色的皮毛,個頭不在的狗狗,看著有點傻,傻到可愛的那種。
小玲才九歲,正是玩性很大的時候,但在特殊的家庭裏,她的童年很淒慘,有的隻是黃皮子的陪伴,黃皮子陪著她挨打,黃皮子陪著她哭。
一人一狗,在雪裏玩,打雪仗,玩追趕,還打架。
不過,好時光總是過得快,而且小玲的笑聲和狗狗的吠叫聲,終究是引來了打掃的教師和阿姨們的注意,突然出現在小玲的麵前。
“這是誰家的狗,怎麽跑這裏來了?”掃地的阿姨揚起掃把和鏟子,驅趕著黃皮子,顯然這是不喜歡狗狗,甚至討厭,討厭到喊打的人。
可一些討厭狗狗的人,唯獨喜歡吃狗肉,不知道是因為狗肉好吃,所以喜歡吃,還是被狗嚇怕了,被咬過,隻有通過吃狗肉,咬迴去,才不算輸,才算勝利了。
小玲是這樣想的。
“快跑!”小玲馬上衝黃皮子喊道,“迴家去!”
小玲的話,讓老師開始懷疑:“小玲,這是不是你家的狗,怎麽帶到學校裏來呢?”
小玲搖頭,很委屈低下了頭,甚至有種想哭的衝動,帶著口腔的聲音說:“老師,我們家的黃皮子已經死了。”
看著小玲,一個九歲小女孩低下了頭,而且在和狗狗打鬧的時候,那條狗還撲倒過小玲,這是很危險的舉動。
小玲的手腕很小,她人就是個單薄的人,所以在被黃皮子撲倒的時候,她又舉手推黃皮子,好像兩人在玩太極一樣,袖子被向手臂上推了些,露出了手腕來。
小玲家的那個被她叫“媽媽”的女人一直很小心,在揍小玲的時候,會把小玲的衣服脫掉,還會特意迴避常常必須暴露給別人看到的地方,比如臉,肚子,以及雙手,而選擇在其他地方下刀子,手臂,腿等等。
小玲的右手腕上有個傷,而且還是結著新鮮的痂,是小玲被冤枉偷吃零食時,女人刀子紮的。
“小玲,你的手腕怎麽了,咬到你了!”老師很稱職,一但發現就得細究,畢竟剛剛它們親眼看到小玲和狗打架了。
小玲搖頭,這是個秘密,不能讓人發現的秘密,否則等待她的是更惡毒的毒打,馬上把袖子捋下來,雙手縮到了袖管裏,冬天很冷,這樣暖和。
“不是,怎麽不是,我都看到傷口了,還是新鮮的。”老師一把拉過小玲的手。
冬天天氣冷的緣故,傷口總比夏天要好的慢得多,所以結痂的顏色還是紅色的。
九歲的女孩,而且在老師麵前,她抵抗不了,手被老師拉過去了,觀察了一下,發現是舊傷,這才又問:“這怎麽弄的,還出血了?”
關心,這是人間美好的人係關係之一,小玲心領了,但事情不能細究,而且小玲並不願意說謊,但不說謊又能如何。
叫“媽媽”的那個女人,天天說自已說謊,然後打她,而實際上,是那個女人逼著她在不斷向老師說謊,變向地保護女人。
“是我自已磕的。”小玲說謊了,但這個小女孩沒有什麽城府,眼神總會出賣她,同時,小玲把手抽離老師關心的掌心。
渴望,小玲多麽渴望,母親的手能像老師的手一樣溫暖,關心著自已,愛護著自已,但……
學校大門外,一個接一個的家長送著自已的掌上明珠,心肝寶貝來上學,學校裏也漸漸熱鬧起來,人氣恢複了。
老師也應該準備上課了,雪也停了。
“好了,以後小心點,迴教室上課吧!”老師放過了小玲,她或許在猜測,小玲的傷,說謊大概是有緣故的,可小玲不是個不聽話的孩子,在學校裏表現很好。
小玲很快忘記不快的事情,由老師的關心和黃皮子的陪伴取代,坐到了教室裏,等待著上課,同時等待著放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