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朱爺慢慢把目光從越千玲身上轉到我這邊,上下打量我一樣問。


    “剛才你說的頭頭是道,可為什麽我聽你說這是真品,真也好,假也好,你倒是說點門道出來瞧瞧。”


    “我說這九龍公道杯是真品,有三個原因。”我不慌不忙豎起第一根手指胸有成竹的迴答。“這公道杯青花色澤偏於黑、暗,這話久負盛名的明青花格格不入,那是因為永樂時期,鄭和七次下西洋,帶迴製瓷所需的青料蘇麻漓青,為燒製獨具特色的青花瓷提供了物質基礎,而明青花真正的飛躍也正是這個時期。”


    朱爺慢慢翹起腿,手指在膝蓋上有節律的敲擊幾下,似乎對我說的話有些感興趣。


    “繼續說下去。”


    “由於有了蘇麻離青料,讓青花瓷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史稱永宣瓷,明青花的風水嶺也正是從永樂年間開始的,在適當的火侯下,能燒成像寶石一樣的鮮豔色澤,但由於含鐵量高,往往會在青花部分出現黑疵斑點。”我握著手裏的九龍杯冷靜的接著說。“而我手裏的杯子並沒黑疵斑點,這說明是永樂之前的工藝燒製,也就是洪武年間,而九龍公道杯被定為禦用之物也就是在洪武年的事。”


    “蘇麻離青料是個雛都知道,這個不足為奇,這才其中一點,剩下的兩個原因呢?”朱爺的指頭停在膝蓋上淡淡一笑問。


    “其二是九龍杯的造型,洪武瓷的造型,多少具有元代樞府窯的古樸渾厚的遺風,但迅速擺脫了元瓷厚重奔粗的風格,紋飾上也改變了元代層次較多,花紋繁滿的風格,趨向清淡、多留空白地。”我舉起手裏的杯子自信的說。“這一件瓷器完全複活洪武瓷的特點。”


    “嗯,這個也能從書裏看到,你說的範圍太廣,說點實際具體的。”朱爺的聲音變得有些緩和。


    我指著手裏九龍杯上的龍紋平靜的迴答。


    “洪武官窯龍紋兼具元、明兩代龍紋特點,其形象不及元龍兇猛;三爪龍較多。雲龍紋飾中的流雲雲腳粗短,而元代的較長。”


    “有點意思了。”朱爺慢慢把翹起的腿放下,笑了笑問。“接著說,最後一個原因是什麽?”


    “是款識。”


    “對於款識你有何見解?”


    “明代瓷器的款識形式一般以書寫為主,極少有刻印的,明代瓷器款識規律是,永樂款少,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雜。”我把九龍公道杯子翻轉過來沉穩的說。“可這一件並沒有款識,目前為止,尚未發現帶真正洪武官窯紀年款的瓷器實物,所以把即有元代遺風又貌似永樂,介於二者之間的器物,其製作年代應定為洪武時期。”


    我慢慢走過去,用手指著杯上的龍紋圖飾說。


    “就如同這一件,九龍杯的紋飾精細秀美,多少又流露出一些元代遺風,這是一件明洪武年間官窯燒製的九龍公道杯,這的的確確是真品!”


    朱爺默不作聲的看了我半天,放下手裏的供春壺站起身,臉上露出讚許的微笑,點了點頭。


    “是老頭子我倚老賣老了,看走了眼,小兄弟原來還真是行家裏手,見笑見笑,請坐。”


    “不過有一點我不太明白,還要向朱爺請教。”


    “你是想問我為什麽用料、工藝以及燒製出來的成色和品相都是無可挑剔的洪武青花官窯。”朱爺笑了笑,還沒等我問出口從容不迫的把話接過去。“可為什麽這套九龍公道杯成色太新,以至於你都有些詫異到底是不是洪武年間的。”


    “是的,就是您老說的這個,我剛才仔細看過,九龍公道杯上莫要說摩擦產生的細紋,就連整個釉色都光亮照人,如同是昨天才燒製好的一樣,既然是洪武官窯出來的物件,幾百年時間不可能這樣完好如初才對。”我點點頭有些茫然的問。


    朱爺沒有迴答我,走到書架邊,房中的書架或許是因為遮擋灰塵,用厚厚的絨布遮擋,朱爺走過去輕輕把絨布拉了下來,我和越千玲幾乎同時呆立在原地,然後我想起齊鴻濤問過我那句話。


    想要多少都成!


    滿滿一個書架上全是和桌上一模一樣的九龍公道杯,我瞠目結舌的和越千玲走過去,不但外形就連成色品相都如出一轍,隻不過還是我疑惑的問題,這些九龍公道杯太新,新的猶如昨天才燒製出來。


    事實上朱爺告訴我,這些九龍公道杯的的確確是昨天才剛出窯的。


    我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麽定位這滿屋的明青花瓷器,說是贗品,可除了時間不對,沒有任何一點和洪武官窯出來的不同,我隻能說這是一屋時間錯亂的官窯真品。


    “這……這全是您燒製的?”越千玲都忘記了剛才朱爺的冷言冷語,大吃一驚的問。


    “先祖在洪武年間顯貴,因為製瓷技藝高超,燒製的九龍公道杯深得明太祖喜歡,明太祖為讓滿朝文武都明白謙受益,滿招損的道理,命先祖燒製一百套九龍公道杯,賞賜給文武百官,先祖幸不辱命如期完工,被明太祖欽點為禦用瓷官。”朱爺說到這來滿臉的驕傲和向往。“而先祖也將燒製九龍公道杯所有的細節一一記錄傳於後代,為什麽你們看到的九龍公道杯除了年度不對,其他都是和官窯禦品一樣,那是因為從選料到配方比例再到紋路樣式,最後燒製的火候,我們家曆代都爛熟於心。”


    “等會……您老剛才說明太祖燒製了一百套九龍公道杯賞賜給文武百官?”我愣了一下遲疑的問。


    朱爺點點頭,我一直認為朱元璋把明十四陵的線索留在九龍杯上,這杯子應該是獨一無二才對,如今聽朱爺這麽一說,就是很多人都有這套杯子,朱元璋斷不可把如此重要的線索留給這麽多人。


    “想請教您老一件事,當然,如果不方便您老可以不用迴答。”越千玲忽然很客氣的問。


    “君子坦蕩蕩,無事不可對人言,你有什麽就問吧。”


    “請問這九龍公道杯在燒製的時候有沒有很特殊的第一無二的要求,比如說在工藝上是別人不知道的?”越千玲認真的問,其實這個問題也是我想問的,既然線索不在杯子上,或許在製作的工藝上。


    “沒有!”朱爺想都沒想斬釘切鐵的迴答。“燒瓷器這活其實大同小異,就連配方都是一樣的,隻不過是比例問題,再者就是紋路的繪畫能力,至於工藝……隻要是會做公道杯的就沒有不清楚的,更不有秘密。”


    我和越千玲聽到這來多少都有些失望,就更不明白朱元章在絹布上留下一副九龍公道杯的含義是什麽,叨擾了一上午我們起身告辭,朱爺現在對我們態度好了很多,特意送我們出去,走到天井的時候,朱爺忽然停下來。


    “你們剛才問燒製九龍公道杯有沒有第一無二的地方,如果真算是的話,我倒是想起一件。”


    “您老想起什麽了?”我和越千玲異口同聲的問。


    朱爺指著我們身後,我和越千玲轉過身,抬頭才看見這天井的門柱上貼著一副對聯。


    一笑賜封湖山侯。


    醉臥六朝莫言愁。


    橫批,天下公道。


    “這是明太祖因為先祖燒製出一百套公道杯賞賜的對聯,也是公道杯名字的由來,並當著文武百官賜先祖朱姓,並封賞湖山候。”朱爺指著對聯臉上又揚起了驕傲。“一個禦瓷官能得到這麽大的殊榮,這應該算是第一無二吧。”


    離開的時候我默默把這幅對聯記在心裏,朱元璋就因為一百套公道杯,當著文武百官的麵,給一個禦瓷官賜朱姓,賞對聯並封候,這似乎不太像朱元璋這個帝王的性格,要知道這滿朝文武大多是為他出生入死打江山的,朱元璋極其會玩弄權勢,他怎麽可能不清楚,他這樣做會讓很多人失望和不平,可他依舊如此高調的做了,那隻能說明有極其重要的原因讓他必須這樣。


    等到我上車的時候,我和越千玲幾乎同時轉頭小聲對著對方說。


    “是對聯!”


    “你也想到了。”我笑了笑說。


    “朱元璋要所有文武百官記住的不是九龍公道杯,也不是什麽謙受益,滿招損的道理,更不會是朱爺的先祖,而是那副對聯。”越千玲欣喜的點著頭壓低聲音對我說。“賞賜朱爺先祖隻不過是一個借口,朱元璋是想把這幅對聯流傳下去,明十四陵的線索就在這幅對聯裏!”


    我想的和越千玲一樣,這也是朱元璋隻在絹布上留下九龍公道杯的目的,他要把這句話烙印在文武百官的心裏,這樣以來,就不用擔心明十四陵的線索會斷掉。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當方士那些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君不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君不賤並收藏我當方士那些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