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獸之鬥都是魚死網破的結局,如果有了希望誰還會做這種不智的選擇呢?孫孝哲雖然是個賭徒,卻也不會一味的求死,李嗣業的出現,就好像在一個垂死之人的嘴邊擺著一塊噴香流油的肥肉。


    然則,這塊肥肉卻是看得著,吃起來並沒有那麽容易,李嗣業被打的四散奔逃,可是最迫切需要的糧食卻一粒都沒弄到手,那麽這一仗就算沒有收獲。沒有收獲,豈非等於所有希望都落空了?


    到了半夜時分,派出去搜索的人馬陸續返迴軍營,帶迴來的全都是一無所獲。孫孝哲終於開始沉不住氣了,他親自帶著人到二十裏外的山中四處尋找,誓要把李嗣業藏匿的糧食找出來才善罷甘休。


    “李嗣業何時這般狡猾了?糧食居然能藏的如此隱秘!”


    孫孝哲一直深信,李嗣業必然帶著足夠的糧食,否則根本無法聚攏十萬餘人。


    到了後半夜,軍中數次遣人來催促他迴去,均稱長安守軍出現了異動,十萬火急。


    對於長安城中的守軍,孫孝哲還是有底氣的,這些人雖然戰鬥力不俗,但真正有戰鬥力也就是那萬把人,想要威脅他們的軍營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但是,催促他迴營的一波接著一波,孫孝哲不免也泛起了低估,想著任何變故都有可能發生,不能再掉以輕心了。


    於是乎,孫孝哲在一無所獲,兩手空空的情況下,帶著親隨返迴了長安城外的軍營。


    距離軍營還有三四裏地的時候,孫孝哲遠遠就瞧見了一大片火光照亮了半邊天空,心中不免咯噔一下,難道秦晉這廝以火攻偷襲?


    “大帥,大帥,軍中草料場失火!”


    終於,在離營二裏左右時,遇上了稟報軍情的遊騎。


    聽說草料失火被燒,孫孝哲差點背過氣去。


    沒有糧食也就罷了,軍卒們還有人脯果腹,可沒了草料,讓戰馬吃什麽?這一次失火,豈非就等於廢了他的騎兵?


    “軍中可曾組織救火?又是何人放火?”


    “都在全力救火,至於何人放火,有人說是造飯的火星子濺到了草料上,也,也有人說,說是唐朝派人潛入營中,燒,燒的……”


    “放屁,營防裏外各三層,哪個能混進來?負責看管草料的混蛋,現在就給本帥把他宰了!”


    孫孝哲恨極,這明明就是自己軍中認為的疏忽,非要怨到唐朝奇兵的頭上,說到底還是不想擔責任,找替罪羊。


    唐.軍自然也就是現成正好的替罪羊,燕軍的軍法又怎麽可能行到長安城內呢?


    孫孝哲冷笑連連,心中已經升騰起不可遏製的殺意。


    抵近軍營草料場以後,隻見得火勢熊熊,眼看是救不得了。


    “大帥饒命,大帥饒命啊……”


    一邊廂,孫孝哲的親隨們已經把負責看守草料的軍吏五花大綁的捆了來,意識到但那臨頭,幾個五花大綁的人殊死掙紮著,哭嚎著,告饒著。


    孫孝哲厭惡的盯著他們,冷冷問道:


    “說!怎麽著的火?說實話,或許還能留下一條命!”


    “大帥,奸細偷偷遣了進來,有心算無心,實在不幹俺們的關係……啊……”


    其中一名軍吏話還沒說完,橫刀的刀鋒就已經貫穿了他的胸膛,孫孝哲手腕用力又將橫刀抽了出來,緊接著帶出了一道血浪。


    餘者麵麵相覷,就連哭號聲都止住了。


    孫孝哲冷然又掃視了一番,再次問道:


    “說,怎麽著的火?”


    “大帥饒命,饒命啊,火,火起的突然,卑下發現時,已經,已經火光衝天了!”


    “難道火還能自己燃起來不成?”


    孫孝哲心中一片冰涼,知道現在追究責任已經沒了意義,就算把人都殺了,燒掉的草料還能複原嗎?望著遠處散發著不安的馬廄,心中悲涼不已,戰馬啊戰馬,你們也將要成為果腹之肉了。


    在軍中糧食最緊張的時候,孫孝哲都沒打戰馬的主意,寧可把人活活餓死,也不能而死了一匹馬。而現在,草料損失至少在半數,與之相對應的就,至少也得餓死半數的戰馬。


    大火燒了半夜,在天色放亮時終於被救下熄滅。


    看著燒成了黑灰的草料堆,孫孝哲欲哭無淚,昨日一戰獲勝的欣喜之情,到現在已經蕩然無存。


    “大帥,今日是否還強攻?”


    張通儒的聲音在耳旁響起,孫孝哲疲憊的揮了揮手。


    “攻,如何不攻?”


    一旦鼓起來的困獸之心被希望所引誘,而這希望又是夢幻泡影,再想重拾這種魚死網破的決死之念,已經難比登天!因而,孫孝哲的聲音中盡是沮喪之意。


    “慢著,派人,繼續去搜尋李嗣業藏起來的糧草!找不到誓不罷休!”


    到了此時此刻,李嗣業的糧草就成了他最後的希望。


    張通儒欲言又止,幾次猶豫,最終還是歎著氣轉身離開。


    困啊!


    孫孝哲才迴到自己的軍帳,困意就像潮水一樣的襲來,竟再也忍不住,倒頭便睡。


    就在孫孝哲鼾聲大起的同時,與之一道城牆之隔,秦晉和郭子儀卻都聚精會神的看著地圖,甚至連眼睛都不曾眨一下。


    其實,他們麵前的地圖不過是一些簡單的線條所勾勒而成,寥寥數筆畫出山川河流,關鍵的城池就坐落其間。秦晉不理會那些所標注的城池之間距離是否靠譜,隻在幾個地方不斷的比劃著。


    這是一張關中北部的地圖,隨著時間的流逝,秦晉的麵色愈發嚴肅。


    “迴紇部一定早就厲兵秣馬,此時居然已經抵達鹽州,再有三五日功夫恐怕就要到了長安城下。”


    郭子儀長年在朔方為將,手指著標注為白池的地方,徐徐向北移動。


    “白池往北上百裏是一片戈壁沙漠,迴紇部要想抵達五原,須繞不開此地,三五日功夫能到慶州地界就已經是神速了!”


    秦晉搖了搖頭,這地圖上所顯示的信息太過有限,若非郭子儀熟悉朔方等地的山川河流,恐怕也很難做出如此精確的判斷。


    隻聽郭子儀又道:


    “迴紇部的出兵速度的確超乎末將預計,一定是早就有所準備,朝廷借兵正中其下懷!”


    “事已至此隻能接受這個現實了。”


    郭子儀沉吟了一陣,又徐徐說道:


    “以末將之見,迴紇部此時若來,還能對孫孝哲做最後一擊,亦能省卻朝廷不少氣力!”


    其實,關於向迴紇借兵的弊端,秦晉早就分析透徹,無非是兩點,一則遠慮,一則近憂。


    現在連郭子儀都覺得,迴紇部現在來了,對朝廷未必不是好事,可想而知,其他官員甚至天子,都可能做一般如此的想法。


    那麽,秦晉分析的那一套也肯定就沒有了市場。


    現在除了李泌等寥寥數人,再沒有敢公開提及迴紇借兵一事,很大程度上則是因為秦晉的威信使然。


    思忖了一陣,秦晉也覺得僅憑自己的力量絕無可能把迴紇人擋在觀眾之外。


    “不提迴紇,隻說李嗣業!聯絡的遊騎可曾入城了?”


    “第一批已經到了,李嗣業現在於京畿以北的甘泉山和石門山一帶重新聚集,正等著大夫進一步的命令!”


    “告訴他,就在那裏修養,不要輕舉妄動,等候命令就是!”


    “還有,昨夜叛軍營中一把大火燒掉了半數草料,對咱們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叛軍沒了騎兵就等於砍掉了一側臂膀,決戰取勝的把握便又進了一步!”


    秦晉似乎早就知道此事一般,表情淡然的點了下頭,又忽而道:


    “告訴李嗣業,老弱藏匿於甘泉山中,僅以精銳橫掃醴泉、涇陽、櫟陽,先斷了孫孝哲北逃的通路!”


    聞言,郭子儀精神一震,禦史大夫現在就開始考慮斷敵後路,想必決戰將越來越近,圍城解除的日子也近在眼前了。


    秦晉之所以要堵住京畿北部的要道,就是不想孫孝哲通過朔方逃到大漠,再經由大漠返迴河北。


    孫孝哲的兵都是身經百戰的精銳,如果整編過來,對付關東洛陽的叛軍正好就可以以惡製惡,也算是給這些惡績累累之人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到現在為止,僅僅斷續投奔過來的燕軍就已經有一萬餘人,全數被秦晉安置在甕城之中。於計劃內,秦晉至少要招降五萬人,因而堵住去路則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關中以南是綿延起伏的終南山,如果孫孝哲往那裏逃奔,與走進了死胡同也沒什麽區別。向東,潼關早就在裴敬的手中,此處也休想逃出生天。至於向西,由隴右奔河西,一路上雪山草地隔壁不斷,沒有充裕的後勤補給,根本不可能走多遠!


    算來算去,僅有北方一途,是孫孝哲最有可能的出逃之路。


    “末將擔心,李嗣業的人單勢孤,擋不住困獸之鬥的叛軍!”


    秦晉則道:


    “孫孝哲決死之心已經淡了,其下軍卒更是人心惶惶,尤其昨夜燒了他半數草料,沒了戰馬又拿什麽逃命?”


    郭子儀低聲發問:


    “大夫可定下了決戰反擊的日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亂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味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味酒並收藏亂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