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金的診斷很快被告知清虛子和郭子儀,兩個人都興奮不已,立刻就要去見秦晉,卻還是被攔住了。


    “大夫說了,為小心起見,暫時還是不見的好!”


    清虛子對葛金是十分信服的,師兄出山以來不曾有過一例斷錯,現在病人是一人身係千鈞重擔的秦晉,倘若沒有十足的把握都不會胡亂說話。


    “不就是水痘嗎?貧道十歲上就生過了,沒甚好怕的。這秦大夫也怪,盡生些小娃娃的病,嚇唬人嗎?”


    說罷,他作勢便要闖進去,又被身後的郭子儀拉住了。


    “真人難道忘了大夫此前離開長安是因何人?”


    “還不是壽安公主……”


    話音戛然而止,清虛子是個聰明人,立即就明白了郭子儀問自己這句話的意思。


    “難道,公主竟是得了水痘?”


    可,可水痘這種病並非罕見的怪病,就算與虜瘡的早期症狀十分相似,宮中那些為公主診病的禦醫也不至於匆匆誤診吧?清虛子雖然是清修的道士,可對凡塵俗世間的醃臢齷齪一點也不陌生,念頭種種湧將上來,頓覺後背寒意森森。


    就是這愣神的功夫,跨院裏又有人出來傳話。


    “家主請青虛真人與郭將軍入內,有要事相商!”


    如此整合兩人心意,他們不像秦晉本能的對所謂的深意存著天然的懷疑,一旦認準了葛金的診斷後,就深信不疑。


    終於在幽暗的鬥室內見到了神情虛弱的秦晉,郭子儀忽覺鼻間發酸,強硬如秦大夫竟也敵不過生死。


    “我的病情你們都知曉了,葛真人診斷是水痘,而非致命的虜瘡,旬日後可痊愈,你們不必擔心。”


    清虛子口快。


    “壽安公主得的也必不是虜瘡,今日可算雙喜臨門!”


    不過,這雙喜卻沒有人笑得出來,從秦晉到郭子儀,再到葛金,所有人的臉上都凝重的幾乎要生了霜。清虛子不合時宜的玩笑隻得草草收場,悻悻道:


    “隻可惜大夫白白冒險,險些葬送了性命!”


    卻聽郭子儀突然說道:


    “也許有人就盼著大夫出錯呢?”


    其實,秦晉自認同了葛金的診斷以後,立時就將圍繞著虜瘡事件的前前後後通透的細想了一遍。清虛子和郭子儀能想到的,他也早就想到了。


    不過,懷疑歸懷疑,一切都沒有實質的證據,自己總不能因此而大動幹戈吧?如此公報私仇,隻會使局麵更加複雜敗壞。


    “大夫,今日晚間得報,李泌、李輔國、陳希烈曾一同密謀,雖然對內容不得而知,想必也沒什麽好事!”


    郭子儀早就得報了,隻是當時秦晉將命不久矣,失去了靠山以後,他也隻能眼睜睜的看著,沒有任何應對辦法。雖然他本人受命提調城內諸軍,可畢竟一無根基,二無舊部親信,隻要秦晉一死,各部必然各自為戰,就算他想以殺立威也沒有足夠的人手以供使喚!


    現在秦晉大難不死,結果又是大大不同了。


    清虛子道:


    “咱們先下手為強,絕不能讓他們搶了先!”


    秦晉不置可否,郭子儀則道:


    “今日,蕃將白孝德闖營進入長安,靈武的朔方軍在仆固懷恩的率領下已經抵達武功,距離長安也不過是兩三日的路程。”


    清虛子又道:


    “理會他作甚?咱們隻要大門一關,總是仆固懷恩有千軍萬馬也進不來!先把李泌和陳希烈這兩個混賬玩意除掉再說!”


    秦晉忽而問道:


    “除掉?以什麽名義除掉?”


    “自然是陰謀作亂,意圖不軌!”


    “證據呢?”


    “這……”


    清虛子啞然失聲,不知如何作答,憋了半晌後,才道:


    “需要證據嗎?自然兵強馬壯者說了算!”


    郭子儀大搖其頭。


    “現在人人都在私下裏議論,大夫在學曹孟德,奉天子,令不臣。若像青虛真人所言,直接派人鎖拿,恐怕隻會更加使人構陷於大夫!”


    清虛子似乎對郭子儀的說法不以為然。


    “那些包藏禍心的人就算抓不到大夫的錯處,難道就不會指鹿為馬,以黑為白嗎?”


    這迴卻輪到郭子儀啞口無言了,因為清虛子說的沒錯,隻要有心毀掉秦晉的名聲,瞎編瞎說又有何妨?何須真得證據卻做?這也就是世人常說的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對此,秦晉卻並不害怕,神武軍最擅長的一項就是宣傳,隻要行事有理有據,就能夠禁得住質疑。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有些人想鬧,就先讓他們鬧的,鬧的盡人皆知,再出手相製也不遲!”


    ……


    次日一早,隆隆的戰鼓聲將睡夢中的李泌驚醒。他立即喚來了老仆詢問情況,得知竟是叛軍在日出之後再一次大舉攻城。


    聽到這個消息,李泌心中有些發慌,畢竟秦晉罹患虜瘡的消息已經被陳希烈這廝刻意的在京中散布了出去,恐怕不用到今日天黑,就會盡人皆知。但平心而論,李泌是希望將秦晉患病的消息隱瞞一陣,等到安排好各項善後措施再宣布也不遲。


    隻是陳希烈畢竟身為政事堂內宰相之首,李泌不過才是個小小的門下省侍郎,於公事上沒有資格阻止陳希烈的所為。


    現在要緊的問題是,秦晉將不治的消息是否對守城大軍造成了消極的影響,萬一軍心渙散,將士懈怠,被叛軍抓到了機會……


    李泌不再多想,立即更衣,連早飯也顧不得吃,就帶著隨從直奔春明門而去。今日,叛軍將春明門作為主攻方向,抵達城下時,卻聽城外殺聲震天,戰鼓咚咚,李泌不禁有幾分腿軟。


    剛要上城去查看情況,卻被幾名軍卒攔住。


    “無令者不得上城!”


    被人在上城的甬道處攔住,李泌不但沒有生氣,反而甚是高興。如此足以證明,守城軍卒臨危不亂,就連“無令者不得上城”的軍法都嚴格執行,更何況守城之戰了?


    “我是門下侍郎李泌,奉聖命觀戰!”


    誰知攔住他的軍卒卻毫不客氣的迴絕道:


    “此時城上正在奮戰,就算天子親來,無令也不得登城!若要登城,許得賊兵退了!”


    “放肆!狗奴才,誰借你的膽子,敢如此說話?”


    李泌身後的隨從早就氣憤不已,對那數名軍卒破口大罵。


    “城上大戰時刻都有危險,請君約束家奴,不要添亂!”


    其中一名頭目模樣的軍卒說話很客氣,但麵色已經很是不善。


    這讓李泌很是尷尬,自己明明為了關心戰況而來,卻被軍卒指斥在此處添亂。而他的仆從表現也是在不爭氣,凡事須得講理,破口大罵,以勢壓人算什麽能耐?李泌隻能迴頭,狠狠瞪了仆從幾眼。


    “還不走?”


    在城牆下的遭遇讓李泌很是鬱悶,也有些隱隱然的不祥預感。秦晉馬上就要死了,這些軍卒仍舊嚴格執行此前定下的規矩,恐怕軍隊未必輕易認同了胡人出身的仆固懷恩。


    思來想去,症結所在還是要落在郭子儀身上。


    李泌惦記著郭子儀的同時,還有一個也在惦記著郭子儀,那就是內官監李輔國。


    在太極宮門口,李泌遇見了急急忙忙出宮的李輔國,沒等打招唿,李輔國就叫他與之一同出去。


    李泌此來是要與李亨商議今日叛軍攻城的事,本不想參與李輔國那些陰謀勾當,但對方隻低聲說了幾句,他竟改了主意。


    因為李輔國自稱找到了足夠的證據,可以證實在潼關告破之前,郭子儀豢養勇士,私藏甲兵,甚至有幾封從楊國忠府中搜出的私人信件。


    許多證據都直指郭子儀此前有造反的心思,倘若聽之任之,後果不堪設想。


    李泌頓覺事關重大,認為有必要立即上稟天子,請天子裁決。


    李輔國嘿嘿笑了。


    “我與陳相公也正有此意,還要有勞門下侍郎與我等一同上書。”


    “自是責無旁貸!”


    今日務必要做到一擊即中,絕不能再有差池!


    李泌親自到了郭子儀曾在長安安頓過的居所,院子裏已經遍布大坑,被挖出的上百具鎧甲平鋪在地上,其間還有不少弓弩胡亂散放著。而經李輔國出示的楊國忠親筆手書信箋,經其確認以後,也的的確確為楊國忠手跡。


    看過這些證據之後,他又馬不停蹄的趕往太極宮,這些事已經不是他和陳希烈能做主的,必須由天子李亨決斷。


    剛進了太極宮,便有小黃門一臉巴結的湊了上來。當然,這是衝著李輔國而來的。


    “剛剛崔光遠來了,還帶著一個邋遢道人!”


    “崔光遠?這廝進宮作甚?他見到聖人了嗎?”


    小黃門巴結的答道:


    “魏相公來的早,現在還沒出來。崔光遠現在應該還候著呢!”


    李輔國恨恨然低聲道:


    “崔光遠這廝,早晚讓他滾出長安!”


    李泌輕輕碰了一下恣意發泄情緒的李輔國,暗示他盡快去見天子,以免夜長夢多。李輔國卻不以為意,轉而笑道:


    “勿急,一早政事堂已經行文,令郭子儀進宮陳情。隻要這廝的人一出現,哼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亂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味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味酒並收藏亂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