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候牛腩

    廣東地區有種很出名的醬料,叫做柱候醬。據傳,在以前,柱候家做出的的牛腩牛雜類食品,總是很能獲得百姓的歡迎。大家都很奇怪,不知道這個柱候小哥究竟是怎麽做出來的,後來才知道原來是因為柱候使用了一種調料——柱候醬。這個柱候醬主要是用大豆、麵粉為原料,經過釀造,附加蒜茸、生抽、白糖、食油、八角粉等煮製研磨而成。其味道香甜適中。是粵菜裏很多菜式都要使用的調料。

    今天我們介紹的,就是這個柱候醬而烹煮的柱候牛腩了。

    要說明的是,牛腩可不是指的所有牛肉哦。牛腩是牛的腹部和肋骨之間,那塊最鬆軟的牛肉。所以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下。因為隻有牛腩是比較適合久燉的,相反它反而不適合快炒和煎炸的呢。

    準備好牛腩後,先洗淨,然後切塊。切的時候要注意不要切太小,因為牛腩煮過後是會縮水的,所以按自己覺得合適的比例,再乘以二就可以了。然後燒上一鍋開水。再準備一塊幹薑,洗淨後將其拍碎。(可以的話,最好不要去掉薑皮,薑的營養成分都在皮裏呢。)水燒開後,一齊丟入沸騰的水裏,煮八分鍾。

    這時,再準備好白蘿卜。白蘿卜在中醫看來,味辛甘,性涼,入肺胃經。是食療的佳品。《本草綱目》中也覺得,它是蔬菜中的最有利者。其還具有清熱生津、涼血止血、下氣寬中、消食化滯、開胃健脾、順氣化痰的功效。主要用於腹脹停食、腹痛、咳嗽、痰多等症。最好不要削皮(道理同薑一樣,百分之八十的營養成分都在皮裏呢)。切成大塊。同牛腩一樣,再準備一鍋開水,放入蘿卜煮兩分鍾,可以去掉蘿卜的辛辣味道。

    牛腩煮好後,要先放到冰水裏麵,讓它熱脹冷縮下,這樣可讓質地更緊致些。久燜也不會散,冷卻到透心涼的感覺時再拿出來燜煮。清理好鍋裏的水後,將鍋燒熱倒油。然後用小火爆香之前提到的這個柱候醬以及蒜泥。再放入牛腩。

    炒幾下之後,再放入米酒或者花雕酒,生抽,鹽,糖(可稍微多點),耗油。最後,再放入蘿卜,炒個五至八分鍾的時間。翻炒均勻後,加點水。再放入陳皮,陳皮氣味的芬芳,又給這道菜多了一個亮點。而且陳皮性溫,味辛、味苦。具有去痰、理氣健脾,調中,燥濕的作用。

    最後,再蓋上鍋蓋。將火調成小火。燜一小時到一小時二十分左右即可。具體的時間要看各家爐頭的火力情況了。完成後,盛出,上麵擱點大蔥段調色,這道菜就大功告成啦。

    成品的柱候牛腩,看起來湯清,而肉濃,蘿卜的清甜與牛腩滋味一綜合,感覺甚是鮮美。其具有寒熱中和,以及補氣的作用。絕對是一道不可錯過的佳肴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京中醫靈異經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浮沙沉戟問丹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浮沙沉戟問丹溪並收藏北京中醫靈異經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