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諸位有沒有做過專業的心理諮詢?我最近在考慮要不要去作一次諮詢,總感覺思想狀態方麵與以前有什麽不同。但具體的又說不出。

    不知道有沒有人有過類似的經曆?

    楊老師認為,病人的三種狀態,其實是在模仿神農氏、伏羲氏、軒轅黃帝。至於他為什麽要這麽模仿,則很難找出原因來。

    而且病人之前的一些話語,顯然不是他能說得出來的。這也是個問題。

    楊老師之前曾經治療過幾個失語症、失用症、失認證的患者。所以從中得到了不少經驗,這位模仿型的病人,在楊老師看來,剛好和之前的那些病人的情況相反。

    和常人的理解不同,失語症是由腦損害所致的語言能力交流障礙,也就是說,這種病不會是天生的,而是後天患上的,病人會失去或損失部分表達或認識各種語言符號(口語、文字、手語等)的能力。這種病很特殊。

    病人往往是意識清晰、沒有精神障礙或嚴重的智能障礙的。也沒有視覺、聽覺上的問題。也沒有口咽喉之類的發聲器官的疾病。

    身體的健康狀態也相對正常,但是會完全聽不懂別人的講話內容,也聽不懂自己的講話內容。不能辨認文字符號,也無法寫出任何文字符號。

    失用症患者的動作都是沒有麻痹的問題,也沒有什麽體力上的問題,或者肌肉感覺障礙。更不會有智能或意識障礙。

    這類患者都是在患病期間,沒法完成一部分以前可以完成的,細巧的運動的人。比如洗杯子這種事,在常人看來是很簡單的。

    但對於一些失用症患者來說,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大多數失用症患者沒法完成伸舌頭、洗臉、劃火柴、吞咽東西、刷牙、擰鑰匙之類的簡單動作,但是一些研究結果證明,大多數失用症患者可以在無意間完成這些動作。

    有意間卻不行。

    失認證患者是極不常見的一種病人,他們都沒有視覺、聽覺、觸覺、意識方麵的障礙。但卻無法通過某一種感覺辨認東西。

    比如失認證病人中的視覺失認證患者如果看到蛋糕,會不記得蛋糕的作用,但是如果讓他吃一小塊蛋糕,他就能憑味覺知道這是蛋糕。

    但如果此時再把蛋糕拿給他看,他就還是不能辨認出蛋糕是什麽。

    這幾種情況都是丟失了某部分感覺或者思想,而楊老師遇到的這個病人,則剛好相反。

    楊老師思考之後,認為這個患者的每個人格的思路都很清晰,而且很理智,不會有傷人或者自殘的行為,這種情況,很可能是肝係統過於旺盛,思考能力過強導致的,之所以會出現幾個人格,這是因為病人原本是個思慮並不複雜的人,突然思慮開始複雜,心神承受不住,才造出了多個人格,來分擔思慮的部分內容。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果然驗證了楊老師的猜測,病人開始出現一些腹脹、厭食的情況,這是因為思慮量過於龐大而導致的脾胃係統供給不足,脾胃係統壓力過大,產生了身體上的不適。

    楊老師認為,想要針對這種疾病進行治療,就需要加強病人肺係統的功能,以克製思慮的過分增加。另外楊老師每天在病人正常時和他聊天,在病人不正常時不允許任何人接近病人,這樣也壓製了病人的其他人格。

    不久後,這個病人便痊愈了。而且他居然還記得自己在患病期間發展出的理論。現在則在楊老師的朋友處學習中醫。

    許安安看完這個醫案後,對我道:“你老師發來這個案例什麽意思,小麗既沒有分出其他人格,也沒有思慮過多。”

    “我老師的意思是,這個病人也存在錯誤記憶部分,比如他誤認為自己是研究藥學的神農氏、研究醫理的軒轅黃帝、和研究八卦的伏羲氏。這都是錯誤的記憶,就像小麗錯認為自己的男朋友給了她那些水族文字一樣。而這些醫理其實是正確的記憶,它們雖然是不正常狀態下說出來的內容,但內容符合邏輯,而且也是那位赤腳醫生理論的延伸,那麽隻需要合理的加強肺係統整理思慮的功能,讓病人的記憶正常歸類,他自然就痊愈了。還保留了這些正確記憶。”

    “我明白了。”許安安揉了揉太陽穴,道:“你老師是說,如果小麗的記憶真是錯誤的,就完全有可能治愈她。同時也間接證明了你的猜測極有可能,對吧?”

    ————「亢害承製」見《素問、六徵旨大論》:「亢則害、承乃製。製則生化…‥。」亢,即亢盛。承,作抵禦解。製,即壓抑或節製。五行學說認為,事物有生化的一麵,也有克製的另一麵。若有生無克,勢必亢盛之極而為害,因此必須抵禦這種亢盛之氣,令其節製,方能維持事物的正常生發。例如實熱內結的病,因內熱熾盛,損耗津液而便秘,又會火氣上衝而諺語,治療就須用承氣湯苦寒瀉下,才能抵禦這種亢盛的熱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京中醫靈異經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浮沙沉戟問丹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浮沙沉戟問丹溪並收藏北京中醫靈異經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