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服了隊伍中最難搞的梅思遠,此行的大後方,終於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安全保障。
梅長歌一行三人,獨自離開隊伍,準備去往葉家村的時候,正巧見到隴西那邊,派人來接林氏母子迴家。
幾個漢子,乍看不起眼,同尋常莊稼漢無異,可等到梅長歌陪著楚青瀾過去,與他們寒暄攀談之後,倒看出了些許不同尋常。
皮膚黝黑,虎口有傷,說話時聲音四平八穩,不疾不徐,一人迴答楚青瀾的問話,另幾人的目光,便一直落在官道及身後密林處。
這種警覺,不是天生的,是在經年累月的危險行動中逐漸養成的習慣。
當梅長歌真的親眼見到這些人的時候,終於明白,大秦曆代帝君,對隴西李氏,那又愛又恨,**不明的態度,究竟因何而來。
“梅長歌,其實這並不是一件值得羨慕的事情。”楚青瀾在她的耳邊,低聲說道,“相信我,你永遠不會想要擁有這項技能的。”
“有空帶我去隴西看看。”梅長歌想了想,終於還是提議道。
梅長歌很懶,如果可能,她並不想摻合進大秦這永無止境的朝堂紛爭中,但既然已經摻合進來了,如何保住自己的性命,就成了重中之重。
林氏在將兩位幼子交到對方手上之後,便無論如何,也不願跟隨他們,離開隊伍。
“李恆是我的夫君,我絕不能讓他不明不白的死在平州。”林氏的聲音,擲地有聲,“我若不能手刃仇人,日後,又有何臉麵去見夫君。”
眾人再三勸說無果,隻好留下一人在此保護林氏,其餘人等,則決定先將孩子們帶迴隴西。
臨走時,小的那個仍在安睡,不時的吮著手指,一幅渾渾噩噩的樣子,稍大一點的那個孩子,戀戀不舍的迴頭張望著母親,眸中隱約可見淚水,卻也不哭不鬧,倒讓梅長歌覺得好生憐惜。
孩子小小年紀,便已學會克製自己的情感,不給大人找麻煩,這絕不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情。
雖說林氏自願隨同楚青瀾進入葉家村一探究竟,但楚青瀾自然是不許的,林氏軟磨硬泡到最後,也隻勉強同意她留在隊伍中,幫忙監視梅思遠。還說什麽,朝堂如戰場,穩定大後方和保障後勤同樣重要,自己能不能活著迴來,就看林氏這邊的“監視”工作做得怎麽樣了。
如此種種,林氏倒還沒覺得怎樣,梅長歌卻對楚青瀾,有些刮目相看。
楚青瀾處事風格向來粗獷狠戾,心中自有溝壑,並不太在意世俗意義上的道德標準,如今肯花時間安撫照料林氏的悲慟情緒,也算是帶了點細嗅薔薇之意。
盧龍縣是去往葉家村的必經之路,梅長歌等人恰巧需要找一個地方,補充下必要的物資給養,因此決定在鎮上的客棧中小住一晚,稍事休整,再行上路。
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風土人情,即便是相鄰兩地,同樣的東西,都可能會有甜鹹之爭,但像盧龍縣這般,撇得幹幹淨淨的地界,還當真是稀罕的很呢。
彼時佛教剛剛傳到大秦,各地信奉佛教的教徒還不是很多,甚至可以說是比較少見的。
在大秦,香火最好的,仍然是道觀。
可梅長歌站在盧龍縣的街道上,僅僅隻是粗略的看了看,便看到了整整三所佛寺,還都是裝修考究,金光燦燦,一看就特別有錢的那種。
艾瑪,梅長歌莫名其的抓了抓腦袋,疑惑的問道,“楚青瀾,這是盧龍縣吧,咱沒跑錯方向吧。”
“瞧你說的什麽胡話。”楚青瀾屈起手指,在梅長歌額頭上輕輕彈了兩下,笑道,“你一個連東西南北都分不清楚的人,竟還敢質疑旁人的方向感,真不知道哪裏來的自信。”
“我看來都來了,不妨進去看看,往佛龕上添兩炷香,權當心理安慰也好。”葉缺在一旁提議道。
“我覺得挺好。”梅長歌一方麵確實對這個時代的佛教很感興趣,另一方麵則是覺得好奇。
這幾座佛寺,建得突兀,不僅和周圍的樓屋風格格格不入,而且也真的是太密集了些。
信仰這東西,不分貴賤,擱在現代那會,就是個實打實的奢侈品。
隻可惜,梅長歌向來是個“沒心沒肺”的主,不大相信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
於是在寺院裏略略轉了一圈,挑了尊最大最值錢的佛像拜了拜,便算是完成了所有的祈福任務。
主持剃了個光頭,穿了件價值不菲的袍子,笑眯眯的站在台階上,望著來來往往的人群。
那眼神,就跟看著一群會下金蛋的母雞,是一樣一樣的。
梅長歌心中疑惑更甚,但卻無法可想,這本就是信則有,不信則無的東西,哪裏晃一眼就能分清,誰是得道高僧,誰是欺世盜名之人。
不過瞧寺院主持一副肥頭大耳,精蟲上腦的模樣,說是個有德行的人,不免有些牽強。
再加上梅長歌此次是有任務在身,所以奇怪歸奇怪,倒並未生出過分想要探究的心思,隻在心中默默想著,若是此行順利,迴去的時候,不妨過來看看,看看這裏究竟出了什麽問題,竟讓人感到如此不適。
------題外話------
花了老半天功夫,可算把係統退迴來了,良心建議,windows千萬不要隨便升級喲~
梅長歌一行三人,獨自離開隊伍,準備去往葉家村的時候,正巧見到隴西那邊,派人來接林氏母子迴家。
幾個漢子,乍看不起眼,同尋常莊稼漢無異,可等到梅長歌陪著楚青瀾過去,與他們寒暄攀談之後,倒看出了些許不同尋常。
皮膚黝黑,虎口有傷,說話時聲音四平八穩,不疾不徐,一人迴答楚青瀾的問話,另幾人的目光,便一直落在官道及身後密林處。
這種警覺,不是天生的,是在經年累月的危險行動中逐漸養成的習慣。
當梅長歌真的親眼見到這些人的時候,終於明白,大秦曆代帝君,對隴西李氏,那又愛又恨,**不明的態度,究竟因何而來。
“梅長歌,其實這並不是一件值得羨慕的事情。”楚青瀾在她的耳邊,低聲說道,“相信我,你永遠不會想要擁有這項技能的。”
“有空帶我去隴西看看。”梅長歌想了想,終於還是提議道。
梅長歌很懶,如果可能,她並不想摻合進大秦這永無止境的朝堂紛爭中,但既然已經摻合進來了,如何保住自己的性命,就成了重中之重。
林氏在將兩位幼子交到對方手上之後,便無論如何,也不願跟隨他們,離開隊伍。
“李恆是我的夫君,我絕不能讓他不明不白的死在平州。”林氏的聲音,擲地有聲,“我若不能手刃仇人,日後,又有何臉麵去見夫君。”
眾人再三勸說無果,隻好留下一人在此保護林氏,其餘人等,則決定先將孩子們帶迴隴西。
臨走時,小的那個仍在安睡,不時的吮著手指,一幅渾渾噩噩的樣子,稍大一點的那個孩子,戀戀不舍的迴頭張望著母親,眸中隱約可見淚水,卻也不哭不鬧,倒讓梅長歌覺得好生憐惜。
孩子小小年紀,便已學會克製自己的情感,不給大人找麻煩,這絕不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情。
雖說林氏自願隨同楚青瀾進入葉家村一探究竟,但楚青瀾自然是不許的,林氏軟磨硬泡到最後,也隻勉強同意她留在隊伍中,幫忙監視梅思遠。還說什麽,朝堂如戰場,穩定大後方和保障後勤同樣重要,自己能不能活著迴來,就看林氏這邊的“監視”工作做得怎麽樣了。
如此種種,林氏倒還沒覺得怎樣,梅長歌卻對楚青瀾,有些刮目相看。
楚青瀾處事風格向來粗獷狠戾,心中自有溝壑,並不太在意世俗意義上的道德標準,如今肯花時間安撫照料林氏的悲慟情緒,也算是帶了點細嗅薔薇之意。
盧龍縣是去往葉家村的必經之路,梅長歌等人恰巧需要找一個地方,補充下必要的物資給養,因此決定在鎮上的客棧中小住一晚,稍事休整,再行上路。
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風土人情,即便是相鄰兩地,同樣的東西,都可能會有甜鹹之爭,但像盧龍縣這般,撇得幹幹淨淨的地界,還當真是稀罕的很呢。
彼時佛教剛剛傳到大秦,各地信奉佛教的教徒還不是很多,甚至可以說是比較少見的。
在大秦,香火最好的,仍然是道觀。
可梅長歌站在盧龍縣的街道上,僅僅隻是粗略的看了看,便看到了整整三所佛寺,還都是裝修考究,金光燦燦,一看就特別有錢的那種。
艾瑪,梅長歌莫名其的抓了抓腦袋,疑惑的問道,“楚青瀾,這是盧龍縣吧,咱沒跑錯方向吧。”
“瞧你說的什麽胡話。”楚青瀾屈起手指,在梅長歌額頭上輕輕彈了兩下,笑道,“你一個連東西南北都分不清楚的人,竟還敢質疑旁人的方向感,真不知道哪裏來的自信。”
“我看來都來了,不妨進去看看,往佛龕上添兩炷香,權當心理安慰也好。”葉缺在一旁提議道。
“我覺得挺好。”梅長歌一方麵確實對這個時代的佛教很感興趣,另一方麵則是覺得好奇。
這幾座佛寺,建得突兀,不僅和周圍的樓屋風格格格不入,而且也真的是太密集了些。
信仰這東西,不分貴賤,擱在現代那會,就是個實打實的奢侈品。
隻可惜,梅長歌向來是個“沒心沒肺”的主,不大相信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
於是在寺院裏略略轉了一圈,挑了尊最大最值錢的佛像拜了拜,便算是完成了所有的祈福任務。
主持剃了個光頭,穿了件價值不菲的袍子,笑眯眯的站在台階上,望著來來往往的人群。
那眼神,就跟看著一群會下金蛋的母雞,是一樣一樣的。
梅長歌心中疑惑更甚,但卻無法可想,這本就是信則有,不信則無的東西,哪裏晃一眼就能分清,誰是得道高僧,誰是欺世盜名之人。
不過瞧寺院主持一副肥頭大耳,精蟲上腦的模樣,說是個有德行的人,不免有些牽強。
再加上梅長歌此次是有任務在身,所以奇怪歸奇怪,倒並未生出過分想要探究的心思,隻在心中默默想著,若是此行順利,迴去的時候,不妨過來看看,看看這裏究竟出了什麽問題,竟讓人感到如此不適。
------題外話------
花了老半天功夫,可算把係統退迴來了,良心建議,windows千萬不要隨便升級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