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今年荊小強已經在有意無意的推動文化戰略,這是他匯報工作都沒提到過的專業領域。


    且不說一直遭受歐美文化侵蝕的局麵根本無從反擊,更因為這時候沒人能意識到推廣黑人說唱、街頭嘻哈背後的文化邏輯。


    實際上從二十年後的歐美社會現象看,這玩意兒的危害性比古惑仔還大。


    起碼在花旗,這是種極具社會破壞力的族裔割裂手段。


    也許放到別的國家都不會產生這麽大的殺傷力。


    一直被歧視的非裔,哪怕到七八十年代,在藍調、布魯斯等爵士樂上已經取得了無可爭議的藝術地位,卻很難得到主流社會的認可。


    大量頂尖的非裔老爵士高手,隻能在各種明星光環的背後充當背景板。


    而從五六十年代就越來越豐富的街舞、嘻哈文化已經在非裔社區有了很深厚的底蘊,就像荊小強當年教杜若蘭、潘雲燕他們演跳第一支舞的細節,那是人家早就玩剩的。


    這些東西荊小強再清楚不過。


    以前花旗歌星的招牌是貓王,米高則充當了完美的中間銜接,無論是他的膚色還是他的影響力,正好把這段文化藝術的族裔轉換橋接起來。


    現在荊小強算是更迷惑性的摻雜進來,好像除了白人之外,非裔、亞裔也能有美妙的藝術?


    實力強悍到米高、荊小強這種地步,社會影響力已經無法掩蓋了。


    所以今年的演唱季是米高在東海岸帶著去年的《花旗好聲音》冠亞軍巡迴,荊小強則帶著阿z、比昂斯一幫人跟杜若蘭配合,總之都有不少的說唱、嘻哈元素。


    大幅度提升非裔歌手曝光、推廣、成名的程度。


    一時間,搞得整個東西海岸的各種音樂、歌曲排行榜,電台、電視台點播配樂,形成巨大的潮流。


    連白人歌手占據主要市場的音樂之都納維爾市都平添許多非裔歌手。


    市場受歡迎,錄音棚、唱片公司也肯定跟風撈錢啊。


    畢竟通俗歌曲、爵士樂、搖滾就是靠著比古典音樂、美聲唱法更容易讓人理解感受的低門檻和更大欣賞麵來獲得市場,而嘻哈、說唱那不更淺顯易懂?


    充斥著謾罵、粗口、腎殖器官的歌詞,更直白接近對話的俚語,原本在大量低文化水平的非裔中就大行其道,現在白人小孩兒們也在受快樂教育的影響,文化理解能力越來越低,越粗俗直白的東西越容易天然喜歡。


    越是各種粗俗謾罵、桀驁不馴的氣質,越容易讓青春期的年輕人覺得酷斃了。


    誰還能禁止孩子們喜歡什麽音樂歌曲的自由了?


    甚至有些研究文化、政治的推手還在有意無意的推動非裔平權運動發展。


    目的當然不是為了真的讓非裔獲得平等權利,而是一旦非裔高貴起來的概念深入人心,大家就不會關注窮人和富人的階級矛盾,全都把注意力集中到族裔對立上。


    這種豎向切割社會的方式在二十年後的零元購、黑命貴上被玩到了極致。


    就是要讓各種族裔之間愈發厭惡對立,沒法聯合起來的底層才是最容易被收拾的底層。


    邏輯就這麽簡單。


    所以這套荊小強非常熟悉的音樂文化墮落史,他現在不過是稍稍摁指尖讓這個進程走得快點。


    讓本來就應該是阿z、比昂斯還有當初布魯克林濱海公園那幫黑哥們兒、黑胖子們帶動起來的新音樂浪潮,這是時代、經濟、文化、政治等各種因素到了這個節點必然形成的結果,現在成了他操盤而已。


    米高以前的形象實際上跟非裔是切割了,現在他在東海岸也帶著一群黑哥們兒表演,更得擁護。


    各路人馬紛紛來投!


    因為兩位超級巨星大老板對所有旗下藝人都隻收取遠低於同行的公司分成,全力支持這些嘻哈、說唱歌手如星火燎原般在北美紅得發紫。


    畢竟這些歌手有天然的族裔、國籍認同感,更能夠得到北美黑人、白小孩兒們的擁護。


    相比之下米高也成了上一代老牌歌手。


    阿z他們每個都賺得缽滿盆滿,這樣的榜樣效應在整個業內絕對無窮強大。


    因為有迪尼士、嗦尼唱片這些行業巨頭做支撐,其他同行也無可奈何的隻能跟著照做。


    一時間倒也讓整個北美地區的唱片演藝產業前所未有的火熱,榜單上每天都在各種翻飛新人新歌層出不窮。


    不過荊小強和米高對此影響到他們的榜單地位也無所謂了。


    反正現在靠演唱會、唱片賺錢已經不是主要收入來源,而且也達到了幾乎上限,他倆有點像歸隱幕後的大老了。


    所以從溫哥華到洛杉磯這整整一路的西海岸巡演,荊小強可能也就唱了四分之一,屬實是摸魚高手,錢還不少拿。


    都忙著在幕後做生意呢。


    在舊金山和矽穀跟各種互聯網風投們交流接觸,aha、irf的股東們也輪番宴請、覲見,談論這兩大互聯網巨頭還是要開始展現點盈利能力,才能收割更多的利潤。


    矽穀和洛杉磯之間的聖芭拉鎮已經儼然成為新矽穀,不少新創業團隊、新公司都在這一帶紮根,連帶房地產商也火熱起來。


    荊小強自然是也要到三巨頭產業園去露麵,以他這種超級個人ip的商業超巨,it創業者、工程師、程序員們瘋狂擁擠起來看偶像的場麵,絕對不比他在演唱會上麵對歌迷差。


    收割it從業人員的信仰,不比歌迷強?


    所以演唱會基本劃水,到點就下班,根本不參與任何互動的荊小強,反而在聖芭拉鎮跟it從業者呆了三天。


    就是跟來自四麵八方的it從業者同吃同住了三天,十幾輛豪華房車被拖出來構成營地,楊寧靜、威爾曼、戴維等一大堆互聯網公司高層,包括不少風投資本、投行高層全都住在營地。


    白天分頭聽來自四麵八方的it從業者闡述自己的創意愛迪爾,然後晚上再聽這些位大老公開談論交流自己對互聯網未來的暢想看法。


    前者跟搖滾樂隊們來找荊小強投稿、投靠沒什麽區別,隻要能被看上,十萬二十萬到一百萬兩百萬的風投就可以孵化這個團隊,進一步夯實這片互聯網產業園的人氣。


    後者更像是在布道,用各種各樣的方式畫大餅,慫恿it從業者們百花齊放的自主創業,鼓勵哪怕是同一個類似思路,不同團隊都能各出奇招的去耕耘,反正最後資本隻需要順著成功者掐韭菜就行了。


    畢竟荊小強和資本們都已經非常確認,it產業這玩意兒能不能成,很大概率其實在於領頭者的性格、能力、價值觀和對企業未來發展方向的掌控。


    創意反而是個可以逐漸調整充實的次要選項。


    現在就是放開賽道給各路人馬自己衝殺,再重點扶持最後的勝者為王,哪管一將功成之後的萬骨枯死活。


    之所以這場it產業秀搞了三天,就是給足了時間讓整個北美的有識之士、青年才俊們來投奔。


    最後雖然沒有等來荊小強最希冀的那條大魚,但也網羅了一大批互聯網精英,極大充實了三大巨頭公司的各種部門,外加龐大的孵化產業園區。


    陳薇羽的建築事務所都不得不在園區設了個分部,要把整個區域規劃建設成超越時代的互聯網智能小鎮。


    到這時候,荊小強身邊早已往來無白丁,盡是各種資本的身影。


    等去了洛杉磯展開演唱會,更是成片的好來塢明星、演藝圈大老捧場跟隨。


    這演唱會也基本上成了星光閃耀的派對,各界媒體光是報道每天能坐在前排的明星就忙得不亦樂乎,更不用說有資格到後台探班的名角兒,沒個奧斯卡的頭銜都不好意思去沾邊。


    還好朱迪這段時間正好從東南亞迴到好來塢,讓一眾想出頭的小明星、新人瘋狂包圍圈沒法靠近。


    荊小強一邊跟湯姆漢克斯斟酌《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剪輯、後期、配樂等各種監製細節,一邊和奇洛李維斯敲定了《黑客帝國》的拍攝檔期。


    這麽忙碌的情況下,兩人還抽空在聖誕節前後飛往佛羅裏達那座全球最大的迪尼士樂園為新完成的“古墓麗影”園區剪彩。


    朱迪的重心全都在東南亞和非洲以及中東戰亂貧困地區了,已經成為聯合國親善大使的她拍戲隻是保持人設名望的包裝手段。


    一年拍一部《古墓麗影》加兩部漫威電影,成了她現在的標配,然後是迪尼士和aha的掏錢給她去做慈善,輸出“花旗夢”人設。


    實際上也是對荊小強的保護。


    隻是兩人到聖誕期間還暖洋洋的佛羅裏達,本來想順便過幾天二人世界,米高開心的從東海岸巡演趕來,三人同遊!


    主要是荊小強把漫威電影這條線都送給米高來把控,畢竟他才是土生土長的花旗人,又充滿童心更能擔起這一係列選角兒、拍攝、製片甚至配樂的事務,也是為了讓米高能逐漸成為迪尼士高層股東。


    所以三人在佛羅裏達的日子主要也是探討關於明年漫威電影的上映。


    實在是這種火爆視覺盛宴的爆米花電影,後期製作太多太“貴”,整個特效公司賺走了大半的電影預算,但各方又都很看好電影上映後的票房。


    最後是頻繁往返大西洋兩端的蘇妃瑪索來叼走荊小強迴洛杉磯。


    到荊小強的團隊終於出發前往莫西哥最大的體育場舉行演唱會的時候,整個中北美洲的媒體到處都充斥著“世界首富前往罪惡之邦演出”的噱頭。


    誰叫莫西哥離花旗太近,也就離天堂太遠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中秋月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中秋月明並收藏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