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懷疑不無道理。


    《太平輪》去年同樣也是聖誕檔期上映,最後破天荒拿下2.6億美元北美票房。這已經是外語片最頂尖的成績,最終還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今年這部《贖罪》依舊是全部華人麵孔的戰爭片,能超越去年的災難片,甚至還想跳出外語片限製衝擊奧斯卡大獎嗎?


    已經頻創佳績的羅伯特在編劇、監製方麵的確很牛逼,但災難片是全球共享的情感刺激,不會有什麽隔閡。


    戰爭片卻包含了無數社會、族裔的不同感受,這裏麵容易翻船的地方可多了。觀眾接受度還說不一定呢。


    哪怕是在對荊小強最信任的薪鄉,這種論調也頻頻出現在各種報刊上。當然這一切也編織在關於羅伯特的諸多花邊新聞周圍。


    你說他花心劈腿吧,身邊來來去去就這麽幾位仙女,演藝圈歌舞界層出不窮的各界美女那麽多,卻沒見什麽更迭。


    現在還如此友好和諧,安寧一來,別說蘇妃瑪索馬上交接班走人,會合瓊尼開始北美這個最大電影市場的觀影見麵會掃蕩。


    連杜若蘭都拉走潘雲燕,謹記不要強調華人紮堆兒的原則,幾天時間而已。留下安寧還不嗷嗷叫的猛虎下山,乞丐煲飯?


    她這幾個月跟著海外劇組可是學了不少東西呢。荊小強哪抵擋得住這,全靠隔壁的米高救命。


    最後連《贖罪》的首映式,米高都跟著一起亮相。


    他以前根據地在洛杉磯,從上迴惡心人的指控事情後,更喜歡定居在滬海,迴到花旗對東海岸有了新家又充滿新鮮感。


    總之就像孩子似的愈發高興,連慣常的黑西裝、黑皮衫都朝著米白、銀白、花花綠綠的風格去。


    以前打著卷兒的中長發,現在更變成清爽利落的板寸,和荊小強、安寧從路虎攬勝下來,都一直在手舞足蹈的比劃講述。


    臉上的笑容跟開心,誰都看得出來米高的輕鬆愜意。


    有些捕風捉影的媒體想宣揚他和荊小強之間超越友誼的感情,可旁邊牽著荊小強的安寧臉上那毫不掩飾的珠圓玉潤,充分證明了荊小強賣力勞作之後的豐腴水潤。


    那就男女通吃。


    好在九十年代中後期的薪鄉,已經不介意這些名頭,甚至還覺得很酷。實在是荊小強寬厚壯實的身板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耕地牛的形象去。


    可能這也是他在花旗紅脖子中間形象頗好的原因之一,沒有大家印象中東亞病夫的瘦弱不自信。


    總是幹淨整潔的飛機頭,寬鬆t恤加運動褲和最新的king96,運動鞋造型有了一丁點變化,那自然又是新一波潮流收割開始。


    順帶上穿著大露背高開叉禮裙的安寧都很容易被愛屋及烏的喜歡。


    反正到這時候,所有的媒體、影評人肯定都還沒看出來荊小強、安寧的野心。鏡頭關注的也是這些有的沒的花邊。


    甚至都沒有多豐富多彩的宣傳海報、大幅招貼。


    從花旗媒體的角度隻能知道這故事是二戰中的一部分,其中能知道大洋彼岸的東方大國承擔了太平洋戰爭絕大部分戰略傷害就已經算是知識麵很寬廣了。


    所以荊小強在觀影前,都不過多解釋,隻說這是跟《太平輪》差不多時期的普通人故事,希望大家能喜歡。


    安寧也畫很濃厚的西式妝容,不然沒法壓住那種很潤的水色。


    攥緊荊小強的手指,另隻手捂著胸口陪荊小強給全場鞠躬,她還是不會英語。


    這大半年在花旗的生活,讓她徹底理解了荊小強老早給她描述的輪廓,可以來賺錢,來鍍金,來博取名聲,但根始終還是在家裏。


    亞裔始終是這個社會最


    低層那檔。


    坐下的時候還深唿吸:「如果觀眾接受度不怎麽樣,票房不太好,我立馬迴國,專心拍給家裏看的電影。」


    荊小強寬慰的拍拍她手背,意思是你現在的成績已經是無數影人終其一生追求的目標。安寧卻習慣性的順勢摸他腿根上,哎哎哎,不是這個意思!


    有記者鏡頭朝著這邊呢!你個瓜婆娘。


    還好燈光熄滅,銀幕畫麵拉開。


    和精靈之花跟迪尼士交纏的3d標識開場不同,這邊是美亞之花跟嗦尼影業的合作。


    說來也是奇妙,這特麽是抗日題材電影,不知道同步在國內開始上映時,會不會有人聯想到這。但在商人眼裏隻有生意。


    嗦尼影業這幾天恨不得鋪天蓋地的衝擊廣告,不能光看迪尼士那邊發財吧。


    羅桑你不能因為當了個藝術總監,就把我們合力打造出來的新局麵荒度了呀,要不我們也給你激勵股份你在嗦尼哥倫比亞影業擔任藝術總監?


    連宮本都悄悄問,三年了,我這個臥底是要轉正了嗎?好在他們看過樣片就完全放心。就像眼前拉開序幕的電影。灰白色的電影場景。


    在迷霧中,隱約看見對岸有些山體、岩石的輪廓。


    掃過的鏡頭靜謐得仿佛什麽都沒有,甚至還有一隻鷺鷥鳴叫著飛過這與往日無恙的清晨水麵。


    這個空鏡頭下,用英文帶著打字機的聲音交代了時間、地點。


    下一刻就好像從地裏冒出來一樣,無數密密麻麻的德械軍人,從隱藏的草叢、蘆葦、田地裏爬出來!光是這第二個鏡頭就讓所有人屏住了唿吸。


    動用了三千群眾演員的結果就是讓整條河邊全都爬滿了身影!


    除了背上槍械偶爾觸碰鋼盔、腰間金屬扣擦掛到什麽的零碎聲音,全都是默默的匍匐前進、下水、泅渡······


    第三個鏡頭則是顫抖的手特寫,拿著指頭那麽大點破碎的玉鐲塊壓在唇邊念念有詞的祈禱,同時用搖鏡頭表現出一張緊張蠟黃的臉,也不知道是雨水、露水還是他緊張的汗水,鋪滿了臉頰往下滴。


    攝影機鏡頭慢慢的跟隨他推進河水裏,有水灌進耳朵的偶然閉音,也有推著槍械裝備艱難鳧出水麵的一點點波浪聲。


    第四個鏡頭拉開,仿佛在水麵掃過一張張年輕稚嫩、老成持重、驚恐不安、麻木不仁的臉龐,他們都頂著各種髒兮兮的德式頭盔,推著用米糧口袋臨時鼓起來的空氣包,無聲的渡河。


    就真實,無比真實的沉浸感。


    那種感覺眼裏進了水的灰蒙蒙,奠定了後來被無數好萊塢電影都應用的戰爭色。直到嗖的一聲槍響!


    並不是多清脆多響亮,卻帶動一大片槍聲炸豆子般擊碎整個河岸的寧靜!到處都是槍響,子彈打進河水裏穿透的氣泡,穿過人體擊穿帶出的血水散開聽覺在浮出水麵的時候差點被震耳欲聾的槍炮聲又給擊破!


    整整二十分鍾殘酷的戰爭場麵!


    看不到大規模的俯拍鏡頭,隻有局部、個體的表現。


    不是從整體上去觀看這場戰爭是怎麽在打,戰線如何推進,要怎麽才能打贏。沒有!


    就像人世間的每個個體,其實都看不到時代的進程,不知道在曆史洪流中自己該幹什麽,在哪裏。隻能懵懂的麵對整個世界。


    我們能看見自己和周遭就不錯了,哪裏知道大局。


    類似荊小強當初給奈克設計的那個足球廣告,第一人稱視角的戰場觀感。才是這組鏡頭的精髓。


    所以畫麵中呈現出來的就是每個人物都展現出獨特樣貌。


    對岸同樣也是隱蔽起來的敵軍,陰狠的等到這邊大量人員


    都下水泅渡,連槍沒法舉起來還擊的最虛弱時刻,才突然也從隱蔽戰壕、草叢、石群後麵發起攻擊。


    被打斷了胳膊的士兵,站在槍林彈雨中已經完全懵了,毫不遮蔽的來迴走動找失去的胳膊,然後被子彈擊倒;


    被打中了鋼盔的幸運兒,卻木然的摘下頭盔看著上麵的凹陷還沒明白怎麽迴事的瞬間,又被另一顆子彈射中頭部帶翻;


    這都是細節的表現,如果是國內常見的那種大場麵俯拍或者航拍,這些普通人在戰爭中的遭遇將不會帶給遠離戰爭的人任何震撼跟衝擊。


    甚至還會熱血沸騰的覺得多宏偉多振奮。這才是這種拍攝方式的罕見之處。


    用最真實的戰爭殘酷,表現對戰爭的厭惡。


    即便有幾個從敵人的歪把子機槍、三八大蓋背後帶來的視角,看到的也不是戰場全景,充斥畫麵的也僅限於河灘上的各種移動、破碎人體。


    如此大場麵的戰爭,攝影機緊跟每一個士兵,以近乎貼近地麵的角度來拍攝戰爭。給觀眾帶來的遠不是事不關己的豪華視角盛宴,更多是心靈的悲憫。


    這時候再反複把特寫鏡頭給到伊麵那顫抖的手,他的麵部特寫,讓我們看到每個普通人都不願麵對戰爭,戰爭給普通人帶來的肢體跟精神上雙重創傷。


    可在顫抖之外,恰恰也是拿著的這點破碎玉鐲段,仿佛給足了他勇氣,一次次躍出隱蔽躲藏點,帶著明顯是個老兵的嫻熟技巧,從一盤散沙的屍體和幸存士兵中間,逐漸組織起隊伍進行反擊······


    這種渲染了大量恐懼之外,再強調義無反顧站起來去麵對的勇氣,才是最偉大的勇氣。比愚昧無知的蠻勇更接近人性,也更打動人性。


    這可以說是好萊塢電影裏麵最擅長的刻畫方式,而內地還在各種宣傳十年不迴家,父母去世不歸來,非要簡單粗暴的打造成鋼鐵形象。


    個體必須要為整體犧牲服務,誰更容易獲得普通人的認可呢?


    這恰恰就是花旗普世價值觀最能打動世界各地聰明人去投奔的核心原因。


    除了極少數擁有極高信仰的人可以視死如歸,擁有鋼鐵般的意誌,絕大多數人還是普通人,普通人就有喜怒哀樂、膽怯恐懼。


    可以不怕犧牲,排除萬難的去爭取勝利,而不是鼓吹滅絕人性。隻有抓住絕大多數人的心思,才能獲得勝利。


    這其實本來一直是我們的致勝法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中秋月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中秋月明並收藏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