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之中,天賜皇帝耶律淳新甍,本來就已經嚴峻到極致的形勢一時之間便是風起雲湧,四軍大王蕭幹和耶律大石自然是擔當起了處理國政的要務。


    宰相李處溫為蕭幹腰斬,這代表著遼室貴胄對於投降派再也不會手軟,天賜皇帝死了,但是對於大石林牙和蕭幹來說,不失為一個機會,一個放開手腳,將燕京城內一切不穩定因素鏟除幹淨的機會。


    身為一朝宰相,即便是這個朝廷已經是不成氣候,其勢力也是不容小覷的,蕭幹這一次著實是大開了殺戒,將其黨羽殺得幹幹淨淨,城頭之上的首級掛得滿滿當當,讓人心驚膽戰者有之,讓人拍手稱快者亦有之,總之蕭幹是以霹靂手段,將朝中所有不和諧的聲音肅清一空。


    一朝皇帝駕崩,本來也是極大的事情,不說舉國服素,期滿國都之內,是要有這個程序的,可是就在此間,天賜皇帝駕崩的消息,卻是一點也未曾從宮廷之內傳到市井。


    可即便是如此,蕭幹大王如此放開手腳做事,難免有一些政治嗅覺敏銳之人察覺到了一絲不妥,精明一些的便是舉家做好了出奔的準備,可是有的人卻是按︽c,捺不住性子,直接就風風火火的帶上幾車家當,家仆護院雲集影從,就欲出燕京,可是無一不是被城門衛士打將迴來。


    銀錢賄賂給得再多也是不行,值此時節,四軍大王和大石林牙無疑就是軍神一般的存在,他們的威信在軍中毋庸置疑,到了現在,其他人不說,這二人之令,他們都是不打折扣的執行,即便是來日大戰之下,大不了也是隨著二位豪傑一同赴死,在史書當中留下敢戰之名。


    ……


    蕭幹府中,燈火通明,這個時候,一隊甲士倉促而來,馬上領頭的便是大石林牙,大石林牙方一下馬,便是對著前來迎接的蕭府下人道,“將馬兒牽下去將養,喂上好的精料!”


    “林牙坐騎,自然是最上等的,俺們怎敢怠慢半分!”那下人也是急忙接過馬韁,卻見大石林牙大步流星的走到府門,對著門童道,“去稟報大王,就說耶律大石應約前來。”


    說完之後,耶律大石便是佇立在門口一旁,模樣甚為恭謹,一絲一毫都未有驕橫的神態,說到底,在這燕京之中,說得上話的也隻有大石林牙和蕭幹。


    和李處溫這等無兵的的文官不同,大石林牙擁有的不僅僅隻是前所未有的聲望,他的手中,確確實實握著兩萬有餘契丹健兒,足以和蕭幹的奚人部族軍分庭抗禮,加上渤海兵,一部分漢兵,整個兵馬加起來也不過是五萬有餘的樣子。


    這還是經過數月準備收攏而來的,比之前番宋人北伐,還要強上幾分,但是可以預見的是,此番宋人再度誓師,定然是一番苦戰,縱然是得勝,這些麾下兒郎,剩下的也不知道還有幾個……


    不管是蕭幹和耶律大石,都是想得到,這燕京,即便是自家打贏了,也是守不下來了,更何況蕭幹大王不臣之心已是昭然若揭,這場宋遼決戰能否安安穩穩的打下來,還是一個不知道的定數。


    蕭幹大王會不會選擇避戰,靠著奚人部族軍遠遁燕京,另立門戶?這一點由不得大石林牙不憂慮。


    在真實曆史上,耶律大石在幽雲大地上為大遼戰到了最後一刻,即便是不得已逃亡,也沒有立刻選擇另立門戶,而是帶著一路上收攏而來的七千兵馬去投了流亡的天祚帝耶律延禧。


    耶律延禧不喜耶律大石之前另立耶律淳為帝,一度起過殺心,可是後來見到耶律大石手中的七千兵馬,也就放了他一條性命,將其兵權奪了過來,並且囚禁,而天祚帝則帶著兵馬再度攻打女真,以圖複國。


    這個時候攻打女真無異於以卵擊石,自取滅亡,耶律大石無可奈何之下,為了保留大遼最後一絲火種,便是找到機會越獄,開始遠征中東的道路。


    經過休養生息之後,耶律大石憑借著極高的軍事才能,將周圍的突厥各部一一征服,後來耶律大石稱帝,再次建立遼國,史稱西遼,大遼已然斷絕的國祚竟然因為他又延續了百年光景,逆天續命,不過如此。


    而大石林牙稱帝之後,橫掃了中東,當時他的帝國,已經是橫霸一方,安逸的生活沒有讓他忘記收複河山,光複大遼的決心,他決定出兵攻打金國。


    可惜的是大隊人馬在橫跨沙漠的時候遇到了天災,死傷過半,耶律大石收複失地,滅亡金國的夢想終於破滅。


    為了鞏固西遼政權,耶律大石開始西征,他打敗了西邊的所有中亞國家,使這些國家成為西遼的附屬國,西遼占據了包括新疆西部以及今天的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大部,成為中亞第一大國。為了扼製西遼的強大勢頭,一些中亞國家會同西亞各國組成十萬聯軍攻打西遼。


    當時耶律大石手頭隻有兩三萬人馬,組成漢人、契丹人和突厥三部,他利用地勢,將西亞聯軍引到一個大峽穀內,而將自己的三部人馬迂迴到西亞聯軍左、右、後三側,借助峽穀,形成了兩三萬包圍十萬的局麵,最終將西亞聯軍殲滅。


    耶律大石從三十六歲參加燕京保衛戰,四十六歲建立西遼,到五十六歲去世,總共二十年的軍事生涯,他以最初的200人,發展到後來的9萬多戶,其中還不包括附屬國,疆域在中亞和東亞僅次於金國,繁榮程度在中亞地區首屈一指,以至於很多到西遼的人都不思迴返。


    耶律大石死後,西遼又持續了近百年,一直到後來成吉思汗時代,乃蠻部被成吉思汗所滅,乃蠻部首領的兒子屈出律投奔西遼並篡奪了西遼的領導權。


    成吉思汗派哲別消滅屈出律,西遼滅亡……


    西遼滅亡後,西遼的一些舊臣又跑到西亞地區建立了後西遼,這個猶如镔鐵一樣堅強的民族,這才消失在了曆史的長河當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鐵血強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下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下官並收藏鐵血強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