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小修挨打後,就發起了熱,紀家連個大夫都沒有給找,餘舒被紀孝穀派人盯著出不去,就使劉嬸避開人到長門鋪街上去請賀芳芝。
傍晚的時候,賀郎中跟著劉嬸趕到了紀家的雜院,因他之前就給重傷的餘舒看過病,後來又一直上門為趙慧診治,故而對餘舒姐弟兩個的情況有幾分明了,如今見到餘小修好端端被打成這樣,腹中雖有疑問,但還是先看了餘小修的傷勢,打開隨身的藥箱給他換了外敷的藥膏,又開了內用的藥方。
餘舒沒有多解釋餘小修挨打的事,讓劉嬸到門口守著,給賀芳芝鞠了一躬:“賀郎中,我和小修這樣,眼下是出不去紀家了,但我慧姨尚在病中,隻靠鄰人照料,我實難放心,還請您走一趟,幫我向慧姨報個平安,暫代我照拂她一二,餘舒不勝感激,來日必報您恩情。”
賀芳芝聽聞過餘舒的事,知道她同趙慧本無親戚,卻在危難時不舍不棄,對這孩子的重情重義本就欣賞,見狀,隻是一猶豫,便伸手虛扶她:“快起來,我答應你就是。”
餘舒沒讓賀芳芝告訴趙慧說餘小修挨了打,隻請他尋個借口,安撫了趙慧,又將身上所剩不多的銀兩全拿出來相贈,賀芳芝拒不接受,最後餘舒隻好隻給了他這次診金和藥費。
“煩勞賀郎中幫我去泰亨商會總管送個口信,說我有事這幾日不能去,還有把這個交給裴總管。”餘舒掏了懷裏記錄天氣的小冊子,撕了記錄有最近五日天氣的那兩張下來,折起來遞給了賀芳芝。
賀芳芝沒看是什麽,就收了下來,劉嬸送他從後門離開,去醫館抓藥,餘舒拿手巾拭了拭餘小修脖子上的汗,端了水盆出去換水,看到傻站在院子裏的秋香,腳步一頓,就把水盆給了她。
“去打盆水。”
“哦、哦。”
餘舒折迴屋裏,坐在床邊看著餘小修烏朦朦的後腦勺,手背貼在他滾燙的小臉上,餘小修腦袋輕輕動了動,更靠近她的手,他做了一個下午的噩夢,斷斷續續的囈語和痛吟,這會兒總算安穩地睡著了。
餘舒看著手指上黑乎乎的指圈,想到了青錚道人,心情十分複雜,事出突然,當時她沒有反應過來,現在靜心想了,她今朝處境,難道青錚就沒有算出來嗎?
恐怕他是心中有數,還推波助瀾了一把,借著買紅繩,把她送迴了紀家,不然義陽城那麽大,怎麽偏偏紀孝穀就在孔家易館裏等著她。
餘舒不相信青錚是故意將她送入虎口,可他偏
偏這麽做了,原因是什麽,餘舒暫時沒有心情深究,但是她知道,現在要靠青錚脫困,是不可能了,有趙慧命危一事在前,她十分肯定,在這件事落幕之前,青錚不會再露麵。
那她就要另想辦法,甩掉紀家。
劉嬸還沒買藥迴來,紀孝穀就派了人到雜院找餘舒,餘舒留下了秋香照看餘小修,跟著來人去了。
前一刻還是土牆棚屋,昏燈冷壁,穿了幾堵牆就來到了朱簷琉瓦,窗明幾淨的地方,紀孝穀在西跨院一間穿廊子的飯廳裏見了餘舒,她去到時候,他正在用晚飯,手指夾著紅竹條的筷子,夾著菜送入口中,一桌子菜肴,紅紅翠翠,拿荷邊兒的青瓷一盤盤裝了,看一眼便引人口欲,而餘舒瞧見隻覺得胃裏惡心。
她知道紀孝穀不覺得什麽,在他眼裏頭,他們姐弟兩個,大許隻是紀家養出來的兩條狗,因為施舍了幾頓飯,養了一陣子,可以拿來打著出氣,也可以拿來當贈品附送。
紀孝穀拿起手邊的白絹巾擦擦嘴上的油光,又接一口茶漱了漱嘴,吐在腳邊的痰盂裏,口裏清爽了,才抬頭看向餘舒,先端詳了她的臉色,很滿意從她臉上看到了幾分白天沒有的馴服。
“想通了嗎?”
“想通了。”
“好,”紀孝穀笑了笑,他眉毛長的彎彎的,笑起來給人一種和氣的假象:“我知道你心裏頭肯定要記恨我,不過沒關係,我不會和你一個孩子一般見識,我瞧著你是又幾分聰明在,好好想想就知道,那薛家是京城裏數一數二的高門,真能進得了那樣的人家,對你來說不見得是件壞事。今天晚了,你迴去好好睡上一覺,薛家已經來了人,明天我會派人去教你該有的規矩禮數,你好好的學,沒準後天我就會帶你過去給人瞧,不出差錯,這門親事是訂了的,但萬一是你耍滑頭,讓我們紀家丟了人,壞了這樁婚,什麽下場,我想你應該清楚。”
餘舒抬頭看著一眼紀孝穀,板著臉,悶聲道:“規矩我會學好,你的話我也會聽,不會亂跑,能不能不讓人盯著我,允許我出門?”
餘舒的反應在紀孝穀的意料中,作為一個成功的商人,他很喜歡這種將人情緒掌握手中的感覺。
“不行,這樁親事訂下之前,你就老老實實地待在宅中。”
餘舒皺眉,任誰都瞧得出她現在不滿,紀孝穀滿以為她會發作,可她卻忍了,低下頭,又道:“那能不能讓小修和我住一起,他傷的很重,我不放心他不在我眼前,還有劉嬸,
一直都是她照顧我們姐弟兩個。”
“可以。”這迴紀孝穀大大方方地點了頭,他需要餘舒老實聽話,不給他惹麻煩,如果逼得太緊,狗急了也會跳牆。
“謝謝三老爺。”餘舒暗鬆了口氣,她提出要求出門是個幌子,真正想要紀孝穀答應的還是將他們姐弟兩個放在一起,而不是分開隔離。
她還沒有計劃好如何脫困,但要離開紀家,前提條件之一是餘小修和她在一起,少了餘小修,她哪裏都去不了。
“來人,送小姐迴去。”
餘舒被人領出去,下了台階,走幾步,迴頭望了一眼廳裏頭正在仰頭喝酒的紀孝穀,眼裏蓄起了冷笑。
而在脫困之前,她會給紀家一個難忘的教訓。
紀家第二天一早,就帶上禮品去了別館拜訪,還是徐力麵見了他們,而昨晚上驚鴻一瞥的薛家大少爺卻不曾露麵。
紀孝春問起來,徐力隻說大少爺還在休息,別的半句不肯多講,就將話題轉移到了那個頂替紀小姐八字的小妾身上,提出明天讓他們把餘舒領來,讓薛家帶來的易師相看。
同是命格最低劣的兩種,賤命女和寡命女相似卻不同,前者隻是自身命賤,後者卻要克應旁人,薛家會如此謹慎,情有可裕臨走前,徐力讓下人捧了兩隻禮盒,隨手給了紀孝春,說是一份送給紀老太君,一份送給紀四小姐,紀孝春收下,出門上了馬車,好奇地打開來看,當時便倒抽了一口氣。
薛家送給紀老太君的是一株紫靈芝,色皮紫黑,油光漆亮,這樣品相的紫芝,已超出了藥草的範疇,堪稱為寶。
而送給紀星璿的則是一幅畫卷,紀孝春拉著卷軸,讓紀孝穀抖落開了,一幅春蘭花圖,目及落款上名號和章印,縱是見多了寶貝的紀孝穀也由不得手抖。
馬縣令看他兄弟二人失態,湊過頭來看,見那落款,吃驚喊道:“是靜敏先生的畫!”
薛家送的,必定是真跡,馬亭獻著迷地輕撫著畫卷,羨慕道:“也就是薛家這等人家舍有這樣的手筆了。”
紀家兩兄弟麵麵相覷,獲贈的喜悅反倒是不如由心底生出來的畏懼,出手這樣兩份見麵禮,才是真正的豪門氣勢,壓的人抬不起頭。
紀孝穀看著眼前攤開的兩份禮,突然間有些質疑起父親的決定,為了等待七皇子那邊的反應,就這樣拖著薛家,將來一日,即便是他們攀上皇親,薛家若是發怒,縱有七皇子擋在中間,他們真吃得
消嗎?
昨晚上餘小修被抬到了餘舒現在住的小獨院裏,劉嬸跟著一起過來。
第二天早上,餘小修的燒還沒退,紀孝穀派來教餘舒規矩的婆子就到了,同來的還有一個裁縫,餘舒正在給餘小修喂藥,就被拽了出去,拉拉扯扯量了身段。
裁縫一走,那姓黃的婆子就拽著餘舒的胳膊,皺著眉毛,前前後後把她看了一遍,一邊挑毛病,像是買菜選豬肉似的,解了她的頭發,掐了她的腰,最後還舉著她的手指查看她指甲的長短。
餘舒不懂,便不知道這樣的婆子是專門給大戶人家調教小妾的,當年翠姨娘進了紀家,就曾被教訓過一個月,有了樣子,才被允許侍候紀孝穀同房。
“這頭發怎麽短這麽多,嘴上都起燥皮了,站步的時候不要叉腿,腿並攏、並攏!”
黃婆子的鞋子在餘舒前腳尖踢了幾下,硬是把她的齊肩步糾正成內八。
餘舒瞧這婦人年紀一把,又沒對她說什麽尖酸話,默念了幾句“尊老愛幼”,就閉著眼睛由她折騰。
“這戴的是什麽?”黃婆子捏著餘舒左手食指上帶的黑色指圈,就要往下拔,餘舒好整以暇地看著她,並不阻攔,果然那婆子拔了幾下沒有拔掉,就放棄了,轉而糾正起她身上其他不妥的地方。
傍晚的時候,賀郎中跟著劉嬸趕到了紀家的雜院,因他之前就給重傷的餘舒看過病,後來又一直上門為趙慧診治,故而對餘舒姐弟兩個的情況有幾分明了,如今見到餘小修好端端被打成這樣,腹中雖有疑問,但還是先看了餘小修的傷勢,打開隨身的藥箱給他換了外敷的藥膏,又開了內用的藥方。
餘舒沒有多解釋餘小修挨打的事,讓劉嬸到門口守著,給賀芳芝鞠了一躬:“賀郎中,我和小修這樣,眼下是出不去紀家了,但我慧姨尚在病中,隻靠鄰人照料,我實難放心,還請您走一趟,幫我向慧姨報個平安,暫代我照拂她一二,餘舒不勝感激,來日必報您恩情。”
賀芳芝聽聞過餘舒的事,知道她同趙慧本無親戚,卻在危難時不舍不棄,對這孩子的重情重義本就欣賞,見狀,隻是一猶豫,便伸手虛扶她:“快起來,我答應你就是。”
餘舒沒讓賀芳芝告訴趙慧說餘小修挨了打,隻請他尋個借口,安撫了趙慧,又將身上所剩不多的銀兩全拿出來相贈,賀芳芝拒不接受,最後餘舒隻好隻給了他這次診金和藥費。
“煩勞賀郎中幫我去泰亨商會總管送個口信,說我有事這幾日不能去,還有把這個交給裴總管。”餘舒掏了懷裏記錄天氣的小冊子,撕了記錄有最近五日天氣的那兩張下來,折起來遞給了賀芳芝。
賀芳芝沒看是什麽,就收了下來,劉嬸送他從後門離開,去醫館抓藥,餘舒拿手巾拭了拭餘小修脖子上的汗,端了水盆出去換水,看到傻站在院子裏的秋香,腳步一頓,就把水盆給了她。
“去打盆水。”
“哦、哦。”
餘舒折迴屋裏,坐在床邊看著餘小修烏朦朦的後腦勺,手背貼在他滾燙的小臉上,餘小修腦袋輕輕動了動,更靠近她的手,他做了一個下午的噩夢,斷斷續續的囈語和痛吟,這會兒總算安穩地睡著了。
餘舒看著手指上黑乎乎的指圈,想到了青錚道人,心情十分複雜,事出突然,當時她沒有反應過來,現在靜心想了,她今朝處境,難道青錚就沒有算出來嗎?
恐怕他是心中有數,還推波助瀾了一把,借著買紅繩,把她送迴了紀家,不然義陽城那麽大,怎麽偏偏紀孝穀就在孔家易館裏等著她。
餘舒不相信青錚是故意將她送入虎口,可他偏
偏這麽做了,原因是什麽,餘舒暫時沒有心情深究,但是她知道,現在要靠青錚脫困,是不可能了,有趙慧命危一事在前,她十分肯定,在這件事落幕之前,青錚不會再露麵。
那她就要另想辦法,甩掉紀家。
劉嬸還沒買藥迴來,紀孝穀就派了人到雜院找餘舒,餘舒留下了秋香照看餘小修,跟著來人去了。
前一刻還是土牆棚屋,昏燈冷壁,穿了幾堵牆就來到了朱簷琉瓦,窗明幾淨的地方,紀孝穀在西跨院一間穿廊子的飯廳裏見了餘舒,她去到時候,他正在用晚飯,手指夾著紅竹條的筷子,夾著菜送入口中,一桌子菜肴,紅紅翠翠,拿荷邊兒的青瓷一盤盤裝了,看一眼便引人口欲,而餘舒瞧見隻覺得胃裏惡心。
她知道紀孝穀不覺得什麽,在他眼裏頭,他們姐弟兩個,大許隻是紀家養出來的兩條狗,因為施舍了幾頓飯,養了一陣子,可以拿來打著出氣,也可以拿來當贈品附送。
紀孝穀拿起手邊的白絹巾擦擦嘴上的油光,又接一口茶漱了漱嘴,吐在腳邊的痰盂裏,口裏清爽了,才抬頭看向餘舒,先端詳了她的臉色,很滿意從她臉上看到了幾分白天沒有的馴服。
“想通了嗎?”
“想通了。”
“好,”紀孝穀笑了笑,他眉毛長的彎彎的,笑起來給人一種和氣的假象:“我知道你心裏頭肯定要記恨我,不過沒關係,我不會和你一個孩子一般見識,我瞧著你是又幾分聰明在,好好想想就知道,那薛家是京城裏數一數二的高門,真能進得了那樣的人家,對你來說不見得是件壞事。今天晚了,你迴去好好睡上一覺,薛家已經來了人,明天我會派人去教你該有的規矩禮數,你好好的學,沒準後天我就會帶你過去給人瞧,不出差錯,這門親事是訂了的,但萬一是你耍滑頭,讓我們紀家丟了人,壞了這樁婚,什麽下場,我想你應該清楚。”
餘舒抬頭看著一眼紀孝穀,板著臉,悶聲道:“規矩我會學好,你的話我也會聽,不會亂跑,能不能不讓人盯著我,允許我出門?”
餘舒的反應在紀孝穀的意料中,作為一個成功的商人,他很喜歡這種將人情緒掌握手中的感覺。
“不行,這樁親事訂下之前,你就老老實實地待在宅中。”
餘舒皺眉,任誰都瞧得出她現在不滿,紀孝穀滿以為她會發作,可她卻忍了,低下頭,又道:“那能不能讓小修和我住一起,他傷的很重,我不放心他不在我眼前,還有劉嬸,
一直都是她照顧我們姐弟兩個。”
“可以。”這迴紀孝穀大大方方地點了頭,他需要餘舒老實聽話,不給他惹麻煩,如果逼得太緊,狗急了也會跳牆。
“謝謝三老爺。”餘舒暗鬆了口氣,她提出要求出門是個幌子,真正想要紀孝穀答應的還是將他們姐弟兩個放在一起,而不是分開隔離。
她還沒有計劃好如何脫困,但要離開紀家,前提條件之一是餘小修和她在一起,少了餘小修,她哪裏都去不了。
“來人,送小姐迴去。”
餘舒被人領出去,下了台階,走幾步,迴頭望了一眼廳裏頭正在仰頭喝酒的紀孝穀,眼裏蓄起了冷笑。
而在脫困之前,她會給紀家一個難忘的教訓。
紀家第二天一早,就帶上禮品去了別館拜訪,還是徐力麵見了他們,而昨晚上驚鴻一瞥的薛家大少爺卻不曾露麵。
紀孝春問起來,徐力隻說大少爺還在休息,別的半句不肯多講,就將話題轉移到了那個頂替紀小姐八字的小妾身上,提出明天讓他們把餘舒領來,讓薛家帶來的易師相看。
同是命格最低劣的兩種,賤命女和寡命女相似卻不同,前者隻是自身命賤,後者卻要克應旁人,薛家會如此謹慎,情有可裕臨走前,徐力讓下人捧了兩隻禮盒,隨手給了紀孝春,說是一份送給紀老太君,一份送給紀四小姐,紀孝春收下,出門上了馬車,好奇地打開來看,當時便倒抽了一口氣。
薛家送給紀老太君的是一株紫靈芝,色皮紫黑,油光漆亮,這樣品相的紫芝,已超出了藥草的範疇,堪稱為寶。
而送給紀星璿的則是一幅畫卷,紀孝春拉著卷軸,讓紀孝穀抖落開了,一幅春蘭花圖,目及落款上名號和章印,縱是見多了寶貝的紀孝穀也由不得手抖。
馬縣令看他兄弟二人失態,湊過頭來看,見那落款,吃驚喊道:“是靜敏先生的畫!”
薛家送的,必定是真跡,馬亭獻著迷地輕撫著畫卷,羨慕道:“也就是薛家這等人家舍有這樣的手筆了。”
紀家兩兄弟麵麵相覷,獲贈的喜悅反倒是不如由心底生出來的畏懼,出手這樣兩份見麵禮,才是真正的豪門氣勢,壓的人抬不起頭。
紀孝穀看著眼前攤開的兩份禮,突然間有些質疑起父親的決定,為了等待七皇子那邊的反應,就這樣拖著薛家,將來一日,即便是他們攀上皇親,薛家若是發怒,縱有七皇子擋在中間,他們真吃得
消嗎?
昨晚上餘小修被抬到了餘舒現在住的小獨院裏,劉嬸跟著一起過來。
第二天早上,餘小修的燒還沒退,紀孝穀派來教餘舒規矩的婆子就到了,同來的還有一個裁縫,餘舒正在給餘小修喂藥,就被拽了出去,拉拉扯扯量了身段。
裁縫一走,那姓黃的婆子就拽著餘舒的胳膊,皺著眉毛,前前後後把她看了一遍,一邊挑毛病,像是買菜選豬肉似的,解了她的頭發,掐了她的腰,最後還舉著她的手指查看她指甲的長短。
餘舒不懂,便不知道這樣的婆子是專門給大戶人家調教小妾的,當年翠姨娘進了紀家,就曾被教訓過一個月,有了樣子,才被允許侍候紀孝穀同房。
“這頭發怎麽短這麽多,嘴上都起燥皮了,站步的時候不要叉腿,腿並攏、並攏!”
黃婆子的鞋子在餘舒前腳尖踢了幾下,硬是把她的齊肩步糾正成內八。
餘舒瞧這婦人年紀一把,又沒對她說什麽尖酸話,默念了幾句“尊老愛幼”,就閉著眼睛由她折騰。
“這戴的是什麽?”黃婆子捏著餘舒左手食指上帶的黑色指圈,就要往下拔,餘舒好整以暇地看著她,並不阻攔,果然那婆子拔了幾下沒有拔掉,就放棄了,轉而糾正起她身上其他不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