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元年,二月初一。
當李德裕重新站在長安城春明門外駐足而望時,眼中竟是飽含著滾燙的淚水。
會昌六年九月,李德裕從春明門離開長安赴任荊南節度使,雖至今不足半年,但對李德裕來說卻似乎已過完了一生。
原本以為自己早已迴京無望,但一場蓄謀已久的變故卻讓自己再度踏上了迴京之路。
對李德裕來說,這並不是自己想要歸來的方式,但卻也許是自己最後一次向天下證明自己的機會。
廉頗未老,自己還擁有足夠的力量去力挽狂瀾。
大唐將會以其獨特的方式銘記住自己,曆史將因自己的再度出現而徹底改變。
“文饒公......”
李湞的一聲輕喚將李德裕從萬千思慮中重新拉迴到了現實。
“換馬!”
李德裕將渾濁的淚水輕輕拭去。
字正腔圓。
“換馬?可郎君的身子......”一旁的老總管滿臉憂慮。
李湞剛要開口想說些什麽,但當與李德裕的目光相對的那一刻,卻又改口說道:“晚輩為文饒公牽馬引韁!”
“莫忘了你的身份,一個弑君謀逆的逃犯堂而皇之地出現在京城,還為老夫牽馬引韁?”李德裕白了李湞一眼,“老夫還想活著迴東都養老呢!”
李湞苦笑一聲,低頭看了看自己這一身普通侍衛服,而後又看了一眼李漠,“那便讓二郎來吧!”
李德裕抬頭向前方城門揚了揚下巴,“不必了,自有人來!”
話音方落,便隻見春明門正門緩緩開啟,而後隻見一隊金吾衛步卒小步跑來,而後分立兩側,緊接著便是數十乘車馬緩緩而出。
與身後車輿不同,為首之人卻是策馬前行,正是兗王李岐。
因朝中大部分五品以上官員均還被仇士良軟禁驪山,所以此時在其身後隨行的是留京各級官員。
隻見李岐身披錦緞裘皮袍,一切未變,隻是頭上的進賢冠已換做了皇太子方有資格佩戴的遠遊三梁冠,且加了金鐺附蟬,其上點綴的幾枚珠翠尤為醒目。
而就在其後,則赫然是一駕四乘金輅,朱黃蓋裏、輪畫朱牙,左側建旗九旒,旗首以金色龍首結綬,金輅之前各有侍女執雉尾障扇引路,在一派華貴中盡顯皇家威儀。
“嗬嗬,他竟用了太子儀仗!”李湞在旁低聲冷笑道。
李德裕臉上浮現出一抹不易察覺的笑,若無其事道:“倘若他不如此才真正令人不安呢!”
雖有車輿儀仗在後,但李岐卻並無乘坐車駕之意,甚至其身下坐騎也不過隻是尋常的大宛馬。
李德裕稍整衣袍駐足望去,緊接著向李岐遙遙而拜。
“罪臣李德裕,拜見兗王殿下!”
李岐還不曾走近,遠遠見到李德裕躬身而拜,驚得趕忙翻身下馬一溜小跑地朝著李德裕奔來。
李德裕乃是四朝老臣,又得先皇器重,即便被貶東都,在朝中乃至整個大唐的士族門閥中也是有著極大的聲望,李岐便是再膽大妄為,也不敢在李德裕麵前造次。
更何況,李德裕的立場將會直接決定李岐能否順利登基以及登基之後自己的日子能否過得安穩。
所以對於李岐來說,李德裕這一拜自己無論如何也受之不得。
轉眼之間,李岐氣喘籲籲地跑到李德裕跟前,探身將李德裕扶起,上氣不接下氣地笑道:“文......文饒公何罪之有!這......如何使得......莫要......折......折煞本王了......”
“老臣救駕......”
李岐臉色泛白,將雙手拄在膝上,彎著腰衝李德裕無力擺了擺手,看上去頗有幾分狼狽,“文饒公慎言......”
李德裕聞言故作訝異,道:“怎麽?殿下難道還未......”
李岐忙點了點頭,附耳說道:“仇公尚在驪山緝拿逆賊,陛下的事還未詔告天下!”
緊接著李德裕指了指李岐頭上的遠遊三梁冠,而後又側身看了看其身後的太子儀仗,“這......”
李岐笑了笑,“杞王兄生死未知,這是仇公和諸位臣工的意思,昨日禮部已擇吉日,就等文饒公進京主持大典!”
李德裕點了點頭,麵色顯得尤為凝重。
李岐緊接著笑道:“嗬嗬,若文饒公能助本王登基,本王必然......”
話未說完,隻見李德裕搶先問道:“方才殿下說,杞王殿下生死未知?”
李岐點了點頭,而後長歎一聲道:“不錯,盡管本王已派人竭力搜尋杞王兄下落,但......”
說著,李岐無奈地搖了搖頭,“若非如此的話,本王倒也樂得做個閑散王爺逍遙一生!”
一旁的李湞心中不禁冷笑一聲,在其看來,李岐的演技拙劣不堪,說話更是自相矛盾,若是這樣的人登基稱帝的話,那大唐怕是便真的不可救藥了。
顯然李德裕的演技要比李岐高明得多,麵對李岐漏洞百出的一番話,先是點了點頭,而後衝李岐附耳笑道:“殿下的意思是一旦杞王殿下出現,那麽......”
李岐聞言後麵色猶疑地說道:“杞王兄......真的會......迴來麽?”
李德裕搖頭輕笑:“這完全取決於殿下!”
李德裕的直接令李岐有些意外,原本準備好的一套說辭全然沒了用處,一時間李岐不禁有些措手不及。
見李岐不說話,李德裕指了指其身後的太子儀仗,道:“若殿下隻是勉為其難才登基的話,那又為何如此心急呢?”
李岐聞言之後,臉上不禁浮現出一抹冷笑,道:“文饒公慧眼如炬,不錯,本王想要坐這個位子,至於杞王兄......”
李岐看了看李德裕,冷哼一聲道:“他若死了倒也省心,他若活著的話,又憑什麽與本王爭?!”
“憑他是先皇嫡長子!”李德裕緊接著說道。
“那又如何?本王手中有十萬禁軍!有文武百官!更有文饒公您!”李岐肆意地笑道。
“他有天下人心,有史官手中之筆,更有那些蠢蠢欲動的藩鎮!”李德裕正色說道。
終於,李岐的麵色微微一變,而後一把抓住李德裕手,壓低了聲音說道:“文饒公可否助我一臂之力?!”
李德裕撫須輕笑,“若非如此,那老臣便不必迴京了!”
當李德裕重新站在長安城春明門外駐足而望時,眼中竟是飽含著滾燙的淚水。
會昌六年九月,李德裕從春明門離開長安赴任荊南節度使,雖至今不足半年,但對李德裕來說卻似乎已過完了一生。
原本以為自己早已迴京無望,但一場蓄謀已久的變故卻讓自己再度踏上了迴京之路。
對李德裕來說,這並不是自己想要歸來的方式,但卻也許是自己最後一次向天下證明自己的機會。
廉頗未老,自己還擁有足夠的力量去力挽狂瀾。
大唐將會以其獨特的方式銘記住自己,曆史將因自己的再度出現而徹底改變。
“文饒公......”
李湞的一聲輕喚將李德裕從萬千思慮中重新拉迴到了現實。
“換馬!”
李德裕將渾濁的淚水輕輕拭去。
字正腔圓。
“換馬?可郎君的身子......”一旁的老總管滿臉憂慮。
李湞剛要開口想說些什麽,但當與李德裕的目光相對的那一刻,卻又改口說道:“晚輩為文饒公牽馬引韁!”
“莫忘了你的身份,一個弑君謀逆的逃犯堂而皇之地出現在京城,還為老夫牽馬引韁?”李德裕白了李湞一眼,“老夫還想活著迴東都養老呢!”
李湞苦笑一聲,低頭看了看自己這一身普通侍衛服,而後又看了一眼李漠,“那便讓二郎來吧!”
李德裕抬頭向前方城門揚了揚下巴,“不必了,自有人來!”
話音方落,便隻見春明門正門緩緩開啟,而後隻見一隊金吾衛步卒小步跑來,而後分立兩側,緊接著便是數十乘車馬緩緩而出。
與身後車輿不同,為首之人卻是策馬前行,正是兗王李岐。
因朝中大部分五品以上官員均還被仇士良軟禁驪山,所以此時在其身後隨行的是留京各級官員。
隻見李岐身披錦緞裘皮袍,一切未變,隻是頭上的進賢冠已換做了皇太子方有資格佩戴的遠遊三梁冠,且加了金鐺附蟬,其上點綴的幾枚珠翠尤為醒目。
而就在其後,則赫然是一駕四乘金輅,朱黃蓋裏、輪畫朱牙,左側建旗九旒,旗首以金色龍首結綬,金輅之前各有侍女執雉尾障扇引路,在一派華貴中盡顯皇家威儀。
“嗬嗬,他竟用了太子儀仗!”李湞在旁低聲冷笑道。
李德裕臉上浮現出一抹不易察覺的笑,若無其事道:“倘若他不如此才真正令人不安呢!”
雖有車輿儀仗在後,但李岐卻並無乘坐車駕之意,甚至其身下坐騎也不過隻是尋常的大宛馬。
李德裕稍整衣袍駐足望去,緊接著向李岐遙遙而拜。
“罪臣李德裕,拜見兗王殿下!”
李岐還不曾走近,遠遠見到李德裕躬身而拜,驚得趕忙翻身下馬一溜小跑地朝著李德裕奔來。
李德裕乃是四朝老臣,又得先皇器重,即便被貶東都,在朝中乃至整個大唐的士族門閥中也是有著極大的聲望,李岐便是再膽大妄為,也不敢在李德裕麵前造次。
更何況,李德裕的立場將會直接決定李岐能否順利登基以及登基之後自己的日子能否過得安穩。
所以對於李岐來說,李德裕這一拜自己無論如何也受之不得。
轉眼之間,李岐氣喘籲籲地跑到李德裕跟前,探身將李德裕扶起,上氣不接下氣地笑道:“文......文饒公何罪之有!這......如何使得......莫要......折......折煞本王了......”
“老臣救駕......”
李岐臉色泛白,將雙手拄在膝上,彎著腰衝李德裕無力擺了擺手,看上去頗有幾分狼狽,“文饒公慎言......”
李德裕聞言故作訝異,道:“怎麽?殿下難道還未......”
李岐忙點了點頭,附耳說道:“仇公尚在驪山緝拿逆賊,陛下的事還未詔告天下!”
緊接著李德裕指了指李岐頭上的遠遊三梁冠,而後又側身看了看其身後的太子儀仗,“這......”
李岐笑了笑,“杞王兄生死未知,這是仇公和諸位臣工的意思,昨日禮部已擇吉日,就等文饒公進京主持大典!”
李德裕點了點頭,麵色顯得尤為凝重。
李岐緊接著笑道:“嗬嗬,若文饒公能助本王登基,本王必然......”
話未說完,隻見李德裕搶先問道:“方才殿下說,杞王殿下生死未知?”
李岐點了點頭,而後長歎一聲道:“不錯,盡管本王已派人竭力搜尋杞王兄下落,但......”
說著,李岐無奈地搖了搖頭,“若非如此的話,本王倒也樂得做個閑散王爺逍遙一生!”
一旁的李湞心中不禁冷笑一聲,在其看來,李岐的演技拙劣不堪,說話更是自相矛盾,若是這樣的人登基稱帝的話,那大唐怕是便真的不可救藥了。
顯然李德裕的演技要比李岐高明得多,麵對李岐漏洞百出的一番話,先是點了點頭,而後衝李岐附耳笑道:“殿下的意思是一旦杞王殿下出現,那麽......”
李岐聞言後麵色猶疑地說道:“杞王兄......真的會......迴來麽?”
李德裕搖頭輕笑:“這完全取決於殿下!”
李德裕的直接令李岐有些意外,原本準備好的一套說辭全然沒了用處,一時間李岐不禁有些措手不及。
見李岐不說話,李德裕指了指其身後的太子儀仗,道:“若殿下隻是勉為其難才登基的話,那又為何如此心急呢?”
李岐聞言之後,臉上不禁浮現出一抹冷笑,道:“文饒公慧眼如炬,不錯,本王想要坐這個位子,至於杞王兄......”
李岐看了看李德裕,冷哼一聲道:“他若死了倒也省心,他若活著的話,又憑什麽與本王爭?!”
“憑他是先皇嫡長子!”李德裕緊接著說道。
“那又如何?本王手中有十萬禁軍!有文武百官!更有文饒公您!”李岐肆意地笑道。
“他有天下人心,有史官手中之筆,更有那些蠢蠢欲動的藩鎮!”李德裕正色說道。
終於,李岐的麵色微微一變,而後一把抓住李德裕手,壓低了聲音說道:“文饒公可否助我一臂之力?!”
李德裕撫須輕笑,“若非如此,那老臣便不必迴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