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早朝上的幾名內謁者以外,大唐宦官幾乎不早朝。


    說得好聽些是“不必”,說得難聽些是“不準”。


    大唐律令如此,意在約束宦官權利,以防其幹政亂政,但自玄宗之後,宦官權利日盛,甚至一度左右新君承繼之事。


    既然勢大,便一定會有趨附之人,正因如此,宦官雖不得早朝,但對於早朝之上發生的一切都了若指掌。


    李扈的風波尚未完全褪去,馬元贄卻得到了另外一個消息。


    同樣發生在早朝,同樣源自一封奏疏。


    隻不過這封奏疏看上去與王宗實和馬煜二人沒有任何關係,與馬元贄與仇士良更談不上什麽聯係。


    奏疏來自於李湞。


    鑒於吐蕃內亂日益漸深,李湞建議提早對河西用兵。


    不僅如此,李湞甚至還對此做出了相對周密的部署,包括調動靈武(原朔方)、涇原、鳳翔、西川等四鎮共八萬兵馬,靈武節度使米曁為甘涼道行軍總管、鳳翔節度使石雄為岷成道行軍總管、西川節度使李迴為鬆維道行軍總管、涇原節度使史憲忠為會原道行軍總管,四道以征西大元帥史憲忠為首,兵分四路進擊吐蕃。


    李忱看到這道奏疏後沒有說話,而是讓內侍一字不差地誦讀了一遍,李忱並沒有明確表態,而是以廷議的形式讓文武百官各抒己見。


    當然,讓馬元贄真正感興趣的並非廷議本身,而是這道奏疏的作者。


    顯然,李湞身為幽州行軍司馬,在朝中並未擔任任何職位,而幽州又與河西相隔千裏,按理說這道奏疏滿朝文武任何一人都可以上,但唯獨與李湞沒有半點關係。


    更重要的是,李湞目前是因王宗實一案有所牽連才被留在京城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還沒有洗清自己的罪名。


    既是戴罪之身,那麽自然應該是努力去洗清自己的冤屈才對,但卻又毫無緣由地上了這麽一道奏疏。


    其中緣由便值得讓人細細揣摩一番了。


    馬元贄想不通李湞有什麽理由去這麽做,因為一旦對河西用兵,表麵上看來與自己沒有關係,但事實上神策軍必須做好隨時出兵的準備。


    因為雖說要調集四鎮八萬兵馬,但誰也說不清這四鎮中誰會真出力,誰又隻是逢場作戲。


    介時一旦兵力不足,神策軍的作用便顯得尤為重要了。


    而仇士良雖說病見好轉,但畢竟老邁,長途領兵作戰更是力不從心,所以到了那時,馬元贄總領左右神策軍的機會便會大大提升。


    先不論李忱是否會采納李湞的建議,單就奏疏的內容來說,對馬元贄有百利而無一害。


    馬元贄不知道李湞與仇士良究竟有何過解,但卻知道李湞似乎是在幫自己。


    隻不過幫得隱晦一些,也出人意料一些。


    “這個李湞,你知道多少?”馬元贄對馬植問道。


    馬植想了想後,道:“此前了解並不多,前幾日去見他時,覺得此子似有大謀!”


    “大謀?!”馬元贄有些驚訝。


    馬植隨即點了點頭,道:“此大謀倒也並非什麽經天緯地之才,隻是按他這個年齡來說,心智要遠勝旁人,心機也更深一些!”


    “那你可知他與仇士良有何冤仇?”馬元贄又問。


    馬植搖了搖頭,道:“這便不知道了,不過以仇士良如今的勢力,便是真有冤仇,等閑人也不會明目張膽地表現出來的,更何況他隻是個小小的幽州行軍司馬!”


    馬元贄聞言陷入沉默,顯然馬植這番話還是有些道理的,但卻還不能讓馬元贄感到信服,畢竟此前遠在江陵府,與仇士良並無任何交集,更談不上什麽仇怨,甚至其父李承業與仇士良都無更多的接觸,更遑論一個剛剛及冠的少年了。


    “如果可能的話,我......想見見這個李湞!”馬元贄突然說道。


    馬植聞言微微一怔,而後想了想後說道:“在這個時候見他,隻怕......”


    “尋個安全僻靜之地應當無妨!”馬元贄直接說道。


    “那......他若不肯呢?”馬植又問。


    馬元贄隨即笑道:“我倒是覺得他一定很樂意見我的!”


    ......


    李宅。


    “自然要見,一定要見!”李湞手中捏著一封手信,神情略顯得意。


    “素聞馬元贄老奸巨猾,你就不怕被他看出或問出什麽破綻?”鄭從讜有些不解。


    “人總會有什麽破綻的,他想看出我的破陣,我自然也想看出他的破綻!”李湞笑道。


    此時隻見鄭顥卻緩緩說道:“馬元贄也好,仇士良也罷,我們對他們都知之甚少,此次倒也是個了解他的好機會!”


    “機會是好,但危險也極大,值得冒險麽?”鄭從讜反問道。


    “值!”


    一直沒有說話的劉瑑此時突然說道。


    鄭從讜聞言看了看三人,而後隨即輕歎一聲,道:“既然你們都同意,那便如此吧,隻是介時萬萬小心,一旦被他看出什麽破綻,前功盡棄事小,禍亂朝局事大!”


    ......


    崇業坊。


    玄都觀內的桃樹還未發芽,單看那些淩亂的枯枝怎麽也與“紫陌紅塵拂麵來,無人不道看花迴。”毫不相幹。


    但若是待到早春三月再來看時,數百株桃樹的花朵連接成海,舉目望去盡是一片粉紅,宛若置身十二洞天、七十二福地。


    玄都觀為天師道子孫廟,即由師徒之間繼承衣缽,其間廟務也由師徒一手管理,一般新出家的弟子均住在子孫廟。


    玄都觀的山門並不大,但其內卻是別有洞天,至於那數百畝的桃園,更使其聞名遐邇。


    這是李湞第一次進玄都觀,但對於觀內美景看上去卻並無太大興趣,因為今日他要見一個人。


    當李湞被一男官(道士的別稱)引至一處僻靜的廂房後,馬元贄早已候了多時。


    李湞從未見過馬元贄,但這似乎卻並不影響他對馬元贄的判斷,幾乎在見麵的瞬間,李湞便斷定此人便是馬元贄。


    “李湞拜見馬中尉!”李湞微微躬身,叉手行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頑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盞清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盞清茶並收藏大唐頑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