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博鎮,於河北道南部,領魏州、貝州、博州、相州、衛州、澶州六州之地。
自代宗廣德元年立鎮至今,已有八十三年之久。
而魏州,位於貝州以南,為魏博鎮治所之地。
若說河朔三鎮中戰力最強,自當屬長期與關外諸藩擔任戍邊之重任的盧龍鎮。
而財力最強,又有成德鎮為首。
至於魏博鎮,戰力不及盧龍,財力又不及成德,但卻是河朔三鎮之首。
究其原因除首任節度使田成嗣一生盡忠大唐深得君心之外,最重要、也是最不可忽略的原因便是,魏博鎮兵力最多。
盧龍可戰之兵於七萬左右,成德為五萬左右。
而魏博,控弦十萬。
雖說此時三鎮都有不同程度私募兵馬的情形出現,但至少在朝廷在冊的兵力中,魏博為三鎮之最。
所以也便是說,僅僅河朔三鎮的兵力至少在二十萬以上,加上三鎮中私募之兵,應能達三十萬以上。
而這,也便是大唐曆代皇帝對河朔頗為忌憚的原因之一。
三十萬雄兵,這是一支隨時隨地都足以顛覆國家社稷的龐大力量,沒有哪位國君敢於小覷這支力量。
對於河朔三鎮的每一項政策,都必將讓之前以及以後的所有大唐天子不得不慎之又慎。
河北安則大唐安,河北亂則大唐亂。
這句話是李忱說的。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
河北不容亂,但若是河北有一天真的再亂了,沒有人懷疑以當今天子的行事作風會不會以傾國之力去賭上一把輸贏。
所以無論河北對於大唐,亦或是大唐對於河北,都須得小心翼翼、履冰臨淵。
但恰恰也正因如此,無論是李承業也好,李湞也罷,甚至包括高駢、鄭畋在內,都不得不讓所有人更為重視。
因為這是李忱的態度,對河北的態度。
而河朔三鎮對於李承業等人的態度,也便等於是對李忱的態度,對大唐的態度。
盡管何弘敬對李湞所為早有耳聞,但以自己堂堂節度使的身份去見一個六品幽州司馬,心中仍是並不情願。
雖然不情願,但該見卻還是要見的,因為他是李湞,是李忱欽命的人。
魏州城,何府。
何弘敬沒有在節度使衙門見李湞而是安排在了自己府中,無論對於任何人來說,至少都已做足了態度。
態度很重要。
但當何弘敬真的看到李湞時,仍是有些出乎意料。
“你......便是李湞?”何弘敬有些驚訝。
“迴使君的話,下官便是李湞!”
李湞很恭敬。
這也是態度。
何弘敬四十歲出頭,身材略瘦,身著一襲紫色缺胯袍,腳蹬皂靴,尤其腰間那枚紫金魚袋顯得格外引人矚目。
皮膚看上去倒比李湞還要白一些,加之略為精致的眉眼和舉手投足間流露出的優雅,讓人感覺更容易親近些。
比之張仲武的粗獷、王元逵的精明,何弘敬更具一種儒將風度,這讓李湞天生便對其有種好感。
何弘敬點了點頭,現出一抹淡淡的微笑。
“早便聽聞李湞膽大妄為,今日一見倒還真是如此!”何弘敬笑道,同時一伸手示意李湞入座。
李湞聞言應道:“膽大妄為不敢,至少是不敢在您這裏妄為的!”
“不敢?青雲寨一事又做何解?你帶著五百成德兵馬私入貝州又做何解?”何弘敬這次沒有笑。
李湞卻是笑道:“下官此次便是來向您賠罪的!”
“賠罪?既然你已經見過了田公,那麽想必也知道我與田家的關係,單憑這個,那日本使便能將你永遠留在貝州!”何弘敬端起茶盞,細抿一口。
“這茶......不錯!”何弘敬並沒有讓李湞立刻迴答,而是指了指李湞麵前案幾上的茶盞笑道。
李湞迴禮致謝,而後端起也學著何弘敬的樣子細細品茗了片刻。
“這茶是福建的!”李湞放下茶盞笑道。
“哦?你竟精通茶道?”何弘敬顯得有些好奇。
“精通談不上,隻是如此好茶卻偏偏糟蹋了!”
“糟蹋?何出此言?”
何弘敬愛茶,自然對茶道深有研究,即便煮茶的侍者,都是被其親自調教一番之後才能勝任,但此時卻不知李湞這句話是何含義。
“若下官猜的不錯,此茶乃是今年清明產自太姥山的新茶,而且是頭采,此茶產量極低,加之今年清明前後太姥山雨水較多、天氣濕熱,所以這頭采的茶不出五十石!”
待李湞說完,何弘敬的臉色頓時變得異常精彩,李湞隻品飲了一口,不但準確分辨出茶葉產地,甚至連當地氣候都了若指掌,若非精研此道,勢必不能說得如此精準。
當然,李湞愛茶,但卻不愛大唐的茶,至於這些名堂,也隻是聽真正精研此道的李德裕說來的。
對於李湞來說,茶僅僅是一種飲品,而對於大唐人來說。
茶,也是藥。
“哈哈哈,本使此生猶愛此道,但這河朔之地距離茶地千裏之遙,終究難覓知音,今日聽澤遠這番話,倒讓本使今日終於見到一個誌同道合之人,來來,澤遠,將你所知盡可拿來說說!”
何弘敬說著豁然起身轉而坐至李湞身旁,臉上的欣喜之色無以言表。
李湞聞言微微探身示敬,而後笑道:“此茶應是太姥山綠雪芽處所產,再以丹井水澆灌,頭采之茶其形如針,密披白毫,熠熠生光,猶如白毫銀針,世人都知如此,但卻不知此茶可衝不可煮,若煮了,便徹底品飲不到此茶的絕妙之處了!”
“可衝不可煮?何解?”何弘敬不解,煮茶之道自古以來便是這麽個煮法,即便是陸鴻漸所創的煎茶,也從未提及李湞口中的衝茶,自問精研此道的何弘敬自然也便來了興趣。
李湞微微一笑,道:“下官鬥膽,請向使君借些茶來,以作演練!”
何弘敬聞言當即命人取茶前來。
少傾,侍者端來一個精巧的瓷碟,大小不過方寸,通體呈淡青色,釉色通透,將碟內的銀針襯得更為鮮亮。
“嘖嘖,白毫銀針再配著越州青瓷,使君倒讓下官想起一人!”李湞不禁讚道,而後用手輕輕捏起一支茶毫嗅了嗅。
“哈哈哈,可是文饒公?”何弘敬大笑。
李湞略帶驚訝地點了點頭,道:“使君怎知?”
隻見何弘敬頗為神秘地笑了笑,而後指了指李湞手中的瓷碟,笑道:“這便是與文饒公學來的!”
李湞不由恍然大悟,隻是沒想到對藩鎮強硬了一輩子的李德裕又怎會與何弘敬的關係如此親密。
“我與文饒公雖沒見過幾次麵,但卻也是同道中人,從文饒公那學來了不少,記得第一次品這太姥山的茶還是在長安文饒公的府上!”何弘敬笑道。
但李湞聽到最後卻偏偏品出了些唏噓。
李德裕一生忠於大唐,即便被後人詬病的黨爭,在李湞看來也隻是正確與錯誤之間的矛盾,談不上弄權,更談不上誤國。
李湞來到這個大唐,有些事能改變得了,有些事卻是無法改變的。
顯然何弘敬這句話的語氣中帶著些惋惜之意。
李湞不由悵然道:“放眼大唐,下官最敬文饒公,隻是......”
李湞沒有再說下去,因為何弘敬輕輕抬起的手已說明了一切。
“還是說這茶!”何弘敬笑道。
李湞點了點頭,繼續說道:“此茶甘冽清甜,清新香甜之氣猶重,若是以煮茶之法烹之勢必壞其香,毀其味,而陸鴻漸所創煎茶之法,隻適合老茶,新茶卻是不能的,否則那煙火氣同樣破壞了其原本的味道!”
“原本的味道?”何弘敬雖聽得一頭霧水,但卻也隱隱覺得李湞所言頗有些道理。
顯然何弘敬平日裏都以煮茶品之,所以對於李湞所說的“原本的味道”大為不解。
李湞笑了笑,道:“請使君上一壺沸水便知!”
片刻之後,沸水呈上,隻見李湞捏了一小撮茶葉置於盞內,而後倒入沸水。
頓時一股清香之氣撲鼻而入,沒有煮茶那般無味皆具的濃烈味道,隻有最原本的茶青之氣,單是聞了便讓人心曠神怡。
“好......好了?”何弘敬指了指案上已衝泡好的茶,滿臉疑惑。
“使君稍候半刻,待茶青中的味道逸散出來後,茶湯才最是甘甜清冽!”李湞笑道。
何弘敬的目光緊緊盯著茶盞,熱氣升騰,清香四散,讓何弘敬在大為不解的同時卻又迫不及待。
“下官以為,茶道便是天道,天道便是花開花落、日升日落,所以這茶,也唯有最簡單的方法才能品悟!”李湞輕輕說道,似乎生怕驚擾了這升騰的茶氣。
聞言之後,何弘敬似乎陷入沉默,不知在想些什麽。
少傾,李湞笑道:“使君請用茶!”
何弘敬將信將疑地看了看李湞,而後輕輕端起依舊有些發燙的茶盞。
茶湯還很燙,至少李湞不會喝這麽燙的茶。
“小心......”李湞的“燙”字還未出口,何弘敬卻早已飲了一大口,看得李湞不由自主地吸了一口涼氣。
不知是否因為燙的緣故,何弘敬的臉色看上去並不太好。
“使君......沒燙著吧......”李湞心有餘悸地問道。
何弘敬許久沒說話,隻是端詳著手的茶,若有所思。
“澤遠賢侄,這法子......你自己想到的?”片刻之後,何弘敬終於開口問道。
李湞點了點頭,道:“隻是不入流微末之論,讓使君見笑了!”
何弘敬搖了搖頭,道:“茶道便是天道,天道便是花開花落、日升日落,所以這茶,也唯有最簡單的方法才能品悟!此言甚好,正如這茶,以沸水衝之,法子簡單,但卻是茶葉原本的味道!”
“好......好......好!”何弘敬接連說了三個好字,將剩下的茶湯一飲而盡。
“使君,這茶至少還可再衝三泡,每一泡的味道皆不相同!”李湞見何弘敬要將殘茶倒掉,趕忙說道。
何弘敬聞言後又是吃了一驚,趕忙再倒入沸水,品飲之後卻是不禁朗聲大笑道:“哈哈哈,賢侄高論,今日倒是讓我受教了!”
緊接著,隻見何弘敬豁然起身,笑道:“賢侄今日便住在府中!”
李湞剛要婉拒,卻隻聽何弘敬緊接著笑道:“住下了,一切才有的商量!”
自代宗廣德元年立鎮至今,已有八十三年之久。
而魏州,位於貝州以南,為魏博鎮治所之地。
若說河朔三鎮中戰力最強,自當屬長期與關外諸藩擔任戍邊之重任的盧龍鎮。
而財力最強,又有成德鎮為首。
至於魏博鎮,戰力不及盧龍,財力又不及成德,但卻是河朔三鎮之首。
究其原因除首任節度使田成嗣一生盡忠大唐深得君心之外,最重要、也是最不可忽略的原因便是,魏博鎮兵力最多。
盧龍可戰之兵於七萬左右,成德為五萬左右。
而魏博,控弦十萬。
雖說此時三鎮都有不同程度私募兵馬的情形出現,但至少在朝廷在冊的兵力中,魏博為三鎮之最。
所以也便是說,僅僅河朔三鎮的兵力至少在二十萬以上,加上三鎮中私募之兵,應能達三十萬以上。
而這,也便是大唐曆代皇帝對河朔頗為忌憚的原因之一。
三十萬雄兵,這是一支隨時隨地都足以顛覆國家社稷的龐大力量,沒有哪位國君敢於小覷這支力量。
對於河朔三鎮的每一項政策,都必將讓之前以及以後的所有大唐天子不得不慎之又慎。
河北安則大唐安,河北亂則大唐亂。
這句話是李忱說的。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
河北不容亂,但若是河北有一天真的再亂了,沒有人懷疑以當今天子的行事作風會不會以傾國之力去賭上一把輸贏。
所以無論河北對於大唐,亦或是大唐對於河北,都須得小心翼翼、履冰臨淵。
但恰恰也正因如此,無論是李承業也好,李湞也罷,甚至包括高駢、鄭畋在內,都不得不讓所有人更為重視。
因為這是李忱的態度,對河北的態度。
而河朔三鎮對於李承業等人的態度,也便等於是對李忱的態度,對大唐的態度。
盡管何弘敬對李湞所為早有耳聞,但以自己堂堂節度使的身份去見一個六品幽州司馬,心中仍是並不情願。
雖然不情願,但該見卻還是要見的,因為他是李湞,是李忱欽命的人。
魏州城,何府。
何弘敬沒有在節度使衙門見李湞而是安排在了自己府中,無論對於任何人來說,至少都已做足了態度。
態度很重要。
但當何弘敬真的看到李湞時,仍是有些出乎意料。
“你......便是李湞?”何弘敬有些驚訝。
“迴使君的話,下官便是李湞!”
李湞很恭敬。
這也是態度。
何弘敬四十歲出頭,身材略瘦,身著一襲紫色缺胯袍,腳蹬皂靴,尤其腰間那枚紫金魚袋顯得格外引人矚目。
皮膚看上去倒比李湞還要白一些,加之略為精致的眉眼和舉手投足間流露出的優雅,讓人感覺更容易親近些。
比之張仲武的粗獷、王元逵的精明,何弘敬更具一種儒將風度,這讓李湞天生便對其有種好感。
何弘敬點了點頭,現出一抹淡淡的微笑。
“早便聽聞李湞膽大妄為,今日一見倒還真是如此!”何弘敬笑道,同時一伸手示意李湞入座。
李湞聞言應道:“膽大妄為不敢,至少是不敢在您這裏妄為的!”
“不敢?青雲寨一事又做何解?你帶著五百成德兵馬私入貝州又做何解?”何弘敬這次沒有笑。
李湞卻是笑道:“下官此次便是來向您賠罪的!”
“賠罪?既然你已經見過了田公,那麽想必也知道我與田家的關係,單憑這個,那日本使便能將你永遠留在貝州!”何弘敬端起茶盞,細抿一口。
“這茶......不錯!”何弘敬並沒有讓李湞立刻迴答,而是指了指李湞麵前案幾上的茶盞笑道。
李湞迴禮致謝,而後端起也學著何弘敬的樣子細細品茗了片刻。
“這茶是福建的!”李湞放下茶盞笑道。
“哦?你竟精通茶道?”何弘敬顯得有些好奇。
“精通談不上,隻是如此好茶卻偏偏糟蹋了!”
“糟蹋?何出此言?”
何弘敬愛茶,自然對茶道深有研究,即便煮茶的侍者,都是被其親自調教一番之後才能勝任,但此時卻不知李湞這句話是何含義。
“若下官猜的不錯,此茶乃是今年清明產自太姥山的新茶,而且是頭采,此茶產量極低,加之今年清明前後太姥山雨水較多、天氣濕熱,所以這頭采的茶不出五十石!”
待李湞說完,何弘敬的臉色頓時變得異常精彩,李湞隻品飲了一口,不但準確分辨出茶葉產地,甚至連當地氣候都了若指掌,若非精研此道,勢必不能說得如此精準。
當然,李湞愛茶,但卻不愛大唐的茶,至於這些名堂,也隻是聽真正精研此道的李德裕說來的。
對於李湞來說,茶僅僅是一種飲品,而對於大唐人來說。
茶,也是藥。
“哈哈哈,本使此生猶愛此道,但這河朔之地距離茶地千裏之遙,終究難覓知音,今日聽澤遠這番話,倒讓本使今日終於見到一個誌同道合之人,來來,澤遠,將你所知盡可拿來說說!”
何弘敬說著豁然起身轉而坐至李湞身旁,臉上的欣喜之色無以言表。
李湞聞言微微探身示敬,而後笑道:“此茶應是太姥山綠雪芽處所產,再以丹井水澆灌,頭采之茶其形如針,密披白毫,熠熠生光,猶如白毫銀針,世人都知如此,但卻不知此茶可衝不可煮,若煮了,便徹底品飲不到此茶的絕妙之處了!”
“可衝不可煮?何解?”何弘敬不解,煮茶之道自古以來便是這麽個煮法,即便是陸鴻漸所創的煎茶,也從未提及李湞口中的衝茶,自問精研此道的何弘敬自然也便來了興趣。
李湞微微一笑,道:“下官鬥膽,請向使君借些茶來,以作演練!”
何弘敬聞言當即命人取茶前來。
少傾,侍者端來一個精巧的瓷碟,大小不過方寸,通體呈淡青色,釉色通透,將碟內的銀針襯得更為鮮亮。
“嘖嘖,白毫銀針再配著越州青瓷,使君倒讓下官想起一人!”李湞不禁讚道,而後用手輕輕捏起一支茶毫嗅了嗅。
“哈哈哈,可是文饒公?”何弘敬大笑。
李湞略帶驚訝地點了點頭,道:“使君怎知?”
隻見何弘敬頗為神秘地笑了笑,而後指了指李湞手中的瓷碟,笑道:“這便是與文饒公學來的!”
李湞不由恍然大悟,隻是沒想到對藩鎮強硬了一輩子的李德裕又怎會與何弘敬的關係如此親密。
“我與文饒公雖沒見過幾次麵,但卻也是同道中人,從文饒公那學來了不少,記得第一次品這太姥山的茶還是在長安文饒公的府上!”何弘敬笑道。
但李湞聽到最後卻偏偏品出了些唏噓。
李德裕一生忠於大唐,即便被後人詬病的黨爭,在李湞看來也隻是正確與錯誤之間的矛盾,談不上弄權,更談不上誤國。
李湞來到這個大唐,有些事能改變得了,有些事卻是無法改變的。
顯然何弘敬這句話的語氣中帶著些惋惜之意。
李湞不由悵然道:“放眼大唐,下官最敬文饒公,隻是......”
李湞沒有再說下去,因為何弘敬輕輕抬起的手已說明了一切。
“還是說這茶!”何弘敬笑道。
李湞點了點頭,繼續說道:“此茶甘冽清甜,清新香甜之氣猶重,若是以煮茶之法烹之勢必壞其香,毀其味,而陸鴻漸所創煎茶之法,隻適合老茶,新茶卻是不能的,否則那煙火氣同樣破壞了其原本的味道!”
“原本的味道?”何弘敬雖聽得一頭霧水,但卻也隱隱覺得李湞所言頗有些道理。
顯然何弘敬平日裏都以煮茶品之,所以對於李湞所說的“原本的味道”大為不解。
李湞笑了笑,道:“請使君上一壺沸水便知!”
片刻之後,沸水呈上,隻見李湞捏了一小撮茶葉置於盞內,而後倒入沸水。
頓時一股清香之氣撲鼻而入,沒有煮茶那般無味皆具的濃烈味道,隻有最原本的茶青之氣,單是聞了便讓人心曠神怡。
“好......好了?”何弘敬指了指案上已衝泡好的茶,滿臉疑惑。
“使君稍候半刻,待茶青中的味道逸散出來後,茶湯才最是甘甜清冽!”李湞笑道。
何弘敬的目光緊緊盯著茶盞,熱氣升騰,清香四散,讓何弘敬在大為不解的同時卻又迫不及待。
“下官以為,茶道便是天道,天道便是花開花落、日升日落,所以這茶,也唯有最簡單的方法才能品悟!”李湞輕輕說道,似乎生怕驚擾了這升騰的茶氣。
聞言之後,何弘敬似乎陷入沉默,不知在想些什麽。
少傾,李湞笑道:“使君請用茶!”
何弘敬將信將疑地看了看李湞,而後輕輕端起依舊有些發燙的茶盞。
茶湯還很燙,至少李湞不會喝這麽燙的茶。
“小心......”李湞的“燙”字還未出口,何弘敬卻早已飲了一大口,看得李湞不由自主地吸了一口涼氣。
不知是否因為燙的緣故,何弘敬的臉色看上去並不太好。
“使君......沒燙著吧......”李湞心有餘悸地問道。
何弘敬許久沒說話,隻是端詳著手的茶,若有所思。
“澤遠賢侄,這法子......你自己想到的?”片刻之後,何弘敬終於開口問道。
李湞點了點頭,道:“隻是不入流微末之論,讓使君見笑了!”
何弘敬搖了搖頭,道:“茶道便是天道,天道便是花開花落、日升日落,所以這茶,也唯有最簡單的方法才能品悟!此言甚好,正如這茶,以沸水衝之,法子簡單,但卻是茶葉原本的味道!”
“好......好......好!”何弘敬接連說了三個好字,將剩下的茶湯一飲而盡。
“使君,這茶至少還可再衝三泡,每一泡的味道皆不相同!”李湞見何弘敬要將殘茶倒掉,趕忙說道。
何弘敬聞言後又是吃了一驚,趕忙再倒入沸水,品飲之後卻是不禁朗聲大笑道:“哈哈哈,賢侄高論,今日倒是讓我受教了!”
緊接著,隻見何弘敬豁然起身,笑道:“賢侄今日便住在府中!”
李湞剛要婉拒,卻隻聽何弘敬緊接著笑道:“住下了,一切才有的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