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辰時,滄州城。


    當景城的戰報呈放到橫海節度使劉約麵前時,這位年逾五旬的老者以及麾下眾將始終都無法相信這一事實,更無法相信進攻自己的人竟會是成德軍。


    突如其來的戰事讓橫海軍上下措手不及,而更讓劉約及眾將不解的是,成德軍在進入景城縣城打死屠戮劫掠一番之後竟又迅速原路撤了迴去,似乎對方完全就是為了殺人而殺人,為了搶劫而搶劫,根本沒有什麽明確的目的,而且至今也未見成德軍的任何要求。


    這一切發生得是那麽莫名其妙,又令人費解。


    “我與王元逵素無恩怨,此次這王元逵無端攻我,他究竟想要做什麽?”須發皆已斑白的劉約,麵色陰沉,伸手將案上的戰報重重摔在地上,咆哮著,那蒼老的身子也在顫抖著。


    但話音方落,便隻聽殿外侍衛朗聲奏道:“啟稟使君,成德軍信使求見!”


    “信使?哼!老夫倒要看看王元逵打得是個什麽名堂!傳!”劉約怒聲說道。


    少傾,便隻見一名軍卒進得殿內,躬身說道:“小人見過使君,今有我家將軍手信一封,還請使君過目!”


    說著,信使自懷中取出一封信箋,而後垂首遞至劉約跟前。


    劉約冷哼一聲單手接過,隻看了一眼之後便立刻暴跳如雷怒聲叱道:“王元逵欺人太甚,想要攻打幽州你自去便是了,卻要借道我滄州,如此豈不是要置老夫於不忠不義之地!”


    言罷之後,隻見劉約對那信使怒聲叱道:“你自迴去告訴王元逵,我橫海軍素來不參與諸鎮內戰,但卻不等於老夫便怕了他,此番他無端攻我滄州,今日老夫便記下了,三日之後我橫海大軍定當加倍奉還!”


    信使諾諾而去,但剛離去不久,卻又聽殿外奏報:“啟稟使君,乾寧軍戰報!”


    “乾寧軍?!”


    眾將聞言頓時大驚失色,乾寧軍駐守於滄州北部的青縣,毗鄰幽州,不知這戰又從何而來。


    “傳!”


    話音剛落,便隻見一名騎兵驚慌失措地跑步而入,身上皮甲早已破敗不堪,嘴角的血痕也尚未幹涸,右臂之上赫然是一道深可見骨的醒目傷痕,殷紅的鮮血一直自殿外灑落而進,劇烈的疼痛使其看上去氣息微弱,似乎隨時都要倒下。


    “啟稟使君!今日卯時盧龍軍突至營前,說是要攻打冀州需借道我滄州,我家將軍自然不允,不料盧龍騎兵瞬及攻我大營,猝不及防之下,我軍死傷慘重,李將軍力戰而死!請使君即刻派兵增援!”


    說罷之後,那士兵竟再也支撐不住,口中吐出一道血霧後倒地而亡。


    “什麽!”劉約聞言頓時豁然起身,而後麵色瞬間變得蒼白無比,緊接著便又重重跌坐迴坐榻之上,胸口劇烈地起伏著,口中喘著粗氣竟是一句話也說不出口。


    “使君萬萬保重身體!”


    眾將見狀趕忙齊聲拜道。


    “張仲武!王元逵!”劉約本就蒼老的臉上在此刻更顯頹敗,接連兩大藩鎮無端入侵,使得這位早已厭煩了戰端的老將變得絕望和無助。


    “使君!兩鎮欺我太甚,此辱絕不能忍,末將願往增援乾寧軍!”


    “末將願南禦成德!”


    眾將皆是怒不可遏,隨即紛紛自告奮勇引兵而戰。


    ......


    與此同時,青縣以北的一處密林之內。


    仆固溫一臉厭惡將身上的盧龍軍鎧甲卸下,而後還不忘狠狠啐上一口,而其周圍則儼然是一支全副武裝的“盧龍精騎”,隻是這支“盧龍精騎”中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因為就在今晨,他們輕而易舉地為張仲武又拉來一個敵人,因為他們最為敬仰和信賴的將軍曾說過,他們將會是成德軍乃至大唐帝國曆史上最優秀的騎兵,因為當他們此次榮歸軍營時,得到的將是享之不盡的良田絹帛,等待他們的將是一條通坦大道。


    但沒有人注意到的是,當仆固溫轉過頭望向遠方時,臉上泛起的那抹陰惻惻的笑。


    仆固溫又一次順利地完成了自己的計劃,成功地將橫海軍也牽扯到這場混亂的戰鬥中來,使得這場亂局更加混亂不堪。


    而對於李湞來說,自己猜到了仆固溫的所有,但卻什麽都不能做,也什麽都做不了,因為沒有人相信他的話,也沒有人願意相信他的話。


    張仲武終究沒有理會李湞的建議,不僅如此,甚至還增掉了三千幽州精騎南下。


    而王元逵也依舊死死地將李湞圍困在了深州城外,另一麵則再度調集大軍北上。


    但就在這個節骨眼上,惱羞成怒的劉約調集本鎮五萬兵馬,兵分兩路分別進犯幽州與冀州,而這,幾乎是橫海軍的全部兵力。


    麵對橫海軍的強力插入,無論是張仲武還是王元逵,都顯得有些措手不及,正如劉約不理解為何盧龍、成德兩軍會突然進犯自己一樣,他們同樣不知道橫海軍為何會突然一改往日中立的態度而同時進攻河北最強大的兩個藩鎮。


    仆固溫的計劃無疑是成功的,但對於他來說,這一切還遠未結束,既然要亂,那麽就讓這戰亂波及的範圍更廣闊一些,就在其率部離開青縣的同時,他卻早已將目光瞄向了河北道之外。


    平盧節度位於河南道,領棣州、青州、淄州、萊州、齊州、登州五地,而棣州則緊鄰滄州之南,如今橫海軍幾乎已全軍出動,滄州形成外強內弱之勢,所以這也便為仆固溫南下棣州提供了可能。


    至於仆固溫為何不選擇繼續北上,甚至以此為契機與北藩匯合,其實原因很簡單,北上不僅有盧龍軍,而且尚有一個重兵把守且無法逾越的雄關,渝關。


    所以照此來看,仆固溫選擇南下便是其唯一的出路,但同時也是一條必死之路,因為他知道,自己終究瞞不了太久,也終究會被困死在大唐境內,但仆固溫無憾,因為在他看來自己雖然身死,換來的卻是迴鶻一族複興的希望,而自己的名字也將會永遠地被族人銘記。


    但仆固溫終究卻小覷了一個人,一個在他看來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一個被自己困在深州城外數日,卻始終不曾識得廬山真麵目的少年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頑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盞清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盞清茶並收藏大唐頑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