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當湯山邦彥問起“你忙嗎?”而首藤剛誌迴答“很閑啊”這一刻開始,就注定了口袋怪獸將成為一部紅遍世界的動畫巨作。


    不知不覺口袋動畫已陪伴我們走過13個年頭,這13年間,動畫從一個與現實世界相近的世界逐漸蛻變成一個獨立架空的世界,故事舞台也從一個類似日本的國度蛻變成使用象形文字和英文並以西餐為主食的國家。


    在動畫即將邁進嶄新篇章之際,不妨讓我們停下腳步,來迴看一下當初那個與現實相近的口袋世界的廬山真麵目。


    本文以無印版前期腳本&係列構成首藤剛誌的網絡專欄「シナリオえーだば創作術だれでもできる腳本家」與其撰寫的小說版《口袋怪獸theanimation》,以及96年出版的遊戲攻略《口袋怪獸圖鑒》為基礎,不含本人任何中二言論。


    本文涉及係列初期大量黑曆史裏設定,與現今遊戲動畫有眾多矛盾之處,並且閱讀後可能產生恐懼幻滅等不良反應,閱讀前請三思。


    本文為表達方便,將“口袋怪獸”簡稱為“精靈”或“怪獸”。


    本文預計分以下幾部分完成


    第一章精靈的誕生,發現與發展史


    第二章關於精靈學會以及人類社會的考察


    第三章動畫(小說)裏設定


    第四章霸王龍的化石(消失的幻之劇場版3&最終話構想)


    第一章精靈的誕生,發現與發展史


    精靈的誕生


    精靈的誕生大約在200萬年前。


    這是發生在某個夜晚的事情。


    黑暗中,出現了細微的光芒。


    “碰……”發出輕微地空氣破裂的聲響,然後,一個生物誕生了。


    同一時刻,在別的地方,“碰”“碰”“碰”,那種生物陸續誕生,形狀大小各不相同。那種生物中有與我們所熟知的既存的生物相仿的身影。


    就像遠古時期猿類分支、進化從而誕生人類一樣,這個世界的所有生物皆有其祖先。


    然而,這種生物卻沒有。


    它們在那一夜……


    碰碰碰


    那一夜他們就以現在我們在圖鑒上見到的模樣,突然降臨到這個世界。


    之後,這種生物被人們稱為“口袋怪獸”。


    “為什麽我們的世界會存在口袋怪獸?解開這個謎團,和解開人類的謎團是等價的。”


    ------------節選自彩虹大學攜帶獸學部教授大木·幸成著《攜帶獸研究序說》


    精靈的發現


    公元前四世紀的希臘時代,學者亞裏士多德對大約500種動物進行了分類,後人從他的觀察記錄中並未發現類似精靈的身影。


    最初對精靈進行係統性研究的人是18世紀後葉的法國作家達西林伯爵。雖然當時他隻發現了包括噴火龍,水精靈在內的30種精靈,但其詳細的資料與素描卻為後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之後,精靈的研究以法國為據點,開始向英國,德國,西班牙,意大利等西歐國家蔓延。19世紀末,伴隨著交通手段的飛躍性進步,我國(與日本類似的國家)也開始了研究。


    我國被譽為精靈學鼻祖的西野森教授,在1899年發表了論文《關於皮卡丘進化的考察》,闡述了至今為止被認為兩種精靈間存在的進化關聯性。


    由於這一成果,精靈的研究進入了嶄新的階段,西野森教授也受到了全世界的矚目。從此,我國精靈研究進入了領先水平。順帶一提,當時,被確認的精靈有80種。


    20世紀後期newagescience的代表人物lyallwatson提出了無機物也能擁有心的學說,促進了無機物類精靈的研究。


    1996年現在(此為遊戲設定,小說中未提及具體時間),根據大木博士的調查研究,被確認的精靈達到了150(151)種。


    然而不知為何,隨著時間的推移,生物逐漸滅絕的現在,卻隻有精靈還在不斷被發現。


    廣播劇「超夢的誕生」中也曾提及相關內容


    旁白(阪木):宇宙……浩瀚無垠的宇宙……這片宇宙是從何時開始存在,沒有人知道。但是,某個時刻,宇宙的某個角落,銀河係……太陽係的某顆行星上,生物誕生……進化……出現了人類……然後,又在某個時刻,這顆星球,誕生了新的生命。


    其種類,過百……充滿謎團的生物,人們將其稱為口袋怪獸,簡稱精靈。


    精靈的種類沒有止於百種。隨著時代的前行,新的精靈絡繹不絕被發現。


    (古老的廣播,伴隨雜音)


    播報員1:本日,未明。我國政府接收精靈探查船無線信號……夭零夭夭。我們,雙子島200海裏,遭遇未確認精靈……我們,確信其為傳說的哈克龍。


    (哈克龍的咆哮)


    旁白:載入史冊的發現,不計其數。


    播報員2:啊啊,這個身影,無法呈現給大家看真是遺憾。暴鯉龍,暴鯉龍,現在正朝,這邊過來。兇惡精靈正如其名,真是相當可怕……啊呀,靠,靠近了……啊啊……等一下……不要太認真啊,暴鯉龍先生……啊啊!


    (播報員的悲鳴與暴鯉龍的咆哮)


    旁白:發現伴隨著風險……然而人們並沒有退縮……


    播報員3:臨時新聞。來自精靈學會的重大發表……竟然,世界上最古老的精靈被發現了……其名鐮刀盔……據說它保留著200萬年前精靈的模樣。


    (鐮刀的聲音,鐮刀盔的叫聲)


    許多人的聲音:發現!新的精靈!去發現更多精靈!去找新精靈!


    旁白:更珍貴的精靈,更新奇的精靈……全世界的人們就像發狂一般,尋找著精靈。(也就是精靈潮的到來)


    精靈的研究


    精靈並不是一個種族。精靈是精靈,精靈又不是精靈,偏離進化樹的無法說明的生物,統稱“精靈”。


    精靈身上沒有判定年代的某種元素,所以無法從精靈化石身上直接推斷年代。製造精靈肉體的分子構造,也與普通生物不同。


    精靈,在我國又被稱為攜帶獸,或攜帶小獸。


    技能


    精靈與人類朝夕相處,人們利用皮卡丘進行自家發電,利用妙蛙草的“居合斬”進行森林開發。精靈與普通動物的不同,就在於它們會使用特殊能力------技能。


    為什麽精靈會使用技能,這個謎團至今未能解開。或許這是精靈在誕生的200萬年間,為了與人類共存,而在細胞深處,以dna級別記憶積累下來的吧。


    精靈球


    1925年,我國精靈學鼻祖西野森教授做了抽取火爆猴身上憤怒能量的實驗。但是,已經到了退休年齡的教授搞錯了投藥量,導致貴重的火爆猴體能衰弱。這時,不知是否出於生存本能,火爆猴竟然鑽進了教授的老花鏡盒子中,像胎兒般蜷縮起來。


    以此事件為契機,人們開始開發精靈捕獲膠囊,精靈的捕獲方法也被確立。之後,膠囊經過不斷改良,便有了現在簡便高效的精靈球。


    攜通力


    物質無法轉化為電氣訊號,這被稱為物質通信不可能理論。


    然而本世紀初(小說版),有一個不得了的發現。


    某個三歲的小孩無論如何也想擁有一個精靈球,於是悄悄地拿走了爸爸的精靈球,放到了複印機上,他以為這樣可以拷貝出個精靈球來。但是,他卻錯按了傳真功能。於是這顆精靈球被傳送去了他爸爸的公司。但是原本呆在球裏的精靈卻並沒在公司出現,而是在傳送途中下落不明。


    精靈學會知道此事後大騷動,因為精靈球本身並不具備傳送功能。經過調查,他們得出一個結論,所有精靈都擁有一個能力,那就是將自身和容納自身的容器轉換成電子信號。這一能力被稱為攜帶獸通信能力,簡稱攜通力。


    之後,學者們又進行了大量研究。


    初期實驗時,精靈球傳送成功,裏麵的精靈卻不翼而飛的情況屢有發生。


    目前人們通信時使用的精靈球普遍為通信公認規格精靈球。


    常用的通信網絡有,精靈中心電腦專用線路,使用精靈通信衛星的pokee通信以及全世界國際通信協會的大容量口袋網絡。


    使用其他未公認通信網絡或便宜的互聯網容易引發通信事故。


    第二章關於精靈學會以及人類社會的考察


    (以下內容全部出自小說。


    “精靈學會”可看作首藤個人對精靈的思考,許多想法在動畫前期尤其是首藤負責的腳本(13話「正輝的燈台」,31話「好多地鼠」等)中都有所體現,“人類社會”則是動畫世界觀的補充。


    隻對世界觀感興趣的同學請直接跳到“人類社會”。)


    精靈學會


    研究之謎


    在西野森教授發現精靈的收納能力前,口袋怪獸被人們叫做什麽?曆史上沒有任何記載。


    達西林伯爵究竟怎麽稱唿口袋怪獸的?


    無論怎麽稱唿,精靈存在的事實不會改變。也就是說,依我的推理,達西林伯爵的時代,精靈擁有別的稱號,而不知為何,這些稱號被有意抹去了。


    不隻是稱號。


    西野森教授也好,大木博士也罷,這些精靈學的泰鬥,都在研究進行到某一時期,突然離開公眾舞台。而18世紀的達西林伯爵發表完30種精靈後,更是消聲匿跡。


    這一傾向,作用於世界上所有著名精靈學者。


    為什麽,這些有能的研究人員都不約而同選擇引退。


    謎。


    ---------------------和大木博士毫無關係的無名研究員


    節選自第98屆全世界攜帶獸學會參加代表精靈分析家曽根崎·正輝收到的電子郵件


    針對精靈的警告


    ……和精靈相處……


    目前為止,以精靈為題材的動畫,電影,小說數不勝數。


    但沒有一部,描繪出了精靈真實的姿態。劇中所描繪的精靈,充其量隻是人類眼中認為的形象。


    用不好聽的話說,隻是人類的一廂情願。


    被認為頭腦好,性格溫柔,通靈性的精靈們,是否真的理解人類的話語,誰都無法斷言。


    現階段的研究,我們尚未理解精靈的語言。就連精靈間是否有共通的語言,是否有其他的意思傳達方式,也無從知曉。


    在精靈潮的當今,精靈研究員,訓練師,把精靈當寵物養的愛好者,所有和精靈有關的人們,都有必要明確一點。


    我們所麵對的精靈,究竟在思考什麽,以什麽為基準行動,坦白說,我們一無所知。


    我們和生物交往,不能按人類想當然的方式理解。


    現在,在訓練師和飼養珍貴精靈的人間,事故時有發生。


    低級的事例,和皮卡丘一起洗澡引發觸電,把波波帶進烤鳥肉店被波波啄傷。


    這樣的事意外的相當頻繁。


    撇開愚蠢的案例,飼養兇暴的精靈導致受傷甚至死亡的例子也不在少數。


    根據未公開紀錄,發生在訓練師身上的事故,有86%,都跟自己的精靈有關。


    這些事故的大部分,都是人們想當然認為“精靈會聽主人的話”。而這種錯誤觀念,正是來自於動畫,電影,小說中對精靈的描寫。


    精靈是精靈。精靈有它自己的生存方式。


    尤其野生精靈,它們的行為舉止我們完全無法把握。


    不要用輕鬆的心態去捕獲和飼養野生精靈,而這正是當下攜帶獸學會必須向全世界發出的警告。


    -------------------攜帶獸行動學肯達拉·勞倫斯


    野生大學亞馬遜支部教授


    節選自第99屆全世界攜帶獸學會特別演講


    肯達拉·勞倫斯教授的演講無疑是針對精靈潮潑出的少數幾滴冷水之一。然而學會的大部分學者都熱衷於新精靈的發現與研究,肯達拉·勞倫斯的唿籲被徹底無視。


    關於進化的反論


    進化論勝利學會:信仰達爾文進化論的學者團體


    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精靈是絕不被允許存在的生物。


    然而,由於精靈確實存在,令達爾文進化論者感到頭疼。


    為了否定精靈的存在,他們發表各類學說,過激派中甚至有企圖滅絕精靈的人士出現。


    進化,是用來描述地球上不斷進化的生物而創造出的詞匯,不應給200萬年前誕生的精靈使用。


    比如說綠毛蟲進化為鐵甲蛹,這種蟲,蛹,蝶的變化,在生物學上叫**。


    卵中孵出蝌蚪,蝌蚪長成青蛙,這也不叫進化。但是反過來,所有精靈的進化,又不都像**。


    精靈的進化奇怪的部分太多。


    皮卡丘和雷丘長相相似還好說,同樣生活在海中的鯉魚王的進化形是長相離開八隻腳的暴鯉龍,實在不可理喻。把鯉魚王暴鯉龍比作蝌蚪青蛙,也說不通。


    有一點可以肯定,所有精靈以外的生物,都擁有遺傳因子的記憶。許多生物尋根問祖,都可以找到相同的遺傳因子。就算人類和青蛙,也具有共通的遺傳因子。這是生物皆誕生於地球的最好證據。精靈又怎樣?精靈和人類有共通的遺傳嗎?和其他動物有嗎?這個答案,至今無人找到。


    這種充滿謎團的生物,我們能叫它們生物嗎?我們達爾文進化論勝利學會,不希望進化,**之類的詞用在精靈身上。


    進一步說,進化論無法說明的精靈,活在世上本身就是個麻煩。……那麽精靈的進化究竟該怎麽稱唿……不該存在的生物的進化壓根不配得到定義。


    ------------------------------------秘密演講達爾文進化論勝利學會會長孟德爾·華萊士博士


    節選自達爾文進化論勝利學會秘密崛起集會的錄音磁帶


    精靈變化現象確實存在……隻是進化這一叫法淺顯易懂,不知何時流傳開來。進化論上的進化,和現象上的進化的區別,還有待人們去探索。


    -------------------------------------節選自精靈分析家曽根崎·正輝的迴想錄


    人類社會


    這個國家和20世紀的日本極其相似。


    小卒大人法


    「小學生卒業後即成大人法」,簡稱小卒大人法


    義務教育隻到10歲,法律上10歲未滿為兒童,小學畢業後便是大人。


    想上中學的可以去上。


    10歲生日後的次年4月,便可以獲得精靈捕獲資格,允許持有精靈球。保護法規定,一人能持有的精靈最多為6個。


    因為10歲後便是大人,所以不存在18禁,未滿18等製約,同樣犯罪後會被逮捕,不存在報告家長這種說法。


    10歲後,自己的進路可以自己決定,可以上學,繼承家業,尋找工作,甚至結婚。


    自然也要繳納稅金。


    小學剛畢業的訓練師可以獲得一隻精靈省(省:相當於中文的“部”,行政機關)提供的獎勵獎學精靈。由於訓練師誌望者的激增,近處的研究所,一般隻備有禦三家每種一隻,因此想要精靈的人配發當日必須趁早。


    除了精靈外,訓練師還必須從公認研究所領取圖鑒。


    職業與社會現狀


    這個國家像警察這樣認真的工作,幾乎都由女性從事,男性能和警察掛鉤的職業,最多就是小偷和私立偵探。


    男性一旦步入好奇心旺盛的成長期,就容易立誌去當訓練師。


    但是現實是,並非每個人都能成為訓練師,中途受挫的人占大多數。盡早察覺的還有救,追逐夢想陷得太深的,到頭來一事無成。這些人長大後,就算想從事其他工作,會的也隻有怎麽拋精靈球。這些妄想一夜成名做白日夢的家夥,讓他們去當警察醫生,街道早已小偷遍地,醫院也隻會製造更多病人。因此,這個國家的重擔,都挑在女性肩上。


    君莎家族,自古以來擔任警察一職,這個國家的三分之一的警官,都叫君莎。剩下三分之二,則是結婚後更改姓氏的,或是她們的女兒和親戚。君莎是姓,名字則多包涵數字,如一子,二子,三子,三十子,八百子等等。


    同樣喬伊也是姓。這個國家的精靈醫生幾乎都是喬伊。


    訓練館的曆史與現在


    以前,引退的訓練師為了傳授長年的經驗而開設道場。


    創始者多為名人,以自己擅長的屬性,創立了許多流派。比如裏表草星流二派,裏表水瀧流二派,正·負,安培流,裏表岩岩流等等。


    注重流儀和身份的訓練館不知何時開始采取世襲製。


    隨著訓練師潮的到來,街道建立起各式各樣的道場和訓練館,中間也不乏財迷心竅的可疑訓練館。


    於是文部省下達規定,對道場和訓練館實施認可製,平均兒童1萬人的街道允許開辦一間訓練館。


    兒童1萬人以上的城市采取學區製,也就是說大城市存在多個訓練館。


    然而隨著少子化的加速,人口越發密集於大城市,導致許多小地方的兒童數不滿1萬。


    弟子減少,收入也就降低。訓練館的運營並不樂觀。


    於是開始推行一個故鄉一間訓練館的運動,少子的地區,經費由國家負擔。訓練館首領成為了地方公務員。


    然而隨著首領公務員化,有了固定收入源後,疏於訓練,訓練館水準越來越低。


    另外公務員工資也並不高。


    比起繼承父母的訓練館,去外頭打拚的收入更可觀,許多後繼者以優秀訓練師為目標,離開訓練館。


    弟子們也發現隻在一個訓練館修業,掌握的也隻有一種屬性。訓練師的理想是成為能靈活運用任何屬性的大師。


    全世界的所有國家都希望能培養更多精靈大師,其理由是各國最高國家機密。


    於是,我國為保證作為教育機關的訓練館的質量以及訓練師誌望者的健全發展,推行了徽章製。


    訓練師在某一地區挑戰訓練館獲得徽章,集齊八枚徽章後參加地區聯盟。


    弟子稀少的訓練館,也因為要應付旅行的訓練師,避免了什麽都不做白白拿錢的尷尬。


    訓練師誌望者們,也因為要挑戰各種屬性的精靈,而具備了應對各種精靈的知識。


    並且,首領如果連續丟失四枚以上徽章,就將失去首領資格,將位置讓給後繼者。


    因此挑戰者少的訓練館也無法疏於訓練。


    另外訓練館的比賽是經過文部省推薦文化廳·環境保護廳,通產以及厚生病院省,大藏銀行省,合並前郵政省與自治省與警視廳,全國精靈學會以及全世界精靈訓練師團體公認比賽。


    經過公認的比賽,精靈和訓練師在比賽中如果受傷,治療費入院費都將由健康保險全額支付。


    徽章製就這樣持續了50餘年。


    也產生諸多問題。


    訓練館的子女,隻會操縱家族拿手的精靈。他們也應該作為訓練師得到全麵培養。並且也有想做別的工作的小孩。但是由於小地方的訓練館運營並不樂觀,就算想去幹別的事,也心有餘而力不足。


    萬一首領連敗四場,而家裏又沒有後繼者,那長年經營的訓練館就不得不轉讓給外人。


    為了避免這一情況,經營者必須養很多後代,這也使得他們的生活越發艱苦。


    有些地區,訓練館隻是虛名,一邊從事其他職業的首領也不在少數。


    還有一些人在三次敗北後,第四戰時故意買通挑戰者,以保其身份。


    這雖是明顯的不正當行為,可是看看他們慘不忍睹的經營狀況,又實在不忍心告發。


    精靈訓練館……尤其是弟子稀少的偏僻地區訓練館,不僅僅需要兒童補貼,國家強有力的援助更是必不可少。


    ------------------------節選自文部省精靈訓練館白皮書


    我的夢想


    我家是間水係訓練館。


    一個月會來兩三位挑戰者。


    首領的爸爸,有時候贏,有時候輸。


    贏的時候,吃壽喜燒,輸的時候,吃鯉魚王鱗片熬的汁煮出來的粥。


    我不討厭鯉魚王,但我不喜歡鯉魚王的粥。


    輸的時候的爸爸,會把鯉魚王的鰭放進酒裏喝,然後像兇惡精靈暴鯉龍一樣發狂。


    第二天,輸的消息會傳到學校,


    “你的訓練館就是鯉魚王……沒有用的鯉魚王”,被同學欺負。


    其他的日子,迴家後,爸爸會,不是欺負我,是嚴格訓練我。


    我從三歲開始,一直在做,成為首領的訓練。


    在水裏,可以三分鍾,不用唿吸。


    我,成為首領後,每月都想吃,兩三迴壽喜燒。


    ---------------------出自某個水係訓練館家庭的少年(8歲)的作文


    第三章動畫(小說)裏設定


    (本章重點介紹小說版登場人物以及城鎮。隻關心世界觀的同學可以整章跳過)


    訓練師排行


    新聞和電視每日都會公布國內top10。


    兒童雜誌《精靈·漫畫》,大人專門誌《月刊精靈·訓練師》以及對手公司的《精靈之友》每月都會更新top1萬的名單。


    真新鎮


    真新鎮作為鄉下地方,小學畢業後,能從事的工作很有限。因此幾乎所有小孩,都立誌成為訓練師啟程旅行。


    真新鎮的訓練師水準都很低。從未有人擠進過前10。偶爾可以在top1萬的末尾見到幾個真新鎮出身的人。


    真新鎮原名純白鎮。


    百多年前,一名叫大木·真新的男子獲得國內931位的排名,成為了小鎮的英雄。人們為紀念他,將鎮名改作真新。大木博士亦是其子孫。


    大木博士:


    大木因在著作《攜帶獸研究序說》中發表“口袋怪獸和這顆星球的任何一種生物都截然不同”,而引起精靈學會關注,這是在大木20歲時。


    這一研究成果得到認可後,大木25歲便指名為彩虹大學攜帶獸部名譽教授。


    然而,這之後大木並未發表重大學術報告,三十幾歲就歸隱故鄉真新鎮將自己關進小小的精靈研究所。


    有說研究中碰到瓶頸,有說和當時監修的精靈電影中扮演精靈的女演員失戀,其真正原因至今仍是謎。


    其後在真新鎮獨自研究20餘年。


    曾撰寫《圖表式,現代精靈必勝法》,暢銷至今。


    大木有兩個兄弟,大哥是真新鎮鎮長,二哥是真新鎮郵政局長。


    小智媽媽


    花子。29歲。大美人。


    17歲時,曾上過《精靈之友》雜誌封麵。


    繼承去世母親的家業,經營餐館兼旅店的真新屋。料理非常美味。


    其真正夢想也是成為訓練師。


    18歲的某一天,遇見真新屋住宿的青年後一見鍾情,後懷上小智。


    被百人以上男子告白,但從未想過**。花子並非對丈夫戀戀不舍,隻是不希望在撫養小智這件事上給別人添麻煩。


    擔心小智會和丈夫一樣人間蒸發。


    小智爸爸


    小智出身後立刻動身旅行,從此斷絕音訊。最後一次聯係是在尼比市。


    名字從未上過top1萬。


    就連隻要是公認訓練師就一定會留名,擁有10億人記錄(包括過世)的全世界精靈訓練師組合會員名簿中都沒有其名字。


    另外小智祖父也在花子尚未出身時踏上旅程,從此音訊全無。


    小茂


    10歲。聽從鎮長(大木博士兄長)建議每天往返兩小時去鄰鎮上學。旅行中同行的拉拉隊也是鎮長從鄰鎮請來的。


    小智


    10歲。雖然立誌成為精靈大師但是知識匱乏,經常因為愚蠢行為被小霞抽耳光。


    小霞


    華藍四姐妹的老幺。父母因為承受不了經營訓練館的壓力而丟下四姐妹。看不慣姐姐們擅自將訓練館改造成劇場而離家出走。


    小剛


    和動畫設定不同。


    母親為了經營訓練館9度和人結婚,生下21個子女(8對雙胞胎),小剛獲得館長資格後留下“繼承人留得夠多了,我的任務已經完成,從今往後我要好好體驗我自己的人生。”從此下落不明。


    小剛旅行後由弟妹們繼承訓練館。


    皮卡丘


    不願進入精靈球的皮卡丘在家養皮卡丘中極其少見。家養皮卡丘愛向人類撒嬌,小智的皮卡丘特立獨行,明明不聽從小智命令卻依舊呆在小智身邊。


    原本是夜行性生物,野外露宿的夜晚時常因警惕身邊的動靜而失眠,因此小智的皮卡丘經常在白天昏昏沉沉。


    皮卡丘在成長和經驗不足的階段進化成雷丘,會因無法控製體內電力而出現休克甚至心跳停止等現象。通常這些雷丘救醒後會因為懼怕電氣而患拒電症,由於缺少體內必須的電力,這些雷丘最終會骨瘦如柴成為無法使用電氣的雷丘。


    武藏


    成為火箭隊前曾是珠寶大盜,但拿到電視上鑒定的珠寶卻得到超低評價而遭人嘲笑。對美相當執著。曾變裝播音員,為了提高火箭隊偷盜精靈的價值而在節目中謊報精靈人氣排名。播音技術一流。


    小次郎


    小時候很安分因此存在感很弱。很注重照片裏的自己。


    喵喵


    會說人話。在攜帶獸學上,被認為不可能存在,絕對不能存在的喵喵。


    另外精靈和精靈間的語言並不相通,精靈也不懂人類語言,但是它們總能明白對方想表達的意思。武藏和小次郎對喵喵聽得懂其他精靈的語言表示驚訝。


    尼比市


    盛產各種岩石,但隨著混凝土和新建材的廣泛使用而逐漸衰敗。對石頭不感興趣的年輕人紛紛出城,城裏留下的多是老頭老太。


    華藍市


    花與水的街道。設有著名的溫泉街。曾經旅遊業旺盛。後來為吸引更多觀光客而建造了許多遊樂中心,表演廳和酒場,導致城裏奇奇怪怪的人四處遊蕩,治安很差。城裏隨處可見的花也多為假花。


    枯葉市


    這個國家曾在戰爭中戰敗,一度被別國侵占。枯葉作為軍港吸收了大量西洋文化,建造了許多西式建築,港口也停靠著大量外國軍艦。


    隨著全球金融風暴,外國海軍將許多不需要的船隻丟棄在枯葉。那些船隻被分解後,船引擎就用來給街道發電。因此枯葉的電費特別便宜,也有了電氣街這一別名。


    第四章霸王龍的化石(消失的幻之劇場版3&最終話構想)


    消失的幻之劇場版第3彈


    首藤剛誌並沒有打算將世界觀局限於紙張之上。


    精靈是什麽?


    精靈是人類無法理解的不可思議生物。


    首藤讓正輝穿上化石盔睡衣,去體會精靈的心情(13話「正輝的燈台」),讓地鼠大鬧工地,去告誡人類這裏是它們的居所(31話「好多地鼠」)。


    超夢的逆襲,是對自我存在的提問。


    路基亞的爆誕,是自我和自我間對共存的追求。


    而劇場版第3作,並沒有打算講述結晶塔的故事。


    動畫中的口袋世界,是一個隻有精靈與人類的世界。實際的動物並不存在。實際的動物早已滅絕,隻活在傳說中。


    雖然動畫早期時不時會冒出些類似動物的物種,但這純粹屬於作畫失誤,並非首藤本意。


    總之,原定的劇場版3,是一個在隻有精靈與人類的世界中,出現第三類事物的故事。


    故事從一具霸王龍化石的出土開始。


    霸王龍不由分說是地球中生代實際存在的恐龍。


    口袋怪獸中有化石精靈。


    那麽,實際的恐龍化石呢?


    在隻有精靈與人類的架空世界中,出現了實際存在的恐龍化石。


    精靈世界的生物學會大騷動。然後,他們注意到一個重大的事實。


    達爾文的進化論。進化論闡述了人與動物的進化過程。可是,口袋世界裏隻有人類與精靈,實際的動物並不存在。


    翻閱古代文獻,可以發現這個世界上曾經存在過實際的動物。但現在卻不存在。它們隻活在文獻中,人類的記憶裏沒有它們。


    精靈誕生的年代沒有定論,進化論不適用於它們。盡管如此,新種精靈依舊無止境地被人們發現。


    過去許多研究精靈的學者,到達一定境界後都不約而同中止研究歸隱鄉舍,不再發表研究成果。大木博士也不例外。


    為什麽會這樣?


    動物從人們的記憶中消失得一幹二淨,盡管它們仍完好保留在文獻中。(甚至連照片都有)


    難道這個世界的存在本身,就隱藏著巨大的秘密?


    人們通過霸王龍化石的發掘,開始認真思考自己生存的世界究竟是什麽。


    然而,還沒等他們想通,霸王龍化石的眼部就被青光纏繞。


    化石動了起來。朝著某個方向,筆直前行。


    前行路上,有人類世界也有精靈的野生世界。


    有川河也有海洋。


    總而言之筆直前行。


    前行路上一切阻礙,皆踏平在其腳下。


    不阻止霸王龍,便無法解開隻有人類與精靈的這個世界的謎團。


    前行路上,有主人公小智的真新鎮。


    有許多精靈的生活圈。


    大木博士的研究所被踏成廢墟。


    他隻是喃喃自語,“我知道這一刻終究會來臨,雖然我並不明白為何會如此……”


    大木博士確實一無所知,除了“這一刻終究會來臨”。


    必須要阻止筆直前行的霸王龍化石……


    精靈和人類,都本能地試圖讓化石停下。


    不停止霸王龍的化石,這個擁有精靈的世界其存在本身就將麵臨危機。


    連麵臨危機的理由都模糊不清,隻是本能地這麽感覺。


    前行路上,上演著各式各樣人類與精靈的活劇。


    隻是,霸王龍化石依舊筆直前行。


    挺身而出試圖阻擋化石的精靈與人類。


    追趕著前行的化石試圖阻擋的小智一行,以及火箭隊三人組。


    前行路上,有火箭隊的秘密基地。火箭隊本隊也積極展開阻擋化石的行動。


    這一刻,不分敵我。


    為了阻擋霸王龍的化石,使出渾身解數。


    能保持冷靜的,也隻有信仰“自我存在”的超夢之流。


    終於,霸王龍的化石停了下來,在它停下的地方……


    故事嘎然而止。


    動物究竟是什麽?


    人類究竟是什麽?


    去思考他們的區別與相似,答案並不難找到。


    就算不借助口袋電影,也能表達的主題。


    這就是幻之口袋劇場版3的構想。


    電影的主體是“自己生存的世界究竟是什麽”


    首藤為這個腳本足足構想了半年。他想了許多理由來應付諸如“這麽複雜的東西拿出來搞壞世界觀怎麽辦”之類的反論。


    可出乎他意料的,阻止霸王龍化石前行的,並非有關世界觀的責難,而是製作人一句簡簡單單的“讓無機質物動起來的電影不賣座”。


    霸王龍的化石最終未能登上銀幕,取而代之的是大家熟知的《結晶塔之帝王》,這也是首藤剛誌最後一部口袋電影。


    最終話


    斯巴達克起義-----------------------〉standbyme


    “自我存在”,“共存”,“生存的世界”。


    首藤在對精靈的不斷思索中,體力和精力早已嚴重透支。


    他有想過劇場版4,卻什麽也想不出。


    在他腦海中唯一想定的,隻有那永遠不會實現,卻可以真正意義上徹底完結整部係列的,口袋動畫最終章。


    故事從精靈們引發起義開始。


    就像羅馬時代的斯巴達克起義一樣,精靈們發現自己看起來像是被當作朋友對待,實際一直都在充當人類的奴隸。於是它們發動起義,而起義軍首領,正是那不願呆在人類製造的精靈球中,個性強烈的小智的皮卡丘。


    在動畫末期,皮卡丘已經具備足夠強大的力量。


    強到就像羅馬時代將羅馬逼入絕境的角鬥士斯巴達克。


    小智與皮卡丘依然沒有忘卻過去的友情。皮卡丘是應該選擇作為精靈獨立?還是和異種類生物的人類一起,堅信情感與友情,尋求共存之路?


    小智和皮卡丘苦惱不已。


    “但是人類和精靈是可以共存的”


    這時站出來的,是為了阻止這場戰爭而大肆活躍的火箭隊三人組。


    他們激勵那些無能的精靈,憑借喵喵奇奇怪怪的翻譯行走戰場。而且,喵喵會學習人類語言,也正是因為他為了博得心上貓的歡心,而勵誌成為人類的結果。(71話「喵喵的abcde」,這一話正是原定最終話的鋪墊。)


    火箭隊三人組是精靈與人類共存的典範。


    除去他們,還有那麵對“自我存在的提問”,自己是精靈?是人類?還是克隆?尋找到答案的超夢。


    無論對方是精靈,是克隆,還是尚未接觸的什麽,隻要自我的存在不滅,我們便可以和任何事物共存。


    這還不是結局。


    口袋世界是什麽?


    什麽是口袋世界?


    答案,早在冒險的開始便已闡明。


    當遊戲主角走下樓梯,打開電視,電視裏顯現的是4個行走在鐵軌上的少年。


    standbyme,《伴我同行》,1986年的美國電影,講述一個作家成年後迴憶兒時某個夏天與夥伴們尋找傳說中的屍體的冒險故事。聽信流言而踏上旅途,在大人眼中是如此荒唐無稽的,可在少年眼中,卻是一場跌宕起伏的大冒險。


    尾聲


    歲月飛逝,已是年邁老人的小智,迴想自己的往昔。


    那是被美化的少年時代的迴憶。空想……,與想象的生物口袋怪獸的冒險。友情。共存。


    那是活在現實世界的小智兒時未能邂逅的東西。然而,在少年時代的某處,皮卡丘和精靈們確實就在那裏,武藏,小次郎,超夢也都在那裏……不隻如此,小智少年時代經曆的全部冒險,都在老人小智眼前一一閃現。


    小智耳邊傳來媽媽的聲音。


    “好了,快去睡覺。明天就是出發的日子。”


    翌日清晨,被媽媽喚醒的小智重新變迴少年的姿態,精神抖擻地衝出家門。


    那並不是收服精靈的旅行,也不是成為精靈大師的旅行,那是尋找自我,尋找與他人共存的大冒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遠山祈醬的無節操大冒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好吃的節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好吃的節操並收藏遠山祈醬的無節操大冒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