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光宗山下有一個小鎮,轉過三四裏路,沿著主官道走過去就能看見,小鎮裏人口大概隻有一百戶多一點兒,隻比村子多不了多少,稱其為小鎮的原因是這地方還算是繁華,有酒樓有各種商鋪,一般的小村子都是各家務工務農晨起暮歸,過著封閉的日子,而小鎮子裏頭的人們,年輕一輩都出去闖蕩,留下來的多是有田地或是有家業的人,家業都不大,但維持生計足以,閑適到安然自得,正應了江南道上詩人的名篇,“高樓春風三十橋,不似南田蝴蝶中。”
小鎮子裏有一家鐵匠鋪,平時主要的生意都是靈光宗上委托製造的一些兵刃刀劍,以及小鎮子裏人家們家中必備的一些鐵質器皿,雖然銀子賺的比起隔壁酒樓裏頭的要少太多,而且天天都呆在明火邊上,燒得皮膚發黑,但是老鐵匠是那種幹一行必然愛一行的人,一輩子不愛其它,就愛和這爐火鐵錘呆在一起,也不顧家裏頭的黃臉婆多有牢騷,隻是早起貪黑把活兒做好,看到客人過來拿貨時滿意的一個點頭一聲讚美,就高興得去喝上兩杯酒,說是用再好的菜肴下酒,也不及用好心情來咽酒,其實這話看起來是沒幾分道理,但細細去看,倒真有點兒意思。
老鐵匠家裏頭的那個不爭氣兒子,從小想要教他學武,爭氣的話長大了去邊關撈點功名,沙場上用人頭堆些戰功,說不定衣錦還鄉還能有皇帝的褒獎,那就可給他爭了大麵子,不至於以後還會在小鎮子裏頭給人家說成是一事無成的莽夫抬不起頭來,要是不濟些,也可以去江湖裏頭混點名頭,有個安腳地方就不錯。
這也是如今一個烙印在人們心中難以更改的想法,同樣是武人,當兵的要比混江湖的高出一大截來,盡管如今江湖看似蒸蒸日上,但江湖人的名聲,還是遠遠不及那些在話本裏頭一騎當千的大將軍,楚刀所指,即為楚地,那句話也不知當年振奮過多少人心。
可惜老鐵匠的兒子就是不愛從武,非要去從文,去讀那在老鐵匠眼中隻是一堆破紙的聖賢書,說是想要以後考取功名,憑著腹中學識來改變天下。
家裏頭的黃臉婆是極為支持兒子的這個決定,但他卻絲毫不以為意,憑著那書裏頭寫著的幾個字兒就能改變天下,哪有這種簡單的事情,咱們大楚的天下就是靠著馬背上的將軍馬背下的士卒,用一刀一劍給生生砍出來的,天下從來都是用血和骨頭堆起來的東西,靠文章靠學識,在老鐵匠眼裏,無異於癡人說夢,關於這一點,過去他和黃臉婆不知道吵過多少架,白天要早起打鐵,晚上還得受著這麽一股子窩囊氣,弄得那段時間老鐵匠連酒都喝不高興,頭上的白頭發也是一下子多了許多。
但後來呢,老鐵匠也想開了,兒子想要做個啥,他自己願意做啥,自己肯定是管不了了,又不是幾歲的小童,心思都已經像是那分叉出樹幹不再筆直生長的樹苗一樣,修剪也沒法子修剪,幹脆算了,反正自己圖的不過是兒子以後能好好過日子,能做出些成績是好事,做不出來,也沒多大所謂,從武從文,那都是年輕人自己想的事情了,自己盡管想讓他從武,但他沒這個心思,怎麽說都沒用,還不如不去管了,他記得小鎮子裏頭曾經來過一個在邊關經曆過生死後來又成了江湖上鼎鼎有名大人物的人,他屁顛屁顛酒都沒喝就跑過去問他心裏頭的疑惑,那個人說了一句話,他這種向來記不住東西的人,卻也記憶尤深。
那個人說,時代不同,文武分量也不同,如今這個年頭,你兒子的選擇說不準是正確的。
老鐵匠自己其實沒讀過書,也不知道這其中的深意,隻是覺得既然人家這種大人物都說了自己兒子說不定是對的,那就行了,也就沒管這一樁事情,隻是有時候會想起兒子來,也不知道他現在在哪裏過得如何,吃不吃得飽穿不穿得暖,後來轉念一想,原來是自己老了,關心的事情不再是什麽從文從武的問題,兒子幹啥與他現在的關係都不大,他關心的不過是兒子好不好,有時間的話,能迴來看看就夠了,迴來了老爹肯定不會再打你罵你,管你是從文還是習武,咱們爺倆一起喝杯酒,喝醉了迴家睡覺睡到大天亮,就這樣我就知足了。
老鐵匠敲了一記錘子,想起許多事情,微微歎了一口氣。
門外不知什麽時候,站著個年輕人,年輕人長得很俊。
老鐵匠看見年輕人後,放下手中的錘子,招手道:“進來坐進來坐,你上次要的那東西我已經照你說的給你做好了,你先歇歇,我去拿給你看,要是滿意再付錢,不滿意我還可以再做,沒事的。”
年輕人微微笑著點頭,然後隨便找了個地方坐下。
過了片刻後,老鐵匠手裏拿著一張鐵質麵具,看起來沒什麽重量,麵具很普通,好像是那普通戲子在台上戴的麵具,隻是上頭沒有那麽多繁雜的花紋,隻是在雙眼部分中間,有一條線貫穿兩眼,仿佛是一道刻意做出來的劍痕,除此處,僅僅是普通麵具。
老鐵匠將手裏頭的麵具放在年輕人手中,年輕人微微笑了笑,然後戴上,那張很俊俏的臉龐一下子就被麵具遮擋在了後麵,隻能看到那一條劍痕,以及雙眼處留出來的兩個小洞。
老鐵匠也不知道這個年輕人訂製了這麽一個好像沒什麽作用的鐵質麵具做什麽,但做他們這一行的,與江湖人打交道很多,平時也不會去多問,他隻是打量了一下自己親手做出來的這張麵具,然後問道:“客人,你覺得我做的這麵具咋樣?”
年輕人戴著麵具走了兩步,左右轉了轉腦袋,然後摘下麵具,理了理頭發。
“還不錯。”
待付過了錢之後,老鐵匠看著年輕人,欲言又止,最終沒忍住,開口問道:“客人,我就隨口一問,你這掛著的兩柄劍,我瞧著這做工,絕對不是近年來的工藝,而且光是劍鞘的材質,就肯定不是一般價錢能夠弄得出來的,想必客人你是哪個大戶人家的公子吧?”
年輕人笑著搖了搖頭:“不是,這兩柄劍,是我一個老朋友送給我的。”
老鐵匠點頭,然後由衷讚歎道:“那你那個老朋友,肯定是真的了不起啊。”
年輕人微微低頭,輕聲應道:“是的,他的確很了不起,非常了不起。”
老鐵匠繼續問道:“客人,你既然有這麽兩柄劍,那想必肯定是江湖中的劍客吧?”
年輕人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我是會用劍,但不是什麽劍客,我是個江湖人,但也不算是什麽江湖人,其實吧,我和你說句實在話,我從來沒有覺得這江湖有多好,要是能讓我重新來過一次的話,我會去當個讀書人。”
老鐵匠擺手道:“讀書有什麽好的,客人,你這話說的。”
年輕人沒有再多說什麽,轉身離去,隻是在離去之前,他突然停下腳步,背對著老鐵匠說了一句話,然後再次抬足,離開了這家鐵匠鋪。
那句話,成為了老鐵匠在過去問那個江湖鼎鼎有名的人物之後,記在了心裏的第二句話。
年輕人說,這個天下,從來死的都是武人,最後的贏家,都是文人。
小鎮子裏有一家鐵匠鋪,平時主要的生意都是靈光宗上委托製造的一些兵刃刀劍,以及小鎮子裏人家們家中必備的一些鐵質器皿,雖然銀子賺的比起隔壁酒樓裏頭的要少太多,而且天天都呆在明火邊上,燒得皮膚發黑,但是老鐵匠是那種幹一行必然愛一行的人,一輩子不愛其它,就愛和這爐火鐵錘呆在一起,也不顧家裏頭的黃臉婆多有牢騷,隻是早起貪黑把活兒做好,看到客人過來拿貨時滿意的一個點頭一聲讚美,就高興得去喝上兩杯酒,說是用再好的菜肴下酒,也不及用好心情來咽酒,其實這話看起來是沒幾分道理,但細細去看,倒真有點兒意思。
老鐵匠家裏頭的那個不爭氣兒子,從小想要教他學武,爭氣的話長大了去邊關撈點功名,沙場上用人頭堆些戰功,說不定衣錦還鄉還能有皇帝的褒獎,那就可給他爭了大麵子,不至於以後還會在小鎮子裏頭給人家說成是一事無成的莽夫抬不起頭來,要是不濟些,也可以去江湖裏頭混點名頭,有個安腳地方就不錯。
這也是如今一個烙印在人們心中難以更改的想法,同樣是武人,當兵的要比混江湖的高出一大截來,盡管如今江湖看似蒸蒸日上,但江湖人的名聲,還是遠遠不及那些在話本裏頭一騎當千的大將軍,楚刀所指,即為楚地,那句話也不知當年振奮過多少人心。
可惜老鐵匠的兒子就是不愛從武,非要去從文,去讀那在老鐵匠眼中隻是一堆破紙的聖賢書,說是想要以後考取功名,憑著腹中學識來改變天下。
家裏頭的黃臉婆是極為支持兒子的這個決定,但他卻絲毫不以為意,憑著那書裏頭寫著的幾個字兒就能改變天下,哪有這種簡單的事情,咱們大楚的天下就是靠著馬背上的將軍馬背下的士卒,用一刀一劍給生生砍出來的,天下從來都是用血和骨頭堆起來的東西,靠文章靠學識,在老鐵匠眼裏,無異於癡人說夢,關於這一點,過去他和黃臉婆不知道吵過多少架,白天要早起打鐵,晚上還得受著這麽一股子窩囊氣,弄得那段時間老鐵匠連酒都喝不高興,頭上的白頭發也是一下子多了許多。
但後來呢,老鐵匠也想開了,兒子想要做個啥,他自己願意做啥,自己肯定是管不了了,又不是幾歲的小童,心思都已經像是那分叉出樹幹不再筆直生長的樹苗一樣,修剪也沒法子修剪,幹脆算了,反正自己圖的不過是兒子以後能好好過日子,能做出些成績是好事,做不出來,也沒多大所謂,從武從文,那都是年輕人自己想的事情了,自己盡管想讓他從武,但他沒這個心思,怎麽說都沒用,還不如不去管了,他記得小鎮子裏頭曾經來過一個在邊關經曆過生死後來又成了江湖上鼎鼎有名大人物的人,他屁顛屁顛酒都沒喝就跑過去問他心裏頭的疑惑,那個人說了一句話,他這種向來記不住東西的人,卻也記憶尤深。
那個人說,時代不同,文武分量也不同,如今這個年頭,你兒子的選擇說不準是正確的。
老鐵匠自己其實沒讀過書,也不知道這其中的深意,隻是覺得既然人家這種大人物都說了自己兒子說不定是對的,那就行了,也就沒管這一樁事情,隻是有時候會想起兒子來,也不知道他現在在哪裏過得如何,吃不吃得飽穿不穿得暖,後來轉念一想,原來是自己老了,關心的事情不再是什麽從文從武的問題,兒子幹啥與他現在的關係都不大,他關心的不過是兒子好不好,有時間的話,能迴來看看就夠了,迴來了老爹肯定不會再打你罵你,管你是從文還是習武,咱們爺倆一起喝杯酒,喝醉了迴家睡覺睡到大天亮,就這樣我就知足了。
老鐵匠敲了一記錘子,想起許多事情,微微歎了一口氣。
門外不知什麽時候,站著個年輕人,年輕人長得很俊。
老鐵匠看見年輕人後,放下手中的錘子,招手道:“進來坐進來坐,你上次要的那東西我已經照你說的給你做好了,你先歇歇,我去拿給你看,要是滿意再付錢,不滿意我還可以再做,沒事的。”
年輕人微微笑著點頭,然後隨便找了個地方坐下。
過了片刻後,老鐵匠手裏拿著一張鐵質麵具,看起來沒什麽重量,麵具很普通,好像是那普通戲子在台上戴的麵具,隻是上頭沒有那麽多繁雜的花紋,隻是在雙眼部分中間,有一條線貫穿兩眼,仿佛是一道刻意做出來的劍痕,除此處,僅僅是普通麵具。
老鐵匠將手裏頭的麵具放在年輕人手中,年輕人微微笑了笑,然後戴上,那張很俊俏的臉龐一下子就被麵具遮擋在了後麵,隻能看到那一條劍痕,以及雙眼處留出來的兩個小洞。
老鐵匠也不知道這個年輕人訂製了這麽一個好像沒什麽作用的鐵質麵具做什麽,但做他們這一行的,與江湖人打交道很多,平時也不會去多問,他隻是打量了一下自己親手做出來的這張麵具,然後問道:“客人,你覺得我做的這麵具咋樣?”
年輕人戴著麵具走了兩步,左右轉了轉腦袋,然後摘下麵具,理了理頭發。
“還不錯。”
待付過了錢之後,老鐵匠看著年輕人,欲言又止,最終沒忍住,開口問道:“客人,我就隨口一問,你這掛著的兩柄劍,我瞧著這做工,絕對不是近年來的工藝,而且光是劍鞘的材質,就肯定不是一般價錢能夠弄得出來的,想必客人你是哪個大戶人家的公子吧?”
年輕人笑著搖了搖頭:“不是,這兩柄劍,是我一個老朋友送給我的。”
老鐵匠點頭,然後由衷讚歎道:“那你那個老朋友,肯定是真的了不起啊。”
年輕人微微低頭,輕聲應道:“是的,他的確很了不起,非常了不起。”
老鐵匠繼續問道:“客人,你既然有這麽兩柄劍,那想必肯定是江湖中的劍客吧?”
年輕人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我是會用劍,但不是什麽劍客,我是個江湖人,但也不算是什麽江湖人,其實吧,我和你說句實在話,我從來沒有覺得這江湖有多好,要是能讓我重新來過一次的話,我會去當個讀書人。”
老鐵匠擺手道:“讀書有什麽好的,客人,你這話說的。”
年輕人沒有再多說什麽,轉身離去,隻是在離去之前,他突然停下腳步,背對著老鐵匠說了一句話,然後再次抬足,離開了這家鐵匠鋪。
那句話,成為了老鐵匠在過去問那個江湖鼎鼎有名的人物之後,記在了心裏的第二句話。
年輕人說,這個天下,從來死的都是武人,最後的贏家,都是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