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桀從沒有學過古文詩詞,對於對對子更是門外漢。朱子柳所出的這個對子既是應景,又迎合自身,頗為難對,以王桀自身的水平自然是對不出來的。可是奈何王桀看過《射雕》原著,這對子對他根本就毫無難度,朱子柳話音剛落,他指著朱子柳頭上戴的逍遙巾道::“好,我的下聯是:‘霜凋荷葉,獨腳鬼戴逍遙巾’。”
在石梁對麵平地上有一座小小寺院,廟前有一個荷塘,裏麵有些荷葉已經枯萎,那蓮梗撐著一片枯凋的荷葉,極像個獨腳鬼戴了一頂逍遙巾。王桀這下聯也是既應景,又與朱子柳身上的某些特征向映照。
朱子柳聽王桀譏諷自己作獨腳鬼也不動怒,哈哈大笑,說道:“妙極,妙極!不但對仗工整,而且敏捷之至。”
王桀微微一笑,道:“請先生出第三題吧。”
朱子柳心想:“尋常對子是定然難不倒他的了,我可得出個絕對。”猛然想起少年時在塾中讀書之時,老師曾說過一個絕對,數十年來無人能對得工整,說不得,隻好難他一難,於是說道:“我還有一聯,請閣下對個下聯:‘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頭麵’。”
接著,他又補充道:“這一聯本來極難,我也對不工穩。不過咱們話說在先,閣下既然對不出,隻好請迴了。”
但豈料他剛一說完,王桀就笑道:“這有何難?我的下聯是:‘魑魅魍魎,四小鬼各自肚腸’。”
朱子柳大驚,站起身來,長袖一揮,向王桀一揖到地,說道:“在下拜服。”
王桀迴了一禮,笑道:“現在可以讓我去見尊師了嗎?”
朱子柳哼了一聲,轉身縱過小缺口,道:“請罷。”
說實話,朱子柳出的這三個題目都難度頗高,正常情況下,王桀是不可能答的出的。可是,怎奈朱子柳出的這三道題和在原著中給黃蓉出的題一模一樣,對於看過原著的王桀來說,在朱子柳提問之前,就已知道了他問題的答案,這種情況下,朱子柳就是出再難的題也是枉然。
表麵看去,朱子柳給王桀出的這三道題和在原著中給黃蓉出的三道題一模一樣,是王桀的運氣好,但其實則不然。任何一個人的任何行為都不是偶然產生的,而是受到他的性格、思想等多方麵因素影響的必然。
在相似的條件下,一個人總會做出相近的選擇。對於朱子柳來講,現在所麵臨的狀況,和原著中郭靖、黃蓉來求醫時的狀況差不多,在幾乎完全一樣的環境下,他會提出和原著中一樣的三個問題,也在情理之中。
王桀提氣躍過缺口,在朱子柳先前坐處落足一點,又躍過了最後那小缺口。
朱子柳見王桀在石梁上履險如夷,心中也自歎服,他一邊引著王桀向平地上的寺廟走去,一邊隨口問道:“我見閣下武功不凡,不知閣下師承何處?”
王桀聞言一愕,心想:“你這可問著我了,我哪有什麽師承?不過我若照實對他說沒有師父,他隻怕不信。索性已經山寨了黃蓉的答案,不如連她的師承也一起山寨了吧。”於是便開口道:“家師洪七公。”
朱子柳聞言大驚:“原來是九指神丐的弟子,難怪武功文才都這般不凡。是你師父派你來的嗎?”
王桀正想一口應下來,可話到嘴邊,卻突然意識到不對,連忙改口道:“不是,是另一位前輩讓我來的。”
“這樣啊!”朱子柳表麵上不動聲色地點了點頭,暗中卻放下心來。
朱子柳知道洪七公為人光明磊落,若是他派人來,斷不會如此神神秘秘,什麽都不讓說清楚。剛才王桀若是一口應下,說是洪七公派他來的,那朱子柳當即就會認定他是在說謊,他來找一燈一定是不懷好意,說不得就要提前做準備了。
適才朱子柳那樣問,也是懷有試探之意。而王桀也很快察覺出了他言語中的陷阱,沒有上當。
“對了,你從山下上來,可曾見過我的三位師兄了嗎?”朱子柳突然又開口問道。
“見過了。隻是我對他們三位多有得罪,還望他們不要見怪才好。”王桀語氣輕鬆的道。
聽王桀的語氣並不沉重,朱子柳便以為王桀隻是和漁樵耕三人起了一點小誤會,於是便道:“我那三位師兄都是大度之人,斷不會因為一點誤會就對閣下記恨在心的。”
王桀心中好笑:“但願如此吧。”
說話間,兩人走進廟內,朱子柳請王桀在東廂坐了,有小沙彌奉上茶來。
朱子柳道:“閣下稍候,待我去稟告家師。”
王桀道:“先生請便。”
朱子柳當即走出廂房。
約莫又過了一盞茶時分,一個小沙彌走了進來,雙手合十,行了一禮,說道:“施主請隨我來。”
王桀隨小沙彌入內。
那廟宇看來雖小,裏邊卻甚進深。兩人走過一條青石鋪的小徑,又穿過一座竹林,隻覺綠蔭森森,幽靜無比,令人煩俗盡消。
竹林中隱著三間石屋。沙彌輕輕推開屋門,讓在一旁,躬身請王桀進屋。王桀見小沙彌恭謹有禮,向他微笑示謝,然後走進屋內。
隻見室中小幾上點著一爐檀香,幾旁兩個蒲團上各坐一個僧人。一個肌膚黝黑,高鼻深目,顯是天竺國人。另一個身穿粗布僧袍,兩道長長的白眉從眼角垂了下來,麵目慈祥,眉間雖隱含愁苦,但一番雍容高華的神色,卻是一望而知。朱子柳侍立在他身後。
見到這一幕,王桀哪還不明白這位長眉僧人就是一燈大師。他上前施了一禮,道:“弟子王桀,見過一燈大師。”
一燈大師微微一笑,站起身來,伸手扶起他,笑道:“七兄收得好弟子,我這劣徒說……”說著向朱子柳一指,“賢侄的文才武功,俱遠勝於我的劣徒,哈哈,可喜可賀。”
王桀道:“大師謬讚了。”
一燈大師道:“我與你師父已有十多年未見,他還好罷?”
“我師父他現在天天吃得好,睡的香,再好不過了。”
一燈哈哈大笑道:“那就好,那就好。”接著又道:“我入定了三日三夜,剛才迴來,你到久了罷?用過了齋飯沒有?”
王桀道:“勞大師掛懷,弟子也是剛到。上山前,弟子已經吃過飯了。”
一燈點了點頭,道:“平日我這裏少有人來,隻有我和幾個弟子在,難得賢侄你來了,一定多住一段時日。對了,還沒問你這次上山有什麽事?是你師父派你來的嗎?”
王桀搖頭道:“我這次來和我師父並無關係,是另有他人托我送樣東西給大師。”
一燈大師道:“哦,是什麽東……”他剛說到這個“東”字,冷不防砰的一聲,王桀雙掌一齊擊上他小腹。
這一下變故突如其來,一燈武功之深,雖已到了從心所欲、無不如意的最高境界,但哪能料到這位剛才還溫言細語、笑臉相迎的洪七公弟子,竟會對自己忽施襲擊?毫無防備之下,結結實實的將這一掌的掌力全部吃下。
王桀在得了裘千仞的一身功力之後,武功比之一燈隻差一線,這一下全力出手,當即將一燈擊成重傷。隻見一燈坐到在地,猛地噴出幾口鮮血。
朱子柳和那天竺僧人驀地見此變故,也都驚得呆了。那天竺僧人不懂武功,不能上前相助一燈一臂之力。朱子柳立刻反應過來,驚唿一聲:“師父……”跳將過來,伸出右手食指,一指點向王桀。
王桀冷笑一聲,右手握拳捏緊,一拳迎了上去。
王桀這一拳乃是這幾日他新練的一項《九陰真經》上的武功,名為“大伏魔拳”。此拳穩實剛猛,威力宏大。王桀雖然隻是初學乍練,還不純熟,以之對付同級別的高手還有些不足,但對付武功與他相差甚遠的朱子柳卻已是綽綽有餘。
王桀剛一出拳,朱子柳就知其非同小可,自己硬接不得,急忙將手指縮迴。
朱子柳所練的“一陽指”實是一門不弱於“大伏魔拳”的神功絕學,練到高深處甚至威力還在後者之上。可奈何朱子柳功夫練得還不到家,麵對王桀的“大伏魔拳”卻是毫無還手之力。
既然空手不是對手,那便動兵刃。隻見朱子柳從從袖裏取出一支竹管羊毫,在空中畫了幾個虛圈兒,施展出了他的獨門功夫“一陽指書”,徑向王桀臉上劃去。
王桀側頭避開,但見對方身法輕盈,招數奇特,當下不敢搶攻,要先瞧明他武功家數,再定對策。
交手數招,王桀隻覺對方出招之奇,簡直匪夷所思。但見對方毛筆搖晃,筆鋒在空中橫書斜鉤,似乎寫字一般,然筆鋒所指,卻處處是人身大穴。書法之中有點穴,點穴之中有書法,當真是銀鉤鐵劃,勁峭淩厲。而雄偉中又蘊有一股秀逸的書卷氣。
王桀的武功雖已是當世絕頂,卻始終摸不著對方的招法門路。
;
在石梁對麵平地上有一座小小寺院,廟前有一個荷塘,裏麵有些荷葉已經枯萎,那蓮梗撐著一片枯凋的荷葉,極像個獨腳鬼戴了一頂逍遙巾。王桀這下聯也是既應景,又與朱子柳身上的某些特征向映照。
朱子柳聽王桀譏諷自己作獨腳鬼也不動怒,哈哈大笑,說道:“妙極,妙極!不但對仗工整,而且敏捷之至。”
王桀微微一笑,道:“請先生出第三題吧。”
朱子柳心想:“尋常對子是定然難不倒他的了,我可得出個絕對。”猛然想起少年時在塾中讀書之時,老師曾說過一個絕對,數十年來無人能對得工整,說不得,隻好難他一難,於是說道:“我還有一聯,請閣下對個下聯:‘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頭麵’。”
接著,他又補充道:“這一聯本來極難,我也對不工穩。不過咱們話說在先,閣下既然對不出,隻好請迴了。”
但豈料他剛一說完,王桀就笑道:“這有何難?我的下聯是:‘魑魅魍魎,四小鬼各自肚腸’。”
朱子柳大驚,站起身來,長袖一揮,向王桀一揖到地,說道:“在下拜服。”
王桀迴了一禮,笑道:“現在可以讓我去見尊師了嗎?”
朱子柳哼了一聲,轉身縱過小缺口,道:“請罷。”
說實話,朱子柳出的這三個題目都難度頗高,正常情況下,王桀是不可能答的出的。可是,怎奈朱子柳出的這三道題和在原著中給黃蓉出的題一模一樣,對於看過原著的王桀來說,在朱子柳提問之前,就已知道了他問題的答案,這種情況下,朱子柳就是出再難的題也是枉然。
表麵看去,朱子柳給王桀出的這三道題和在原著中給黃蓉出的三道題一模一樣,是王桀的運氣好,但其實則不然。任何一個人的任何行為都不是偶然產生的,而是受到他的性格、思想等多方麵因素影響的必然。
在相似的條件下,一個人總會做出相近的選擇。對於朱子柳來講,現在所麵臨的狀況,和原著中郭靖、黃蓉來求醫時的狀況差不多,在幾乎完全一樣的環境下,他會提出和原著中一樣的三個問題,也在情理之中。
王桀提氣躍過缺口,在朱子柳先前坐處落足一點,又躍過了最後那小缺口。
朱子柳見王桀在石梁上履險如夷,心中也自歎服,他一邊引著王桀向平地上的寺廟走去,一邊隨口問道:“我見閣下武功不凡,不知閣下師承何處?”
王桀聞言一愕,心想:“你這可問著我了,我哪有什麽師承?不過我若照實對他說沒有師父,他隻怕不信。索性已經山寨了黃蓉的答案,不如連她的師承也一起山寨了吧。”於是便開口道:“家師洪七公。”
朱子柳聞言大驚:“原來是九指神丐的弟子,難怪武功文才都這般不凡。是你師父派你來的嗎?”
王桀正想一口應下來,可話到嘴邊,卻突然意識到不對,連忙改口道:“不是,是另一位前輩讓我來的。”
“這樣啊!”朱子柳表麵上不動聲色地點了點頭,暗中卻放下心來。
朱子柳知道洪七公為人光明磊落,若是他派人來,斷不會如此神神秘秘,什麽都不讓說清楚。剛才王桀若是一口應下,說是洪七公派他來的,那朱子柳當即就會認定他是在說謊,他來找一燈一定是不懷好意,說不得就要提前做準備了。
適才朱子柳那樣問,也是懷有試探之意。而王桀也很快察覺出了他言語中的陷阱,沒有上當。
“對了,你從山下上來,可曾見過我的三位師兄了嗎?”朱子柳突然又開口問道。
“見過了。隻是我對他們三位多有得罪,還望他們不要見怪才好。”王桀語氣輕鬆的道。
聽王桀的語氣並不沉重,朱子柳便以為王桀隻是和漁樵耕三人起了一點小誤會,於是便道:“我那三位師兄都是大度之人,斷不會因為一點誤會就對閣下記恨在心的。”
王桀心中好笑:“但願如此吧。”
說話間,兩人走進廟內,朱子柳請王桀在東廂坐了,有小沙彌奉上茶來。
朱子柳道:“閣下稍候,待我去稟告家師。”
王桀道:“先生請便。”
朱子柳當即走出廂房。
約莫又過了一盞茶時分,一個小沙彌走了進來,雙手合十,行了一禮,說道:“施主請隨我來。”
王桀隨小沙彌入內。
那廟宇看來雖小,裏邊卻甚進深。兩人走過一條青石鋪的小徑,又穿過一座竹林,隻覺綠蔭森森,幽靜無比,令人煩俗盡消。
竹林中隱著三間石屋。沙彌輕輕推開屋門,讓在一旁,躬身請王桀進屋。王桀見小沙彌恭謹有禮,向他微笑示謝,然後走進屋內。
隻見室中小幾上點著一爐檀香,幾旁兩個蒲團上各坐一個僧人。一個肌膚黝黑,高鼻深目,顯是天竺國人。另一個身穿粗布僧袍,兩道長長的白眉從眼角垂了下來,麵目慈祥,眉間雖隱含愁苦,但一番雍容高華的神色,卻是一望而知。朱子柳侍立在他身後。
見到這一幕,王桀哪還不明白這位長眉僧人就是一燈大師。他上前施了一禮,道:“弟子王桀,見過一燈大師。”
一燈大師微微一笑,站起身來,伸手扶起他,笑道:“七兄收得好弟子,我這劣徒說……”說著向朱子柳一指,“賢侄的文才武功,俱遠勝於我的劣徒,哈哈,可喜可賀。”
王桀道:“大師謬讚了。”
一燈大師道:“我與你師父已有十多年未見,他還好罷?”
“我師父他現在天天吃得好,睡的香,再好不過了。”
一燈哈哈大笑道:“那就好,那就好。”接著又道:“我入定了三日三夜,剛才迴來,你到久了罷?用過了齋飯沒有?”
王桀道:“勞大師掛懷,弟子也是剛到。上山前,弟子已經吃過飯了。”
一燈點了點頭,道:“平日我這裏少有人來,隻有我和幾個弟子在,難得賢侄你來了,一定多住一段時日。對了,還沒問你這次上山有什麽事?是你師父派你來的嗎?”
王桀搖頭道:“我這次來和我師父並無關係,是另有他人托我送樣東西給大師。”
一燈大師道:“哦,是什麽東……”他剛說到這個“東”字,冷不防砰的一聲,王桀雙掌一齊擊上他小腹。
這一下變故突如其來,一燈武功之深,雖已到了從心所欲、無不如意的最高境界,但哪能料到這位剛才還溫言細語、笑臉相迎的洪七公弟子,竟會對自己忽施襲擊?毫無防備之下,結結實實的將這一掌的掌力全部吃下。
王桀在得了裘千仞的一身功力之後,武功比之一燈隻差一線,這一下全力出手,當即將一燈擊成重傷。隻見一燈坐到在地,猛地噴出幾口鮮血。
朱子柳和那天竺僧人驀地見此變故,也都驚得呆了。那天竺僧人不懂武功,不能上前相助一燈一臂之力。朱子柳立刻反應過來,驚唿一聲:“師父……”跳將過來,伸出右手食指,一指點向王桀。
王桀冷笑一聲,右手握拳捏緊,一拳迎了上去。
王桀這一拳乃是這幾日他新練的一項《九陰真經》上的武功,名為“大伏魔拳”。此拳穩實剛猛,威力宏大。王桀雖然隻是初學乍練,還不純熟,以之對付同級別的高手還有些不足,但對付武功與他相差甚遠的朱子柳卻已是綽綽有餘。
王桀剛一出拳,朱子柳就知其非同小可,自己硬接不得,急忙將手指縮迴。
朱子柳所練的“一陽指”實是一門不弱於“大伏魔拳”的神功絕學,練到高深處甚至威力還在後者之上。可奈何朱子柳功夫練得還不到家,麵對王桀的“大伏魔拳”卻是毫無還手之力。
既然空手不是對手,那便動兵刃。隻見朱子柳從從袖裏取出一支竹管羊毫,在空中畫了幾個虛圈兒,施展出了他的獨門功夫“一陽指書”,徑向王桀臉上劃去。
王桀側頭避開,但見對方身法輕盈,招數奇特,當下不敢搶攻,要先瞧明他武功家數,再定對策。
交手數招,王桀隻覺對方出招之奇,簡直匪夷所思。但見對方毛筆搖晃,筆鋒在空中橫書斜鉤,似乎寫字一般,然筆鋒所指,卻處處是人身大穴。書法之中有點穴,點穴之中有書法,當真是銀鉤鐵劃,勁峭淩厲。而雄偉中又蘊有一股秀逸的書卷氣。
王桀的武功雖已是當世絕頂,卻始終摸不著對方的招法門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