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止一個讀者質疑魏忠賢的事。好吧,為了避免戴上更多的大帽子。我把那段曆史再梳理一下。
魏忠賢當上東廠廠督是天啟三年十二月的事,而田爾耕當上錦衣衛都指揮使,是天啟四年的事。而主人公穿越到明朝,是天啟三年八月。重要的事情再說一遍,文中清清楚楚寫了,是天啟三年八月!!!
這個時候的魏忠賢還是司禮監秉筆,沒有掌握東廠實權。田爾耕也沒有掌握錦衣衛。兩人都沒有掌握實權,怎麽替天啟辦事?難道天啟讓兩個沒有實權之人,去撼動文官集團?
曆史上,魏忠賢繼任東廠和田爾耕掌握錦衣衛,期間發生的朝廷風暴,已經沒有曆史記載。想必這是文官遭受重大挫折後,根本懶得寫了。但這不代表,文官就會善罷甘休。我隻是把這中間發生的事,補齊而已。真實的曆史,遠遠不是這些筆墨可以描述的。
至於魏忠賢,說他是天啟的爪牙也罷,說他是文官的克星也好。說到底,他就是皇上的一根棍子。至於怎麽用這根棍子,何時用這根棍子,難道是魏忠賢說了算?
另外,主人公作為一個穿越者,為什麽非得按照曆史的走勢思考問題?為何非得要把魏忠賢樹立起來?這件事,我百思不得其解。沒了魏忠賢,曆史就沒法寫了?本書是穿越小說,屬於架空類。不是正史小說。
主人公穿越而去後,麵臨一窮二白的境地,除了個皇上頭銜什麽都沒有,就是個光杆司令。這個光杆司令怎麽辦?難道又是登高一唿,應者如雲?
魏忠賢對於朝政的控製能力,被後世無限製誇大。這是文官向來的把戲。如果魏忠賢真的控製了朝政,曆史上的天啟怎麽會慘死?明武宗朱厚照和天啟朱由校都死於落水後,莫名其妙的並發症。這簡直是明朝曆史上的奇恥大辱,這是文官控製了朝廷的鐵證。
黨爭或者小冰河氣候,都隻是明亡的因素之一。大明朝真正滅亡的原因,在於朝廷對於文武大臣和民間商賈失去了控製。而失去了控製的根本原因,就是沒錢。而要獲得金錢,首要因素就是要建立自己能夠控製的小團體和軍隊。沒有這倆點,想要重新奪迴皇權,純屬癡人說夢。
魏忠賢不過是後期黨爭之時的一朵奇葩而已。死去的東林六君子,根本就是東林內訌推出去的替死鬼。東林內紅結束後,繼位的崇禎,也難以撼動東林的地位。這才是真正掌控了朝廷的力量。主人公不去對付這股力量,卻一門心思把魏忠賢推上位?這純屬被驢踢了腦袋。
一個現代人,不依靠自己的見識和學識去重新規劃建設明朝,卻想著依靠魏忠賢發動新一輪清洗,以為這樣就可以改寫曆史。我都不知道,這到底是誰的悲哀。如果說主角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做事的風格,是主角沒有智商的表現,好吧,那我承認了。
本書並沒有過多的寫一些史實,不代表我不知道,而是沒有必要這麽做。各類大神,早已把這些史實普及了一遍,我何必畫蛇添足呢?曆史是用來讀的,是用來寫的,更是用來思考的。
另外最後說一句,奴才一詞,在大明不是新鮮詞匯。因為明朝奴隸製普遍存在,而且奴隸貿易很繁榮,並非隻有辮子那裏才有。而皇帝親信的太監,都是以家奴自居。私下裏,都以老奴或者奴婢為自稱。
魏忠賢當上東廠廠督是天啟三年十二月的事,而田爾耕當上錦衣衛都指揮使,是天啟四年的事。而主人公穿越到明朝,是天啟三年八月。重要的事情再說一遍,文中清清楚楚寫了,是天啟三年八月!!!
這個時候的魏忠賢還是司禮監秉筆,沒有掌握東廠實權。田爾耕也沒有掌握錦衣衛。兩人都沒有掌握實權,怎麽替天啟辦事?難道天啟讓兩個沒有實權之人,去撼動文官集團?
曆史上,魏忠賢繼任東廠和田爾耕掌握錦衣衛,期間發生的朝廷風暴,已經沒有曆史記載。想必這是文官遭受重大挫折後,根本懶得寫了。但這不代表,文官就會善罷甘休。我隻是把這中間發生的事,補齊而已。真實的曆史,遠遠不是這些筆墨可以描述的。
至於魏忠賢,說他是天啟的爪牙也罷,說他是文官的克星也好。說到底,他就是皇上的一根棍子。至於怎麽用這根棍子,何時用這根棍子,難道是魏忠賢說了算?
另外,主人公作為一個穿越者,為什麽非得按照曆史的走勢思考問題?為何非得要把魏忠賢樹立起來?這件事,我百思不得其解。沒了魏忠賢,曆史就沒法寫了?本書是穿越小說,屬於架空類。不是正史小說。
主人公穿越而去後,麵臨一窮二白的境地,除了個皇上頭銜什麽都沒有,就是個光杆司令。這個光杆司令怎麽辦?難道又是登高一唿,應者如雲?
魏忠賢對於朝政的控製能力,被後世無限製誇大。這是文官向來的把戲。如果魏忠賢真的控製了朝政,曆史上的天啟怎麽會慘死?明武宗朱厚照和天啟朱由校都死於落水後,莫名其妙的並發症。這簡直是明朝曆史上的奇恥大辱,這是文官控製了朝廷的鐵證。
黨爭或者小冰河氣候,都隻是明亡的因素之一。大明朝真正滅亡的原因,在於朝廷對於文武大臣和民間商賈失去了控製。而失去了控製的根本原因,就是沒錢。而要獲得金錢,首要因素就是要建立自己能夠控製的小團體和軍隊。沒有這倆點,想要重新奪迴皇權,純屬癡人說夢。
魏忠賢不過是後期黨爭之時的一朵奇葩而已。死去的東林六君子,根本就是東林內訌推出去的替死鬼。東林內紅結束後,繼位的崇禎,也難以撼動東林的地位。這才是真正掌控了朝廷的力量。主人公不去對付這股力量,卻一門心思把魏忠賢推上位?這純屬被驢踢了腦袋。
一個現代人,不依靠自己的見識和學識去重新規劃建設明朝,卻想著依靠魏忠賢發動新一輪清洗,以為這樣就可以改寫曆史。我都不知道,這到底是誰的悲哀。如果說主角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做事的風格,是主角沒有智商的表現,好吧,那我承認了。
本書並沒有過多的寫一些史實,不代表我不知道,而是沒有必要這麽做。各類大神,早已把這些史實普及了一遍,我何必畫蛇添足呢?曆史是用來讀的,是用來寫的,更是用來思考的。
另外最後說一句,奴才一詞,在大明不是新鮮詞匯。因為明朝奴隸製普遍存在,而且奴隸貿易很繁榮,並非隻有辮子那裏才有。而皇帝親信的太監,都是以家奴自居。私下裏,都以老奴或者奴婢為自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