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各類影視劇和戰爭書籍的影響,在朱由校的認知中,現代軍隊的訓練和作戰方式,給他留下太過深刻的印象。他甚至想過按照二戰德軍的標準,來打造明朝軍隊。但當他真正打開,冷兵器時代的強軍修煉手冊後,他最終放棄了這種瘋狂的想法。


    他當初曾豪氣衝天地告訴猛如虎,自己有意建設一支五十萬人的強軍。結果這個之前的張府家奴,眼睛裏的複雜神色,讓朱由校這輩子都忘不了,那分明就是無聲地告訴至高無上的大明天子:皇上,說大話當心閃了舌頭…


    華夏軍隊重將不重兵的傳統根深蒂固,在很多人的傳統思維中,士兵的概念,就是從農田裏抓幾個農夫到軍隊裏,舉著長矛大刀練習幾天,然後喊兩句口號,再拖出去和敵人砍幾刀,一隻軍隊就成型了。之後再由名將帶出去遊行示威打幾年仗,強軍就誕生了。


    而在冷兵器時代,一支萬人部隊從招募士兵到最後形成強軍,起碼需要五年時間;五年之中經曆的各種戰鬥,會讓部隊擁有一批戰鬥經驗豐富的老兵,人數大約為一千人。


    這十分之一的精銳老兵,將構成強軍存在的基礎,而將領的私兵亦來自這些老兵之中。因此這些老兵不僅無比忠誠,而且戰鬥力頗為強悍。


    每一個老兵的背後,是至少三個到五個同袍的屍體。就是說,用三到五千名士兵的生命,才得到一千人的老兵。一支萬人強軍的誕生,建立在數萬人的屍骨之上。而一支十萬人的強軍成型,則是由幾十萬個嚶嚶哭泣的鬼魂鑄就。


    杜甫在其《兵車行》中,曾用最悲天憫人的情懷寫道:“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冤煩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老爺子除了感歎戰爭的無情,實際也是在告訴眾人,所謂千軍易得的潛台詞,就是無數良人的皚皚白骨…。


    …………………………………………………………………………………………..


    想通過在戰場上打怪升級爆出有經驗的老兵,還有一個前提條件:部隊從來沒有全軍潰敗或者被全殲。這是一個不可或缺的條件。


    冷兵器戰場上,多數部隊傷亡達到一成,就會有士兵逃跑;傷亡達到三成就會全軍崩潰;一旦被敵人包圍全殲,不是全軍喪命,就是士兵被發配到不知名的地方,當一輩子苦力。可見一個老兵的生成,有多不容易。而誕生一支擁有眾多老兵的強軍,更是難上加難。


    尤為可怕的是,花費五年甚至十年之功,經曆無數磨難,耗費無數財富建設起來的強軍,實際上很脆弱。一場戰鬥,甚至一個意外,就能毀了一支強軍,進而摧毀一個帝國。這是真正的高投入,低產出的大煉鋼鐵模式,耗盡所有資源,更多時候隻能得到一坨廢品。


    按照雞湯文所說,一群綿羊在一頭獅子的帶領下作戰,照樣可以打勝仗,可現實恰恰相反。綿羊看見惡狼群,肯定毫不猶豫地轉身就溜。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隻剩下一臉懵逼的獅子,孤身麵對群狼…於是,再牛13的肖邦,也彈不出那些絕世名將的悲傷。


    朱由校可以預見,如果按照這種傳統方式訓練軍隊,他的五十萬強軍成軍之日,也就是全國造反之時。他也因此認清了一個事實,封建社會極為低下的勞動生產率,不僅體現在農工業上,也體現軍隊建設之上。如此強軍,不要也罷。


    冷兵器時代所謂強軍,根本就是用普通士兵的生命,進行低效率的重複堆積,最後終於凝結了一點精華。然後偶然之間,係統隨機分配的一個將領,得到了這些血淋淋的精華,於是名將就誕生了…


    ……………………………………………………………………………………………..


    冷兵器時代如此低效率的暴兵與暴將過程,根本就是對各種資源極大的浪費。因此,朱由校將士兵的訓練,提高到了一個前無古人的地步。


    不久之後,京城將試點建立數個新兵訓練營,由經驗豐富的退役將領責基礎訓練。另外朱由校還將效仿現代軍隊,將以前退伍後便沒人理的老兵,擇優組成一支特殊部隊,專門訓練新兵的基本作戰技巧和臨機應變的能力。目前這一模式,已經在衛隊中實施。


    許多人對於朱由校如此重視新兵訓練,感到很不可理解。猛如虎就用自己的經曆告訴過皇上,新兵訓練遠不如挑選猛將重要;馬五作為資深老兵的一員,也暗示過皇上,老兵才是一支部隊的靈魂,新兵蛋子本來就是炮灰,能從死人堆裏爬出來的才是好漢。


    朱由校隻好耐心解釋,猛將不代表就會率領部隊打仗,比如猛如虎最多當個旗長,帶領四十九個人作戰,已經是他能力的極限,再多一個人,他腦子就會糊塗,分不清東南西北;


    部隊中確實需要以老帶新,這也是士兵成長的一個必要條件,但這不代表新兵就是可以用來隨意犧牲的。每個新兵和老兵一樣,都是部隊的一員,誰也不是誰的累贅。


    後金軍隊的作戰能力確實強悍,這與他們生活的環境有關,他們每日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因此有了一批能征慣戰的強悍士兵。但這樣的模式不具有可複製性。而且此種方式得到的強軍,隻能強悍一時,不能強悍一世。


    因此加強新兵的訓練,不僅僅是提高士兵的基本作戰和生存技能,更重要的是形成一個標準,讓合格士兵批量產生。這樣的部隊,才能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從而保證部隊人才的連續性和可靠性。


    以往的強軍誕生過程,更像是任由士兵自生自滅,因此強軍的出現,需要時間的累積和很強的偶然性。但如果士兵從加入軍伍之時開始,便接受最為嚴格的訓練,那麽將大大縮短強軍誕生的時間,把強軍誕生的偶然性,變成一種順理成章的事,形成一種連續有效的機製。


    加強新兵訓練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改變以前戰損超過一成就會發生崩潰的荒唐事。今後那怕遇見不利的戰局,士兵清楚自己應該做什麽,應該怎麽做。而不是跟在別人屁股後麵瞎跑,最後妄自丟了性命。


    …………………………………………………………………………………………..


    當然,新兵訓練的另一層意思,朱由校並沒有告訴別人,那就是中低級軍官的模塊化和批量產生。這在明朝的軍隊中,是開天辟地的事。


    明朝軍隊中的晉升,就是看誰砍的腦袋多。可會砍人腦袋就代表會當軍官?因此明朝的中低級軍官,很多都是純粹的殺才,以血拚為最高榮耀。這簡直就是拿著士兵的生命開玩笑。開過幾次玩笑後,這些殺才才發現,自己手下沒兵了,然後就被敵人砍了腦袋。


    而且,自宋朝開始強化“兵不知將,將不知兵”這一做法後。雖然加強了中央集權,但也帶來了一個極為惡劣的後果。掌握實權的中低級基層軍官,儼然成了軍中一霸。很多時候,根本不把中央派來的高級將領當成一迴事。


    不說宋朝,就單單在晚明,出現了太多這樣的例子。史書上記載,孫傳庭幹掉地方將領奪迴兵權,就是典型代表。孫傳庭這個皇上親封的封疆大吏,到了地方都無法指揮當地軍隊。指望這些軍隊,能聽從朝廷的統一調配,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以後則不同,當戰場意外發生時,這些經過嚴格訓練的中低級軍官,都能按照指揮順序,依次接替指揮權。而且因為士兵是經過統一培訓的,不存在因為訓練方法不同帶來的困擾,更不會出現私兵在其中搗亂的事。如此,軍隊的存活率和作戰效率就能得到最大保證。


    另外,全國的中下級軍官,必須經過軍校的培訓。經過培訓的軍官,將是高級將領的選擇與提拔的重要來源。由此,帶給大明軍隊最直接的變化,就是皇上將直接掌控中下級軍官,大大強化了中央對於軍隊的實際控製。而皇上再也不用在意,某個將領是否出現叛變的問題。


    …………………………………………………………………………………………..


    另外,借助這次處理細作的事件,朱由校下令此次隨行的軍隊中,每個小隊和小旗,將另設一個教喻及一個教喻長;大軍中的部營、車營、火器營、輜重營、醫療營除原有軍官外,也增設一名教喻總長。各級教喻,統一歸軍中教喻總兵官管理。


    對於教喻的作用,朱由校說的很明白,各級軍官就是爹,隻管對外一切軍事行動,各級教喻就是媽,總管對內一切事物。軍官不得放鬆對於士兵的軍事訓練管理,而教喻則要擔當起教導和鼓勵士兵的重任,尤其要注意引導士兵的思想動向。


    朱由校對於後世的政工能力很是崇拜,正是由於各級政委的存在,讓士兵的思想統一性和戰鬥意誌的頑強性,舉世無雙。成為世界強軍之一,政委的存在功不可沒。


    也許有人會舉日本的例子來反駁,說他們沒有專門的政委,一樣的戰鬥意誌頑強。嗯,說一段臉滾鍵盤的路邊社消息吧。


    當年抗美援朝之時,腳盆雞曾經有一隻部隊,人數約一萬五千人,全員由參加過二戰的精銳老兵組成,作為輔助部隊參戰,結果迎頭碰上了。仇人見麵分外眼紅,僅僅一個小時,一萬五千老鬼子全部飄迴了日落之國,一個活口沒留…


    皇家衛隊對於皇上的這種安排,認為理所當然。他們在科學院上課時,早就知道分工協作的道理。軍隊之中,早就應該有人主外,有人主內。這樣一旦有什麽事情發生,士兵們也知道找誰處理,而不是被軍官相互之間踢皮球。


    而衛隊之外的其餘軍官,卻嗅到了一絲不一樣的味道。往常都是自己說一不二,如今這個什麽教喻,擺明了就是來分權的,而且權力還不小。


    這樣一來,將領的私兵再也沒有存在的必要,而且也不可能存在。因為軍中的教喻,直接聽命於皇上,一旦發現誰擁有私兵。彪悍的猛如虎會率領皇家衛隊,去和這些將領好好談心。負責掌管紀律的斧鉞隊,也許還會請這些將領去喝茶…


    將領原有的私兵,朱由校也沒打算放過。因為猛如虎和虎大威要成立兩個特戰大隊,正好從這些私兵裏麵挑選人手。而科學院的戶籍和房子,輕輕鬆鬆就收買了這些私兵的心,讓他們宣誓效忠皇上。這讓不少將領空對明月無言以對,原來家奴還是有夢想的…


    …………………………………………………………………………………………..


    朱由校還準備迴到京城後,將京營全部的熱兵器部隊,掌握在自己手中。既然目前的財力,不足以強化所有軍隊。那麽組建一隻擁有絕對威懾力量的打擊部隊,就是朱由校的現實目標。這隻部隊,將以衛隊為基礎,徹底成為真正的禦林軍。


    而且從即日起,此次出行軍隊中的每個步營,將不再擁有獨立的火槍隊。車營、炮營的指揮權也全部由朱由校一人掌握。所有的槍炮部隊,將作為一個獨立的火力單元參與戰鬥,以火力支援和定點突擊為主要作戰目的。


    明軍今後的作戰方式,將是冷熱兵器的協同作戰。如果用通俗一點的語言,就是步兵衝炮兵轟,步兵衝完炮兵轟,炮兵轟完步兵衝。在目前的戰局下,一招鮮吃遍天,足以。


    現今條件下的協同作戰,不需要太過複雜的戰術。而且明軍的通信能力,也不可能支持複雜的協同戰術。當然,特種突擊力量還是需要戰術的,不過這不是現在考慮的主要問題。


    朱由校不需要自己的麾下,出現多少能征慣戰的名將。他隻需要擁有高超作戰技能的士兵。一群沉默而擁有自己理想的士兵;一群百折不撓,永遠知道自己為何而戰的士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少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喝水的犀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喝水的犀牛並收藏大明少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