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乾清宮內出來後,魏忠賢站在台階上,手腳都還在哆嗦。他萬萬想不到,皇帝竟然會派自己巡視山西軍政。山西,不僅是大明富裕之地,更是京師咽喉,這是自己多大的榮耀?聖旨上的“便宜行事”四個字,這是皇上對自己多大的信任?….


    而且皇帝還讓自己去河北,給戰國神醫扁鵲和三國名將張郃立廟,說兩人乃河北滄州不世出的名人。是啊,河北自古多雄傑。滄州???我就是滄州人啊,皇帝這是…..


    魏忠賢忽然感到眼睛一陣濕潤,他揉了揉發酸的鼻子,整了整衣冠,恭恭敬敬地對著乾清宮行了三拜大禮。他將聖旨細細折上貼身收好,便意氣風發的向著宮外走去。眼看就要出宮門了,魏忠賢的心情一下就變得極為糟糕。


    而從宮門外進來的兩人,看見魏忠賢後,也是眼冒火光。路旁的一個小太監一看大事不好,這要再不阻攔,這三人保不準要打起來。便急忙走到魏忠賢麵前小聲說道:“魏公公,當以皇上的命令為重,這兩人我等會幫您看著的。”


    魏忠賢鼻子裏哼了一聲,想想也是這個道理。他眼珠子咕嚕一轉,便有意大聲說到:“咱家忙啊,這不又得去替皇上辦差了。我不在的時候,還煩勞諸位好生照料皇上。”說罷,故意將聖旨漏了一角出來,得意洋洋地朝進宮來的兩人看了一眼。


    魏忠賢顯擺完畢,又打量了一下眼前的這個小太監:這小太監也就10歲上下,長得是唇紅齒白,看樣子是直殿監負責打掃衛生的。想不到他小小年紀居然有這份聰明勁,這讓魏忠賢很是喜歡。這麽機靈的小太監很合適在路上照顧自己。


    魏忠賢衝著一旁的直殿監主客道:“這小子不錯,我帶走了。”說罷,便將小太監手裏的掃帚扔向了進宮來的兩人方向,尖聲道:“這人啊,得學聰明一點,懂得什麽是時務,不然就像這掃帚一樣,隻會被別人扔掉。走吧,跟咱家辦事去。”


    進宮來的兩人,正是楊漣和左光鬥。當時,因為魏忠賢專政,引發了朝廷上正義之士的不滿,他們現在與閹黨已經勢同水火。而兩人正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兩人接旨後,便一路小跑著奔向皇宮,誰知道會遇見魏忠賢,還被他冷嘲熱諷了一番。這讓兩人大為光火,可現在魏忠賢勢大,他們隻好壓著怒火,甩袖離去。


    楊漣問清皇上在何處後,心裏更是火冒三丈:勞資當年拚死拚活和一幫大臣將你扶上了皇位,你不思進取就算了,天天不是在木工房,就是和那些妖女胡來,還寵幸魏忠賢這個閹貨。今天舍去這一百多斤肉不要了,我也要死諫。大明皇帝不能就這麽稀裏糊塗的過下去!!!


    …………………………………………………………………………………….


    朱由校背著手溜達到了木工房內,拿著兩塊小木板端詳了一下,便照著自己腰牌上的圖樣在木板上勾畫了起來。剛把字寫好,便聽見屋門被“咣”的一聲推開,一個急促的聲音傳了過來:“皇上,皇上,你怎可如此糊塗。”


    朱由校心裏暗暗好笑:人言明朝大臣一罵二哭三挨打,看來還真不是吹得。有什麽話不能好好說呢?他決定不理會來人,後世經典裏早就說了,不要在一個人頭腦發熱的時候和他講道理。很明顯,現在來的這個人就屬於頭腦高燒型。


    很快朱由校就發現,他似乎錯誤估計了明朝太監的戰鬥力。五六個年輕太監,愣是沒拉住兩個瘦弱的中年知識分子,有兩個太監還被一腳踹到了門外。屋外的侍衛本想衝進來,但看見皇帝的手勢以後,便放下了腰刀。反正這事也常見了,不稀罕。


    看著眼前兩個憤怒的中年人唾沫星子亂飛,朱由校抹了一把臉上的口水,心裏不禁暗歎:不是說公公都是高手嗎?又特麽被電視騙了….這兩個讀書人怎麽火氣那麽大,不是說讀書人都修身養性嘛,古人又特麽騙我。


    還沒容朱由校解釋,楊漣在掙脫兩個太監後,又衝到桌案前,撲通一聲跪下:“陛下,先皇歸天之時,情況多有危急。我等千辛萬苦費盡氣力,才保住了大明正統。皇上,您,您可不要辜負眾大臣的赤子之心啊。


    如今外有強敵,內有權臣,百姓身處水深火熱之中。皇上還請您奮起龍威,帶領大明走出目前的困局。當年太祖奮發,奪得天下;成祖奮發,光耀四海;神宗奮發,威服八方。皇上,您不能在這麽糊塗下去了啊。


    當年三大案,每一樁都是危機四伏。我等耗盡心血,大明正統才得以延續,人倫大道才不致崩潰。皇上,皇上,您不能再這麽荒唐下去了啊。”……


    楊漣跪伏在地,說的深情並茂,涕淚橫流。說起當年的“梃擊案”,楊漣怒發衝冠;提及當年的“紅丸案”,楊漣咬牙切齒;最後說到最後的“移宮案”時,楊漣更是捶胸頓足,嚎啕大哭。


    被太監製住的左光鬥,聞言亦是垂淚不止,似乎也被帶入到當年撲朔迷離的三大疑案之中。等他也想要勸諫皇帝的時候,卻被眼前的一幕氣得七竅生煙,皇帝正在研究手裏的小木板,看樣子還興致勃勃的。


    左光鬥怒吼一聲,將左右兩個太監甩到了一邊,咆哮著衝上去,抓住皇帝手中的木板,狠狠扔到了角落裏。左光鬥悲憤地說到:“皇上,我的皇上啊。你怎能如此!!我,我…看來隻有鮮血才能讓陛下明白啊。”說罷,在一片驚唿聲中,左光鬥就要用頭撞牆以明誌…….


    …………………………………………………………………..


    “先別著急撞牆,兩位,我想聽聽你們對於奢安之亂的看法。”朱由校吼了一句,見左光鬥停下來後,便揮揮手讓太監離去。這種事情,太監就沒必要聽見了。


    左光鬥和楊漣一聽皇上這麽說,腦子裏一時沒跟上皇帝的節奏。楊漣抹了一把臉上的老淚,繼續哭喊道:“皇上啊,如今朝綱混亂,您不能再寵幸奸臣了。長此以往,國之必亡啊。”


    左光鬥一聽這話,額頭上冷汗就下來了,當下牆也不撞了,急忙捂住楊漣的嘴巴。焦急地小聲說道:“文儒(楊漣字)啊,你這不是說皇上是昏君嘛。皇帝雖然胡鬧,可也沒做出啥太出格的事啊。你趕緊閉嘴。聽聽皇上怎麽說。”


    楊漣此時已經被衝昏了頭,幹脆一屁股坐在地上,指著皇上說道:“皇上你迷戀客氏,把皇後晾在了一邊,數年無所出。宮中早有傳言說,你將來會立這個客氏為貴妃;皇上你還寵幸魏忠賢,致使奸臣當道,忠臣四散;你不修君王之道,專好木工…..”


    楊漣話音一出,左光鬥後背就濕了一大片,急忙上前將楊漣嘴巴死死捂住,苦苦哀求道:“皇上,楊文儒忠心為國,請念在他一片赤誠,饒他這一次。”


    朱由校臉上早已黑成了一片,心裏暗罵:這些事情關我屁事,勞資還不願意來這兒當皇帝呢,md。朱由校,勞資是代你受過。


    “奸臣?忠臣?你倒是給我說說,奸臣是什麽標準,忠臣是什麽標準,你說啊,你說。”朱由校說罷,狠狠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氣勢十足,就是手有點….太特麽疼了。


    楊漣和左光鬥聞言,立刻愣了。奸臣和忠臣還有標準?話說什麽又是標準?


    朱由校冷笑一聲:“你們說魏忠賢是奸臣。好,你們來給我解釋一下。從天啟元年到現在天啟三年,魏忠賢一共向遼東前線輸送戰馬兩百餘匹,記住,是戰馬,不是駑馬;朝中可有大臣這麽做過?”


    楊漣和左光鬥腦子還是沒轉過彎,他們實在不明白,送幾匹戰馬怎麽了?難不成他就不是奸臣了?


    朱由校又從抽屜裏抽出一份資料,沉著臉說到:“我當政這三年,魏忠賢一共為朝廷收取了各種稅費,合計兩百餘萬兩。你們說,如果沒有這兩百餘萬兩,朝廷會陷入怎樣的困境?,你們天天嚷嚷著減稅,減稅,我減你mlgb。你們是恨大明不早死啊。”


    朱由校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將手裏的資料扔到桌上,指著兩人罵道:“你們一天到晚就隻知道忠臣,奸臣,可你們有誰真正替老百姓想過。老百姓可不管你什麽忠奸之分,他們隻知道老婆孩子熱炕頭,能吃飽飯過日子。


    朕前日出宮,調查了一下現在的物價,你們知道和1620年??…神宗四十八年相比,物價上升了多少?上升了整整四分之一,這才短短三年啊。這還是京城,其餘的地方更嚴重,還不要說遼東各地。


    你們說啊,你們誰調查過這裏的原因?整天一哭二鬧三上吊,你們煩不煩。我要的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不是你們在這兒辨別忠奸。等老百姓都過不下去起來造反了,辨別忠奸有個屁用,到時候都一塊兒掉腦袋。”


    朱由校說完,氣唿唿地坐到椅子上,煩躁不已地在桌上抓起腰牌狠狠丟到一邊,心中惱怒萬分:楊漣和左光鬥都是好人,都是忠臣。可特麽現在的情況,不是忠臣就能解決的。要是忠臣能賺錢,能養活百姓,誰用魏忠賢?吃飽了撐的。


    楊漣和左光鬥麵麵相覷:眼前的這個皇帝太陌生了,怎麽感覺不是一個人?為何皇上還罵髒話?難不成宮外傳言說,皇帝因為掉湖裏,腦子就壞掉了,是真事?


    皇帝這是鬼迷心竅了?怎麽胡說八道。忠奸自古不兩立,此乃天道。這和老百姓過日子有什麽關係?趕走奸臣,忠臣主事,百姓日子自然就好了,這是天理啊!!!


    朱由校這時伸手拉開背後的幕布,一副巨型的大明地圖,出現在楊漣和左光鬥眼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少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喝水的犀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喝水的犀牛並收藏大明少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