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君王皆薄幸,最是無情帝王家。
這句話幾乎應驗了中國五千年所有君王以及嫡係皇親。
但是能用幾乎,就意味著有一些意外。
寧王李憲,就是這個意外。
李憲早年叫李成器,是唐睿宗李旦的長子,自小人如其名,才氣過人是李唐皇室出名的神童。
高宗李治初封李憲為永平郡王,文明元年,李憲為皇太子,當時他才六歲。但是那個時候,武則天已經開始插手朝政,將皇帝李旦降為皇嗣,武則天登基,李成器也就變成了皇孫。
此後的十年,李旦給軟禁於皇宮,而李憲、李撝、李隆基、李範、李業、李隆悌六兄弟也一樣給軟禁監控起來。
那個時候,李憲他們兄弟想見自己父親一麵都不容易,作為家中長子,李憲用盡最大的力氣,代替父親的職責,照顧著自己的幾個弟弟。
也就是這危難中的十年,他們兄弟相互扶助,情義固若金湯。
尤其是因為幽禁的日子過於艱苦,最小的老六李隆悌未堅持下來,在十歲那年夭折。
此事給了李憲極大的衝擊,內疚自責,甚至後悔生於這無情的帝王家。
直至神龍政變,五王複唐,李顯繼位。
剩於的五兄弟才算苦盡甘來,真正的享受到了榮華富貴。
不過即位的李顯卻是無能廢物,將天下弄的一塌糊塗,還不如武後時期。
後來李隆基策劃了唐隆政變,將自己的父親李旦扶上了帝位。
李旦麵臨了一個兩難的抉擇,他就如當初的李淵一樣,大兒子李建成是嫡長子,是法定的繼承人。
可二兒子李世民卻功蓋天下,李唐穩定天下的三大戰役,李世民指揮了兩,天下呈現三分之勢。李世民卻橫掃了王世充、竇建德,打破了三分之局。
如果李建成是一個無能之輩,相信根本沒有後來那麽多事。
偏偏李建成非但不無能,反而尤為出色,他的軍功或許不如李世民那般驚才絕豔,但是在後方的輔政功勞並不小。
最終也造成了玄武門的慘案!
李旦也一般無二。
老三李隆基是功臣,老大李憲卻是法定繼承人,而且是一個合格的繼承人,才智擔當並不亞於李隆基。
從大勢上分析也是李憲占優!
首先保守派,支持離嫡長子的大臣是李憲穩固的後台,太平公主也站在李憲這邊。
支持李隆基的僅是跟著一起謀劃唐隆政變的功臣,實力可以說是不成正比。
但是李憲在這個時候做了一個讓所有人大掉眼鏡的決定,他在絕對占優的情況下,辭讓了太子,將皇太子這個大唐未來國君的寶座讓給了自己的弟弟李隆基,也成就了李隆基。
李憲也是古往今來唯一一個將帝王寶座讓給弟弟的人物。
不隻是如此,後來太平公主與李隆基勢同水火的時候,太平公主多次請李憲出山,都為李憲拒絕。
先天政變,李隆基絕地反擊,李憲身為老大又義無反顧的為弟弟投身對抗太平公主的第一線。
在政變中,他的任務最為重要,負責穩住他們的父親李旦。
結果因為裴旻的出現,發生了小小的意外,政變發生之時,太平公主跟李旦在一起。
又是李憲,以性命要挾,迫使李旦控製了太平,這才令得先天政變大獲功成。
對於李隆基而言,他是長兄一手帶大的,太子之位也是長兄讓給他的,甚至坐穩皇位減除太平公主,大哥李憲也是第一功臣。
對於自己的父親,李隆基心底懷有小小的抱怨,認為他偏袒太平公主,但是對於李憲這位兄長,李隆基除了敬愛找不出別的情感形容。
這樣的大哥都不信,天下還有可信之人?
所以李隆基完全不想再聽崔澄、崔鴻半句辯解,直接將他打入死牢了。
對於當前的亂局,李隆基也是一籌莫展,不知如何善後,更不知如何麵對裴旻。
裴旻開開心心的跟自己的大哥討論這千古笛曲《梅花三弄》,又如何跟太子、王皇後甚至莫名的巫蠱師密謀?
麻煩事還不隻是這些,今日自己勞師動眾的包圍的裴國公府,內幕要是傳出去,他這張臉往哪裏放?
尤其是青龍,此事若是公諸天下。
後世青史又如何評價他?
身為皇帝,他最是在乎自己未來的評價。
一想到這些林林總總的事情,李隆基也是一陣頭大,心底對於崔澄、崔鴻更是恨到了骨子裏,也怨自己心底明明是不信,為何還要莫名的在意那一點點的可能,現在弄得下不了台。
李憲對於自己這個弟弟很是了解,見他一臉為難,也明白了他的擔憂。
略一沉吟,李憲來到裴旻身旁,拉著他走到了一旁,將自己了解到的如實情況向裴旻細說。
裴旻自己當然知道各種情況,但是還是展開了自己深厚的演技,根據李憲的述說露出不同的表情。
聽到崔澄、崔鴻誣告時候的憤怒,聽到李隆基率兵包圍裴府的那一點點的驚懼,都顯露出來。
既不浮誇,又能展現意味。
李憲作為一個兄長,將古代友悌的高貴品格體現的淋漓盡致,詳細的說道:“並非三郎不信國公,實在是事情太大。三郎身為皇帝,不敢冒一絲一毫的風險,還望國公體諒三郎的難處。”
裴旻誠懇的道:“旻不敢怪罪陛下,何況身正不怕影子斜,在下行的端做得正,也不在乎各種審查。隻是此事鬧得頗大,想要善後卻是不易。這詳細經過要是傳出去,恐有損陛下聲譽。”
李憲慷慨道:“即便此刻,國公依然能為三郎考慮,著實不易。此事確實是三郎失察在先,他身為君王,不便道歉。李憲身為兄長,替三郎向國公賠罪了。”
他說著慎重的向裴旻作揖而拜。
裴旻誠惶誠恐的還禮,心底的敬意更深了一分。
來到古代十多年,他遇到了很多的人物,各方各麵都有。
有的讓他敬慕,有的讓他鄙夷。
而今讓他由衷敬佩的人又多了一個!
寧王李憲,確實是當世絕頂的人物。
略一沉吟,裴旻對著李憲一笑道:“有了!”
他大步來到李隆基麵前,躬身拜道:“臣謝過陛下重賞,裴府年久失修,陛下派兵卒為勞力為臣重修府宅,臣深感榮幸。”
這句話幾乎應驗了中國五千年所有君王以及嫡係皇親。
但是能用幾乎,就意味著有一些意外。
寧王李憲,就是這個意外。
李憲早年叫李成器,是唐睿宗李旦的長子,自小人如其名,才氣過人是李唐皇室出名的神童。
高宗李治初封李憲為永平郡王,文明元年,李憲為皇太子,當時他才六歲。但是那個時候,武則天已經開始插手朝政,將皇帝李旦降為皇嗣,武則天登基,李成器也就變成了皇孫。
此後的十年,李旦給軟禁於皇宮,而李憲、李撝、李隆基、李範、李業、李隆悌六兄弟也一樣給軟禁監控起來。
那個時候,李憲他們兄弟想見自己父親一麵都不容易,作為家中長子,李憲用盡最大的力氣,代替父親的職責,照顧著自己的幾個弟弟。
也就是這危難中的十年,他們兄弟相互扶助,情義固若金湯。
尤其是因為幽禁的日子過於艱苦,最小的老六李隆悌未堅持下來,在十歲那年夭折。
此事給了李憲極大的衝擊,內疚自責,甚至後悔生於這無情的帝王家。
直至神龍政變,五王複唐,李顯繼位。
剩於的五兄弟才算苦盡甘來,真正的享受到了榮華富貴。
不過即位的李顯卻是無能廢物,將天下弄的一塌糊塗,還不如武後時期。
後來李隆基策劃了唐隆政變,將自己的父親李旦扶上了帝位。
李旦麵臨了一個兩難的抉擇,他就如當初的李淵一樣,大兒子李建成是嫡長子,是法定的繼承人。
可二兒子李世民卻功蓋天下,李唐穩定天下的三大戰役,李世民指揮了兩,天下呈現三分之勢。李世民卻橫掃了王世充、竇建德,打破了三分之局。
如果李建成是一個無能之輩,相信根本沒有後來那麽多事。
偏偏李建成非但不無能,反而尤為出色,他的軍功或許不如李世民那般驚才絕豔,但是在後方的輔政功勞並不小。
最終也造成了玄武門的慘案!
李旦也一般無二。
老三李隆基是功臣,老大李憲卻是法定繼承人,而且是一個合格的繼承人,才智擔當並不亞於李隆基。
從大勢上分析也是李憲占優!
首先保守派,支持離嫡長子的大臣是李憲穩固的後台,太平公主也站在李憲這邊。
支持李隆基的僅是跟著一起謀劃唐隆政變的功臣,實力可以說是不成正比。
但是李憲在這個時候做了一個讓所有人大掉眼鏡的決定,他在絕對占優的情況下,辭讓了太子,將皇太子這個大唐未來國君的寶座讓給了自己的弟弟李隆基,也成就了李隆基。
李憲也是古往今來唯一一個將帝王寶座讓給弟弟的人物。
不隻是如此,後來太平公主與李隆基勢同水火的時候,太平公主多次請李憲出山,都為李憲拒絕。
先天政變,李隆基絕地反擊,李憲身為老大又義無反顧的為弟弟投身對抗太平公主的第一線。
在政變中,他的任務最為重要,負責穩住他們的父親李旦。
結果因為裴旻的出現,發生了小小的意外,政變發生之時,太平公主跟李旦在一起。
又是李憲,以性命要挾,迫使李旦控製了太平,這才令得先天政變大獲功成。
對於李隆基而言,他是長兄一手帶大的,太子之位也是長兄讓給他的,甚至坐穩皇位減除太平公主,大哥李憲也是第一功臣。
對於自己的父親,李隆基心底懷有小小的抱怨,認為他偏袒太平公主,但是對於李憲這位兄長,李隆基除了敬愛找不出別的情感形容。
這樣的大哥都不信,天下還有可信之人?
所以李隆基完全不想再聽崔澄、崔鴻半句辯解,直接將他打入死牢了。
對於當前的亂局,李隆基也是一籌莫展,不知如何善後,更不知如何麵對裴旻。
裴旻開開心心的跟自己的大哥討論這千古笛曲《梅花三弄》,又如何跟太子、王皇後甚至莫名的巫蠱師密謀?
麻煩事還不隻是這些,今日自己勞師動眾的包圍的裴國公府,內幕要是傳出去,他這張臉往哪裏放?
尤其是青龍,此事若是公諸天下。
後世青史又如何評價他?
身為皇帝,他最是在乎自己未來的評價。
一想到這些林林總總的事情,李隆基也是一陣頭大,心底對於崔澄、崔鴻更是恨到了骨子裏,也怨自己心底明明是不信,為何還要莫名的在意那一點點的可能,現在弄得下不了台。
李憲對於自己這個弟弟很是了解,見他一臉為難,也明白了他的擔憂。
略一沉吟,李憲來到裴旻身旁,拉著他走到了一旁,將自己了解到的如實情況向裴旻細說。
裴旻自己當然知道各種情況,但是還是展開了自己深厚的演技,根據李憲的述說露出不同的表情。
聽到崔澄、崔鴻誣告時候的憤怒,聽到李隆基率兵包圍裴府的那一點點的驚懼,都顯露出來。
既不浮誇,又能展現意味。
李憲作為一個兄長,將古代友悌的高貴品格體現的淋漓盡致,詳細的說道:“並非三郎不信國公,實在是事情太大。三郎身為皇帝,不敢冒一絲一毫的風險,還望國公體諒三郎的難處。”
裴旻誠懇的道:“旻不敢怪罪陛下,何況身正不怕影子斜,在下行的端做得正,也不在乎各種審查。隻是此事鬧得頗大,想要善後卻是不易。這詳細經過要是傳出去,恐有損陛下聲譽。”
李憲慷慨道:“即便此刻,國公依然能為三郎考慮,著實不易。此事確實是三郎失察在先,他身為君王,不便道歉。李憲身為兄長,替三郎向國公賠罪了。”
他說著慎重的向裴旻作揖而拜。
裴旻誠惶誠恐的還禮,心底的敬意更深了一分。
來到古代十多年,他遇到了很多的人物,各方各麵都有。
有的讓他敬慕,有的讓他鄙夷。
而今讓他由衷敬佩的人又多了一個!
寧王李憲,確實是當世絕頂的人物。
略一沉吟,裴旻對著李憲一笑道:“有了!”
他大步來到李隆基麵前,躬身拜道:“臣謝過陛下重賞,裴府年久失修,陛下派兵卒為勞力為臣重修府宅,臣深感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