驟然變天,冊立皇四子越王趙啟為太子,真沒楊致什麽事。可別人並不這麽認為,皇帝從宰輔重臣到六部尚書,再到諸多芝麻官吏,統統發作了一通。在整個冊立太子的過程當中,唯獨不碰兇名卓著的楊致。事有反常即為妖,若說沒他什麽事,誰信啊?


    愛信不信。楊致不是聖人,自迴京與皇帝攤牌之後,竟然不予理睬,心裏多少有幾分失落。一想到皇帝那道令他惡心的聖旨,心知自己就是賤的。大夏江山又不是我家的,太子又不是我兒子,犯不著太過操心。


    趙啟被冊立為新的太子,楊致一點都不感到意外,絕不是外人以為的“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麽迴事。


    迴想起來,初到長安,就被皇帝安排以越王親衛的身份參與禁軍將領選拔,“出自越王門下”的這個烙印,隻怕很難抹去了。早在趙啟撒著歡兒成天瞎玩的時候,秦公那個老狐狸就在終南山下的鄉野客棧點明了此事。


    除了從小精心培養,能登上儲君之位,頭腦、膽識、天賦與運氣缺一不可。皇帝恐怕從來沒有將廢太子趙恆當成理想的後繼之君看待,早年冊立他為太子,隻是5∽,礙於其嫡長子的身份,與諸方勢力妥協平衡的結果。隨著大夏國力日盛,皇帝心底這個念頭隻會越來越強烈。


    即使後來衛肅沒有鼓動趙恆圖謀篡逆,皇帝也會另找借口將他廢掉。衛肅實際上是栽倒在與皇帝政見不同又過於天真,廢太子趙恆一直隻是皇帝手中的賴以迷惑世人的一道幌子,先皇後李氏、太子妃衛氏是最具悲劇性的犧牲品。


    明明極具天賦、滿腹心機、頭腦精明、膽識過人。偏偏無時不刻不是一副嘻皮笑臉的市井無賴樣兒。一旦趙啟登上皇位,無疑比他老子更為可怕。


    五月十六日。皇帝再次下詔。命太子趙啟監國,署理一切國政。同時賜封皇次子寧王趙當、皇三子康王趙敢、樞密院太尉陳文遠、首輔大學士王雨農並為輔政大臣。共同佐理朝政。


    過渡期,或者說是實習期,果然緊隨而至。


    出乎意料的是,楊致也摻和在裏麵露了一小臉,打了一迴醬油。準確的說,應該是他三個兒子打了一迴醬油:……欽封大夏海關總督楊致,盡忠國事,朕心甚慰,特晉爵二等飛虎侯。其長子楊猛賜爵順平伯。次子楊驍賜爵榮貴伯,三子楊瓏賜爵安遠伯。欽此。


    大夏自開國以來,無功不賞已成定例。想當年突襲軍團橫掃大漠,一萬精兵悍將浴血拚殺,十死一生。領軍主將耿超隻是封了個三等侯,部將董堅、李為、沈重不過是賜封伯爵。大夏爵位之金貴,由此可見一斑。楊致的三個兒子連路走不穩、話都說不利索,就被賜封伯爵,足見皇帝對楊氏一門是何等恩寵重視!


    事實上。皇帝要向外界傳達的正是這個信息。看見了吧?這個強勢怪物從來都朕的人!隻要他身在長安,那就如同是朕懸在你們頭上的一柄利劍!不服氣?想鬧事?誰倒是試試看?


    聖旨一到,楊府上下照例是一片歡騰。老爺子楊炎大派利市,人人有賞。歡喜過後。卻又在兒子麵前碎嘴嘟囔,埋怨皇帝未免太過小氣,怎麽就舍不得賜個爵位給我。讓我老人家也過上一把癮?


    楊致不禁哭笑不得:“老爹,你就知足吧!你以為皇帝的爵位是街肆裏買一送一的大白菜。是個人就給啊?如今你是侯爺他爹,三個伯爺的祖父。還有什麽不滿意的?”


    “那倒也是。”楊炎悻悻的點了點頭,隨即問起了擔心的另外一件事:“越王那小子現在是太子了,這個……日後我還能跟他玩麽?”


    楊致苦笑道:“能!為什麽不能?隻不過日後他可能沒有太多功夫來找你玩了。”


    趙妍自從嫁入楊家後,一直謹慎自處。通過幾年的努力,不僅與老爺子、沈玉、朱靈兒相處融洽,在侯府諸多仆婢當中也博得了最為溫善賢良的口碑。盡管如此,同胞一母的親弟弟被冊立為新太子,侯府上下人等看她的眼光難免有所變化,情不自禁的多了幾分敬畏。


    這個年代男尊女卑的觀念根深蒂固,侯府上下受楊致的影響,應該算是氣氛最為寬鬆的。如果趙妍不是生為女兒身,依她的頭腦心智與性情,絕對有參與角逐儲君之位的那個實力。


    楊致不是聖人,趙妍當然也不是。胞弟被立為儲君,兒子被賜封伯爵,她的心理多少有些微妙的變化。


    這日晚間,楊致恰好在趙妍房中歇宿。哄了兒子楊驍睡下,夫妻倆有一搭沒一搭的扯著閑話。趙妍不經意的問道:“夫君,不是說義父與王相都在病中麽?怎地父皇又命他們輔政了?小五被立為太子,兩位皇兄豈能甘心?父皇命他們輔政,又是何意?”


    楊致戲謔的答道:“老太尉與王相是奉旨稱病,皇上不讓他們好,他們就隻能一直病著。稱病就是為了讓他們迴避,輔政隻是個安撫人心的幌子。皇上也知道你那兩個哥哥不甘心,所以才命他們輔政。一來多少是個心裏安慰,二來把他們架到前台看起來,不給他們搗亂生事的機會。皇上這是為太子掃除一切可能掣肘的障礙,讓太子真正可以自己做主!”


    趙妍默然片刻,又問道:“那父皇為什麽不用你呢?晉封賜爵,也是為了安撫你麽?夫君,你還是上奏父皇懇請調你迴京吧!這樣的話,我們也能一家團聚了不是?”


    高官將帥外任,家眷留居長安,亦是大夏不成文的慣例,實際上有扣為人質的意味。趙妍的話,貌似夫妻之間閑話私房家常,實則是在委婉的勸說楊致:皇帝已經不信任你了,還是迴來老實呆著為好。大家都放心。


    為了不讓家人擔心,楊致無論是在山東外海諸島,還是經營夷州,每每迴京談及於此,都隻是含糊一語帶過。但他不可能完全阻止外間的傳言流入府中,趙妍的勸說是出自皇帝與梅妃的授意也不一定。


    如今年輕氣盛、意氣風發,既有點本事,又有了地盤可作倚仗,皇帝父子、滿朝文武誰都不敢小覷。如若就此全然放手,混吃等死是不是太早了一點?與舉手投降、任人宰割又有什麽區別?


    楊致幾年不曾迴家,原想與趙妍溫存一番,被她幾句話一說,立馬興致全無。


    背轉身去歎道:“一家團聚?玲瓏與玲兒、瓏兒也都要接迴來嗎?如今天下太平,皇上不須用我,委實可喜可賀。請旨迴京做甚?辭官迴鄉不好嗎?你若怕不習慣,亦可留在長安。”


    都說聽音知意,趙妍聽得出來,楊致的話說得極重。你父親是皇帝,你弟弟將來也是皇帝,很稀罕麽?你願意留在長安就留下,反正我是恕不奉陪了。


    趙妍霍然起身,語帶哽咽的道:“夫君,你切勿誤會!我……我沒有別的意思。”


    比較而言,趙妍嫁進楊家,與沈玉、玲瓏、朱靈兒相比,過程與處境十分尷尬,比誰都委屈。


    楊致心中一軟,跟著起身摟住她,柔聲道:“妍兒,無論你有何想法,我都會尊重你。你我結成夫妻日久,你應該知道,我就是我!”


    繼而不老實的往趙妍身上摸索道:“你想給驍兒添個弟弟還是妹妹?”(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世吉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泰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泰戈並收藏一世吉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