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送上門來的冤大頭
徐文瀚、秦空雲、楊致等人在太子謀逆一案前後的諸多表現,使皇帝清晰的看到了他們令任何一方勢力都不敢小覷的實力。(成都:book02打)再加上一個膽敢隱然與自己叫板的衛飛揚,讓皇帝怎麽會不窩心?怎麽能睡得著?可又能把他們怎麽樣?
皇帝不是聖人,楊致當然也不是。
人不怕被人利用,就怕被人利用的價值都沒有。皇帝並不事事需要利用楊致,楊致也沒有對皇帝的寶座產生過什麽決定性的影響。沒有並不等於不能,現在沒有,不能等於將來也不會。
在這個皇權至高無上的年代,哪怕皇帝放個屁都是不容違拗的聖旨。徐文瀚心思縝密、熟諳朝儀,怎麽會隨隨便便就“忘了”傳旨呢?
因為皇帝固然不糊塗,徐文瀚也看得很透徹:隻要皇帝對衛肅殺人不見血的苦肉計一出爐,於楊致眼下而言,是否覲見皇帝都已沒有太大意義。
對於皇帝來{就不同了。寧王趙當與康王趙敢不日即將迴京,又到了群臣絞盡腦汁的琢磨,自己該站在誰的隊伍中的時候了。召見楊致,一方麵是給兩個想入非非的寶貝兒子、也是給群臣看的。如今這大夏是我的大夏,誰要敢打什麽歪主意,那得先掂量掂量我身邊這個強勢怪物的分量。另一方麵也可以借機敲打敲打楊致,警告他不要恃寵而驕、忘乎所以。這次召見雖然注定不會有什麽實質性的內容,但對皇帝而言卻是必須的。
皇帝心裏顯然很不痛快,楊致也有點小鬱悶,不屑的一語道破其中玄機:“有什麽好見的?皇帝無非是想給我提個醒,讓我知道自己姓什麽罷了。老子是什麽人?蘿卜還用屎來澆?”
秦空雲唯恐楊致因心氣不順而節外生枝,笑勸道:“去宮裏走一遭也沒什麽壞處,我倒是想見皇上還輕易見不著呢三弟,如今公主的肚子都那般大了,你就當是代公主去給皇上老丈人和梅妃娘娘問個安吧”
徐文瀚眉宇間卻無輕鬆之色:“二弟所言不錯,皇上明日召見三弟對誰都沒壞處,去一趟又有何妨?隻有一節,二位賢弟仍需切記:飛揚一日不曾迴京,我們便一日不可大意。二弟,務必吩咐秦氏在金陵的人手不得懈怠,密切留意飛揚的動向,仍向長安一日一報”
“三弟明日覲見皇上時,最好絕口不提飛揚半字。即便皇上主動問及,你在言語上也要推個幹淨。還有,你與公主既是木已成舟,那便來日方長,梅妃娘娘宮中暫且不去也罷。”
秦空雲訕訕道:“金陵那邊我自然不會放鬆。……三弟順便拜見梅妃娘娘不過是順便,也是人之常情而已,大哥未免太過小心了吧?再說三弟今日眼巴巴的在宮門外吃了半日閉門羹,明日皇上若是問起他為何求見,豈不是無言以對?”
“重要的不是要跟皇帝說些什麽,而是去不去。”楊致冷冷道:“大哥的意思我懂,也同意。——二哥,要知道越王還未到建府開衙的年紀,仍與梅妃同殿居住。此時去求見梅妃,就等於是去求見那個小王八蛋。別看那小子年紀小,其實心裏頭比鬼都要精三分。在這當口,就算我想見他,沒準兒他還不樂意呢你別忘了,雖然太子垮台了,但越王也跟寧王、康王一樣,都是皇帝的兒子去不去求見梅妃,我倒真是無所謂,可必定會讓很多人感到鬧心。既然如此,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落個大夥兒都省心”
三人議畢,已是黃昏日暮,快吃晚飯了。楊致還是一大清早就出了門,徐文瀚也是心多事忙,二人不顧秦空雲的一意挽留,就此散了。
楊致在迴府的路上,不自覺的拔馬繞道往衛府方向徐徐而行。剛走到街口,就遠遠望見有四個全副武裝的內廷侍衛標槍一般杵在大將軍府門外。可想而知,整座衛府內外已被盯得死死的,恐怕連隻蒼蠅都飛不出去。無論衛府是多麽恢宏軒闊,五星級的監牢難道就不是監牢了麽?可憐的衛大將軍其心已死,身仍在囚。
心下湧上一股難言的倦意,遙遙一望之後並不近前,調轉馬頭徑直迴了府,已到天色擦黑的掌燈時分了。
侯府門前一角停了兩輛馬車和厚絨暖轎,五六個身著仆役服色的漢子擁在一處,一邊搓手跺腳的取暖,一邊在小聲議論著什麽。
自家老爺子“隨和可喜”的名聲長安滿城皆知,隻要你口袋裏的銀子過得硬又多得沒處花,想要享受一番在飛虎侯府邸與楊老太爺一起玩鳥、鬥牌、賭錢、同桌吃喝的“殊榮”,老爺子向來是三教九流來者不拒。粗略看去門前車馬並無稀奇之處,是以楊致也不以為意。
孰料剛一進門,楊致便不禁心生疑竇。因為阿福滿臉賠笑的一溜煙快步走近前來,顯然業已一意等候多時。所謂看大的眼睛吃大的口,如今阿福見過的王侯將相多了去了,若非得了足以令他心驚肉跳的好處,怎會這般賣力?
“少爺,您可算迴來了您辛苦了,辛苦了哎呀,您是不知道啊,有兩位貴客已在府上恭候您多時了……。”
“少廢話來的都是些什麽人?”
“……小人也不認得,以前從未見過。隻說一位姓黃,一位姓郭,自午後申時初刻時分就來求見,一直等到現在。也真是難為那二位先生了……。”
楊致一聽是姓黃姓郭,立馬就意識到是怎麽迴事了。沒好氣的斥道:“你給我閉嘴死一邊去”
進門定神抬頭一看,自家老爹的德性並沒比阿福好到哪兒去。前廳燭火通明,老爺子楊炎平素極少一本正經的在前廳接待訪客,此刻卻紅光滿麵的高坐廳上,陪著兩位陌生的訪客談笑風生。前廳地上,擺著兩口醒目的黑漆大箱子。從老爺子如此之高的接待規格來看,除了滿滿兩箱金銀珠寶還會是什麽?
楊炎在隨兒子舉家遷居長安之後,見過的世麵也多了,心裏頭對兒子是七分愛三分怕。見楊致進了門,連忙招唿道:“致兒,這位黃先生與郭公子已在府中侯你多時了你迴來了就好,迴來了就好你們聊,你們慢慢聊啊黃先生,郭公子,老夫失陪了”
楊炎雖然嗜財如命,頭腦尚算活絡。兒子一大清早就出了門,直到這個時候才迴來,且臉色不愉。別說與兩位訪客打招唿,甚至連看都沒看他們一眼,心知這注橫財不是那麽好拿,所以就此腳底板抹油閃人算了。
兩位陌生的訪客有一位身著牙白皮袍、年歲約四十出頭、長須拂胸的中年人,另一位則是身著玄色長衫、一副古銅色麵龐的年青男子。齊齊起身對楊炎躬身一揖:“我等叨擾了楊老太爺,實感慚愧多謝老太爺盛情相待”
爾後才向楊致抱拳見禮道:“小人黃繼德,乃鹹陽罪囚黃繼先胞弟。小人郭開,金城罪囚郭培乃是家父。小人見過侯爺冒昧登門求見,萬乞恕罪”
楊致打量了二人一眼,不禁暗讚。二人不慌不忙、不卑不亢,三言兩語之間既自我介紹了身份,又點出了因何而來。二人衣飾普通容貌平常,卻極顯精潔幹練。毫無半點暴發戶的做派,頗有世家大戶精英子弟的風範。
楊致也不講什麽虛假客套招唿他們落座,隻略一點頭算是迴禮。徑自隨意打開一口黑漆箱子,登時整個侯府前廳都燦然生光:居然是滿滿當當的一箱金條,兩大箱黃金應該不下於一萬兩無怪乎號稱鹹陽與金城兩地堪與秦氏比肩的財閥
“侯爺,些許俗物隻是我兩家的進門薄禮,不堪入眼,讓侯爺見笑了……。”
進門薄禮?楊致不由連連冷笑:想拿黃金來砸我是吧?若是區區幾萬兩黃金就能擺平你們那破事的話,皇帝還是皇帝麽?老子還是楊致麽?抬著兩大箱黃金招搖過市,是想給誰看?……難道你們不能多用一用腦子,就他**的不會折合成銀**?
麵無表情的一擺手,截住二人的話頭挑明了道:“二位為何屈尊來訪,大家心照了,無須多話。恕我直言,你們真是太看得起我楊某了。我雖蒙皇上錯愛,卻無職無權,從未參政、幹政。茲事體大,天威難測,如今太子一案尚未審結,我縱然願受二位之托,在皇上麵前為你黃郭兩家求情,也不得不先摸一摸自己脖子上這顆頭顱是不是長得還牢靠。你們的厚禮我唯有心領,委實愧不敢受。不是楊某狂妄,我敢說眼下放眼整個長安城內,沒有一個人會有那個狗膽,敢收你們半個銅板”
楊致倒不是有意詐唬他們,聽來通篇都是大實話。二人麵麵相覷,先前滿懷希冀的目光登時黯淡下來。
敲竹杠也有敲竹杠的藝術,也得看時機。兩個富得流油的冤大頭送上門來了,怎能輕易放過?
楊致心下暗笑,話鋒一轉道:“當今皇上寬大聖明,最是恩怨分明了的。你黃郭兩家世居鹹陽、金城,曆年來為大夏貢獻甚豐,這一節我也鬥膽敢保皇上定然心中有數。你們想想看,覆巢之下通常必無完卵,事涉謀逆,皇上為何隻下旨緝拿黃繼先與郭培二人?你們兩家上下數百口卻能安然無事?為免惹人搶眼側目橫生事端,你們且耐心在長安再住一段時日,最好不要四處活動,安心等待皇上處置太子是何旨意,再相機而行。”
“二位大可放心,助你兩家脫困之事,於楊某而言有利無弊。隻要時機相宜,定會在皇上麵前盡力**。”
將人狠狠摁到水中悶到近乎窒息而死,又提出頭來讓他喘上一口氣,這等欲擒故縱的伎倆本就是楊致的拿手好戲。料想二人便能看破,也隻能徒喚奈何。既要當*子又要立牌坊?背地裏你們愛怎麽罵就怎麽罵吧隻要不怕被老子聽見就行。
黃郭二人聞言迅即互望一眼,一齊躬身長揖道:“侯爺快人快語,小人等受教了黃郭兩家定會感念侯爺如山如海的深恩大德一切仰仗侯爺了”
楊致踢了踢兩口黑漆箱子:“既是話已說明,那二位莫要害我,這兩箱東西務必辛苦你們搬迴去。”
又皺起眉頭,點了二人幾句:“這東西饑不能食,寒不能衣,不知怎地會有那麽多人喜歡?實在是愚不可及偏生還那般沉重,搬來搬去的你們怎麽也不嫌費事?即便想拿去花銷,也是麻煩得緊。哪家錢莊能兌得出這許多現銀來?”
這番話差不多隻是沒有**的宣稱“隻收銀**、不收黃金珠寶”了。
黃郭二人還沒來得及暗罵他無恥,楊致已頭也不迴的往內堂而去:“送客”。
一世吉祥第242章送上門來的冤大頭(邪雲曲)
徐文瀚、秦空雲、楊致等人在太子謀逆一案前後的諸多表現,使皇帝清晰的看到了他們令任何一方勢力都不敢小覷的實力。(成都:book02打)再加上一個膽敢隱然與自己叫板的衛飛揚,讓皇帝怎麽會不窩心?怎麽能睡得著?可又能把他們怎麽樣?
皇帝不是聖人,楊致當然也不是。
人不怕被人利用,就怕被人利用的價值都沒有。皇帝並不事事需要利用楊致,楊致也沒有對皇帝的寶座產生過什麽決定性的影響。沒有並不等於不能,現在沒有,不能等於將來也不會。
在這個皇權至高無上的年代,哪怕皇帝放個屁都是不容違拗的聖旨。徐文瀚心思縝密、熟諳朝儀,怎麽會隨隨便便就“忘了”傳旨呢?
因為皇帝固然不糊塗,徐文瀚也看得很透徹:隻要皇帝對衛肅殺人不見血的苦肉計一出爐,於楊致眼下而言,是否覲見皇帝都已沒有太大意義。
對於皇帝來{就不同了。寧王趙當與康王趙敢不日即將迴京,又到了群臣絞盡腦汁的琢磨,自己該站在誰的隊伍中的時候了。召見楊致,一方麵是給兩個想入非非的寶貝兒子、也是給群臣看的。如今這大夏是我的大夏,誰要敢打什麽歪主意,那得先掂量掂量我身邊這個強勢怪物的分量。另一方麵也可以借機敲打敲打楊致,警告他不要恃寵而驕、忘乎所以。這次召見雖然注定不會有什麽實質性的內容,但對皇帝而言卻是必須的。
皇帝心裏顯然很不痛快,楊致也有點小鬱悶,不屑的一語道破其中玄機:“有什麽好見的?皇帝無非是想給我提個醒,讓我知道自己姓什麽罷了。老子是什麽人?蘿卜還用屎來澆?”
秦空雲唯恐楊致因心氣不順而節外生枝,笑勸道:“去宮裏走一遭也沒什麽壞處,我倒是想見皇上還輕易見不著呢三弟,如今公主的肚子都那般大了,你就當是代公主去給皇上老丈人和梅妃娘娘問個安吧”
徐文瀚眉宇間卻無輕鬆之色:“二弟所言不錯,皇上明日召見三弟對誰都沒壞處,去一趟又有何妨?隻有一節,二位賢弟仍需切記:飛揚一日不曾迴京,我們便一日不可大意。二弟,務必吩咐秦氏在金陵的人手不得懈怠,密切留意飛揚的動向,仍向長安一日一報”
“三弟明日覲見皇上時,最好絕口不提飛揚半字。即便皇上主動問及,你在言語上也要推個幹淨。還有,你與公主既是木已成舟,那便來日方長,梅妃娘娘宮中暫且不去也罷。”
秦空雲訕訕道:“金陵那邊我自然不會放鬆。……三弟順便拜見梅妃娘娘不過是順便,也是人之常情而已,大哥未免太過小心了吧?再說三弟今日眼巴巴的在宮門外吃了半日閉門羹,明日皇上若是問起他為何求見,豈不是無言以對?”
“重要的不是要跟皇帝說些什麽,而是去不去。”楊致冷冷道:“大哥的意思我懂,也同意。——二哥,要知道越王還未到建府開衙的年紀,仍與梅妃同殿居住。此時去求見梅妃,就等於是去求見那個小王八蛋。別看那小子年紀小,其實心裏頭比鬼都要精三分。在這當口,就算我想見他,沒準兒他還不樂意呢你別忘了,雖然太子垮台了,但越王也跟寧王、康王一樣,都是皇帝的兒子去不去求見梅妃,我倒真是無所謂,可必定會讓很多人感到鬧心。既然如此,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落個大夥兒都省心”
三人議畢,已是黃昏日暮,快吃晚飯了。楊致還是一大清早就出了門,徐文瀚也是心多事忙,二人不顧秦空雲的一意挽留,就此散了。
楊致在迴府的路上,不自覺的拔馬繞道往衛府方向徐徐而行。剛走到街口,就遠遠望見有四個全副武裝的內廷侍衛標槍一般杵在大將軍府門外。可想而知,整座衛府內外已被盯得死死的,恐怕連隻蒼蠅都飛不出去。無論衛府是多麽恢宏軒闊,五星級的監牢難道就不是監牢了麽?可憐的衛大將軍其心已死,身仍在囚。
心下湧上一股難言的倦意,遙遙一望之後並不近前,調轉馬頭徑直迴了府,已到天色擦黑的掌燈時分了。
侯府門前一角停了兩輛馬車和厚絨暖轎,五六個身著仆役服色的漢子擁在一處,一邊搓手跺腳的取暖,一邊在小聲議論著什麽。
自家老爺子“隨和可喜”的名聲長安滿城皆知,隻要你口袋裏的銀子過得硬又多得沒處花,想要享受一番在飛虎侯府邸與楊老太爺一起玩鳥、鬥牌、賭錢、同桌吃喝的“殊榮”,老爺子向來是三教九流來者不拒。粗略看去門前車馬並無稀奇之處,是以楊致也不以為意。
孰料剛一進門,楊致便不禁心生疑竇。因為阿福滿臉賠笑的一溜煙快步走近前來,顯然業已一意等候多時。所謂看大的眼睛吃大的口,如今阿福見過的王侯將相多了去了,若非得了足以令他心驚肉跳的好處,怎會這般賣力?
“少爺,您可算迴來了您辛苦了,辛苦了哎呀,您是不知道啊,有兩位貴客已在府上恭候您多時了……。”
“少廢話來的都是些什麽人?”
“……小人也不認得,以前從未見過。隻說一位姓黃,一位姓郭,自午後申時初刻時分就來求見,一直等到現在。也真是難為那二位先生了……。”
楊致一聽是姓黃姓郭,立馬就意識到是怎麽迴事了。沒好氣的斥道:“你給我閉嘴死一邊去”
進門定神抬頭一看,自家老爹的德性並沒比阿福好到哪兒去。前廳燭火通明,老爺子楊炎平素極少一本正經的在前廳接待訪客,此刻卻紅光滿麵的高坐廳上,陪著兩位陌生的訪客談笑風生。前廳地上,擺著兩口醒目的黑漆大箱子。從老爺子如此之高的接待規格來看,除了滿滿兩箱金銀珠寶還會是什麽?
楊炎在隨兒子舉家遷居長安之後,見過的世麵也多了,心裏頭對兒子是七分愛三分怕。見楊致進了門,連忙招唿道:“致兒,這位黃先生與郭公子已在府中侯你多時了你迴來了就好,迴來了就好你們聊,你們慢慢聊啊黃先生,郭公子,老夫失陪了”
楊炎雖然嗜財如命,頭腦尚算活絡。兒子一大清早就出了門,直到這個時候才迴來,且臉色不愉。別說與兩位訪客打招唿,甚至連看都沒看他們一眼,心知這注橫財不是那麽好拿,所以就此腳底板抹油閃人算了。
兩位陌生的訪客有一位身著牙白皮袍、年歲約四十出頭、長須拂胸的中年人,另一位則是身著玄色長衫、一副古銅色麵龐的年青男子。齊齊起身對楊炎躬身一揖:“我等叨擾了楊老太爺,實感慚愧多謝老太爺盛情相待”
爾後才向楊致抱拳見禮道:“小人黃繼德,乃鹹陽罪囚黃繼先胞弟。小人郭開,金城罪囚郭培乃是家父。小人見過侯爺冒昧登門求見,萬乞恕罪”
楊致打量了二人一眼,不禁暗讚。二人不慌不忙、不卑不亢,三言兩語之間既自我介紹了身份,又點出了因何而來。二人衣飾普通容貌平常,卻極顯精潔幹練。毫無半點暴發戶的做派,頗有世家大戶精英子弟的風範。
楊致也不講什麽虛假客套招唿他們落座,隻略一點頭算是迴禮。徑自隨意打開一口黑漆箱子,登時整個侯府前廳都燦然生光:居然是滿滿當當的一箱金條,兩大箱黃金應該不下於一萬兩無怪乎號稱鹹陽與金城兩地堪與秦氏比肩的財閥
“侯爺,些許俗物隻是我兩家的進門薄禮,不堪入眼,讓侯爺見笑了……。”
進門薄禮?楊致不由連連冷笑:想拿黃金來砸我是吧?若是區區幾萬兩黃金就能擺平你們那破事的話,皇帝還是皇帝麽?老子還是楊致麽?抬著兩大箱黃金招搖過市,是想給誰看?……難道你們不能多用一用腦子,就他**的不會折合成銀**?
麵無表情的一擺手,截住二人的話頭挑明了道:“二位為何屈尊來訪,大家心照了,無須多話。恕我直言,你們真是太看得起我楊某了。我雖蒙皇上錯愛,卻無職無權,從未參政、幹政。茲事體大,天威難測,如今太子一案尚未審結,我縱然願受二位之托,在皇上麵前為你黃郭兩家求情,也不得不先摸一摸自己脖子上這顆頭顱是不是長得還牢靠。你們的厚禮我唯有心領,委實愧不敢受。不是楊某狂妄,我敢說眼下放眼整個長安城內,沒有一個人會有那個狗膽,敢收你們半個銅板”
楊致倒不是有意詐唬他們,聽來通篇都是大實話。二人麵麵相覷,先前滿懷希冀的目光登時黯淡下來。
敲竹杠也有敲竹杠的藝術,也得看時機。兩個富得流油的冤大頭送上門來了,怎能輕易放過?
楊致心下暗笑,話鋒一轉道:“當今皇上寬大聖明,最是恩怨分明了的。你黃郭兩家世居鹹陽、金城,曆年來為大夏貢獻甚豐,這一節我也鬥膽敢保皇上定然心中有數。你們想想看,覆巢之下通常必無完卵,事涉謀逆,皇上為何隻下旨緝拿黃繼先與郭培二人?你們兩家上下數百口卻能安然無事?為免惹人搶眼側目橫生事端,你們且耐心在長安再住一段時日,最好不要四處活動,安心等待皇上處置太子是何旨意,再相機而行。”
“二位大可放心,助你兩家脫困之事,於楊某而言有利無弊。隻要時機相宜,定會在皇上麵前盡力**。”
將人狠狠摁到水中悶到近乎窒息而死,又提出頭來讓他喘上一口氣,這等欲擒故縱的伎倆本就是楊致的拿手好戲。料想二人便能看破,也隻能徒喚奈何。既要當*子又要立牌坊?背地裏你們愛怎麽罵就怎麽罵吧隻要不怕被老子聽見就行。
黃郭二人聞言迅即互望一眼,一齊躬身長揖道:“侯爺快人快語,小人等受教了黃郭兩家定會感念侯爺如山如海的深恩大德一切仰仗侯爺了”
楊致踢了踢兩口黑漆箱子:“既是話已說明,那二位莫要害我,這兩箱東西務必辛苦你們搬迴去。”
又皺起眉頭,點了二人幾句:“這東西饑不能食,寒不能衣,不知怎地會有那麽多人喜歡?實在是愚不可及偏生還那般沉重,搬來搬去的你們怎麽也不嫌費事?即便想拿去花銷,也是麻煩得緊。哪家錢莊能兌得出這許多現銀來?”
這番話差不多隻是沒有**的宣稱“隻收銀**、不收黃金珠寶”了。
黃郭二人還沒來得及暗罵他無恥,楊致已頭也不迴的往內堂而去:“送客”。
一世吉祥第242章送上門來的冤大頭(邪雲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