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中侍衛絕大多數在楊府應差當過值,或多或少得過楊氏父子的好處。依楊致今時今日的聲望地位,放眼大夏也沒人敢怠慢。是以他剛一出現在宮門外,一眾侍衛都親熱的主動上前見禮。皇帝攜太子禦駕親征南唐未歸,這位大爺昨夜又從水雲觀強行帶了公主迴府,今日大搖大擺的現身於此,侍衛們用腳後跟想一想都知道他是因何而來。雖然無人敢妄加搭訕議論一字,卻盡皆是一臉色色的曖昧笑意。待他表明來意,自然有人飛也似的前去向梅妃稟報。


    楊致還未靠近梅妃寢殿,就嗅出了一絲異乎尋常的緊張氣息。


    大凡在雄才大略的皇帝眼中,江山永遠排在第一位,後宮妃嬪既沒有妄自幹政的膽量,也沒那個機會,大夏宮閨還算平靜清明。皇帝雖妃嬪眾多,卻無好色之名,後宮並無濃鬱的爭寵氣氛。在皇帝至高無上的凜然威權下,不僅皇後謹慎自處,縱然溫婉賢淑如梅妃,也未得到特別寵愛。而今日遠遠一眼望去,梅妃寢殿四周明顯戒備森嚴,當值侍衛人數* 較之往日至少多了一倍。


    楊致自接到徐文瀚召他急迴長安的密信那一刻開始,始終不相信太子趙恆有鋌而走險弑父篡位的那個膽量與氣魄。他有一種直覺,衛肅才是這場陰謀的總設計師。他與衛肅僅在朔方麵對麵的打過一次交道,衛肅的勤儉親厚和謹慎自律給楊致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連他自己都不願承認,心底原本對衛肅還抱有一絲不想與其為敵的幻想。現在身臨其境的親身感受證明,那種不切實際的幻想是多麽的愚蠢而可笑。


    皇宮禁衛的異動自古以來就是人臣大忌,通常是與“謀逆”、“政變”這樣的詞匯聯係在一起。除非有皇帝的聖旨,否則形如雷區輕易不可觸碰。內廷禁衛將軍趙天養是皇室宗親,可現在他就這麽幹了。如果不是擁有大夏第一名將、太子地嶽父、樞密院太尉等諸多耀眼光環的衛肅背後支持,他趙天養豈敢越雷池半步?偌大的皇宮確然已處於衛肅與趙天養的嚴密控製之中,理由很強大很充分:肅清宮禁是為了迎接皇帝班師還朝,越王身負監國皇子重責,加強戒備嚴加保護也無可厚非。


    太子一係並沒有因越王尚未到開府建衙的年齡就放鬆對他地警惕。像梅妃那樣頭腦清醒的女人不會看不明白,這是衛肅對他們母子二人的變相劫持。


    楊致曾對耿超說過一句話:作為一名夏軍高級將領,卷入政治爭鬥深陷其中不能自拔,那是很可悲的。現在自己還有底氣對耿超這麽說嗎?令他十分心寒的是,將要與之為敵的不隻是平素深為敬重的衛肅。不出意外地話,應該也包括義弟衛飛揚和舅兄沈重。他驀然發現,所謂人性與私交,眨眼間就成了極為奢侈的字眼。


    與人奮鬥,其樂無窮。現在絕對不是心灰意冷、唏噓感歎的時候。楊致行至中途突然改變了主意,他這次進宮首先要求見的不是梅妃,而應該是皇後。安貴侯被他整得淒慘落魄。李氏一族無疑視他為不共戴天的死敵。梅妃地想法並不難猜,皇後顯然比衛肅要容易對付,何不先看看自己的分量如何?或者說,皇後會開出一個什麽樣的價碼?福王與耿超這幫人又會怎麽想?老子像死了老子娘似的緊趕慢趕了八天,讓太子一係與福王等人有那麽幾天睡不踏實。那完全是應該的!


    仔細想來,楊致舉家遷居長安的日子也不短了,居然還是頭一迴正式拜見皇後,對皇後是啥模樣的印象都甚是模糊。皇帝禦駕親征在外,皇後“母儀天下”,若不是他心下對自己所謂大夏重臣的身份沒有太當迴事,遠行歸來先向皇後問安本是理所應當。


    這段時日貌似風平浪靜,實則是心照不宣地非常時期。可想而知。皇後在太子集團中的地位之重要絕對不亞於衛肅。皇宮禁衛與長安城防已然盡在掌握,皇後對諸方勢力的動靜了如指掌,楊致昨夜密迴長安自然瞞不過她。


    楊致臨時決定先行求見皇後固然是突發奇想,皇後也是大大出乎意料。皇帝曾雲此人素來持才不羈,絲毫不懼皇權之威,驟然迴京多是為圖謀接掌禁軍大將軍之位。微服離京數月,對李氏一族在山東的利益毫無觸犯,莫非這廝是為皇帝百年之後留餘退路有意修好,想做個牆頭草的角色?


    聽到值守太監地稟報。皇後登時大皺眉頭。喃喃自語道:“此人接長秀迴府之後地第一件事竟是求見本宮。卻是為何?……來人!傳飛虎侯晉見!”


    這個年代極重長幼尊卑之別。皇宮大內就更不在話下。皇後是後宮之主。所居寢宮明顯比梅妃寢殿奢華壯麗。


    楊致心下感歎:太子業已年過三十。皇後顯然已不再年輕。梅妃尚有兩個兒女陪伴居住。皇後除了太子外別無子女。一個老女人獨自守著這麽大地一座宮殿。其中滋味恐怕比守著一座華麗雞舍地老母雞好不了多少。狂熱地參與權力爭鬥或許是排遣孤寂地唯一宣泄。難怪高牆深宮內會催生出諸如呂後、慈禧之流地變態老女人!


    皇後自幼出身金城豪門。後來又由太子妃而貴為皇後。終生極盡富貴。所謂居其體養其氣。自有一番高不可攀地雍容華貴氣度。皇後年約五十上下。好在老臉上並沒有塗抹大量仿瓷塗料。以試圖徒勞地遮掩年齡。還不是那種令楊致倒胃口地老妖婆形象。


    “微臣楊致。恭請皇後娘娘鳳體安康!”


    像這樣地強勢怪物。任誰都不敢小看。皇後當然也不例外。一邊腦筋飛轉揣度他地來意。一邊伸手虛扶道:“免禮。賜座。看茶。”


    楊致空有一等侯爵而無實職,皇後賜座看茶,已是接見人臣時少有的高規格禮遇。二人假惺惺落座寒暄的同時,都在打著腹稿,為各自的目的暗暗羅織話題。


    皇後滿臉慈祥的率先開口道:“聽聞飛虎侯奉旨微服離京巡查,定然是不負皇上重托滿載而歸了。不知是何日返京的啊?”


    “啟稟娘娘,微臣因風雪誤了行程。昨日方才抵達長安。微臣無能,離京已有數月,皇上的囑托僅是小有眉目。微臣此番迴京並非有心半途而廢,而是情非得已另有要事。今日厚顏求見娘娘,一是盡人臣之禮向娘娘請安。二是望娘娘垂憐,為微臣排難解惑。”


    情非得已另有要事?這麽快就切入到正題了?皇後不動聲色地道:“飛虎侯一路辛苦了!你剛一迴京便來看望本宮,本宮甚感欣慰。不知飛虎侯因何疑難而倉促迴京?不妨先說來聽聽。若是本宮力所能及,自當為你說話。不過本宮把醜話說在前頭,皇上攜太子禦駕親征未歸,國家自有法度,若事涉軍國重務。本宮便愛莫能助,飛虎侯隻能具折送呈監國皇子越王與四位佐理重臣商裁了。”


    楊致暗自好笑之餘,不禁暗罵:你個老娘們在老子麵前還裝什麽大尾巴鷹?這個當口隻怕沒人比你更關心“軍國重務”了吧?擺出一副公事公辦的嘴臉給誰看啊?豈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麽?試探我?我還想試探你呢!


    結合剛才在路上萌生的感歎看來,讓趙妍擺脫公主身份的桎梏,脫離沉悶壓抑到足以令人變態的皇宮。享受正常人地生活,無異於做了一樁救人危難的大善事。


    他本來就臉皮不薄,此刻要他強壯羞慚也裝不出來,侃侃言道:“若是關乎軍國重務,自然不敢勞煩娘娘掛心。說來慚愧,此事亦公亦私,委實令微臣好生為難。微臣在重陽之日陪皇上痛飲,乃至酩酊大醉誤闖長秀公主閨房。情不自禁之下做下了為人不齒之事。微臣當時醉得不省人事,事後對自己的所作所為也是稀裏糊塗的記不清爽。”


    “直到半月之前拙荊沈氏捎去家書相告,才知公主已身懷有孕。公主乃是金枝玉葉之體,微臣雖對早已心生愛慕,本以為是今生無緣,故不敢妄生覬覦之心。微臣登時猶聞晴天霹靂,不勝惶恐,日夜兼程趕迴長安。公主清譽因我盡毀,事涉皇家體麵,微臣懇請娘娘在皇上麵前多多美言。為微臣與公主做主。”


    皇後滿心以為他會把話題引向雙方最為關心的冬瓜。不想他竟嗦嗦說了一大通不相幹的茄子,不由為之氣結。楊致與公主的這樁尷尬破事。皇後也是知道地。如果放在平時,少不了擺足皇後的架子拿來大做文章出口惡氣。但在這個節骨眼上卻根本無心理會。若非楊致主動提起,皇後竟是忘了個幹幹淨淨!


    這廝渾然不知世俗禮法為何物,高官厚祿與皇權威嚴在他眼裏似乎也隻是個可有可無的麵子活。口稱惶恐卻厚皮厚臉一臉笑意,隱隱把醉酒無行的責任一股腦兒推到了皇帝頭上,既無一字賠罪認錯,又連人都接迴府中去了,他會要你來做主?


    皇後的年齡與人生閱曆,屬於那種沒殺過豬又見多了豬跑地人。不管這廝今天到底是來幹什麽,這都個送上門來的把柄。熟練的沉下臉來,故作迷糊的怒斥道:“飛虎侯,你好大的膽子!竟然恃寵而驕,做下這等傷風敗德之事,實在是罪無可恕!本宮身負統率六宮之責,對此等醜事理當嚴加整飭才是,又怎能徇私慣縱?”


    這反而提醒了楊致,你自己都說管理後宮是你的責任,那我今天就等於是來“自首”,怎麽處理那就是你的事了!難不成你還能拿我怎麽樣?連連搖頭道:“正因如此,微臣才對娘娘不敢有絲毫欺瞞。娘娘既是這般鐵麵無私,微臣也隻好聽天由命了。”


    這實際上是今天第一個迴合的交鋒,皇後沒有往深處糾纏,楊致也沒打算趁勢告退,雙方都適可而止地刹住了車。


    二人僵持片刻,皇後心知萬事隻能以兒子登上皇位為重,眼前這小子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又憫然歎道:“飛虎侯,你曾有大功於社稷,連皇上都時常讚不絕口。本宮雖然萬分為難,但念在你與長秀乃是兩情相悅和她腹中孩兒的份上,此事也並非完全沒有迴旋餘地。”


    “多謝娘娘體諒!”楊致若不知該怎麽接話,那就太不上道了:“微臣愚鈍,鬥膽敢問娘娘是怎生個迴旋法?”


    皇後胸有成竹的道:“本宮既可奏請皇上從嚴重處,借以整肅後宮綱紀,也可設法將大事化小,甚至傳為美談。其實說來也無甚稀奇之處,自古至今攀龍附鳳成為駙馬之人看似富貴,實則爵祿官位多受禁錮,對飛虎侯這種頂尖人才而言未免太過屈才,反而不美。隻要奪了妍兒長秀公主封號貶為庶人,便大可嫁得你飛虎侯做平妻了。本宮隻要說動皇上寬恕成全,日後任憑那些禦史與腐儒如何狂吠責難都無濟於事。飛虎侯年輕有為,文能安邦武能定國,乃是大夏肱骨之臣。如能審時度勢忠君愛國,本宮非但助你成就這段風流佳話,還會全力將你推上人臣之顯貴巔峰!”


    老娘們果然沉不住氣了!你們家麵子上的修修補補不關我的屁事,趙妍隻能算是拌在裏頭下台階的搭頭,相信她也不會在乎什麽公主封號,老子不領你這個情!不知道老娘們會在空頭支票上填上一個什麽天文數字?


    “微臣得聞娘娘此言茅塞頓開,堪有點石成金之神效!娘娘的讚譽令微臣汗顏無地,愧不敢當。娘娘的鼓勵更是妙不可言,妙就妙在審時度勢、忠君愛國這八個字!隻是微臣有一事不解,何謂人臣之顯貴巔峰?”


    皇後地臉色頓時和緩了許多:“大夏素來以功業見賞,能立下多大功業,便會有多大賞賜!隻要人臣功高蓋世,非劉不得封王並非不可觸碰之鐵律。生前可由侯而公,由公而王!身後可繪像淩煙閣、配享太廟永垂青史!”


    饒是楊致心存戲謔,也不禁悚然動容:皇後在空頭支票上開出地價碼之高確實堪稱“巔峰”,再往上走就隻能像她識時務的老子一樣避位讓賢了!


    楊致感覺老娘們總體上比她那寶貝兒子上檔次,好像把什麽都說透了,又好像不著邊際地什麽都沒說。如果換了其他任何一個人聽起來,絕對會禁不住血壓升高心跳加速!


    不置可否的笑了笑,兜頭澆了一瓢冷水下去:“微臣豈敢有那等妄想?安貴侯因微臣而至心昏智迷,微臣心下一直極感不安,不知安貴侯地瘋癲之症可有起色?”


    分割線-


    ps:不知怎麽搞的,無法登陸起點用戶,所以加不了精,致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世吉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泰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泰戈並收藏一世吉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