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以東巡為名,攜太子趙恆行禦駕親征之實期間,命自朔方調任迴京的樞密院太尉衛肅、新任禁軍大將軍周挺、龍淵閣大學士首輔宰相王雨農、集賢殿大學士徐文瀚佐理四皇子越王趙啟監國。趙啟那小子不過天生富貴掛個名而已,四名佐理監國重臣兩文兩武,衛肅總攬大夏兵事,周挺執掌禁軍,王雨農署理民政,徐文瀚主理舉國錢糧,各司其職又相互牽製。不僅是皇帝,連楊致都認為,這四人都是除了皇帝誰都不認的死忠之臣,可謂最為穩妥的黃金組合。


    徐文瀚雖年紀不大,平時卻是深謀遠慮處變不驚,這一次居然言簡意賅的連用三個“急”字,長安到底發生了什麽變故?難道竟然到了四名監國重臣都無力收拾的地步?衛肅與王雨農和楊致都關係匪淺,為什麽他們又沒有隻言片語帶到?莫非問題出身負京畿防務重責的周挺身上?


    楊致想到這裏,不由自主的從心底升騰起一股寒意:一個手握數十萬精銳禁軍的大將軍出了問題,那意味著什麽?隻能是兵! 變!太子就在皇帝身邊,想必還沒有遠離長安千裏之外遙控指揮的那個本事。而且依他在軍中根基淺薄,加上平時那副窩囊德性,即便有也很難折騰出什麽名堂。皇帝攜太子禦駕親征,隻有一個人既有發動兵變的能力,又有那個鋌而走險的膽量,還有暗中從容布置的時間,那就是坐擁三十萬重兵的寧王趙當!


    可真要是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急召他楊致迴京又能起什麽作用?徐文瀚不會以為他是天神轉世,憑一人之力就可以阻擋一場蓄謀已久的兵變吧?


    楊致看過徐文瀚的密信後,一言不發的將紙條扔進了火盆。默然半晌後,臉色凝重的道:“秦兄,徐先生召我速迴長安,我最遲在明日一早必須動身。具體所為何事,我也一無所知。隻能告訴你。可能出了關乎你我兩家前途命運的大事。毅先生,我不在蓬萊期間,你必須全力幫助郡主與秦兄穩住局麵。秦兄眼下你要立刻為我做兩件事:一是不惜一切代價全力打探皇帝的準確消息。二是連夜急命沿途地秦氏分號準備三匹快馬,以便我隨時換馬趕路。”


    二人鄭重的點了點頭,秦驕陽當即應聲而去。


    又喚過劉二與常三吩咐道:“常兄,你去備兩匹快馬。外加供二人食用數日的熟肉幹糧和幾把燃香。劉兄,你稍後去向秦兄請教借助秦氏傳遞消息之法。今晚我便會寫好書信,你明日一早啟程去砣磯島,親手交與郡主。之後即刻返迴,往南唐故地一路找尋搜索皇帝的蹤跡。隻要找到皇帝,無論死活,必須盡快報我知曉。若是皇帝安全無虞,你就立馬趕去長安與我會合!”


    劉二與常三見他話語沉重,似乎方才那張字條事關大夏皇帝生死。夏帝攜太子禦駕親征南唐。已然天下皆知,難道數十萬如狼似虎的夏軍不足以保護夏帝的安危?二人不敢多問,隻肅然領命。


    楊致交代完畢。便扭頭進了書房展紙提筆給玲瓏寫信。他已經想得很清楚了:大夏將來誰做皇帝都不關他屁事,可皇帝至少在這兩三年之內還不能換!即便非換不可地話,也絕不能是寧王!萬一局麵失控,寧可扶越王登上皇位,自己也要合六喜之力殺了他!


    次日淩晨天色尚未放亮,秦驕陽就匆匆來報:皇帝自十一月二十二日抵達金陵,停留三日後,於十一月二十五日起駕出城返迴長安。但是聖駕至今所在何處,憑秦氏鑽天入地之能。居然無從打探!


    楊致登時猛然醒悟,長安局勢是必有異動無疑,但問題的根源還是出在皇帝這裏。堂堂一國皇帝禦駕親征,由重兵隨行護衛,竟然聖蹤不詳!這是一種極為不祥的征兆,也隻有一種可能,恐怕皇帝業已受人所製身處險境,身邊有人對外嚴密封鎖消息!到底是誰在搗鬼?莫非不是寧王,而是那個貌似庸碌無能的太子趙恆?!


    腦子裏一旦冒出這個令人難以置信地念頭。他越想就越是冷汗涔涔而下:大舅子沈重為人耿直殊少心機。毫無具有遠見地政治頭腦可言。是太子一係中當屬寶貝疙瘩一級地嫡係將領。征伐南唐之時。沈重被皇帝晉封為驍騎將軍。統兵三萬在與南唐國境毗鄰地淮南駐防。實際上是擔當了滅唐先鋒大將地重任。這個死心眼地大舅子會不會受太子忽悠蠱惑。幹出什麽傻事?


    衛肅身居樞密院太尉一職。是大夏一人之下地最高軍事長官。衛飛揚智勇無雙少年英雄。官拜統兵十萬鎮守金陵地勇毅大將軍。如果太子能按部就班平穩繼位。衛肅父子當然可以拍著胸脯說是死忠於皇帝地。若真是太子悍然發動兵變。那就很難說了!


    楊致愈發不敢再有絲毫耽擱。隨即便與常三啟程出了蓬萊。二人全力策馬往西疾馳。幸虧秦驕陽安排得力。每處市集城鎮必有秦氏分號備好馬匹幹糧等候。隻管放心地換馬前行就是。一路上每天十二個時辰。至少有十個時辰是在馬背上全速趕路。


    常三第一天就明白了楊致命他準備燃香地用意。待到每日實在萎頓不堪時。尋個僻靜無人處飲水進食之後就地小寐。為免睡得太過深沉。便點起燃香夾在指間。這樣地話。最多睡一炷香功夫就會因燃香燒至手指而痛醒!


    常三縱然有一身強悍地武技。但畢竟不是鐵打地。較之韌如鋼絲耐力綿長地楊致相距甚遠。開始兩三天還可勉強承受。後來就完全是苦不堪言地咬牙硬撐了。幾天下來粗略一算。二人每日行程竟在三百裏以上!


    楊致原本對這個年代地交通與通訊條件並不是十分在意。這一迴心下卻恨得直罵娘。蓬萊距離西安有二千餘裏之遙。平時從蓬萊到長安走上一個月尚算正常。雖然他選擇了速度最快地方式。但起碼也要走上七八天。


    天知道長安與皇帝那一頭這七八天中會發生什麽事?說不定等楊致像條疲於奔命的野狗一樣趕迴長安的時候,黃花菜都涼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世吉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泰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泰戈並收藏一世吉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