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讓賢避位純屬狗屁,楊致對秦空雲的話並不認同。皇帝他老爹的那些做法,隻是宋太祖趙匡胤對待後周柴家的另一個版本。頂多隻能說已故國丈還算識趣,否則別說是兒子封侯女兒做皇後了,一家老小的性命是不是保得住,恐怕都很有點兒懸乎。
雖然還是投桃報李的利益交換,但李氏一門一後三侯,曆兩朝夏帝榮寵不衰,其勢力可謂樹大根深。國舅爺的倒黴兒子讓人活劈了,三個兇手倒有兩個是手握重兵的大將軍之子,還有一個也是嶄露頭角的禁軍將領。楊致一眼便看穿了這件事的幕後實質:原本是一件屁大的小事,由於一個運氣背到了極點的紈絝子弟,無意中招惹了一個萬萬不該招惹的“小寡婦”,就演變成了軍方與外戚兩大強勢集團對陣的大事。
沈玉見楊致怔怔出神默然不語,怯怯的道:“相公,此事因我而起,你一定要想個法子救救他們……。你在想什麽呢?”
以往楊致心境恬淡的根由,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一直把自己擺? 在了旁觀的看客位置上,這個世界的名利權勢對他並沒有多大吸引力。似乎對一切都滿不在乎的招牌式慵懶笑意,迷惑了不少人。但是,他真的隻是一個看客嗎?他還能心安理得的做個看客嗎?
秦空雲隻在商隊抗擊劫殺的那一夜,見識過他陰狠中的狡黠。而此刻楊致一臉陰鬱眼神可怖,秦空雲不禁有點頭皮發麻:這位大爺的脾氣有時候好得像個吃齋念佛的老太太,有時候膽子又大得嚇人,……他該不會是想去劫獄吧?
訕訕勸道:“他們都是義氣深重的好兄弟好漢子,救是肯定要救的。此事一時急也急不來,還是等大哥散朝迴來再從長計議吧。”
楊致發夢一般喃喃念道:“什麽是兄弟?兄弟就是在生死攸關的時候,可以毫不猶豫為你擋子彈的人。”
擋子彈?……什麽是子彈?秦空雲與沈玉困惑的互望一眼,沈玉抓著他的手臂緊張的道:“相公,相公!你怎麽了?”
“哦,沒怎麽。”楊致從前世的臆想中迴過神來,似乎在告訴沈玉和秦空雲,又像是在自言自語:“我在想,如果沒有他們三個為你出頭,這件事會是個什麽結果?如果飛揚與耿超沒有牽涉其中,皇帝會怎樣處置沈重?我在想,如果這次我真的死了,我的家人是不是要靠兄弟們保護一輩子?我在想,這一次是安貴侯,下一次又會是哪位侯爺或者公爺、王爺?”
嘴角泛起一絲古怪的笑意:“我也知道有些事情急不得。沒關係,我耐性向來很好的。”
楊致的問題都不難迴答,也沒想讓二人迴答。但從他嘴裏陰惻惻的問出來,令二人不由自主的從脊背後冒出一股涼意。三人各自想著心事,一時無話。
不一會兒侍衛來報:集賢殿學士徐文瀚徐大人來了。秦空雲奇怪地道:“此時才是辰時末刻。皇上今日怎地這麽早就散朝了?”
隻見徐文瀚一身嚴整地三品大員冠帶。出人意料地是見到楊致並無半分激動之色。屏退院中諸多侍衛。麵無表情地道:“有聖諭!飛虎大將軍、一等忠武公楊致接旨。”
秦空雲與沈玉連忙作勢欲跪。楊致愣了一愣卻連身都懶得起:“好了。好了。這兒又沒外人。徐大人您累不累?把聖旨拿出來讓我看看不就完了嗎?”
徐文瀚恍若未聞。肅然站定朗聲道:“皇上口諭:楊致。迴來了就好。朕很高興。也很不高興。”
“……就這樣?知道了。”楊致苦笑道:“我也一樣。大哥。別來無恙?今日你怎麽搶了那馬公公地飯碗?”
“君有命。臣不敢辭。如今府上大內侍衛眾多。小心一些總不是壞事。”徐文瀚這才兩眼濕潤地連連拍著楊致地雙肩道:“皇上說得對。你迴來了就好!我就知道。你不會那麽容易死地!”
秦空雲歎道:“耿超迴京當日大哥曾言,隻要未親眼見到三弟屍首,便絕不相信三弟已死。可惜當時大家都以為是大哥傷心之語,竟是無人在意。”
徐文瀚乃是飽學之士,講求“君子無憂無懼”的喜怒不形於色,與楊致相見並不像秦空雲那般激動。落座之後的第一句話卻是:“上月朔方軍報稱,突厥因可汗與左賢王同夜遇刺爆發內亂,右賢王與圖邪王均自立為汗相互征伐。三弟,那突厥可汗與左賢王可是你殺的?”
楊致坦言道:“拖都可汗確實是死在我刀下,左賢王察爾罕卻是北燕定北王之女平寧郡主率一眾北燕死士所殺。”
秦空雲與沈玉都大為震驚,徐文瀚釋然道:“與我所料卻也相差不遠。我本無十足把握能救得耿超性命,三弟迴來得正是時候。如今有了你這樁天大的功勞,應該足以換得耿超不死了。”
楊致點頭道:“我方才正是在考慮此事,隻是其中細節還未理順。”
秦空雲思慮片刻,憂慮的道:“衛大將軍戰功彪炳,以當今太子嶽丈之尊尚且隻賜封二等公。三弟爵祿眼前已達人臣巔峰,如今又立下這等不世之功,難不成皇上還會封你為大夏第一個異姓王麽?再說刺殺拖都可汗之事並無憑據,皇上又如何會信?人臣功高乃至人主賞無可賞,自古便不是什麽好事!”
徐文瀚笑道:“時值亂世,南征北戰開疆拓域的建功機會甚多,皇上對爵祿封賞當然必須留有餘地。衛大將軍已近知天命之年,待到致仕賦閑時,他的一等公是跑不了的。但爵祿並非不可削減,皇上對死人與活人的封賞考量,對三弟這樁大功信與不信,都大有學問。”
楊致與徐文瀚默契的相視一笑,嘲諷的笑道:“皇帝對死人當然會格外大方些,我那空頭大將軍和什麽一等忠武公本就當不得真。就算我是死人,皇帝在他有生之年也絕不可能追賜王爵。否則的話,萬一下任皇帝老兄哪天吃飽了沒事又念起我點什麽好來,難道讓他封我為帝?皇帝不是笨人,就算有把我立為糊弄老百姓的武將標杆的想法,這個便宜麵子也會留給兒孫去做。”
“正因為我冷不丁活著迴來了,眼下皇帝又碰上了這麽件令他感到萬分頭痛的破事,所以才會說他很高興又很不高興,所以大哥才說是換耿超不死,而不是保耿超不死。”
徐文瀚接口道:“現在的問題是該怎樣去換?此事不容有失,還須十分謹慎才是。”
雖然還是投桃報李的利益交換,但李氏一門一後三侯,曆兩朝夏帝榮寵不衰,其勢力可謂樹大根深。國舅爺的倒黴兒子讓人活劈了,三個兇手倒有兩個是手握重兵的大將軍之子,還有一個也是嶄露頭角的禁軍將領。楊致一眼便看穿了這件事的幕後實質:原本是一件屁大的小事,由於一個運氣背到了極點的紈絝子弟,無意中招惹了一個萬萬不該招惹的“小寡婦”,就演變成了軍方與外戚兩大強勢集團對陣的大事。
沈玉見楊致怔怔出神默然不語,怯怯的道:“相公,此事因我而起,你一定要想個法子救救他們……。你在想什麽呢?”
以往楊致心境恬淡的根由,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一直把自己擺? 在了旁觀的看客位置上,這個世界的名利權勢對他並沒有多大吸引力。似乎對一切都滿不在乎的招牌式慵懶笑意,迷惑了不少人。但是,他真的隻是一個看客嗎?他還能心安理得的做個看客嗎?
秦空雲隻在商隊抗擊劫殺的那一夜,見識過他陰狠中的狡黠。而此刻楊致一臉陰鬱眼神可怖,秦空雲不禁有點頭皮發麻:這位大爺的脾氣有時候好得像個吃齋念佛的老太太,有時候膽子又大得嚇人,……他該不會是想去劫獄吧?
訕訕勸道:“他們都是義氣深重的好兄弟好漢子,救是肯定要救的。此事一時急也急不來,還是等大哥散朝迴來再從長計議吧。”
楊致發夢一般喃喃念道:“什麽是兄弟?兄弟就是在生死攸關的時候,可以毫不猶豫為你擋子彈的人。”
擋子彈?……什麽是子彈?秦空雲與沈玉困惑的互望一眼,沈玉抓著他的手臂緊張的道:“相公,相公!你怎麽了?”
“哦,沒怎麽。”楊致從前世的臆想中迴過神來,似乎在告訴沈玉和秦空雲,又像是在自言自語:“我在想,如果沒有他們三個為你出頭,這件事會是個什麽結果?如果飛揚與耿超沒有牽涉其中,皇帝會怎樣處置沈重?我在想,如果這次我真的死了,我的家人是不是要靠兄弟們保護一輩子?我在想,這一次是安貴侯,下一次又會是哪位侯爺或者公爺、王爺?”
嘴角泛起一絲古怪的笑意:“我也知道有些事情急不得。沒關係,我耐性向來很好的。”
楊致的問題都不難迴答,也沒想讓二人迴答。但從他嘴裏陰惻惻的問出來,令二人不由自主的從脊背後冒出一股涼意。三人各自想著心事,一時無話。
不一會兒侍衛來報:集賢殿學士徐文瀚徐大人來了。秦空雲奇怪地道:“此時才是辰時末刻。皇上今日怎地這麽早就散朝了?”
隻見徐文瀚一身嚴整地三品大員冠帶。出人意料地是見到楊致並無半分激動之色。屏退院中諸多侍衛。麵無表情地道:“有聖諭!飛虎大將軍、一等忠武公楊致接旨。”
秦空雲與沈玉連忙作勢欲跪。楊致愣了一愣卻連身都懶得起:“好了。好了。這兒又沒外人。徐大人您累不累?把聖旨拿出來讓我看看不就完了嗎?”
徐文瀚恍若未聞。肅然站定朗聲道:“皇上口諭:楊致。迴來了就好。朕很高興。也很不高興。”
“……就這樣?知道了。”楊致苦笑道:“我也一樣。大哥。別來無恙?今日你怎麽搶了那馬公公地飯碗?”
“君有命。臣不敢辭。如今府上大內侍衛眾多。小心一些總不是壞事。”徐文瀚這才兩眼濕潤地連連拍著楊致地雙肩道:“皇上說得對。你迴來了就好!我就知道。你不會那麽容易死地!”
秦空雲歎道:“耿超迴京當日大哥曾言,隻要未親眼見到三弟屍首,便絕不相信三弟已死。可惜當時大家都以為是大哥傷心之語,竟是無人在意。”
徐文瀚乃是飽學之士,講求“君子無憂無懼”的喜怒不形於色,與楊致相見並不像秦空雲那般激動。落座之後的第一句話卻是:“上月朔方軍報稱,突厥因可汗與左賢王同夜遇刺爆發內亂,右賢王與圖邪王均自立為汗相互征伐。三弟,那突厥可汗與左賢王可是你殺的?”
楊致坦言道:“拖都可汗確實是死在我刀下,左賢王察爾罕卻是北燕定北王之女平寧郡主率一眾北燕死士所殺。”
秦空雲與沈玉都大為震驚,徐文瀚釋然道:“與我所料卻也相差不遠。我本無十足把握能救得耿超性命,三弟迴來得正是時候。如今有了你這樁天大的功勞,應該足以換得耿超不死了。”
楊致點頭道:“我方才正是在考慮此事,隻是其中細節還未理順。”
秦空雲思慮片刻,憂慮的道:“衛大將軍戰功彪炳,以當今太子嶽丈之尊尚且隻賜封二等公。三弟爵祿眼前已達人臣巔峰,如今又立下這等不世之功,難不成皇上還會封你為大夏第一個異姓王麽?再說刺殺拖都可汗之事並無憑據,皇上又如何會信?人臣功高乃至人主賞無可賞,自古便不是什麽好事!”
徐文瀚笑道:“時值亂世,南征北戰開疆拓域的建功機會甚多,皇上對爵祿封賞當然必須留有餘地。衛大將軍已近知天命之年,待到致仕賦閑時,他的一等公是跑不了的。但爵祿並非不可削減,皇上對死人與活人的封賞考量,對三弟這樁大功信與不信,都大有學問。”
楊致與徐文瀚默契的相視一笑,嘲諷的笑道:“皇帝對死人當然會格外大方些,我那空頭大將軍和什麽一等忠武公本就當不得真。就算我是死人,皇帝在他有生之年也絕不可能追賜王爵。否則的話,萬一下任皇帝老兄哪天吃飽了沒事又念起我點什麽好來,難道讓他封我為帝?皇帝不是笨人,就算有把我立為糊弄老百姓的武將標杆的想法,這個便宜麵子也會留給兒孫去做。”
“正因為我冷不丁活著迴來了,眼下皇帝又碰上了這麽件令他感到萬分頭痛的破事,所以才會說他很高興又很不高興,所以大哥才說是換耿超不死,而不是保耿超不死。”
徐文瀚接口道:“現在的問題是該怎樣去換?此事不容有失,還須十分謹慎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