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點徐文瀚說錯了,對於無意中結識兩個孩子的事,楊致一點也不感到憂慮。就算他們身份特殊,畢竟隻是兩個還不懂事的孩子。事實證明,成天生活在權力巔峰環境中的人,沒幾個心理正常的。兩世為人的楊致不但毫無權力欲望,心底還有一種本能的反感。
三天以後,兩位小太爺果然找上門來了。楊致不卑不亢的笑臉相迎,仍以他們當天自我介紹的“齊五”、“楊衛”相稱。
不料二人竟滿臉愧色,越王趙啟無精打采的主動說破道:“楊大哥,你不用跟我們裝迷糊了。我把那天的事都告訴四姐了,她說我們的身份根本就瞞不過你的。”
四姐?也就是傳說中的長秀公主趙妍了。楊致坦言道:“我當時確實不知道二位是誰,迴來一打聽才知道是王爺和衛公子。”
衛飛揚不安的問道:“那……你還願意跟我們做朋友嗎?”
楊致笑著反問道:“為什麽不呢?”
“真的?”小趙啟驚喜的道* :“四姐也說了,如果我亮明身份後,你若畢恭畢敬見禮參拜,或曲意阿諛巴結,或幹脆嚇得直哆嗦,那我們這個朋友就鐵定交不成了。”
皇權至高無上,人家有個做皇帝的老子,一不留神說錯一句話或不小心讓他蹭破點皮,都有可能招來殺身之禍,一般人誰有那個狗膽真心把他當朋友看?由此看來,趙啟的朋友必定少得可憐。
衛飛揚一本正經的向楊致躬身一揖道:“前日楊大哥舍身力勒奔馬,不懼要挾心地仁善,好生令人相敬。大丈夫理應光明磊落,我本有心相交,卻故意隱瞞姓名,實非君子所為,懇請楊大哥見諒。”
他這番話說得極為誠懇,頗具將門虎子風範。楊致饒有興趣的道:“衛公子不必多禮。好吧,從今天起我們就是朋友了。”
趙啟笑道:“怪不得連父皇都說你是個奇人!有憑巧聯妙對名動金陵的文才,有臨危不亂將精心策劃的劫殺消弭於無形的頭腦,有萬夫莫敵的悍勇身手。臉皮既厚心也夠黑,不僅有準備大發國難財的毒辣眼光,而且兩萬兩的東西愣敢叫人家賠你十二萬兩。更妙的是,據說你還是一個能做出許多美味佳肴的廚子。楊大哥,你這個朋友我是交定了!”
楊致不由一陣惡寒:這是誇我還是罵我呢?皇帝對自己地底細竟摸得一清二楚!
衛飛揚熱切地道:“傳聞楊大哥地武技看似簡單。卻迅猛絕倫極為淩厲。日後還望不吝賜教!”
“我對打打殺殺地玩意兒沒興趣。以後你教給飛揚一個人就好了。我絕對不會眼紅地。”趙啟笑眯眯地道:“至於其他新奇好玩地名堂。咱們不妨經常切磋切磋。楊大哥。今天我和飛揚頭一迴到你家來。是不是先讓我們領教一番你地精妙廚藝?你該不會那麽小氣吧?”
碰上這麽一位有特色地小王爺。楊致還能說什麽?“行。行。我都答應了。”
兩個小家夥還真沒跟他講客氣。口子一開就刹不住車了。從那以後。衛飛揚幾乎每天必到。趙啟也是三天兩頭地泡在楊家。衛飛揚從小受父親影響。癡迷武技醉心軍事。楊致除了教授搏擊格鬥技藝。有時也給他講解一些現代軍事理論。趙啟隻要說起這些便哈欠連天。提起吃喝玩樂便兩眼放光。但最能吸引他地。還是楊致肚子裏諸如哈利波特、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之類無數個新奇地故事。
楊致與徐文瀚作為秦氏地高級幕僚。並未指派什麽具體工作。日子過得十分悠閑。而秦空雲卻忙得不亦樂乎。年關將近。除了料理年前家族生意地諸多繁雜事務。還要為戶部和兵部采辦大量地糧食和馬匹運往朔方。補充在邊關抵禦突厥犯境地大軍越冬之用。
夏曆武成二十四年十二月,寧王率軍進攻江夏,激戰數日不克,退兵隨州。南唐太子將於次年元月大婚,夏帝遣皇弟福王趙行及禮部尚書陳之光前往金陵致賀觀禮。夏帝每年都會在二十萬禁軍將士中公開選拔一批青年將領,往年都是安排在秋後,但宮中近期傳出的消息卻說,夏帝有意提前到來年元月舉行。
徐文瀚與楊致在這些信息中,嗅出了一絲異樣氣味。這段時間難得有空的秦空雲,派人來請楊致過府喝酒。席間三人扯了些閑話後,秦空雲突兀的問道:“不知先生與楊兄對朝局走勢有何看法?”
徐文瀚與楊致交換了一下眼色,答道:“公子是在考我們麽?如我二人不曾料錯,皇上已將滅唐計劃暫時擱置,來年開春之後與突厥必有一戰。”
秦空雲對這個答案並不十分驚訝:“二位為何如此肯定?”
“這有什麽難猜的?”楊致笑道:“突厥是曆代中原王朝的外患,大夏在北方邊境駐有重兵,多年來不敢有絲毫鬆弛,軍需物資本來就囤積極為充足。如果不是準備打仗,何必在運輸不便的冰雪季節加以補充?江夏是南楚國都長沙的門戶重鎮,豈是幾天就能打下來的?不過是以攻為守,增大對南楚的高壓態勢,使南楚無心與突厥相互策應,以免陷入南北兩線同時作戰的境地。至於遣派重臣前往金陵觀禮致賀,還不仍然是安撫南唐的迷魂湯?”
徐文瀚進一步細說道:“突厥人貪得無厭毫無信義,每年不但要耗費大量財力,而且長年牽製大夏數十萬大軍不敢揮軍南下,一直是皇上最感惱火的一塊心病。大夏自立國以來都是被動防禦,極少主動出擊。這一仗隻能勝不能敗,皇上一定找到了對付突厥的必勝之法。”
“無論勝敗,一戰之後雙方仍會議和。這一仗對皇上來說,無異於一場豪賭。他的真正意圖是,如果這次打痛突厥人,至少能換來北方邊境數年的短暫和平。沒有突厥人掣肘,皇上騰出手來發動滅唐之戰才不會有後顧之憂。”
秦空雲神色古怪的望向楊致,問道:“楊兄以為,皇上的必勝之法會是什麽?”
在曆史上能打得匈奴和突厥滿地找牙的,隻有漢武帝和唐太宗這兩位牛人。楊致連想都不用想就答道:“皇上必定是在今年七月與突厥交戰之後,才著手籌備一支新型騎兵軍團。為了節省軍費開支,縮短籌備時間,人數應該不會超過兩萬人。為了保險起見,我估計皇上在派這支精銳軍團深入草原大漠尋找戰機的同時,會另派一路大軍在後麵壓陣。”
“突厥騎兵最大的優勢,就是沒有後勤輜重的拖累。以戰養戰快速機動,打得過就打,打不過也不與夏軍硬拚。皇上所謂的必勝之法,無非是依葫蘆畫瓢,一名騎兵至少配馬兩匹,甚至是三匹,以機動對機動。突厥人生存環境極為惡劣,醫療條件和醫術遠不如中原發達,他們最大的劣勢是人口增長緩慢。隻要不以占領土地為目的,一意消滅突厥的有生力量,皇上的戰略意圖完全可以實現。但其中有個最關鍵的因素,就是軍團統帥必須是一位擅長長途奔襲作戰的天才將領。”
秦空雲愕然半晌,又問道:“若由楊兄領兵,可有必勝的把握?”
楊致還是有幾分自知之明,他與霍去病、李靖等名垂青史的漢唐名將差了何止十萬九千裏,老實答道:“我鸚鵡學舌紙上談兵尚可,既沒那個本事,也沒那個心思。如果皇帝要我領兵的話,不是他瘋了就是我瘋了。”
……皇帝?皇帝!楊致剛剛心念一動,徐文瀚就逼視著秦空雲冷冷道:“公子,今日這番話恐怕不是你自己想要問楊兄的吧?”
秦空雲猶豫片刻,無奈的一咬牙道:“我早知道根本瞞不住的。我明說了吧,我今日問話是奉了皇上密旨。養先生與楊兄的並不是秦氏,而是當今皇上!”
s:推薦少得讓人無語,求收藏!求推薦!求點擊!
三天以後,兩位小太爺果然找上門來了。楊致不卑不亢的笑臉相迎,仍以他們當天自我介紹的“齊五”、“楊衛”相稱。
不料二人竟滿臉愧色,越王趙啟無精打采的主動說破道:“楊大哥,你不用跟我們裝迷糊了。我把那天的事都告訴四姐了,她說我們的身份根本就瞞不過你的。”
四姐?也就是傳說中的長秀公主趙妍了。楊致坦言道:“我當時確實不知道二位是誰,迴來一打聽才知道是王爺和衛公子。”
衛飛揚不安的問道:“那……你還願意跟我們做朋友嗎?”
楊致笑著反問道:“為什麽不呢?”
“真的?”小趙啟驚喜的道* :“四姐也說了,如果我亮明身份後,你若畢恭畢敬見禮參拜,或曲意阿諛巴結,或幹脆嚇得直哆嗦,那我們這個朋友就鐵定交不成了。”
皇權至高無上,人家有個做皇帝的老子,一不留神說錯一句話或不小心讓他蹭破點皮,都有可能招來殺身之禍,一般人誰有那個狗膽真心把他當朋友看?由此看來,趙啟的朋友必定少得可憐。
衛飛揚一本正經的向楊致躬身一揖道:“前日楊大哥舍身力勒奔馬,不懼要挾心地仁善,好生令人相敬。大丈夫理應光明磊落,我本有心相交,卻故意隱瞞姓名,實非君子所為,懇請楊大哥見諒。”
他這番話說得極為誠懇,頗具將門虎子風範。楊致饒有興趣的道:“衛公子不必多禮。好吧,從今天起我們就是朋友了。”
趙啟笑道:“怪不得連父皇都說你是個奇人!有憑巧聯妙對名動金陵的文才,有臨危不亂將精心策劃的劫殺消弭於無形的頭腦,有萬夫莫敵的悍勇身手。臉皮既厚心也夠黑,不僅有準備大發國難財的毒辣眼光,而且兩萬兩的東西愣敢叫人家賠你十二萬兩。更妙的是,據說你還是一個能做出許多美味佳肴的廚子。楊大哥,你這個朋友我是交定了!”
楊致不由一陣惡寒:這是誇我還是罵我呢?皇帝對自己地底細竟摸得一清二楚!
衛飛揚熱切地道:“傳聞楊大哥地武技看似簡單。卻迅猛絕倫極為淩厲。日後還望不吝賜教!”
“我對打打殺殺地玩意兒沒興趣。以後你教給飛揚一個人就好了。我絕對不會眼紅地。”趙啟笑眯眯地道:“至於其他新奇好玩地名堂。咱們不妨經常切磋切磋。楊大哥。今天我和飛揚頭一迴到你家來。是不是先讓我們領教一番你地精妙廚藝?你該不會那麽小氣吧?”
碰上這麽一位有特色地小王爺。楊致還能說什麽?“行。行。我都答應了。”
兩個小家夥還真沒跟他講客氣。口子一開就刹不住車了。從那以後。衛飛揚幾乎每天必到。趙啟也是三天兩頭地泡在楊家。衛飛揚從小受父親影響。癡迷武技醉心軍事。楊致除了教授搏擊格鬥技藝。有時也給他講解一些現代軍事理論。趙啟隻要說起這些便哈欠連天。提起吃喝玩樂便兩眼放光。但最能吸引他地。還是楊致肚子裏諸如哈利波特、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之類無數個新奇地故事。
楊致與徐文瀚作為秦氏地高級幕僚。並未指派什麽具體工作。日子過得十分悠閑。而秦空雲卻忙得不亦樂乎。年關將近。除了料理年前家族生意地諸多繁雜事務。還要為戶部和兵部采辦大量地糧食和馬匹運往朔方。補充在邊關抵禦突厥犯境地大軍越冬之用。
夏曆武成二十四年十二月,寧王率軍進攻江夏,激戰數日不克,退兵隨州。南唐太子將於次年元月大婚,夏帝遣皇弟福王趙行及禮部尚書陳之光前往金陵致賀觀禮。夏帝每年都會在二十萬禁軍將士中公開選拔一批青年將領,往年都是安排在秋後,但宮中近期傳出的消息卻說,夏帝有意提前到來年元月舉行。
徐文瀚與楊致在這些信息中,嗅出了一絲異樣氣味。這段時間難得有空的秦空雲,派人來請楊致過府喝酒。席間三人扯了些閑話後,秦空雲突兀的問道:“不知先生與楊兄對朝局走勢有何看法?”
徐文瀚與楊致交換了一下眼色,答道:“公子是在考我們麽?如我二人不曾料錯,皇上已將滅唐計劃暫時擱置,來年開春之後與突厥必有一戰。”
秦空雲對這個答案並不十分驚訝:“二位為何如此肯定?”
“這有什麽難猜的?”楊致笑道:“突厥是曆代中原王朝的外患,大夏在北方邊境駐有重兵,多年來不敢有絲毫鬆弛,軍需物資本來就囤積極為充足。如果不是準備打仗,何必在運輸不便的冰雪季節加以補充?江夏是南楚國都長沙的門戶重鎮,豈是幾天就能打下來的?不過是以攻為守,增大對南楚的高壓態勢,使南楚無心與突厥相互策應,以免陷入南北兩線同時作戰的境地。至於遣派重臣前往金陵觀禮致賀,還不仍然是安撫南唐的迷魂湯?”
徐文瀚進一步細說道:“突厥人貪得無厭毫無信義,每年不但要耗費大量財力,而且長年牽製大夏數十萬大軍不敢揮軍南下,一直是皇上最感惱火的一塊心病。大夏自立國以來都是被動防禦,極少主動出擊。這一仗隻能勝不能敗,皇上一定找到了對付突厥的必勝之法。”
“無論勝敗,一戰之後雙方仍會議和。這一仗對皇上來說,無異於一場豪賭。他的真正意圖是,如果這次打痛突厥人,至少能換來北方邊境數年的短暫和平。沒有突厥人掣肘,皇上騰出手來發動滅唐之戰才不會有後顧之憂。”
秦空雲神色古怪的望向楊致,問道:“楊兄以為,皇上的必勝之法會是什麽?”
在曆史上能打得匈奴和突厥滿地找牙的,隻有漢武帝和唐太宗這兩位牛人。楊致連想都不用想就答道:“皇上必定是在今年七月與突厥交戰之後,才著手籌備一支新型騎兵軍團。為了節省軍費開支,縮短籌備時間,人數應該不會超過兩萬人。為了保險起見,我估計皇上在派這支精銳軍團深入草原大漠尋找戰機的同時,會另派一路大軍在後麵壓陣。”
“突厥騎兵最大的優勢,就是沒有後勤輜重的拖累。以戰養戰快速機動,打得過就打,打不過也不與夏軍硬拚。皇上所謂的必勝之法,無非是依葫蘆畫瓢,一名騎兵至少配馬兩匹,甚至是三匹,以機動對機動。突厥人生存環境極為惡劣,醫療條件和醫術遠不如中原發達,他們最大的劣勢是人口增長緩慢。隻要不以占領土地為目的,一意消滅突厥的有生力量,皇上的戰略意圖完全可以實現。但其中有個最關鍵的因素,就是軍團統帥必須是一位擅長長途奔襲作戰的天才將領。”
秦空雲愕然半晌,又問道:“若由楊兄領兵,可有必勝的把握?”
楊致還是有幾分自知之明,他與霍去病、李靖等名垂青史的漢唐名將差了何止十萬九千裏,老實答道:“我鸚鵡學舌紙上談兵尚可,既沒那個本事,也沒那個心思。如果皇帝要我領兵的話,不是他瘋了就是我瘋了。”
……皇帝?皇帝!楊致剛剛心念一動,徐文瀚就逼視著秦空雲冷冷道:“公子,今日這番話恐怕不是你自己想要問楊兄的吧?”
秦空雲猶豫片刻,無奈的一咬牙道:“我早知道根本瞞不住的。我明說了吧,我今日問話是奉了皇上密旨。養先生與楊兄的並不是秦氏,而是當今皇上!”
s:推薦少得讓人無語,求收藏!求推薦!求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