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上做沒本錢的買賣,當然是指海盜。”劉國軒有些陰森森的說道。“那還是大明天啟皇帝在位的時候,當時朝政由閹黨魏忠賢把持,政令倒行逆施,民不聊生。曾下禁海令,命沿海各地,片板不許下海,更不得與洋人貿易。”
“鄭芝龍鄭老太師,在當時集結了一群,因禁海令而窮困落魄的漁民海商。造船出海,占島為王,打劫過往船隻。遊走在東洋與西洋之間,叱吒一時。也為日後國姓爺擊敗荷蘭人,台島稱王攢下了家底。”劉國軒緬懷道:“當時鄭老太爺在海上,還被封了個諢號,喚作東南亞海盜王。”
“日前我王府水軍,與韃子在金門打了幾場水戰,有些損失。”劉國軒盡量將吃了敗仗,險些全軍覆滅的事實,講的體麵一些。“所以王爺又想起了,南邊那些曾經在老太爺手下的海盜。派老朽隨公子一道,去招撫收編些,來擴充海軍。”
“原來如此,多謝老師解惑。”鄭經留在劉府內,又請教了些關於出海需要準備的事情,以及海盜的種種消息。直到深夜,才迴到府上。
親自將鄭克己送出府後,劉國軒獨自一人站在空曠的院落中。仰望滿天星鬥,嘴裏喃喃自語,不住的皺眉又歎氣。
“武曲星隱沒不出,七殺、破軍、貪狼三星異動,紫薇正位岌岌可危啊。”劉國軒觀望星辰良久,無奈歎氣。“迴天乏術,不如明哲保身吧,隻是苦了克己這孩子,這次怕是要被我連累了。”想到自己的計劃,又想到剛剛那個叫著自己老師的孩子,劉國軒露出一絲愧色,再次掐指一算。
“咦,奇哉怪也!世間竟有如此命運無常之人。”
※※※※※※
鄭克己迴到府上,照例進入靜室練功。依照飛龍功的法門,搬運內力在四肢百骸的經脈中運轉,不覺間一個時辰便過去了。收功而立,鄭克己感覺今天的練功效果,仿佛比前兩日要強上些許,也不知是熟能生巧,還是飛龍功本身的特性。拿出秘籍研究半天,也不知是什麽緣故,索性不在理會,上床便睡。
自第二天起,台島的碼頭邊熱鬧起來了。王府的二公子要北上中原,三公子要南下出海,所乘船隊自然不能失了體麵。船廠的工人,船上的水手,供貨的商人都馬不停蹄的忙碌著,將待發艦隊每一艘船,都漆整布置的宛如剛剛下水的新船。貨艙內存放著大量珍奇貨物;當然,火藥倉內同樣塞滿了各式武器。
中原與台島較近,且沿海各碼頭地皆有清朝水師把控,所以不宜大張旗鼓。鄭經要求鄭克塽等人一切從簡。鄭克塽與馮錫範率領著一眾水手,乘著僅一艘福船與兩艘哨船組成的艦隊,率先出海了。
倒是鄭克己一行人,因南下詔安海盜,既要彰顯雄渾氣度,又要防止詔安不成圖窮匕見。所乘艦隊的船既多且大,僅鄭克塽所乘的那種福船,便有八艘之多。領航的旗艦更是一艘遠超普通福船的巨型船隻。大福船底尖上闊,首尾高昂,立有四根桅杆,橫帆縱帆共十二麵。船艙內部共分三層甲板,船首配有一門西洋紅夷大炮,側舷有二十八門迅雷炮。火炮一響,雷霆萬鈞。
大福船的船首,繪有日月圖案,這乃是鄭氏一族的徽號。日月為明,暗指鄭氏為明朝正統。船帆都收卷著,桅杆上隻有一麵大旗在迎風飄揚。赤紅色的背景上,一條黑龍昂首而躍,海風一吹旗幟獵獵作響,黑龍仿佛要憑空而出。當年鄭芝龍作為東南亞海盜王時,每當出海搶劫商船、與其他海盜火並,都升起此旗用來威懾敵方、鼓舞士氣。
看著碼頭上停泊的龐大艦隊,鄭克己胸中也湧起了豪邁之情,恨不得現在就上船出海,遊遍世界。看著身旁眉頭緊皺的劉國軒,不禁問道:
“王兄的船如今恐怕已經到中原了吧。”鄭克己有些著急。“老師,不知我們的艦隊何時出發?”
“等!”劉國軒仰觀蒼天。“等一個順風順水的良辰吉日。”
一連幾天,鄭克己每天都陪著劉國軒來海邊視察。其實碼頭上的準備早已就緒,可劉國軒偏偏一拖再拖,遲遲不肯下令起航。鄭克己也隻好耐著性子,暗暗期盼。
這天一早,鄭克己照例來到海邊給劉國軒請安,卻被叫住。“迴去收拾一下吧,明天一早,艦隊出海。”
“出海了?不用再等了?”鄭克己初聽到消息,有點懵。“艦隊真的要出海了!太好了。”
“老朽已經稟告王爺了,隻等王爺批示過後,便通知各船船長水手。明日寅時,祭祖出海。”
期待了這麽久,終於有了結果,鄭克己興奮的晚上翻來覆去睡不著覺。第二天一早,天還沒亮,便早早喚起仆人,洗漱更衣,前往碼頭祭祖。
祭祖儀式是有鄭克臧主持的,鄭經依舊沒有露麵。君王養病日久,朝中也有些人心惶惶。所幸鄭克臧謙遜謹慎,能謀善斷,與陳近南二人打理朝政,倒也算穩定。
作為鄭氏嫡孫,鄭克己自然也要參與祭祖。可他上香禮神之時,大半心思卻係在即將出海的大船上。草草應付結束後,趕忙組織登船。
大福船體積龐大,難以停泊在碼頭。所以鄭克己一行人等,先上了一艘在碼頭準備好的哨船,艦隊在深水處早已整裝待發。眾人沿階梯登上大福船,鄭克己一馬當先上了船後,轉身攙扶劉國軒。劉國軒見所有人員都上船後,對船長發令:
“落帆、起錨,艦隊出發。”
旗手站在桅杆上的瞭望台上,揮舞著旗子將命令傳達到艦隊的所有艦船。十幾個水手圍在一圈,拉磨似得推動著絞盤,將固定船隻的鐵錨,從海底拉起來。
瞭望台上,領航員拿著望遠鏡看著遙遠的天邊,一片黑雲正緩緩聚攏。
“這可不是什麽好兆頭啊。”領航員說。“可千萬別來台風。”
“把你的心放在肚子裏吧,這可是劉軍師親自勘定的良辰吉日,怎麽會有台風。”旗手在一邊輕鬆的說。“劉軍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是諸葛孔明般的人物,選定今天出海,不會錯的。”
“鄭芝龍鄭老太師,在當時集結了一群,因禁海令而窮困落魄的漁民海商。造船出海,占島為王,打劫過往船隻。遊走在東洋與西洋之間,叱吒一時。也為日後國姓爺擊敗荷蘭人,台島稱王攢下了家底。”劉國軒緬懷道:“當時鄭老太爺在海上,還被封了個諢號,喚作東南亞海盜王。”
“日前我王府水軍,與韃子在金門打了幾場水戰,有些損失。”劉國軒盡量將吃了敗仗,險些全軍覆滅的事實,講的體麵一些。“所以王爺又想起了,南邊那些曾經在老太爺手下的海盜。派老朽隨公子一道,去招撫收編些,來擴充海軍。”
“原來如此,多謝老師解惑。”鄭經留在劉府內,又請教了些關於出海需要準備的事情,以及海盜的種種消息。直到深夜,才迴到府上。
親自將鄭克己送出府後,劉國軒獨自一人站在空曠的院落中。仰望滿天星鬥,嘴裏喃喃自語,不住的皺眉又歎氣。
“武曲星隱沒不出,七殺、破軍、貪狼三星異動,紫薇正位岌岌可危啊。”劉國軒觀望星辰良久,無奈歎氣。“迴天乏術,不如明哲保身吧,隻是苦了克己這孩子,這次怕是要被我連累了。”想到自己的計劃,又想到剛剛那個叫著自己老師的孩子,劉國軒露出一絲愧色,再次掐指一算。
“咦,奇哉怪也!世間竟有如此命運無常之人。”
※※※※※※
鄭克己迴到府上,照例進入靜室練功。依照飛龍功的法門,搬運內力在四肢百骸的經脈中運轉,不覺間一個時辰便過去了。收功而立,鄭克己感覺今天的練功效果,仿佛比前兩日要強上些許,也不知是熟能生巧,還是飛龍功本身的特性。拿出秘籍研究半天,也不知是什麽緣故,索性不在理會,上床便睡。
自第二天起,台島的碼頭邊熱鬧起來了。王府的二公子要北上中原,三公子要南下出海,所乘船隊自然不能失了體麵。船廠的工人,船上的水手,供貨的商人都馬不停蹄的忙碌著,將待發艦隊每一艘船,都漆整布置的宛如剛剛下水的新船。貨艙內存放著大量珍奇貨物;當然,火藥倉內同樣塞滿了各式武器。
中原與台島較近,且沿海各碼頭地皆有清朝水師把控,所以不宜大張旗鼓。鄭經要求鄭克塽等人一切從簡。鄭克塽與馮錫範率領著一眾水手,乘著僅一艘福船與兩艘哨船組成的艦隊,率先出海了。
倒是鄭克己一行人,因南下詔安海盜,既要彰顯雄渾氣度,又要防止詔安不成圖窮匕見。所乘艦隊的船既多且大,僅鄭克塽所乘的那種福船,便有八艘之多。領航的旗艦更是一艘遠超普通福船的巨型船隻。大福船底尖上闊,首尾高昂,立有四根桅杆,橫帆縱帆共十二麵。船艙內部共分三層甲板,船首配有一門西洋紅夷大炮,側舷有二十八門迅雷炮。火炮一響,雷霆萬鈞。
大福船的船首,繪有日月圖案,這乃是鄭氏一族的徽號。日月為明,暗指鄭氏為明朝正統。船帆都收卷著,桅杆上隻有一麵大旗在迎風飄揚。赤紅色的背景上,一條黑龍昂首而躍,海風一吹旗幟獵獵作響,黑龍仿佛要憑空而出。當年鄭芝龍作為東南亞海盜王時,每當出海搶劫商船、與其他海盜火並,都升起此旗用來威懾敵方、鼓舞士氣。
看著碼頭上停泊的龐大艦隊,鄭克己胸中也湧起了豪邁之情,恨不得現在就上船出海,遊遍世界。看著身旁眉頭緊皺的劉國軒,不禁問道:
“王兄的船如今恐怕已經到中原了吧。”鄭克己有些著急。“老師,不知我們的艦隊何時出發?”
“等!”劉國軒仰觀蒼天。“等一個順風順水的良辰吉日。”
一連幾天,鄭克己每天都陪著劉國軒來海邊視察。其實碼頭上的準備早已就緒,可劉國軒偏偏一拖再拖,遲遲不肯下令起航。鄭克己也隻好耐著性子,暗暗期盼。
這天一早,鄭克己照例來到海邊給劉國軒請安,卻被叫住。“迴去收拾一下吧,明天一早,艦隊出海。”
“出海了?不用再等了?”鄭克己初聽到消息,有點懵。“艦隊真的要出海了!太好了。”
“老朽已經稟告王爺了,隻等王爺批示過後,便通知各船船長水手。明日寅時,祭祖出海。”
期待了這麽久,終於有了結果,鄭克己興奮的晚上翻來覆去睡不著覺。第二天一早,天還沒亮,便早早喚起仆人,洗漱更衣,前往碼頭祭祖。
祭祖儀式是有鄭克臧主持的,鄭經依舊沒有露麵。君王養病日久,朝中也有些人心惶惶。所幸鄭克臧謙遜謹慎,能謀善斷,與陳近南二人打理朝政,倒也算穩定。
作為鄭氏嫡孫,鄭克己自然也要參與祭祖。可他上香禮神之時,大半心思卻係在即將出海的大船上。草草應付結束後,趕忙組織登船。
大福船體積龐大,難以停泊在碼頭。所以鄭克己一行人等,先上了一艘在碼頭準備好的哨船,艦隊在深水處早已整裝待發。眾人沿階梯登上大福船,鄭克己一馬當先上了船後,轉身攙扶劉國軒。劉國軒見所有人員都上船後,對船長發令:
“落帆、起錨,艦隊出發。”
旗手站在桅杆上的瞭望台上,揮舞著旗子將命令傳達到艦隊的所有艦船。十幾個水手圍在一圈,拉磨似得推動著絞盤,將固定船隻的鐵錨,從海底拉起來。
瞭望台上,領航員拿著望遠鏡看著遙遠的天邊,一片黑雲正緩緩聚攏。
“這可不是什麽好兆頭啊。”領航員說。“可千萬別來台風。”
“把你的心放在肚子裏吧,這可是劉軍師親自勘定的良辰吉日,怎麽會有台風。”旗手在一邊輕鬆的說。“劉軍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是諸葛孔明般的人物,選定今天出海,不會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