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貿然把現在雙月行星地下空間內的各種無人生產工廠搬到地表上去公之於眾,繼而取代那些如日中天的集團和工廠,那將會如何?
無疑,“工人階級”、“農民階級”會被“消滅”,而產能將得到極大解放——但試問這樣的社會要到哪裏去找?單純剔除了中下層的存在,隻留下所謂的“高素質人才”,那麽這和把他們趕進貧民窟,自己窩在孟買和德裏,還有班加羅爾城裏做著“無現金化”、“信用社會化”的春秋大夢有什麽區別?
所謂的“高素質人才”,和隻受過基礎教育的低成本勞動力之間的比例雖然不是不可調整,但絕非不是可以直接“斷崖式調整”,直接大刀闊斧跨越時代差距把自動化水準推進到這程度。
某種技術有其誕生的土壤,那麽這土壤便是社會,而土壤的每一個小分子便是組成社會的每一個個體——追根究底,技術誕生的原因與服務的對象依舊是人本身。產能比以前有極大提高,物產比以往有極大豐富,但倘若人找不到工作沒有存在意義與價值,那麽還要這些技術有什麽用?
與此相同,埃爾塔的領土倘若被納入中國的主權範圍,對人民有什麽幫助麽?國內的房價貴、上學難、保障難等問題壓根兒就不是因為地少人多——大城市的房價昂貴追根究底就是因為大城市的就業機會多,財富和資源集中。
北美聯邦曾經的底特律的房價已經崩潰到了“不要錢,隻要代房主繳納房產稅”就能過戶的境地,而如果埃爾塔大陸上也建起缺少保障和工作機會的中國城市,那豈不是和底特律的林立鬼物無異?
北方聯盟的西伯利亞和遠東、中國的西域管線途經城市、邪馬台的鄉村、北美聯邦的鐵鏽帶,這些地方都是所在國家無可爭議主權所囊括的領土。其中鐵鏽帶和西伯利亞乃至遠東何曾遼闊,就和人工智能手中擁有的那些技術一樣令人垂涎欲滴,可又有誰能把這鮮豔的毒藥一口吃下,保證自己不被毒死?
“倘若五年內,運用你們技術之最基礎的核聚變電站就能聯網,首先我國在短期內就嚴重缺乏那些能夠維護核聚變電站的人才,這需要基礎知識的培訓和技術的完全消化……”
在場的國務院參事室主任對著說話的長老遞上了張字條,他才清了清嗓子話鋒一轉,“就算這一切都能在五年內完成,但那些被聚變電站淘汰的落後產能,我們依舊得繼續保留——一旦貿然淘汰,火電站、石化係統的員工以及配套設施從業者們的去留與社會保障將帶來……帶來極大的,後果不堪設想的問題。”
無論是國家資本亦或是民間資本,聚變電站誘人的前景和利益都會讓前兩者為了推廣這無窮無盡的能源而幾近癲狂——至於這兩個資本勢力會不會成為脫韁的野馬……又有誰能知道呢?又有誰能作保證呢?西側的財團資本家已經將歐陸變成了餐盤上的獻祭品,吃幹抹淨之後開心地做一迴甩手掌櫃,而那些辛苦勞作在能源一線的員工若是要和這脫韁的龐然大物剛正麵,無異於是螳臂當車自尋死路。
恰似上個世紀末那樣滿街秋風掃落葉一般的下崗潮,還有與之“配套”的治安問題、想想都讓人感到害怕……如果說那時候的下崗潮是畸形的經濟結構所導致的必然結局,而下崗行為本身是修正這一畸形結構所要付出的陣痛代價。但倘若核聚變技術將這一幕重演,那將是一場徹徹底底的悲劇。
“又例如人工智能。”這長老把紙條翻了麵,眉頭卻是皺得更緊了些。“現在的人類社會對於人工智能並不友好。其實別光是人工智能,所謂‘深度學習’,‘視覺識別’之類的項目也被輿論打上懷疑的標簽,如果說要把一切個人信息,甚至是社會事務交由人工智能處理的話,那麽普羅大眾也暫時不太能接受。”
說是“社會事務”,終究還是很保守的說法——隻需從那伊麗莎白展示的視頻裏稍微注意一些細節,就能知道不少未來世界的社會形態。恐怕到那時,幾乎所有基礎設施的建設、大宗物料的生產都已經實現了高度自動化——暫且不說高度擬人化的人工智能加入了人類的行列,讓人民知道他們的食物原料、藥品研發、乃至於城鎮規劃和安保事務全都部分或是全部於機器的控製之下,這恐怕是要非得鬧出一番醜聞和社會反對聲浪不可吧。
但對於二十四世紀之後的人類而言,這一切都是日常——就像中世紀的人們或許會對埃爾塔盾城肉聯廠那充滿了消毒水味和其掩蓋的血腥味的生產線充滿未知的恐懼一樣,人們需要時間去了解,去說服自己適應,無論哪個時代的人類都大抵如此。
就在這時,與會的中科院首席忽然顫顫巍巍地舉起了手——在座的所有人之中,也就是這位老先生年紀最大了。還站著發言的長老自然是不敢怠慢,便是伸出了左手坐下,請他說出自己的見解。
“其實比起直接獲得這些技術,我們更想要獲取內裏的那些東西,也就是基礎科學的部分。”這老先生閉目良久,說出來的話卻是要比剛剛長老們的願景更加“極端”。“基礎的自然科學、數學、物理、生物學,人類已經太久太久沒有攻克下一整個區域了。我們,我們可以不要那些實用技術的支持,或許我們需要的隻是在探索未知的道路上獲得一個能找到不走、少走彎路的捷徑之機會而已。至於那誘人的寶箱,我們暫時還不想去冒險看見裏麵裝的是什麽。”
言畢,他悄無聲息地坐迴了椅子上繼續閉目沉思,卻是留給了兩邊其他人最可怕的沉默。這些技術自然是能讓地球迅速地走出無休止的內鬥,也能讓雙月行星飛快地走向文明和現代化,但在這願景後是冰冷的現實——這兩者都需要時間,而且在智者們看來這時間不會太短。
“啪,啪,啪。”
與露出笑意的陳衡相對應的,是伊麗莎白的掌聲。
“這一把,你賭贏了。”注意到了眾人把目光轉移到他身上,伊麗莎白也露出了和陳衡同樣的微笑。“在寶藏麵前,你的祖輩還抱有相當的理智,甚至是超乎我們預料之外的理智。”
說到這裏,他再一次地對著麵前的人類和畫麵外的人類行禮,“我是這顆旅遊行星人工智能之首席伊麗莎白,我代表這顆行星上所有庇護著人類的人工智能,衷心地歡迎你們的到來。”
此後的景象,自然是讓所有在場者和得以目睹畫麵者都驚歎不已。緊張的幾個小時之後,便是在這蘭卡斯島的地下,於這中央服務器機房,正式的合作文本在此簽訂。
“這樣也就結束了。”陳衡掏出上衣口袋中華美的鋼筆,簽下了自己的名字,而後又交給了阪本曉。“那場延續了兩萬年的噩夢,就應該是結束了吧。就在這裏。”
“之後還有很多事要幹呢,我們這也算是‘跳槽’了哦。”阪本曉接來鋼筆,幹脆利落地簽上了自己的漢字名,“不因為自己的本意而改變自己的工作,這說起來這也是二十一世紀的特色了吧。真是沒想到呢。”
在合作協議中,此二人將無可替代地擔任起中國和旅遊行星管理方之橋梁的職責,簡單來說就是所謂的“傳聲筒”——中方想要提的問題和想要讓人工智能們負責建設和轉交的要求將會通過國務院直接傳達給他們,而由他們來衡量合理性與可行性,繼而來轉交給需要它們的中方。
所有的技術資料與基礎科學資料,甚至是原時空二十一世紀後的曆史輪廓乃至曆史細節,將不會直接地以書麵與數字檔案形式存在於地球的任何一處角落,即使是黑進了這個國家的最高機密之網絡也無法得到真實的答案——一切都隻是由國務院提出詢問,而後再讓這個神秘的“埃爾塔第二研究所”迴答詢問而已。
“未來曆史的真相,即使是我們也不敢也不能夠知道哪怕一絲一毫。”這是長老們在約莫半小時前討論之後做出的一致迴答,“把這條加進去吧。不隻是‘埃爾塔第二研究所’的秘密要保守在少數人之間,就連這些少數人也不能夠得知這未來的‘既成事實’。有必要的話……你們可以把這些資料盡數銷毀,不留一絲痕跡也是可以的。”
他們終究是戰勝了自己的好奇心……伊麗莎白和陳衡自然是痛快地一並同意了這請求。這些資料與記憶比起那些能夠改變人類發展的技術和基礎科學,或許要來得更加平凡,但無疑也更加危險。
“到這裏我與我們的同伴才算是終於完全放心了。”最後簽下自己書寫體姓名的人工智能伊麗莎白長出了一口氣,“在這裏,曾經創造出我們的先祖們終將建設出一個屬於人類的應許之地。這才是我們想要的答案啊。”
無疑,“工人階級”、“農民階級”會被“消滅”,而產能將得到極大解放——但試問這樣的社會要到哪裏去找?單純剔除了中下層的存在,隻留下所謂的“高素質人才”,那麽這和把他們趕進貧民窟,自己窩在孟買和德裏,還有班加羅爾城裏做著“無現金化”、“信用社會化”的春秋大夢有什麽區別?
所謂的“高素質人才”,和隻受過基礎教育的低成本勞動力之間的比例雖然不是不可調整,但絕非不是可以直接“斷崖式調整”,直接大刀闊斧跨越時代差距把自動化水準推進到這程度。
某種技術有其誕生的土壤,那麽這土壤便是社會,而土壤的每一個小分子便是組成社會的每一個個體——追根究底,技術誕生的原因與服務的對象依舊是人本身。產能比以前有極大提高,物產比以往有極大豐富,但倘若人找不到工作沒有存在意義與價值,那麽還要這些技術有什麽用?
與此相同,埃爾塔的領土倘若被納入中國的主權範圍,對人民有什麽幫助麽?國內的房價貴、上學難、保障難等問題壓根兒就不是因為地少人多——大城市的房價昂貴追根究底就是因為大城市的就業機會多,財富和資源集中。
北美聯邦曾經的底特律的房價已經崩潰到了“不要錢,隻要代房主繳納房產稅”就能過戶的境地,而如果埃爾塔大陸上也建起缺少保障和工作機會的中國城市,那豈不是和底特律的林立鬼物無異?
北方聯盟的西伯利亞和遠東、中國的西域管線途經城市、邪馬台的鄉村、北美聯邦的鐵鏽帶,這些地方都是所在國家無可爭議主權所囊括的領土。其中鐵鏽帶和西伯利亞乃至遠東何曾遼闊,就和人工智能手中擁有的那些技術一樣令人垂涎欲滴,可又有誰能把這鮮豔的毒藥一口吃下,保證自己不被毒死?
“倘若五年內,運用你們技術之最基礎的核聚變電站就能聯網,首先我國在短期內就嚴重缺乏那些能夠維護核聚變電站的人才,這需要基礎知識的培訓和技術的完全消化……”
在場的國務院參事室主任對著說話的長老遞上了張字條,他才清了清嗓子話鋒一轉,“就算這一切都能在五年內完成,但那些被聚變電站淘汰的落後產能,我們依舊得繼續保留——一旦貿然淘汰,火電站、石化係統的員工以及配套設施從業者們的去留與社會保障將帶來……帶來極大的,後果不堪設想的問題。”
無論是國家資本亦或是民間資本,聚變電站誘人的前景和利益都會讓前兩者為了推廣這無窮無盡的能源而幾近癲狂——至於這兩個資本勢力會不會成為脫韁的野馬……又有誰能知道呢?又有誰能作保證呢?西側的財團資本家已經將歐陸變成了餐盤上的獻祭品,吃幹抹淨之後開心地做一迴甩手掌櫃,而那些辛苦勞作在能源一線的員工若是要和這脫韁的龐然大物剛正麵,無異於是螳臂當車自尋死路。
恰似上個世紀末那樣滿街秋風掃落葉一般的下崗潮,還有與之“配套”的治安問題、想想都讓人感到害怕……如果說那時候的下崗潮是畸形的經濟結構所導致的必然結局,而下崗行為本身是修正這一畸形結構所要付出的陣痛代價。但倘若核聚變技術將這一幕重演,那將是一場徹徹底底的悲劇。
“又例如人工智能。”這長老把紙條翻了麵,眉頭卻是皺得更緊了些。“現在的人類社會對於人工智能並不友好。其實別光是人工智能,所謂‘深度學習’,‘視覺識別’之類的項目也被輿論打上懷疑的標簽,如果說要把一切個人信息,甚至是社會事務交由人工智能處理的話,那麽普羅大眾也暫時不太能接受。”
說是“社會事務”,終究還是很保守的說法——隻需從那伊麗莎白展示的視頻裏稍微注意一些細節,就能知道不少未來世界的社會形態。恐怕到那時,幾乎所有基礎設施的建設、大宗物料的生產都已經實現了高度自動化——暫且不說高度擬人化的人工智能加入了人類的行列,讓人民知道他們的食物原料、藥品研發、乃至於城鎮規劃和安保事務全都部分或是全部於機器的控製之下,這恐怕是要非得鬧出一番醜聞和社會反對聲浪不可吧。
但對於二十四世紀之後的人類而言,這一切都是日常——就像中世紀的人們或許會對埃爾塔盾城肉聯廠那充滿了消毒水味和其掩蓋的血腥味的生產線充滿未知的恐懼一樣,人們需要時間去了解,去說服自己適應,無論哪個時代的人類都大抵如此。
就在這時,與會的中科院首席忽然顫顫巍巍地舉起了手——在座的所有人之中,也就是這位老先生年紀最大了。還站著發言的長老自然是不敢怠慢,便是伸出了左手坐下,請他說出自己的見解。
“其實比起直接獲得這些技術,我們更想要獲取內裏的那些東西,也就是基礎科學的部分。”這老先生閉目良久,說出來的話卻是要比剛剛長老們的願景更加“極端”。“基礎的自然科學、數學、物理、生物學,人類已經太久太久沒有攻克下一整個區域了。我們,我們可以不要那些實用技術的支持,或許我們需要的隻是在探索未知的道路上獲得一個能找到不走、少走彎路的捷徑之機會而已。至於那誘人的寶箱,我們暫時還不想去冒險看見裏麵裝的是什麽。”
言畢,他悄無聲息地坐迴了椅子上繼續閉目沉思,卻是留給了兩邊其他人最可怕的沉默。這些技術自然是能讓地球迅速地走出無休止的內鬥,也能讓雙月行星飛快地走向文明和現代化,但在這願景後是冰冷的現實——這兩者都需要時間,而且在智者們看來這時間不會太短。
“啪,啪,啪。”
與露出笑意的陳衡相對應的,是伊麗莎白的掌聲。
“這一把,你賭贏了。”注意到了眾人把目光轉移到他身上,伊麗莎白也露出了和陳衡同樣的微笑。“在寶藏麵前,你的祖輩還抱有相當的理智,甚至是超乎我們預料之外的理智。”
說到這裏,他再一次地對著麵前的人類和畫麵外的人類行禮,“我是這顆旅遊行星人工智能之首席伊麗莎白,我代表這顆行星上所有庇護著人類的人工智能,衷心地歡迎你們的到來。”
此後的景象,自然是讓所有在場者和得以目睹畫麵者都驚歎不已。緊張的幾個小時之後,便是在這蘭卡斯島的地下,於這中央服務器機房,正式的合作文本在此簽訂。
“這樣也就結束了。”陳衡掏出上衣口袋中華美的鋼筆,簽下了自己的名字,而後又交給了阪本曉。“那場延續了兩萬年的噩夢,就應該是結束了吧。就在這裏。”
“之後還有很多事要幹呢,我們這也算是‘跳槽’了哦。”阪本曉接來鋼筆,幹脆利落地簽上了自己的漢字名,“不因為自己的本意而改變自己的工作,這說起來這也是二十一世紀的特色了吧。真是沒想到呢。”
在合作協議中,此二人將無可替代地擔任起中國和旅遊行星管理方之橋梁的職責,簡單來說就是所謂的“傳聲筒”——中方想要提的問題和想要讓人工智能們負責建設和轉交的要求將會通過國務院直接傳達給他們,而由他們來衡量合理性與可行性,繼而來轉交給需要它們的中方。
所有的技術資料與基礎科學資料,甚至是原時空二十一世紀後的曆史輪廓乃至曆史細節,將不會直接地以書麵與數字檔案形式存在於地球的任何一處角落,即使是黑進了這個國家的最高機密之網絡也無法得到真實的答案——一切都隻是由國務院提出詢問,而後再讓這個神秘的“埃爾塔第二研究所”迴答詢問而已。
“未來曆史的真相,即使是我們也不敢也不能夠知道哪怕一絲一毫。”這是長老們在約莫半小時前討論之後做出的一致迴答,“把這條加進去吧。不隻是‘埃爾塔第二研究所’的秘密要保守在少數人之間,就連這些少數人也不能夠得知這未來的‘既成事實’。有必要的話……你們可以把這些資料盡數銷毀,不留一絲痕跡也是可以的。”
他們終究是戰勝了自己的好奇心……伊麗莎白和陳衡自然是痛快地一並同意了這請求。這些資料與記憶比起那些能夠改變人類發展的技術和基礎科學,或許要來得更加平凡,但無疑也更加危險。
“到這裏我與我們的同伴才算是終於完全放心了。”最後簽下自己書寫體姓名的人工智能伊麗莎白長出了一口氣,“在這裏,曾經創造出我們的先祖們終將建設出一個屬於人類的應許之地。這才是我們想要的答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