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好不容易幹了一些稱不上壞事的實事,或許這樣到閻王爺那裏報到還不至於連下十八層樓——這句話一直在譚石堅聲帶附近打轉,就是沒有說出來。
沒有水泵和能夠改變方向的消防吹風機,想要撲滅這種程度的火災簡直就是癡人說夢。不過他們的努力還算是沒有白費,至少他們成功地在下風區域把火勢遏止在田間小路上。
明火撲滅,在百夫長的指揮下這群人也依舊不能放鬆。一直到午後,他們都在從水渠裏頭取水撒在田地裏——陰燃著的植物殘骸很可能就會像火種一樣在某個時間點再度複燃,悄無聲息地把火星投送到某個幹草垛或是柴火堆裏。
看守這片土地的農莊裏更是疑雲重重。首先農奴的消失已經讓前來救火的戡亂軍極為光火,本處士兵的一同消失和花園裏的滿地血跡更是引起還在救火的戡亂軍之恐慌和猜疑。
地窖的石頭被搬開,石門的背後仿佛還帶了些熱度。房間裏的屍體讓開門的戡亂軍都忍不住吐了一地。
骨頭都被燒成了脆糊糊的灰燼,用其他東西輕輕一碰就散成了沙。而骨架的姿勢還保存著生前他們在地上努力掙紮的姿勢,絕望的眼神似乎還留存在骷髏的眼窩裏,刺激著開門的戡亂軍。
也不用去數地窖裏到底有多少人了。若是這裏有西征軍的話,戡亂軍的小兵們說不定還是得忍著惡心和恐懼去給同僚收拾遺骸登記數量。不過現在大家都是服從於強力之下的“偽軍”,就算是百夫長親自下令,也沒有人會去做了。
前地窖,現墓室的大門被徹底封死。這不僅是“毀屍滅跡”,更重要的是防鬼——進到地窖裏的所有人都不希望自己被同僚的鬼魂困擾——有了這個還不夠,這些倒黴鬼還在地窖最外麵的出口處立了一個墓碑——希望這樣就能夠鎮住在烈焰中慘死的一隊人。
然而惡鬼還是來了,來得悄無聲息。
正對灌木叢邊緣,一蹶不振地坐在田間路的兩人成為了惡鬼的第一目標。
“距離超過一千二,你有把握命中麽?”譚石堅有點不信他的小後輩。
“姑且試試吧。在這個距離上被發現也是不可能的,情況對我方有利。”譚石堅旁邊的下士拉動著槍栓,把一邊的眼眶對準瞄準鏡。
“東南風4級。”聽到這句話的下士略微往風偏方向移動了兩個密位。他把手指上的汗水擦在扳機弧圈上,稍稍地屏住了唿吸。
靜止目標是最好打的。彈頭劃著漂亮的自旋線從槍管飛出,徑直命中了其中一個士兵的頭部偏下——準確說是想瞄準頭部,卻打斷了脖子。
消聲器和安放在槍口前的濕布很有效地同時掩蓋了膛口效應和噪音。被擊倒的士兵從頸部噴出大量暗紅色的血液,濺了和他一起閑坐聊天的同伴一身。
“什麽……啊啊啊!”也不顧滿臉都是還散發著腥臭味和熱度的暗紅色液體,倒黴蛋的腿已經直不起來了——他就靠著小腿和手臂撥動著不停後退。這要是他有心髒病,那早就被當場嚇死在這裏啦。
拉動槍栓,亮金色的銅質彈殼從槍聲中飛出。槍手穩穩地延用第一次射擊的數據,繼續把剛在抬腚的第二個人的屁股套進十字線中央。
“你還得謝謝俺,省了你洗臉水和擦臉布咧!”
扳機一扣,對方應聲倒地。而這樣的狩獵才剛剛開始。
誠然,如果說對陣雙月西征軍,埃爾塔人和中國人都還有作為對手的最基本尊重。至於和偽軍一個樣的三姓家奴——埃爾塔戡亂軍,那就是和獵槍下的野物沒有什麽區別了,除了不能吃。
要知道傳送門的另一邊,上一次大戰當中除了無惡不作的入侵者,民眾們一直最痛恨的就是“漢奸”這個人數最多,最沒有骨氣的反叛者。助紂為虐,為虎作倀……拋開從愛國青年逐漸蛻變成求和的“低調俱樂部”再一舉跳反的汪兆銘,從前進人士到接受大員一共三次跳反的周佛海等人不提,前後十幾年的血淚史中居然前前後後一共出現了近百萬的敗類。當然,隻有把這些毒瘤徹底割除,在廢墟上站起來的民族才能站穩身子。在大戰之後緊接而來的內戰使得兩方都保留了一些敗類未有即時清算——個中原因錯綜複雜,既有忠誠潛伏的暗線,亦有投機保命的宵小之徒,而有害的,同時最後沒有來得及清除的那些就隱藏在了海峽兩邊的群體深處,成為了無法拔出的毒瘤……
埃爾塔麵臨的情況則要好得多。叛徒更少,也有足夠的時間來進行甄別與清算。當然也有一句不能說的理由——可以全部殺光。若不是當地沒有路燈與電線杆子,他們早就該掛滿人在上頭了。就算埃爾塔軍不去做這件事,還是會有受虐頗深的民眾去代勞的——那何必去當壞人呢?就算有人卸下肩上的鐵十字之後能東奔西走更名換姓六十年,最後還是逃不開大衛民眾的自發追捕,那麽何必呢?
區區幾萬的戡亂軍,與其花費巨大的輿論代價,抵抗強大的民怨去接收,教化這些在入侵者的淫威之下不選擇反抗或者潰逃,仍要加害同胞的人物——不如統統丟進曆史的壓路機來的幹脆一些。當然,去後方當一輩子勞力幹到死更好,前提是他們能通過封鎖線。而河道遭到封鎖的現在,要打通航運線顯然比直接就地掩埋來得困難得多。
在原則問題上,不能也不應該有仁慈之心,也就是所謂的人道。提出這種要求的人就恰似和“為什麽要對綠恐分子執行死刑”和“為什麽要對暴徒當場擊斃”一樣傻。談人道,談赦免,那他們為什麽不在抓農奴時赦免那些與他們無冤無仇,甚至是同鄉街坊的弱女孩童?
正如綠恐分子和他們背後的“溫和派”在經過了幾年的拉鋸之後為什麽總是得不到道義的支持——無論是在東方還是西方——那都是因為他們自己作(一聲)。
同樣,不配擁有人道精神關懷的原因終究是出在戡亂軍自己身上,而不是出在其他埃爾塔人身上,正如那句老話所說,一報還一報,僅此而已。
感謝火災和農莊的騷動,昨晚救出的農奴此時應該已經突破了封鎖線。而在灌木叢宿營地這裏,則有數個火力點不停在最大射程之內收割著禁區內的生命。當然,他們如果被震懾而就此散去脫離戡亂軍的話,那他們或許還能從憤怒的西征軍和更憤怒的埃爾塔人之間,那窄得可憐的夾縫中獲取一條生路。
同時,在白天削弱這些守備兵力,對於傍晚乃至夜晚之後特遣隊對於多個農莊的清剿顯得更有好處。
“這裏是譚石堅,五班老鄧!再過十五秒,你們前麵就會有敵軍縱隊經過,不要放過一個!”譚石堅握著步話機,一邊往身前的麥田來迴巡望一邊下達命令。“聲響可以搞得稍微大一點,待會三班才有得肉吃!”
九個身上披滿了幹草偽裝的人影略微動了起來,先頭的人輕輕地匍匐前進分開麥稈,後麵的隊員緊接著努力不發出聲音。
外麵大大咧咧的腳步聲越來越接近了,估計他們根本不會往麥田深處看哪怕一眼。
“就是現在!”麥田中騰地站起來九個人影。來不及給敵軍搜索隊以反應的時間,他們手中的衝鋒槍開始掃射。十幾人的搜索隊在這樣的火力密度下是絲毫沒有存活可能的——更不要談什麽反抗了。
驚愕,恐懼……這些眼神還沒來得及出現在戡亂軍搜索隊的士兵眼中,五班的任務就已經完成了。刻意有一把衝鋒槍摘除了消聲器使得聲響迅速吸引來了更多的士兵,消滅這一個搜索隊並不是單純的目標,人手足夠的空降兵們正以這個搜索隊作為更大的魚餌,一點一點地把敵軍兵力釣進能夠伏擊的路線和地點,同時再用這些第二批陷進去的敵人再次作為吸引敵軍注意力的魚餌……
不斷變換著地點和方向的各個伏擊班總有來自灌木叢中觀察點和無聲無人偵察機的敵軍行進準確情報,對於在空中移動的攝像頭而言,那些在麥田中行進的搜索隊是何等的愚蠢。麥稈限製了他們的視線而潛伏在地上的槍手們能清晰地“看到”他們行進的軌跡,隔著麥穗就把他們擊殺在田地中,作為麥子最好的肥料……
不過這樣以命釣命的捕獵也是有限製的。每一次伏擊都會造成沒有人再敢發布命令前往這個地區巡查,那樣無異於在刀尖上舔血。而當沒有適合捕獵地點時,敵軍當然會因為不敢進入任何一塊田地而撤退……
而已經到達農莊邊緣的三個步兵班自然不會放走眼前的將近兩百人,把稻草都清理幹淨的漆黑士兵們從麥田中冒出,一番攔頭截尾,連班用機槍都開始爆發出怒吼……
方圓五公裏內的四個據點,就在四十八小時內同時宣告陷落——雖然其中三個還留存有部分監督農奴的士兵,但是從絕對優勢淪落到寡不敵眾的他們是絕對無法撐過今晚的。
沒有水泵和能夠改變方向的消防吹風機,想要撲滅這種程度的火災簡直就是癡人說夢。不過他們的努力還算是沒有白費,至少他們成功地在下風區域把火勢遏止在田間小路上。
明火撲滅,在百夫長的指揮下這群人也依舊不能放鬆。一直到午後,他們都在從水渠裏頭取水撒在田地裏——陰燃著的植物殘骸很可能就會像火種一樣在某個時間點再度複燃,悄無聲息地把火星投送到某個幹草垛或是柴火堆裏。
看守這片土地的農莊裏更是疑雲重重。首先農奴的消失已經讓前來救火的戡亂軍極為光火,本處士兵的一同消失和花園裏的滿地血跡更是引起還在救火的戡亂軍之恐慌和猜疑。
地窖的石頭被搬開,石門的背後仿佛還帶了些熱度。房間裏的屍體讓開門的戡亂軍都忍不住吐了一地。
骨頭都被燒成了脆糊糊的灰燼,用其他東西輕輕一碰就散成了沙。而骨架的姿勢還保存著生前他們在地上努力掙紮的姿勢,絕望的眼神似乎還留存在骷髏的眼窩裏,刺激著開門的戡亂軍。
也不用去數地窖裏到底有多少人了。若是這裏有西征軍的話,戡亂軍的小兵們說不定還是得忍著惡心和恐懼去給同僚收拾遺骸登記數量。不過現在大家都是服從於強力之下的“偽軍”,就算是百夫長親自下令,也沒有人會去做了。
前地窖,現墓室的大門被徹底封死。這不僅是“毀屍滅跡”,更重要的是防鬼——進到地窖裏的所有人都不希望自己被同僚的鬼魂困擾——有了這個還不夠,這些倒黴鬼還在地窖最外麵的出口處立了一個墓碑——希望這樣就能夠鎮住在烈焰中慘死的一隊人。
然而惡鬼還是來了,來得悄無聲息。
正對灌木叢邊緣,一蹶不振地坐在田間路的兩人成為了惡鬼的第一目標。
“距離超過一千二,你有把握命中麽?”譚石堅有點不信他的小後輩。
“姑且試試吧。在這個距離上被發現也是不可能的,情況對我方有利。”譚石堅旁邊的下士拉動著槍栓,把一邊的眼眶對準瞄準鏡。
“東南風4級。”聽到這句話的下士略微往風偏方向移動了兩個密位。他把手指上的汗水擦在扳機弧圈上,稍稍地屏住了唿吸。
靜止目標是最好打的。彈頭劃著漂亮的自旋線從槍管飛出,徑直命中了其中一個士兵的頭部偏下——準確說是想瞄準頭部,卻打斷了脖子。
消聲器和安放在槍口前的濕布很有效地同時掩蓋了膛口效應和噪音。被擊倒的士兵從頸部噴出大量暗紅色的血液,濺了和他一起閑坐聊天的同伴一身。
“什麽……啊啊啊!”也不顧滿臉都是還散發著腥臭味和熱度的暗紅色液體,倒黴蛋的腿已經直不起來了——他就靠著小腿和手臂撥動著不停後退。這要是他有心髒病,那早就被當場嚇死在這裏啦。
拉動槍栓,亮金色的銅質彈殼從槍聲中飛出。槍手穩穩地延用第一次射擊的數據,繼續把剛在抬腚的第二個人的屁股套進十字線中央。
“你還得謝謝俺,省了你洗臉水和擦臉布咧!”
扳機一扣,對方應聲倒地。而這樣的狩獵才剛剛開始。
誠然,如果說對陣雙月西征軍,埃爾塔人和中國人都還有作為對手的最基本尊重。至於和偽軍一個樣的三姓家奴——埃爾塔戡亂軍,那就是和獵槍下的野物沒有什麽區別了,除了不能吃。
要知道傳送門的另一邊,上一次大戰當中除了無惡不作的入侵者,民眾們一直最痛恨的就是“漢奸”這個人數最多,最沒有骨氣的反叛者。助紂為虐,為虎作倀……拋開從愛國青年逐漸蛻變成求和的“低調俱樂部”再一舉跳反的汪兆銘,從前進人士到接受大員一共三次跳反的周佛海等人不提,前後十幾年的血淚史中居然前前後後一共出現了近百萬的敗類。當然,隻有把這些毒瘤徹底割除,在廢墟上站起來的民族才能站穩身子。在大戰之後緊接而來的內戰使得兩方都保留了一些敗類未有即時清算——個中原因錯綜複雜,既有忠誠潛伏的暗線,亦有投機保命的宵小之徒,而有害的,同時最後沒有來得及清除的那些就隱藏在了海峽兩邊的群體深處,成為了無法拔出的毒瘤……
埃爾塔麵臨的情況則要好得多。叛徒更少,也有足夠的時間來進行甄別與清算。當然也有一句不能說的理由——可以全部殺光。若不是當地沒有路燈與電線杆子,他們早就該掛滿人在上頭了。就算埃爾塔軍不去做這件事,還是會有受虐頗深的民眾去代勞的——那何必去當壞人呢?就算有人卸下肩上的鐵十字之後能東奔西走更名換姓六十年,最後還是逃不開大衛民眾的自發追捕,那麽何必呢?
區區幾萬的戡亂軍,與其花費巨大的輿論代價,抵抗強大的民怨去接收,教化這些在入侵者的淫威之下不選擇反抗或者潰逃,仍要加害同胞的人物——不如統統丟進曆史的壓路機來的幹脆一些。當然,去後方當一輩子勞力幹到死更好,前提是他們能通過封鎖線。而河道遭到封鎖的現在,要打通航運線顯然比直接就地掩埋來得困難得多。
在原則問題上,不能也不應該有仁慈之心,也就是所謂的人道。提出這種要求的人就恰似和“為什麽要對綠恐分子執行死刑”和“為什麽要對暴徒當場擊斃”一樣傻。談人道,談赦免,那他們為什麽不在抓農奴時赦免那些與他們無冤無仇,甚至是同鄉街坊的弱女孩童?
正如綠恐分子和他們背後的“溫和派”在經過了幾年的拉鋸之後為什麽總是得不到道義的支持——無論是在東方還是西方——那都是因為他們自己作(一聲)。
同樣,不配擁有人道精神關懷的原因終究是出在戡亂軍自己身上,而不是出在其他埃爾塔人身上,正如那句老話所說,一報還一報,僅此而已。
感謝火災和農莊的騷動,昨晚救出的農奴此時應該已經突破了封鎖線。而在灌木叢宿營地這裏,則有數個火力點不停在最大射程之內收割著禁區內的生命。當然,他們如果被震懾而就此散去脫離戡亂軍的話,那他們或許還能從憤怒的西征軍和更憤怒的埃爾塔人之間,那窄得可憐的夾縫中獲取一條生路。
同時,在白天削弱這些守備兵力,對於傍晚乃至夜晚之後特遣隊對於多個農莊的清剿顯得更有好處。
“這裏是譚石堅,五班老鄧!再過十五秒,你們前麵就會有敵軍縱隊經過,不要放過一個!”譚石堅握著步話機,一邊往身前的麥田來迴巡望一邊下達命令。“聲響可以搞得稍微大一點,待會三班才有得肉吃!”
九個身上披滿了幹草偽裝的人影略微動了起來,先頭的人輕輕地匍匐前進分開麥稈,後麵的隊員緊接著努力不發出聲音。
外麵大大咧咧的腳步聲越來越接近了,估計他們根本不會往麥田深處看哪怕一眼。
“就是現在!”麥田中騰地站起來九個人影。來不及給敵軍搜索隊以反應的時間,他們手中的衝鋒槍開始掃射。十幾人的搜索隊在這樣的火力密度下是絲毫沒有存活可能的——更不要談什麽反抗了。
驚愕,恐懼……這些眼神還沒來得及出現在戡亂軍搜索隊的士兵眼中,五班的任務就已經完成了。刻意有一把衝鋒槍摘除了消聲器使得聲響迅速吸引來了更多的士兵,消滅這一個搜索隊並不是單純的目標,人手足夠的空降兵們正以這個搜索隊作為更大的魚餌,一點一點地把敵軍兵力釣進能夠伏擊的路線和地點,同時再用這些第二批陷進去的敵人再次作為吸引敵軍注意力的魚餌……
不斷變換著地點和方向的各個伏擊班總有來自灌木叢中觀察點和無聲無人偵察機的敵軍行進準確情報,對於在空中移動的攝像頭而言,那些在麥田中行進的搜索隊是何等的愚蠢。麥稈限製了他們的視線而潛伏在地上的槍手們能清晰地“看到”他們行進的軌跡,隔著麥穗就把他們擊殺在田地中,作為麥子最好的肥料……
不過這樣以命釣命的捕獵也是有限製的。每一次伏擊都會造成沒有人再敢發布命令前往這個地區巡查,那樣無異於在刀尖上舔血。而當沒有適合捕獵地點時,敵軍當然會因為不敢進入任何一塊田地而撤退……
而已經到達農莊邊緣的三個步兵班自然不會放走眼前的將近兩百人,把稻草都清理幹淨的漆黑士兵們從麥田中冒出,一番攔頭截尾,連班用機槍都開始爆發出怒吼……
方圓五公裏內的四個據點,就在四十八小時內同時宣告陷落——雖然其中三個還留存有部分監督農奴的士兵,但是從絕對優勢淪落到寡不敵眾的他們是絕對無法撐過今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