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的風潮還在餘波,比流感更讓人躁動和不安的傳聞已經在西部地區逐漸擴散。
“你知道嗎?多尼瓦結盟的那群異界人,在冬天種出了小麥!現在就正在收割!”
“諾伊地區的田地已經被施了神奇的魔法,四季都可以種出糧食!”
能夠和不斷擴散,人人為之色變的流感相提並論的爆炸性新聞也在這塊大陸上成為見麵必談的異聞。不知道的小夥伴立馬就會被人賞上一個鄉巴佬的眼神,然後多半不要臉地拾起好奇心開始問個究竟。
新城和新城附近的好奇或不太相信的人們聞訊前來在隔離網外和小山坡上一睹究竟時無不目瞪口呆,他們從來沒有想到小麥可以這麽種,可以用如此暴力的方式來收割。看起來幾乎沒有實感,直到那些麥粒像瀑布一樣從收割機中倒進車鬥裏,才會引起一片歡唿。
大地上那些以往分割成一塊塊界限分明的麥田此時已經渾然一體,就算是從直升機上也一眼望不到邊。麥田上的聯合收割機那一點可憐的鮮豔顏色此時也已經變成金黃色海洋裏的點綴。單純從飛機上看還隻是管中窺豹,事實上這個幾乎占據了整個諾伊地區傳統種植地的大麥田包括被包圍其中的村莊和各類設施整整有將近六十萬公頃。要知道大型聯合收割機每天全天工作,三班倒更換駕駛員每天也最多隻能收割一百公頃……這還是有預案連夜趕運來大量聯合收割機和在國內聯合招聘駕駛員的成果。以後自然會有土著駕駛員來操控這些機器,現在應急時段就隻能上應急措施了。
不僅滿地小麥在等人搶收,新城的糧庫也已經爆滿。多出來的麵粉隻好直接送迴國內——甚至現在麵粉廠也開始對源源不斷送來的小麥接受不能,隻好把麥粒打包,發幾列車皮迴國。
“好好拍吧啊哈哈哈哈哈哈哈,這就是我們的天下!”韋博士在進行航拍的直升機上高喊著,狂笑著,吹著口哨,全然不管他正拖著時速二百多公裏的鼻涕在空中花式丟人。
旁邊來自裝電視台的攝像師實在是很想笑出聲,為了紀錄片的質量他還是戴上了耳機轉移注意力假裝沒聽見。這素材這麽棒,可別因為一個逗比在直升機上耍寶把節目拍砸了。
在他們腳下,聯合收割機在麥田上齊頭並進,在身後噴出一路的麥杆。滾筒和車輪在濃煙身後把麥田碾壓成麥床,而麥粒都收在車內。最後收割完成的小麥又由拖著鬥車的拖拉機源源不斷地送往麵粉廠……麥杆最終也會有機器將它們收集分類。肥田的肥料和板材的原料這些出路讓麥杆不隻是變成燃料被白白浪費和產生一團汙染空氣的廢氣。
“九八年抗洪,一二年汶川……我去過的地方加起來的歡唿跟這根本都沒法比……”一輛sx250上,退役的汽車兵司機開始向坐在副駕駛座上的押運員嘮家常。車窗外埃爾塔土著們在水泥路麵下的路基人行道上跟著卡車一同奔跑,在麥杆床上打滾,扯著嘶啞的嗓子不停歡唿這難得一見的,來自春天的豐收饋贈。
“埃爾塔人是不是瘋了?”押運員也有點不解。小麥啥時候還帶了致幻劑的效果啦?
汽車兵扭動著方向盤,“他們沒瘋。你要是辛辛苦苦幹兩年活沒收著幾斤糧,看到今天這種情況你比他們還瘋。”
誠然路上好多發著麥瘋的埃爾塔人在周六專程來發瘋不是為了什麽,是為了來看看自己出租給新區的田地有什麽驚人的改觀。雖然他們大部分人的田野已經被嵌入隔離網圈子的深處,不是冒著生命危險爬過電網根本看不到。還有些人的田地則被平整為讓大型機械轉場的道路,挖成從河水當中引水的水溝……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們繼續拿著換來的飯票和人民幣瘋狂慶祝豐收佳節。至於那些麵粉,最後大部分也是要進他們這些工人的肚子,別人可能犯迷糊,吃的人可比誰都要明白。
運輸路線盡頭的麵粉廠此時也在全速生產,運來的小麥不斷滿足著這條怪物生產線的需求。小麥粒經過水潤,磨皮和錘打分出麵粉和麥麩,而從新建成的水庫中雪水在重力和大壩的束縛下有規律地帶動水輪機轉動,給這些吃麥子吐麵粉的怪物帶來充沛的動力。在這個廠房麵前,所有的風力磨坊,水力磨坊和畜力磨坊都要大驚失色。然而就是這樣的可怕產量也依舊滿足不了大豐收的糧食爆炸。
教師們基本全員送醫的紅龍團成員們自然不能錯過豐收慶典,他們此時也在麵粉廠穿著工作服參觀這一盛景。雙月教會摧毀之前的紅龍之國本也有擴大農業規模和降低農民數量的構想,然而他們能拿出的依然隻是很低端的農業進步——小農民集群的水力改良磨坊,和國有田地的蒸汽動力磨坊,全新的鋼製農具和機械,初級的水利工程……比起異界來客到訪之前的埃爾塔自然是高出不少,但是在全機械化農業的麵前他們隻得掩麵失色。能夠從電影上了解小麥種植全過程的他們已經發現在熒幕上基本“找不到人”。播種有機械,澆灌有機械,播撒農藥和施肥有飛機……小麥田就像是中了邪一樣居然不長雜草少病蟲害,從雪地裏舒展開來,直到初夏等著這些“懶農民”直接開著機械去收割。不過也隻有異界的懶農民才能駕馭這麽大的產糧區。產糧區的規模在他們進入諾伊地區時便早有體會,然而目力再好,機上的乘客終究隻能看到麥田和天空的夾角地平線。六十萬公頃的一塊麥田,這個數據幾乎無法想象……還有人豪情壯誌地對他們說過,六十萬公頃隻不過是小意思……天哪。
至於磨粉,從把沙石分離出麥粒,把麩皮分離出小麥芯,鋼鐵巨錘把小麥粒一擊分離成麵粉……偌大的一個麵粉廠居然沒有多少員工,和磨坊當中的十人一磨連軸轉給他的印象完全不同。更可怕的是麵粉還分出若幹種品種,這樣的懶還能出這樣的講究實在是不可思議。
吉哈特摟著婭菲茨爾娜一邊看著裝滿高筋麵粉的口袋從生產線上蹦出,一邊迴味著講解員話語邊角的各種細節。對麵的這個黃膚黑發民族在精通吃喝文化的同時似乎永遠都不會嫌糧食多,他們大有把埃爾塔的諾伊地區所有麥田徹底收入麾下,變成大糧倉的覺悟。他所不知道的是這個民族在對於美食有格外觀感的同時,也是饑餓的老朋友。他們深知最能夠改變人性,收買人心的方式就是讓沒飯吃的平民吃上麵條,讓吃得上麵條的平民吃上肉。如果推翻他們的人不能做到這樣的標準也就必然被人民反噬。如果要實現這種理想,現階段也隻有新區的技術能夠做到了。
吉哈特想到這裏不由得失望地搖了搖頭。紅龍之國之所以一敗塗地根本無法東山再起,根源上還是時間不夠啊。
“每公頃5000公斤……”吉哈特迴想著這個數據仍不免心驚肉跳。
“每公頃5000公斤!”而傳送門另一側的北京某公園樹下,某位長老接過秘書遞來的文件邊看邊微笑著點頭。“現在你們一邊喊著攤子剛鋪,一邊弄出五十多萬公頃的耕地,打出了三百萬噸弱的糧食,打了一場漂亮仗,我真想給你們來一個集體一等功!”
這句話並不是說給身旁站得筆直的秘書聽的,但下一句就是了。
長老微微起身,把文件交給秘書。“小劉啊,把這份東西從保密線路繼續往上傳。多謝門那一側同誌們的勵精圖治,我的休假又要告吹啦。走,咱們去攝政王府!”
新區還需要門另一側持續用大量運力運送糧食輸血的狀態已經成為了過去式。從埃爾塔自產冬小麥送進麵粉廠的那一刹那,傳送門從中國向埃爾塔一方的運力就開始逐漸從農產品向工業產品傾斜,特別是重工業產品。礦山機械和工廠建材就要開始穩穩當當地接受從農業當中解放的人口了。甚至一度閑置的迴運車皮也要搭上一些麵粉和麥粒,三百萬噸糧食可不是什麽小數目。
在大工廠和大礦山之前,埃爾塔首先必須自己承擔起大糧倉的角色。隻有實現了糧食的大規模集約化生產,幾百萬乃至上千萬人才能夠從田間地頭解放出來,從肚子與土壤的天然契約當中得到解脫,進入工廠和學校。被整體式麥田包圍的傳統農耕村鎮也開始急劇解體,因為已經沒有農民在其中帶來人氣和商機,商人不再到村裏用商品交換糧食,這樣的村鎮已經成為無根萍,自然也就沒有存在的道理。把埃爾塔西部平原上的村鎮人口用大農業的方式和村鎮本身分離,“白紙好寫字”,這樣的平原地帶工業化顯然要來得很快。
“你知道嗎?多尼瓦結盟的那群異界人,在冬天種出了小麥!現在就正在收割!”
“諾伊地區的田地已經被施了神奇的魔法,四季都可以種出糧食!”
能夠和不斷擴散,人人為之色變的流感相提並論的爆炸性新聞也在這塊大陸上成為見麵必談的異聞。不知道的小夥伴立馬就會被人賞上一個鄉巴佬的眼神,然後多半不要臉地拾起好奇心開始問個究竟。
新城和新城附近的好奇或不太相信的人們聞訊前來在隔離網外和小山坡上一睹究竟時無不目瞪口呆,他們從來沒有想到小麥可以這麽種,可以用如此暴力的方式來收割。看起來幾乎沒有實感,直到那些麥粒像瀑布一樣從收割機中倒進車鬥裏,才會引起一片歡唿。
大地上那些以往分割成一塊塊界限分明的麥田此時已經渾然一體,就算是從直升機上也一眼望不到邊。麥田上的聯合收割機那一點可憐的鮮豔顏色此時也已經變成金黃色海洋裏的點綴。單純從飛機上看還隻是管中窺豹,事實上這個幾乎占據了整個諾伊地區傳統種植地的大麥田包括被包圍其中的村莊和各類設施整整有將近六十萬公頃。要知道大型聯合收割機每天全天工作,三班倒更換駕駛員每天也最多隻能收割一百公頃……這還是有預案連夜趕運來大量聯合收割機和在國內聯合招聘駕駛員的成果。以後自然會有土著駕駛員來操控這些機器,現在應急時段就隻能上應急措施了。
不僅滿地小麥在等人搶收,新城的糧庫也已經爆滿。多出來的麵粉隻好直接送迴國內——甚至現在麵粉廠也開始對源源不斷送來的小麥接受不能,隻好把麥粒打包,發幾列車皮迴國。
“好好拍吧啊哈哈哈哈哈哈哈,這就是我們的天下!”韋博士在進行航拍的直升機上高喊著,狂笑著,吹著口哨,全然不管他正拖著時速二百多公裏的鼻涕在空中花式丟人。
旁邊來自裝電視台的攝像師實在是很想笑出聲,為了紀錄片的質量他還是戴上了耳機轉移注意力假裝沒聽見。這素材這麽棒,可別因為一個逗比在直升機上耍寶把節目拍砸了。
在他們腳下,聯合收割機在麥田上齊頭並進,在身後噴出一路的麥杆。滾筒和車輪在濃煙身後把麥田碾壓成麥床,而麥粒都收在車內。最後收割完成的小麥又由拖著鬥車的拖拉機源源不斷地送往麵粉廠……麥杆最終也會有機器將它們收集分類。肥田的肥料和板材的原料這些出路讓麥杆不隻是變成燃料被白白浪費和產生一團汙染空氣的廢氣。
“九八年抗洪,一二年汶川……我去過的地方加起來的歡唿跟這根本都沒法比……”一輛sx250上,退役的汽車兵司機開始向坐在副駕駛座上的押運員嘮家常。車窗外埃爾塔土著們在水泥路麵下的路基人行道上跟著卡車一同奔跑,在麥杆床上打滾,扯著嘶啞的嗓子不停歡唿這難得一見的,來自春天的豐收饋贈。
“埃爾塔人是不是瘋了?”押運員也有點不解。小麥啥時候還帶了致幻劑的效果啦?
汽車兵扭動著方向盤,“他們沒瘋。你要是辛辛苦苦幹兩年活沒收著幾斤糧,看到今天這種情況你比他們還瘋。”
誠然路上好多發著麥瘋的埃爾塔人在周六專程來發瘋不是為了什麽,是為了來看看自己出租給新區的田地有什麽驚人的改觀。雖然他們大部分人的田野已經被嵌入隔離網圈子的深處,不是冒著生命危險爬過電網根本看不到。還有些人的田地則被平整為讓大型機械轉場的道路,挖成從河水當中引水的水溝……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們繼續拿著換來的飯票和人民幣瘋狂慶祝豐收佳節。至於那些麵粉,最後大部分也是要進他們這些工人的肚子,別人可能犯迷糊,吃的人可比誰都要明白。
運輸路線盡頭的麵粉廠此時也在全速生產,運來的小麥不斷滿足著這條怪物生產線的需求。小麥粒經過水潤,磨皮和錘打分出麵粉和麥麩,而從新建成的水庫中雪水在重力和大壩的束縛下有規律地帶動水輪機轉動,給這些吃麥子吐麵粉的怪物帶來充沛的動力。在這個廠房麵前,所有的風力磨坊,水力磨坊和畜力磨坊都要大驚失色。然而就是這樣的可怕產量也依舊滿足不了大豐收的糧食爆炸。
教師們基本全員送醫的紅龍團成員們自然不能錯過豐收慶典,他們此時也在麵粉廠穿著工作服參觀這一盛景。雙月教會摧毀之前的紅龍之國本也有擴大農業規模和降低農民數量的構想,然而他們能拿出的依然隻是很低端的農業進步——小農民集群的水力改良磨坊,和國有田地的蒸汽動力磨坊,全新的鋼製農具和機械,初級的水利工程……比起異界來客到訪之前的埃爾塔自然是高出不少,但是在全機械化農業的麵前他們隻得掩麵失色。能夠從電影上了解小麥種植全過程的他們已經發現在熒幕上基本“找不到人”。播種有機械,澆灌有機械,播撒農藥和施肥有飛機……小麥田就像是中了邪一樣居然不長雜草少病蟲害,從雪地裏舒展開來,直到初夏等著這些“懶農民”直接開著機械去收割。不過也隻有異界的懶農民才能駕馭這麽大的產糧區。產糧區的規模在他們進入諾伊地區時便早有體會,然而目力再好,機上的乘客終究隻能看到麥田和天空的夾角地平線。六十萬公頃的一塊麥田,這個數據幾乎無法想象……還有人豪情壯誌地對他們說過,六十萬公頃隻不過是小意思……天哪。
至於磨粉,從把沙石分離出麥粒,把麩皮分離出小麥芯,鋼鐵巨錘把小麥粒一擊分離成麵粉……偌大的一個麵粉廠居然沒有多少員工,和磨坊當中的十人一磨連軸轉給他的印象完全不同。更可怕的是麵粉還分出若幹種品種,這樣的懶還能出這樣的講究實在是不可思議。
吉哈特摟著婭菲茨爾娜一邊看著裝滿高筋麵粉的口袋從生產線上蹦出,一邊迴味著講解員話語邊角的各種細節。對麵的這個黃膚黑發民族在精通吃喝文化的同時似乎永遠都不會嫌糧食多,他們大有把埃爾塔的諾伊地區所有麥田徹底收入麾下,變成大糧倉的覺悟。他所不知道的是這個民族在對於美食有格外觀感的同時,也是饑餓的老朋友。他們深知最能夠改變人性,收買人心的方式就是讓沒飯吃的平民吃上麵條,讓吃得上麵條的平民吃上肉。如果推翻他們的人不能做到這樣的標準也就必然被人民反噬。如果要實現這種理想,現階段也隻有新區的技術能夠做到了。
吉哈特想到這裏不由得失望地搖了搖頭。紅龍之國之所以一敗塗地根本無法東山再起,根源上還是時間不夠啊。
“每公頃5000公斤……”吉哈特迴想著這個數據仍不免心驚肉跳。
“每公頃5000公斤!”而傳送門另一側的北京某公園樹下,某位長老接過秘書遞來的文件邊看邊微笑著點頭。“現在你們一邊喊著攤子剛鋪,一邊弄出五十多萬公頃的耕地,打出了三百萬噸弱的糧食,打了一場漂亮仗,我真想給你們來一個集體一等功!”
這句話並不是說給身旁站得筆直的秘書聽的,但下一句就是了。
長老微微起身,把文件交給秘書。“小劉啊,把這份東西從保密線路繼續往上傳。多謝門那一側同誌們的勵精圖治,我的休假又要告吹啦。走,咱們去攝政王府!”
新區還需要門另一側持續用大量運力運送糧食輸血的狀態已經成為了過去式。從埃爾塔自產冬小麥送進麵粉廠的那一刹那,傳送門從中國向埃爾塔一方的運力就開始逐漸從農產品向工業產品傾斜,特別是重工業產品。礦山機械和工廠建材就要開始穩穩當當地接受從農業當中解放的人口了。甚至一度閑置的迴運車皮也要搭上一些麵粉和麥粒,三百萬噸糧食可不是什麽小數目。
在大工廠和大礦山之前,埃爾塔首先必須自己承擔起大糧倉的角色。隻有實現了糧食的大規模集約化生產,幾百萬乃至上千萬人才能夠從田間地頭解放出來,從肚子與土壤的天然契約當中得到解脫,進入工廠和學校。被整體式麥田包圍的傳統農耕村鎮也開始急劇解體,因為已經沒有農民在其中帶來人氣和商機,商人不再到村裏用商品交換糧食,這樣的村鎮已經成為無根萍,自然也就沒有存在的道理。把埃爾塔西部平原上的村鎮人口用大農業的方式和村鎮本身分離,“白紙好寫字”,這樣的平原地帶工業化顯然要來得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