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妙容之所以這麽問,其實基本也知道肯定是事實了,阿娘總不會撒謊,沒必要的。
主要是太玄幻,超出了她的理解範疇,證據確鑿,但實在又令人難以置信。
蕭寶信點頭,這事兒沒必要瞞蕭妙容。
有阿娘和二嬸,她們知道了,這個家裏還能有什麽秘密?
再者,蕭敬愛重生儼然已經成為建康城三大未解之謎——
一是玉衡帝之死,到底政變的是哪一方,先皇到底是庶人王氏殺的,還是有謝蕭兩家支持的新皇。雖說看上去有些無稽,本來都蓋棺定論的事兒了,玉衡帝死前也是各種想換儲君。
但當時就是動靜鬧太大,蕭司空帶著軍隊是把皇宮給圍起來打的。
成者王侯敗者寇,隨便他們怎麽說了,以至於就生出一些非要翻案,非要說裏麵陰謀論,明明是謝蕭兩家在裏麵攪風攪雨,顛倒乾坤。
其實不隻建康城,現在大梁各地也都有兩種不同的說法。
按時間早晚,最早還是從反王那邊傳過來的呢,結果傳來傳去,連建康城裏的人都覺得……唔,甚有道理啊,不這麽說一說都顯不出自己會獨立思考問題了。
至於第二大未解之謎便是:
謝顯到底是不是畏妻如虎,每天過著是不是水深火熱的小日子,天天被她蕭寶信揍。
蕭寶信也是無語。
就他那體格子,真像傳聞中說的那樣,天天被她揍,早就揍死了好麽?她的身手真沒那麽弱。
越揍,還能讓謝顯越來越容光煥發?
說到第三大未解之謎便是蕭敬愛重生鍾五娘子了,沸沸揚揚的,現在也沒有定論。不過都當真事兒傳,傳出去又當假話聽反正神神鬼鬼的東西,信則有,不信則無,就說個熱鬧,沒誰還必須有理有據了。
三大未解之謎樁樁件件都能和蕭謝兩家扯上關係,也能由此看出如今城中的形勢,蕭謝兩家炙手可熱的程度。
“……她是那麽說的,人我沒見著,就死了。但聽二嬸和阿娘說,鍾五娘子知道那些個關於蕭家的事兒件件還都能對得上。”蕭寶信聳肩。
“誰知道呢,反正人死了,也沒個對證。她,不重要。”
蕭妙容就聽蕭寶信這一句話就釋懷了。
還是阿姐的境界高啊。
蕭敬愛可不就是不重要嗎?
從她作妖把向阿姐求親的楊劭撬到手裏,之後辦的那些個不叫人的事兒,蕭家——除了蕭二爺就沒有個能看得上她的。
現如今人死了,她糾結什麽前世今生的又有什麽異議呢。
有前世今生又怎麽樣,蕭敬愛不是又死了嗎?
死了,重生,又死了,比別人多活一次的意義大概也就是多死幾次?
蕭寶信沒在郗家用膳,婉拒了蕭妙容的留人,郗家在孝期,本來她就不該在這麽敏感的時間多上門。再留下來一天天的,倒讓長輩對蕭妙容觀感不佳。
迴到府裏,坐下那麽一想,卻不是那麽迴事。
請太醫倒不是難事,謝顯往家請太醫那些年裏都家常便飯,見太醫的麵比見的官員還要多。可她愣頭青似的把人給送進郗府算怎麽迴事?
知道的說她們姐妹情深,不知道的還當她謝蕭兩家故意寒磣郗家,兒媳婦病了不給請太醫,反倒讓娘家阿姐給請?
她蕭寶信無所謂,但得顧著蕭妙容啊。
以前還無所謂的,那就是個心如窩瓜大的,現在動不動就哭天抹淚,讓人輕了也不是重了也不是,就怕有人當她麵說些個不好聽的,再憋屈大發了。
蕭寶信想起蕭妙容那二十郎當歲正值妙齡的繼母來了,嘴巴挺大,是個藏不住話的,有些虛榮,耳朵根子也軟,聽風就是雨。
少不得要從這位孫夫人身上入手了。
轉頭蕭寶信就讓謝府的管家去跑了趟太醫院,自己則又跑了趟蕭二爺府上,怎麽著也是蕭妙容的親娘,這時侯肖夫人出麵就是最好的了。
肖夫人知道蕭寶信是替閨女出頭,那還哪有個不幹的,扯著蕭寶信抹起了眼淚。
“二嬸謝謝你,我就知道你是個心熱的。”
讓蕭妙容親近蕭寶信就沒親近錯,果然到真章的時候才顯出姐妹情深來。
“在路上我就覺著有點兒不對勁,這孩子以前哪裏這麽愛哭,動不動就抹眼淚?不過,也真沒放心上,孩子一路生病,我忙著照顧孩子,再說孩子病了,當娘的急的直哭不也是正常的嗎?”
“迴了建康,人家郗家在孝期——就不是孝期,我一個嶽母也不易總上門不是?”
“誰知道,居然還真一直就那麽哭?”肖夫人急了。
這些天她還有心跟蕭老二在這兒掰扯,每天裏修理蕭老二不亦樂乎呢。親閨女病了都不知道,早知道,她管蕭老二什麽毛病呢,把整個家賣了——她先劈了他。
說著就要收拾東西過去。
“我今兒才去過,二嬸還是隔上一天,後日裏上門吧。”蕭寶信叮囑,“記得給三娘子的繼母孫夫人帶上見麵禮,然後再過去瞧瞧三娘。千萬記得在請太醫過去的時候,先和孫夫人招唿一聲。就說那是咱們家常請的太醫,知道根底的。那太醫我都打過招唿了,明天便在太醫院裏等二嬸派人過去,就跟過來了。”
幾句話說的肖夫人不由得另眼相看。
這哪裏還是當年那個橫衝直撞想到哪兒就做的蕭大娘子?安排的明明白白,照顧到方方麵麵了。
“到底是嫁進謝家的大娘子,處事穩妥,比我可強上許多。”肖夫人感慨,“二嬸真是替你三妹謝謝你,費心勞力,安排這麽許多。”
蕭寶信笑:“世家就是規矩多。在謝家待久了,其實耳濡目染多了,自然也就懂這些彎彎繞了。有時候人多,不講規矩是真不行,亂套了。”
以前是隔岸觀景,雲山霧罩的,可真嫁進去了就知道,有些規矩是真不能少。
少了,家就亂了。
大家族就是人多,一個兩個起刺,辦起事來就麻煩。
所以,以前她隻覺得條條框框的,管教太多。但天長日久也能品出來了,製出一套規矩套住這些個人,讓他們按章辦事,她們接章管事,是多省時省力。
主要是太玄幻,超出了她的理解範疇,證據確鑿,但實在又令人難以置信。
蕭寶信點頭,這事兒沒必要瞞蕭妙容。
有阿娘和二嬸,她們知道了,這個家裏還能有什麽秘密?
再者,蕭敬愛重生儼然已經成為建康城三大未解之謎——
一是玉衡帝之死,到底政變的是哪一方,先皇到底是庶人王氏殺的,還是有謝蕭兩家支持的新皇。雖說看上去有些無稽,本來都蓋棺定論的事兒了,玉衡帝死前也是各種想換儲君。
但當時就是動靜鬧太大,蕭司空帶著軍隊是把皇宮給圍起來打的。
成者王侯敗者寇,隨便他們怎麽說了,以至於就生出一些非要翻案,非要說裏麵陰謀論,明明是謝蕭兩家在裏麵攪風攪雨,顛倒乾坤。
其實不隻建康城,現在大梁各地也都有兩種不同的說法。
按時間早晚,最早還是從反王那邊傳過來的呢,結果傳來傳去,連建康城裏的人都覺得……唔,甚有道理啊,不這麽說一說都顯不出自己會獨立思考問題了。
至於第二大未解之謎便是:
謝顯到底是不是畏妻如虎,每天過著是不是水深火熱的小日子,天天被她蕭寶信揍。
蕭寶信也是無語。
就他那體格子,真像傳聞中說的那樣,天天被她揍,早就揍死了好麽?她的身手真沒那麽弱。
越揍,還能讓謝顯越來越容光煥發?
說到第三大未解之謎便是蕭敬愛重生鍾五娘子了,沸沸揚揚的,現在也沒有定論。不過都當真事兒傳,傳出去又當假話聽反正神神鬼鬼的東西,信則有,不信則無,就說個熱鬧,沒誰還必須有理有據了。
三大未解之謎樁樁件件都能和蕭謝兩家扯上關係,也能由此看出如今城中的形勢,蕭謝兩家炙手可熱的程度。
“……她是那麽說的,人我沒見著,就死了。但聽二嬸和阿娘說,鍾五娘子知道那些個關於蕭家的事兒件件還都能對得上。”蕭寶信聳肩。
“誰知道呢,反正人死了,也沒個對證。她,不重要。”
蕭妙容就聽蕭寶信這一句話就釋懷了。
還是阿姐的境界高啊。
蕭敬愛可不就是不重要嗎?
從她作妖把向阿姐求親的楊劭撬到手裏,之後辦的那些個不叫人的事兒,蕭家——除了蕭二爺就沒有個能看得上她的。
現如今人死了,她糾結什麽前世今生的又有什麽異議呢。
有前世今生又怎麽樣,蕭敬愛不是又死了嗎?
死了,重生,又死了,比別人多活一次的意義大概也就是多死幾次?
蕭寶信沒在郗家用膳,婉拒了蕭妙容的留人,郗家在孝期,本來她就不該在這麽敏感的時間多上門。再留下來一天天的,倒讓長輩對蕭妙容觀感不佳。
迴到府裏,坐下那麽一想,卻不是那麽迴事。
請太醫倒不是難事,謝顯往家請太醫那些年裏都家常便飯,見太醫的麵比見的官員還要多。可她愣頭青似的把人給送進郗府算怎麽迴事?
知道的說她們姐妹情深,不知道的還當她謝蕭兩家故意寒磣郗家,兒媳婦病了不給請太醫,反倒讓娘家阿姐給請?
她蕭寶信無所謂,但得顧著蕭妙容啊。
以前還無所謂的,那就是個心如窩瓜大的,現在動不動就哭天抹淚,讓人輕了也不是重了也不是,就怕有人當她麵說些個不好聽的,再憋屈大發了。
蕭寶信想起蕭妙容那二十郎當歲正值妙齡的繼母來了,嘴巴挺大,是個藏不住話的,有些虛榮,耳朵根子也軟,聽風就是雨。
少不得要從這位孫夫人身上入手了。
轉頭蕭寶信就讓謝府的管家去跑了趟太醫院,自己則又跑了趟蕭二爺府上,怎麽著也是蕭妙容的親娘,這時侯肖夫人出麵就是最好的了。
肖夫人知道蕭寶信是替閨女出頭,那還哪有個不幹的,扯著蕭寶信抹起了眼淚。
“二嬸謝謝你,我就知道你是個心熱的。”
讓蕭妙容親近蕭寶信就沒親近錯,果然到真章的時候才顯出姐妹情深來。
“在路上我就覺著有點兒不對勁,這孩子以前哪裏這麽愛哭,動不動就抹眼淚?不過,也真沒放心上,孩子一路生病,我忙著照顧孩子,再說孩子病了,當娘的急的直哭不也是正常的嗎?”
“迴了建康,人家郗家在孝期——就不是孝期,我一個嶽母也不易總上門不是?”
“誰知道,居然還真一直就那麽哭?”肖夫人急了。
這些天她還有心跟蕭老二在這兒掰扯,每天裏修理蕭老二不亦樂乎呢。親閨女病了都不知道,早知道,她管蕭老二什麽毛病呢,把整個家賣了——她先劈了他。
說著就要收拾東西過去。
“我今兒才去過,二嬸還是隔上一天,後日裏上門吧。”蕭寶信叮囑,“記得給三娘子的繼母孫夫人帶上見麵禮,然後再過去瞧瞧三娘。千萬記得在請太醫過去的時候,先和孫夫人招唿一聲。就說那是咱們家常請的太醫,知道根底的。那太醫我都打過招唿了,明天便在太醫院裏等二嬸派人過去,就跟過來了。”
幾句話說的肖夫人不由得另眼相看。
這哪裏還是當年那個橫衝直撞想到哪兒就做的蕭大娘子?安排的明明白白,照顧到方方麵麵了。
“到底是嫁進謝家的大娘子,處事穩妥,比我可強上許多。”肖夫人感慨,“二嬸真是替你三妹謝謝你,費心勞力,安排這麽許多。”
蕭寶信笑:“世家就是規矩多。在謝家待久了,其實耳濡目染多了,自然也就懂這些彎彎繞了。有時候人多,不講規矩是真不行,亂套了。”
以前是隔岸觀景,雲山霧罩的,可真嫁進去了就知道,有些規矩是真不能少。
少了,家就亂了。
大家族就是人多,一個兩個起刺,辦起事來就麻煩。
所以,以前她隻覺得條條框框的,管教太多。但天長日久也能品出來了,製出一套規矩套住這些個人,讓他們按章辦事,她們接章管事,是多省時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