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他印象中溫潤如玉,聰慧高才的謝顯本來就是他的錯誤認知,還是謝顯已經變了?
楊劭沉著一張臉,想起幕僚與他說的那一番話。
他就不該與謝顯走近,作為皇帝最安心的選擇,本就該敬之遠之,甚至水火不容。
他都知道,也知道怎麽做才能令皇帝放心。
可是,他心裏真心不想與謝顯生分。
不是不想得罪,而是不願。
雖然這位‘搶走’了他前世的皇後,是他的情敵。但與謝顯,他們畢竟是一同並肩戰鬥過,保衛過建康城的,他一向極為欽佩謝顯運籌帷幄,決勝千裏。
尤其一想到自己這所謂的‘從龍之功’是怎麽來的,他就沒有底氣。
“謝兄,”楊劭語重心長地道:“我們都是為皇上分憂,你又何必非把人都給得罪了。就像這侯玉,我了解他,個性衝動暴躁,但真心是個人才。什麽大不敬,他定然是不敢的。這中間可能有什麽誤會也不一定。”
謝顯又怎會看不出楊劭的心思。
輕輕歎了口氣:“就是因為要為皇上分憂,才不能怕得罪人,高高舉起而輕輕落下。隻要於朝廷有利,於皇上有利,顯不怕得罪人。”
“那侯玉,楊護軍也說了,其人暴躁衝動,未嚐不是可塑之材。若他能汲取教訓,有楊護軍在朝中照應,何愁不能再度青雲直上?或者,若江夏王有心照拂一二,也是前途不可限量啊。”
楊劭聽到最後一句愣了,隻是淡淡了一句話,他聽出了其他的意思。
是了,侯玉也出自江夏王府的屬官,與他以前一樣同為中典軍。
以前是楊劭的下屬,後來他被玉衡帝看重,青雲直上,便是這侯玉頂了他的缺兒。後來又在石頭城立下大功,升為直閣將軍——升遷的軌跡基本是一樣的。
就是後續各自不同,他為謝顯幫扶升為中護軍,而侯玉則因為醜陋被永平帝調到他麾下做了武衛將軍,最後又因為謝顯而遠遠被打發了。
正所謂一語驚醒夢中人,楊劭迴到了護軍府。
那位曾經點出皇帝並不樂見楊劭與謝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長史徐則聽了楊劭心裏的疑惑,頻頻搖頭。
“你別光搖頭啊,謝玄暉是在點我?”
徐則歎道:“依屬下看,那侯玉被貶,一連貶了五級,未必就是謝仆射的之意。至少,皇上也有此意,否則皇上親自提的武衛將軍,皇上不可能隻由得謝仆射輕飄飄一句話就給貶了。”
“後宮之亂,在皇嗣。而皇帝之遇襲,隻怕皇帝疑心的卻是眾王爺。”
“將軍出自江夏王府,武衛將軍亦是出自江夏王府……”
“皇上又怎會任江夏王坐大?”
楊劭聽明白了,所以不管謝顯從中出了什麽力,至少貶侯玉這事兒皇帝肯定是樂見其成的,甚至是皇帝主導?
感覺像是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永平帝滿打滿算也才十五歲,心眼兒已經這麽多了?
不過徐則顯然並沒有打算就此打住,反而借機勸道:”以後將軍千萬不要衝動跑去找謝仆射,謝仆射不比將軍耿直,心思詭譎多變,折在他手裏的並不乏世家高官。”
楊劭:你不要以為我沒有聽出來你在說我笨。
當然,看和誰比,和謝顯他是比不過,他承認。
如此看來這一次倒是他失算了。
“果然,是我……大意了。”他一記長揖到地,給予十分的禮遇:“以後還要勞煩長史多多提點。”
徐則苦笑,這不是楊劭第一次說出這話了,可是每次都是衝動行事之後再來問他——
往好的一麵看,就是至少還知道問他的意見。
“小人敢不效命?為將軍鞍前馬後,死而後矣。”施施然還了一禮。
###
事實上誠如楊劭的長史所料,雖不中亦不遠矣,謝顯提的議,正合了永平帝的心思,君臣二人一拍即合。
如果說之前永平帝大有海納百川,求賢若渴的胸襟,這一迴掉湖裏就把這胸襟給淹不說沒了,至少關上了一大半。
由不得他不多想,他能在庶人王氏和廢太子手下活下來就不易,還登上九五至尊之位,蹦噠沒兩天就有人衝皇嗣下手,皇嗣這事還沒過去呢,他又淹湖裏了。
讓他相信這事兒不是意外?
鬧呢?
永平帝並不相信謝顯調查出來的結果,就像謝顯之前說的,隻怕有心人想使壞就準備好了後招,又怎麽可能讓他查出些蛛絲馬跡?
查不出來才更有問題啊。
又是侯玉調查的,又是侯玉起刺參的謝顯,這個侯玉還出身江夏王府——當然楊劭也出自江夏王府,但楊劭又不一樣,沒有他冒死在廢人王氏弑君造反之跡逃出宮給謝顯報信,以後這些都不存在,也沒有他登基為帝。
謝顯為蕭寶信遮掩的借口,永平帝信的實實的。
在他眼裏楊劭就是有滔天之功的人。
這樣的人怎麽會和江夏王同流合汙,如果他是江夏王的人,當初也不會倒向他,沒必要,直接把廢太子幹死,江夏王自己登基就是。
所以永平帝容不下的,就是侯玉。
謝顯不把他發配到窮鄉僻壤當縣長,他還想找個理由把侯玉給治個罪遠遠流放出去呢,可以說謝顯參的及時正中了永平帝下懷。
並且因為同為‘受害者’,永平帝待蕭皇後隻比以前更迴溫柔體貼,倒是著實令帝後的感情進了一步,可說的話也更多。
事實上也隻能和蕭皇後說。
總不好和幾個嫌疑人說,朕不隻懷疑你們不知哪個的家人向皇後下手,還懷疑哪個王爺想衝朕下手吧?
感覺好像太窩囊了。
皇帝也是要麵子的好伐?
###
真相又是怎樣呢?
並不重要,永平帝認為是人為有意的刺王殺駕,陰謀篡位,那就是。
謝顯對此頗不以為然,不論是證據顯示,還是私下裏謝家的調查,那真真的就是一場意外。隻不過因為主角是永平帝,被人為地蒙上了一層陰謀的麵紗。
既然永平帝怎麽解釋也不信,那就且由得他吧。
謝顯並不是整日間圍著永平帝轉,他有很多正事要忙,例如政務,例如蕭寶信……
楊劭沉著一張臉,想起幕僚與他說的那一番話。
他就不該與謝顯走近,作為皇帝最安心的選擇,本就該敬之遠之,甚至水火不容。
他都知道,也知道怎麽做才能令皇帝放心。
可是,他心裏真心不想與謝顯生分。
不是不想得罪,而是不願。
雖然這位‘搶走’了他前世的皇後,是他的情敵。但與謝顯,他們畢竟是一同並肩戰鬥過,保衛過建康城的,他一向極為欽佩謝顯運籌帷幄,決勝千裏。
尤其一想到自己這所謂的‘從龍之功’是怎麽來的,他就沒有底氣。
“謝兄,”楊劭語重心長地道:“我們都是為皇上分憂,你又何必非把人都給得罪了。就像這侯玉,我了解他,個性衝動暴躁,但真心是個人才。什麽大不敬,他定然是不敢的。這中間可能有什麽誤會也不一定。”
謝顯又怎會看不出楊劭的心思。
輕輕歎了口氣:“就是因為要為皇上分憂,才不能怕得罪人,高高舉起而輕輕落下。隻要於朝廷有利,於皇上有利,顯不怕得罪人。”
“那侯玉,楊護軍也說了,其人暴躁衝動,未嚐不是可塑之材。若他能汲取教訓,有楊護軍在朝中照應,何愁不能再度青雲直上?或者,若江夏王有心照拂一二,也是前途不可限量啊。”
楊劭聽到最後一句愣了,隻是淡淡了一句話,他聽出了其他的意思。
是了,侯玉也出自江夏王府的屬官,與他以前一樣同為中典軍。
以前是楊劭的下屬,後來他被玉衡帝看重,青雲直上,便是這侯玉頂了他的缺兒。後來又在石頭城立下大功,升為直閣將軍——升遷的軌跡基本是一樣的。
就是後續各自不同,他為謝顯幫扶升為中護軍,而侯玉則因為醜陋被永平帝調到他麾下做了武衛將軍,最後又因為謝顯而遠遠被打發了。
正所謂一語驚醒夢中人,楊劭迴到了護軍府。
那位曾經點出皇帝並不樂見楊劭與謝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長史徐則聽了楊劭心裏的疑惑,頻頻搖頭。
“你別光搖頭啊,謝玄暉是在點我?”
徐則歎道:“依屬下看,那侯玉被貶,一連貶了五級,未必就是謝仆射的之意。至少,皇上也有此意,否則皇上親自提的武衛將軍,皇上不可能隻由得謝仆射輕飄飄一句話就給貶了。”
“後宮之亂,在皇嗣。而皇帝之遇襲,隻怕皇帝疑心的卻是眾王爺。”
“將軍出自江夏王府,武衛將軍亦是出自江夏王府……”
“皇上又怎會任江夏王坐大?”
楊劭聽明白了,所以不管謝顯從中出了什麽力,至少貶侯玉這事兒皇帝肯定是樂見其成的,甚至是皇帝主導?
感覺像是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永平帝滿打滿算也才十五歲,心眼兒已經這麽多了?
不過徐則顯然並沒有打算就此打住,反而借機勸道:”以後將軍千萬不要衝動跑去找謝仆射,謝仆射不比將軍耿直,心思詭譎多變,折在他手裏的並不乏世家高官。”
楊劭:你不要以為我沒有聽出來你在說我笨。
當然,看和誰比,和謝顯他是比不過,他承認。
如此看來這一次倒是他失算了。
“果然,是我……大意了。”他一記長揖到地,給予十分的禮遇:“以後還要勞煩長史多多提點。”
徐則苦笑,這不是楊劭第一次說出這話了,可是每次都是衝動行事之後再來問他——
往好的一麵看,就是至少還知道問他的意見。
“小人敢不效命?為將軍鞍前馬後,死而後矣。”施施然還了一禮。
###
事實上誠如楊劭的長史所料,雖不中亦不遠矣,謝顯提的議,正合了永平帝的心思,君臣二人一拍即合。
如果說之前永平帝大有海納百川,求賢若渴的胸襟,這一迴掉湖裏就把這胸襟給淹不說沒了,至少關上了一大半。
由不得他不多想,他能在庶人王氏和廢太子手下活下來就不易,還登上九五至尊之位,蹦噠沒兩天就有人衝皇嗣下手,皇嗣這事還沒過去呢,他又淹湖裏了。
讓他相信這事兒不是意外?
鬧呢?
永平帝並不相信謝顯調查出來的結果,就像謝顯之前說的,隻怕有心人想使壞就準備好了後招,又怎麽可能讓他查出些蛛絲馬跡?
查不出來才更有問題啊。
又是侯玉調查的,又是侯玉起刺參的謝顯,這個侯玉還出身江夏王府——當然楊劭也出自江夏王府,但楊劭又不一樣,沒有他冒死在廢人王氏弑君造反之跡逃出宮給謝顯報信,以後這些都不存在,也沒有他登基為帝。
謝顯為蕭寶信遮掩的借口,永平帝信的實實的。
在他眼裏楊劭就是有滔天之功的人。
這樣的人怎麽會和江夏王同流合汙,如果他是江夏王的人,當初也不會倒向他,沒必要,直接把廢太子幹死,江夏王自己登基就是。
所以永平帝容不下的,就是侯玉。
謝顯不把他發配到窮鄉僻壤當縣長,他還想找個理由把侯玉給治個罪遠遠流放出去呢,可以說謝顯參的及時正中了永平帝下懷。
並且因為同為‘受害者’,永平帝待蕭皇後隻比以前更迴溫柔體貼,倒是著實令帝後的感情進了一步,可說的話也更多。
事實上也隻能和蕭皇後說。
總不好和幾個嫌疑人說,朕不隻懷疑你們不知哪個的家人向皇後下手,還懷疑哪個王爺想衝朕下手吧?
感覺好像太窩囊了。
皇帝也是要麵子的好伐?
###
真相又是怎樣呢?
並不重要,永平帝認為是人為有意的刺王殺駕,陰謀篡位,那就是。
謝顯對此頗不以為然,不論是證據顯示,還是私下裏謝家的調查,那真真的就是一場意外。隻不過因為主角是永平帝,被人為地蒙上了一層陰謀的麵紗。
既然永平帝怎麽解釋也不信,那就且由得他吧。
謝顯並不是整日間圍著永平帝轉,他有很多正事要忙,例如政務,例如蕭寶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