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怎麽成?!”都沒等永平帝說話,江夏王先跳起來不幹了:“這是咱們大梁的皇帝,怎麽可能宮中不留守衛?!”
保的就是他啊!
沒玩過象棋嗎?
沒聽說過把帥旁邊的倆士都拱到河對岸的。
禁軍是什麽,那就是保護皇帝的,怎麽可能把個光竿的皇帝留在宮中,這還不如直接送到桂陽王手上啊。
“是啊,皇上是大梁的魂,大梁的支柱,怎麽可以將禁衛軍都派到外麵!”淮陽王第二個發聲。
這都是在王皇後逼宮案中站錯過隊,這時候不表忠心什麽時候表?
淮陽第二個表示反對,純粹為了反對而反對。
“不行,堅決不行!”
“皇上是大梁的皇上,不可以這樣,曆朝曆代沒有把禁衛都派出去的!”有了兩個王爺的表態,殿內瞬間就炸開了鍋。
文臣們不幹,武將們雖然心裏劃弧,沒經過這些,但還是樂見其成的。畢竟上戰場殺亂的是他們,死最快的也是他們,有皇上和他們一起同生共死,想想也熱血沸騰是不?
眼神裏就帶著股子激動。
永平帝願意嗎?
當然不願意啊。
永平帝就是表麵上為了維持處變不驚的人設,沒好意思跟謝顯叫板。畢竟什麽同生共死的話是他自己說出去的。
不能打自己的臉。
但他說這話,純粹就是起個鼓勵動員的作用。他也知道一旦桂陽王打進建康,得了勢,第一個宰的肯定就是他。
但,這不表示他就要徹底放棄抵抗,哪怕城破了,好歹他宮還在,還能抵抗一陣子的,說不準就有什麽轉機。
哪怕把武將希冀的眼神都看在眼裏,也隻作沒看見,惜命。
謝顯:“陛下,城破國滅,家亡。”
“桂陽王大軍頃刻便要南下攻城,此時合該集中所有兵力守住整個建康城,而非分兵自治,留大批的禁軍守在皇城。”
“換個角度想,守城大軍總是大於宮中禁軍的,一旦城破,宮中禁軍又如何能頂得住四麵八方的戰火?不如齊心協力守城,與百姓共存亡!”這他是胡說。至少前世城破了,皇宮卻守住了,皇帝也沒死。
但和謝顯理念不一致,他不在乎真話假話這種細枝末節,不說的嚴重些怎麽能讓皇帝就範?
他要守的是一方城池百姓,不隻是獨坐皇帝,為皇位生為皇位死的皇帝。更何況,他不信自己贏不了。沒他都勝了桂陽王,有他憑什麽勝不了?!
“臣請陛下,臣願親赴石頭城,與眾將士同生共死。”
武將們頓時對謝顯刮目相看,這是個不怕死的,也是個為國為民之人!
話趕話逼到這裏了,永平帝不表態也不行了,他緊咬後槽牙,心都抽抽了。
“眾卿說哪裏話!朕是天子,金口玉言,說了誓與百姓共存亡就一定——說到做到!眾卿不必再勸,宮中禁軍一個不留,悉聽謝仆射調遣!”永平帝一拍桌案,義正言辭,說的口沫橫飛。
不這麽說不行了,趕鴨子上架啊。
永平帝心說,我才十四歲,登基才三個月,國喪還未除呢,老天爺待他太薄了,考驗一波接一波,他有點兒應付不來了。
可是話得說,事兒得做,不然建康城破了也就罷了,他死透了也不在乎名聲。可一旦中央軍勝了,他皇位保住了,以後不知多少人得背後戳他脊梁骨,敢說不敢做,是他一輩子的汙點。
挺直了腰杆,咬牙上吧。
眾人一看,得,還是謝顯。
幾句話說的永平帝親自下水了。
既然皇帝都說的這麽鏗鏘有力了,他們也不攔著了,淮陽王和江夏王也是見好就收,表明態度就行了。現在皇帝都發話了,再演戲就過了,頓時鳴金收兵。
緊要關頭,都沒時間矯情。
就永平帝有些失落,都沒半個人再攔一攔朕。雖說攔他,他也不會改變主意,但真沒人跳出來,心裏還是怪澀的,這要是劉貴妃還活著,她管別人死活,國家興亡呢,他兒子不能沒人管……
這些也隻是在心裏想想,真正待他好的,還得是自己親娘。
原本之前的守將不變,依然由薛敬兒屯兵新亭,江夏王戍守石頭城,此時又多出來宮中禁軍禦林軍,便由楊劭統領。
禦林軍並未分劃歸入兩軍,而是將其屯於秦淮河岸邊,應急救軍。
新亭也好,石頭城也好,哪裏危急,便由楊劭帶軍火速趕去救援。
推演完畢,各歸其位,這幾天眾人腦中的弦都繃緊了,不敢有片刻怠慢,散了就都各自迴去戍守。
永平帝什麽都應了,連宮中禁衛不讓留都不留了,但就是不放謝顯走——
“你身嬌肉貴的,去守城也幫不上忙。你合該在居中審時度勢,掌控大局。”說什麽也不讓謝顯走,這是他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在謝顯在他心就踏實。
眾臣紛紛退下,謝顯便留了下來。
永平帝坐在龍椅上,屁股上跟長草了似的,坐不住。
原本皇宮是他最後一道防線,那就是烏龜最堅硬的殼,現在都沒了,除了殿外還有十幾個直閣將軍充臉麵,其他的禦林軍全撤了。
可哪怕他沒有親眼看見每日裏跟空氣一般存在,守護著整個皇宮的禦林軍撤出,他都能感覺到整個皇宮空了。
好像是一個破敗的屋子,人搬走了,房子的人氣也沒了。
永平帝心裏發慌。
自然並不隻有謝顯留在了宮中,郗廷尉告病多時,都傳眼瞅著不行了,現在也精神抖擻地站出來了,還有五部尚書,也都在,為的就是居中調派,協同破敵。
可哪怕這些人都在,也彌補不了禦林軍缺失對永平帝心靈造成的傷害。
他視圖表現的成竹在胸,誓與建康共存亡的氣概,但心裏有沒有底自己知道,跟懸在了半空中一樣。
他問謝顯:
“咱們有幾分勝算?”
“九分。”謝顯答。
永平帝驚詫了,但心也放定了。
謝顯不是信口開河之人,這種緊要關頭其實也沒必要撒這謊。
他信了!
君臣二人四目相對,謝顯淡淡地笑了。
他表示這迴答其實是必然的。他說一分、兩分,除了給皇帝嚇尿沒有任何助益。還不如往高了說,不管誰聽著都順耳。
真心順口胡說的。
如果一場仗隻有一分勝算,桂陽王還要攻上建康,那他是不是傻?活太久有點兒膩歪了,想尋個死路走走?
當然,其實最主要的還是對建康真有信心。
自己坐鎮,又有前世改朝換代的皇帝楊劭,另外精兵強將也不少,如果這都比不過前世,居然沒把建康城守住,那輸了,算誰克的?
保的就是他啊!
沒玩過象棋嗎?
沒聽說過把帥旁邊的倆士都拱到河對岸的。
禁軍是什麽,那就是保護皇帝的,怎麽可能把個光竿的皇帝留在宮中,這還不如直接送到桂陽王手上啊。
“是啊,皇上是大梁的魂,大梁的支柱,怎麽可以將禁衛軍都派到外麵!”淮陽王第二個發聲。
這都是在王皇後逼宮案中站錯過隊,這時候不表忠心什麽時候表?
淮陽第二個表示反對,純粹為了反對而反對。
“不行,堅決不行!”
“皇上是大梁的皇上,不可以這樣,曆朝曆代沒有把禁衛都派出去的!”有了兩個王爺的表態,殿內瞬間就炸開了鍋。
文臣們不幹,武將們雖然心裏劃弧,沒經過這些,但還是樂見其成的。畢竟上戰場殺亂的是他們,死最快的也是他們,有皇上和他們一起同生共死,想想也熱血沸騰是不?
眼神裏就帶著股子激動。
永平帝願意嗎?
當然不願意啊。
永平帝就是表麵上為了維持處變不驚的人設,沒好意思跟謝顯叫板。畢竟什麽同生共死的話是他自己說出去的。
不能打自己的臉。
但他說這話,純粹就是起個鼓勵動員的作用。他也知道一旦桂陽王打進建康,得了勢,第一個宰的肯定就是他。
但,這不表示他就要徹底放棄抵抗,哪怕城破了,好歹他宮還在,還能抵抗一陣子的,說不準就有什麽轉機。
哪怕把武將希冀的眼神都看在眼裏,也隻作沒看見,惜命。
謝顯:“陛下,城破國滅,家亡。”
“桂陽王大軍頃刻便要南下攻城,此時合該集中所有兵力守住整個建康城,而非分兵自治,留大批的禁軍守在皇城。”
“換個角度想,守城大軍總是大於宮中禁軍的,一旦城破,宮中禁軍又如何能頂得住四麵八方的戰火?不如齊心協力守城,與百姓共存亡!”這他是胡說。至少前世城破了,皇宮卻守住了,皇帝也沒死。
但和謝顯理念不一致,他不在乎真話假話這種細枝末節,不說的嚴重些怎麽能讓皇帝就範?
他要守的是一方城池百姓,不隻是獨坐皇帝,為皇位生為皇位死的皇帝。更何況,他不信自己贏不了。沒他都勝了桂陽王,有他憑什麽勝不了?!
“臣請陛下,臣願親赴石頭城,與眾將士同生共死。”
武將們頓時對謝顯刮目相看,這是個不怕死的,也是個為國為民之人!
話趕話逼到這裏了,永平帝不表態也不行了,他緊咬後槽牙,心都抽抽了。
“眾卿說哪裏話!朕是天子,金口玉言,說了誓與百姓共存亡就一定——說到做到!眾卿不必再勸,宮中禁軍一個不留,悉聽謝仆射調遣!”永平帝一拍桌案,義正言辭,說的口沫橫飛。
不這麽說不行了,趕鴨子上架啊。
永平帝心說,我才十四歲,登基才三個月,國喪還未除呢,老天爺待他太薄了,考驗一波接一波,他有點兒應付不來了。
可是話得說,事兒得做,不然建康城破了也就罷了,他死透了也不在乎名聲。可一旦中央軍勝了,他皇位保住了,以後不知多少人得背後戳他脊梁骨,敢說不敢做,是他一輩子的汙點。
挺直了腰杆,咬牙上吧。
眾人一看,得,還是謝顯。
幾句話說的永平帝親自下水了。
既然皇帝都說的這麽鏗鏘有力了,他們也不攔著了,淮陽王和江夏王也是見好就收,表明態度就行了。現在皇帝都發話了,再演戲就過了,頓時鳴金收兵。
緊要關頭,都沒時間矯情。
就永平帝有些失落,都沒半個人再攔一攔朕。雖說攔他,他也不會改變主意,但真沒人跳出來,心裏還是怪澀的,這要是劉貴妃還活著,她管別人死活,國家興亡呢,他兒子不能沒人管……
這些也隻是在心裏想想,真正待他好的,還得是自己親娘。
原本之前的守將不變,依然由薛敬兒屯兵新亭,江夏王戍守石頭城,此時又多出來宮中禁軍禦林軍,便由楊劭統領。
禦林軍並未分劃歸入兩軍,而是將其屯於秦淮河岸邊,應急救軍。
新亭也好,石頭城也好,哪裏危急,便由楊劭帶軍火速趕去救援。
推演完畢,各歸其位,這幾天眾人腦中的弦都繃緊了,不敢有片刻怠慢,散了就都各自迴去戍守。
永平帝什麽都應了,連宮中禁衛不讓留都不留了,但就是不放謝顯走——
“你身嬌肉貴的,去守城也幫不上忙。你合該在居中審時度勢,掌控大局。”說什麽也不讓謝顯走,這是他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在謝顯在他心就踏實。
眾臣紛紛退下,謝顯便留了下來。
永平帝坐在龍椅上,屁股上跟長草了似的,坐不住。
原本皇宮是他最後一道防線,那就是烏龜最堅硬的殼,現在都沒了,除了殿外還有十幾個直閣將軍充臉麵,其他的禦林軍全撤了。
可哪怕他沒有親眼看見每日裏跟空氣一般存在,守護著整個皇宮的禦林軍撤出,他都能感覺到整個皇宮空了。
好像是一個破敗的屋子,人搬走了,房子的人氣也沒了。
永平帝心裏發慌。
自然並不隻有謝顯留在了宮中,郗廷尉告病多時,都傳眼瞅著不行了,現在也精神抖擻地站出來了,還有五部尚書,也都在,為的就是居中調派,協同破敵。
可哪怕這些人都在,也彌補不了禦林軍缺失對永平帝心靈造成的傷害。
他視圖表現的成竹在胸,誓與建康共存亡的氣概,但心裏有沒有底自己知道,跟懸在了半空中一樣。
他問謝顯:
“咱們有幾分勝算?”
“九分。”謝顯答。
永平帝驚詫了,但心也放定了。
謝顯不是信口開河之人,這種緊要關頭其實也沒必要撒這謊。
他信了!
君臣二人四目相對,謝顯淡淡地笑了。
他表示這迴答其實是必然的。他說一分、兩分,除了給皇帝嚇尿沒有任何助益。還不如往高了說,不管誰聽著都順耳。
真心順口胡說的。
如果一場仗隻有一分勝算,桂陽王還要攻上建康,那他是不是傻?活太久有點兒膩歪了,想尋個死路走走?
當然,其實最主要的還是對建康真有信心。
自己坐鎮,又有前世改朝換代的皇帝楊劭,另外精兵強將也不少,如果這都比不過前世,居然沒把建康城守住,那輸了,算誰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