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顯能說什麽?
美的,還是嚇著了,哪個原因說出去都夠丟人。
他以為自己已經說的很清楚,阿娘已經完美的領會了他的意思。結果,居然悄無聲息地就把定給他定下了。
這讓他情何以堪?
他的這些掙紮,這些隱忍,這些愛而不得,似乎都成了笑話。
謝顯心情煩躁地在地上來迴踱步,阿娘這一軍算是將到了點子上,將到了他的軟肋。
你說他不認這門親吧,蕭大娘子已經退過一迴親,好歹上次還是袁家的錯,這迴他再退,蕭大娘子還不讓建康城群嘲糊了?
若是認下了,就他這身體,就他那家族,這還沒娶進門呢,就已經上躥下跳,翻天覆地……
阿娘真真算計到了他骨頭渣子裏,不出手則已,一出便下死手。
這一晚,謝顯輾轉反側,一夜無眠,直到第二天頂著兩個大黑眼圈走出房門,溫煦的陽光刺的他眼睛都快睜不開了。
突然間,豁然開朗。
既然都已經這般,水到渠成,他還矯情個什麽勁兒?
能一償他所願,可不就是上天的恩賜。
如蕭寶信所說,一眼便是萬年,若得朝朝暮暮,那又是多少個萬年?
怕護不了她,拚盡全力,用盡生命,護她一世無憂也就罷了。
蕭寶信比他勇敢,既然她已經表明心跡,阿娘與祖母皆為他豁出去了一切,他沒有權力不幸福,沒有權力令他們失望!
下定決心,謝顯突然間歸心似箭,恨不得立刻放下手頭的事插雙翅膀飛迴建康。
於是清風明月便見昨日還一副天崩地陷,不知何去何從的自家郎主,過了一晚上便生龍活虎,跟打了雞血似的,整個人精神煥發,大有攬夜空所有的星光都在他眼睛裏的勢態,亮閃閃,熠熠生輝。
虞明藏匿數千名僑人,收為部曲、佃客和奴婢,這事歸根結底還在朝廷製度。
那些從北邊逃過來的大量流民,大梁設立了許多僑州、僑郡和僑縣給予安置,落的戶籍為白籍,不是大梁的黃籍,不必負擔國家的調役。這一項本來是給予僑民的優待,可是他們雖在僑縣登記戶籍,可大多並不在其地居住。
流民南下之初多數還想重返故裏,而且初到大梁都還沒有產業,為了安撫他們,憑借他們的武力為北伐的資本,朝廷就給予優複特權。但日子久了,北伐多次失敗,也就漸漸淡了返鄉的念頭。這時僑人中便有了階級劃分,上層多占了田園別墅,下層淪為奴隸部曲。
僑民不必負擔進行調設,卻和原本的土著百姓生活都是一樣的,但負擔截然不同,這就容易引起矛盾,這種矛盾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現,大梁建立之初沒兩年便實行土斷之策,便令居民不論僑舊都編入正式戶籍,取消對僑人的優待——
這便威脅到了世家大族的利益。
所謂僑姓大族,王謝袁蕭,以及一幹中流砥柱,皆為僑民,斷人錢財猶如殺人父母,可以想見這裏麵的利益爭鬥有多殘酷。
大梁開國至今四十來年,也就在最初實行過一次,而那一次還不是全國推行。
畢竟太祖開國仗著的北府兵主力,當時便將徐、兗、青三州給排除在外。
這一次,謝顯覺得是時候該再推行一次,所以才力排眾議殺了虞明,打響了土斷的第一炮。玉衡帝顯然是知曉他的用意,在他的奏折中大加讚賞,並下令徐、兗、青三州即時實行土斷。
謝顯留在會稽郡,也是在進行收尾監督之實。
沒幾天,劉貴妃的死訊便已經傳到了會稽郡,與這消息一同傳來的還有玉衡帝的聖旨,命謝顯即日返迴建康。
同玉衡帝聖旨腳前腳後到的,還有謝家傳過來的密信,裏麵原原本本地將劉貴妃之死前後建康城的動向一一列陳。
玉衡帝對劉貴妃之深情,顯然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甚至將劉貴妃的屍體就放置在永禾宮,棺材裏裏外外都堆滿防腐的香料,一直停靈至今已經十餘天還未發喪。朝臣群情洶湧,可是玉衡帝置若罔聞,除了日常處理政務,得著空了就往劉貴妃宮裏跑,一坐就是幾個時辰。
沉浸在悲痛之中的皇帝之所以還能夠想起遠在會稽的謝顯,便是謝母在背後的手筆。
玉衡帝見天哭的跟個淚人兒一般,總想學著前人寫詩作賦寄以追思,奈何寫了幾首不盡如人意,謝母聽到傳聞後便請潘朔在玉衡帝麵前進言由謝顯執筆,不若一試。
謝顯少年時驚才絕豔,後來少有詩作問世,但少時的詩賦玉衡帝還是讀過的,於是下令命他即刻迴建康,不到當麵一敘,似乎就難以準確表達自己悲痛之心。
謝顯當下收拾行裝,留下薛敬兒與另一位鄭將軍共處理事,以實監察土斷推行之策。
三天後,謝顯迴到了建康城,才算是親眼見識了玉衡帝這頓妖作的有多大。
整個建康城再不複先前的熱鬧,民間已經下令禁止嫁娶,鬧市區都不敢再鬧,酒肆茶館門庭冷落,自從玉衡帝罷免了與友人飲酒作樂的官員之後,再無人敢觸皇帝的楣頭,風頭浪尖上發浪。
謝顯身負皇命,便沒有迴謝家而是直接去了宮裏複命。
結果玉衡帝又躲到了永禾宮裏去了,宮人不敢擅自打擾皇帝,隻傳到魏得勝那裏,魏得勝一看皇帝哭天抹淚正當時,也不好打擾,便隻叫人囑咐謝顯再等一等。
直到了玉衡帝捧著棺木和仍栩栩如生的劉貴妃屍身聊了會子,訴說了這些年的真情,魏得勝牙酸倒之前,才尋到了空隙,將謝顯等在宮外的消息迴稟了玉衡帝。
“謝常侍迴來了,想是急皇上之所急,也為全皇上的心思,寫詩以表皇上之深情。”魏得勝以無比沉痛的嗓音道。
“……宣。”
魏得勝傻了,在這裏?
“謝常侍已經在太極殿侯著了,沒迴謝府便直接來了宮裏,想也是怕皇上等急了。”他小心翼翼地提醒皇帝。
美的,還是嚇著了,哪個原因說出去都夠丟人。
他以為自己已經說的很清楚,阿娘已經完美的領會了他的意思。結果,居然悄無聲息地就把定給他定下了。
這讓他情何以堪?
他的這些掙紮,這些隱忍,這些愛而不得,似乎都成了笑話。
謝顯心情煩躁地在地上來迴踱步,阿娘這一軍算是將到了點子上,將到了他的軟肋。
你說他不認這門親吧,蕭大娘子已經退過一迴親,好歹上次還是袁家的錯,這迴他再退,蕭大娘子還不讓建康城群嘲糊了?
若是認下了,就他這身體,就他那家族,這還沒娶進門呢,就已經上躥下跳,翻天覆地……
阿娘真真算計到了他骨頭渣子裏,不出手則已,一出便下死手。
這一晚,謝顯輾轉反側,一夜無眠,直到第二天頂著兩個大黑眼圈走出房門,溫煦的陽光刺的他眼睛都快睜不開了。
突然間,豁然開朗。
既然都已經這般,水到渠成,他還矯情個什麽勁兒?
能一償他所願,可不就是上天的恩賜。
如蕭寶信所說,一眼便是萬年,若得朝朝暮暮,那又是多少個萬年?
怕護不了她,拚盡全力,用盡生命,護她一世無憂也就罷了。
蕭寶信比他勇敢,既然她已經表明心跡,阿娘與祖母皆為他豁出去了一切,他沒有權力不幸福,沒有權力令他們失望!
下定決心,謝顯突然間歸心似箭,恨不得立刻放下手頭的事插雙翅膀飛迴建康。
於是清風明月便見昨日還一副天崩地陷,不知何去何從的自家郎主,過了一晚上便生龍活虎,跟打了雞血似的,整個人精神煥發,大有攬夜空所有的星光都在他眼睛裏的勢態,亮閃閃,熠熠生輝。
虞明藏匿數千名僑人,收為部曲、佃客和奴婢,這事歸根結底還在朝廷製度。
那些從北邊逃過來的大量流民,大梁設立了許多僑州、僑郡和僑縣給予安置,落的戶籍為白籍,不是大梁的黃籍,不必負擔國家的調役。這一項本來是給予僑民的優待,可是他們雖在僑縣登記戶籍,可大多並不在其地居住。
流民南下之初多數還想重返故裏,而且初到大梁都還沒有產業,為了安撫他們,憑借他們的武力為北伐的資本,朝廷就給予優複特權。但日子久了,北伐多次失敗,也就漸漸淡了返鄉的念頭。這時僑人中便有了階級劃分,上層多占了田園別墅,下層淪為奴隸部曲。
僑民不必負擔進行調設,卻和原本的土著百姓生活都是一樣的,但負擔截然不同,這就容易引起矛盾,這種矛盾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現,大梁建立之初沒兩年便實行土斷之策,便令居民不論僑舊都編入正式戶籍,取消對僑人的優待——
這便威脅到了世家大族的利益。
所謂僑姓大族,王謝袁蕭,以及一幹中流砥柱,皆為僑民,斷人錢財猶如殺人父母,可以想見這裏麵的利益爭鬥有多殘酷。
大梁開國至今四十來年,也就在最初實行過一次,而那一次還不是全國推行。
畢竟太祖開國仗著的北府兵主力,當時便將徐、兗、青三州給排除在外。
這一次,謝顯覺得是時候該再推行一次,所以才力排眾議殺了虞明,打響了土斷的第一炮。玉衡帝顯然是知曉他的用意,在他的奏折中大加讚賞,並下令徐、兗、青三州即時實行土斷。
謝顯留在會稽郡,也是在進行收尾監督之實。
沒幾天,劉貴妃的死訊便已經傳到了會稽郡,與這消息一同傳來的還有玉衡帝的聖旨,命謝顯即日返迴建康。
同玉衡帝聖旨腳前腳後到的,還有謝家傳過來的密信,裏麵原原本本地將劉貴妃之死前後建康城的動向一一列陳。
玉衡帝對劉貴妃之深情,顯然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甚至將劉貴妃的屍體就放置在永禾宮,棺材裏裏外外都堆滿防腐的香料,一直停靈至今已經十餘天還未發喪。朝臣群情洶湧,可是玉衡帝置若罔聞,除了日常處理政務,得著空了就往劉貴妃宮裏跑,一坐就是幾個時辰。
沉浸在悲痛之中的皇帝之所以還能夠想起遠在會稽的謝顯,便是謝母在背後的手筆。
玉衡帝見天哭的跟個淚人兒一般,總想學著前人寫詩作賦寄以追思,奈何寫了幾首不盡如人意,謝母聽到傳聞後便請潘朔在玉衡帝麵前進言由謝顯執筆,不若一試。
謝顯少年時驚才絕豔,後來少有詩作問世,但少時的詩賦玉衡帝還是讀過的,於是下令命他即刻迴建康,不到當麵一敘,似乎就難以準確表達自己悲痛之心。
謝顯當下收拾行裝,留下薛敬兒與另一位鄭將軍共處理事,以實監察土斷推行之策。
三天後,謝顯迴到了建康城,才算是親眼見識了玉衡帝這頓妖作的有多大。
整個建康城再不複先前的熱鬧,民間已經下令禁止嫁娶,鬧市區都不敢再鬧,酒肆茶館門庭冷落,自從玉衡帝罷免了與友人飲酒作樂的官員之後,再無人敢觸皇帝的楣頭,風頭浪尖上發浪。
謝顯身負皇命,便沒有迴謝家而是直接去了宮裏複命。
結果玉衡帝又躲到了永禾宮裏去了,宮人不敢擅自打擾皇帝,隻傳到魏得勝那裏,魏得勝一看皇帝哭天抹淚正當時,也不好打擾,便隻叫人囑咐謝顯再等一等。
直到了玉衡帝捧著棺木和仍栩栩如生的劉貴妃屍身聊了會子,訴說了這些年的真情,魏得勝牙酸倒之前,才尋到了空隙,將謝顯等在宮外的消息迴稟了玉衡帝。
“謝常侍迴來了,想是急皇上之所急,也為全皇上的心思,寫詩以表皇上之深情。”魏得勝以無比沉痛的嗓音道。
“……宣。”
魏得勝傻了,在這裏?
“謝常侍已經在太極殿侯著了,沒迴謝府便直接來了宮裏,想也是怕皇上等急了。”他小心翼翼地提醒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