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伯易在自己編輯的“真比例專欄”的卷首語裏寫到:
真比例技術其實應該具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它是一種實用技術和工具,一種至簡至準的裁剪技術,一係列非常方便實用的工具;第二個層次則是一個理念和思維方式,一個觀察視角,一個統一性和規範性的數據體係;而在第三個層次裏,人們將會發現,真比例技術也是一種文化,飲食有飲食文化,服裝也有服裝文化,中國服裝鮮見國際名牌,就是因為中國服裝沒有自己獨有的文化,在真比例為基石建立起來的服裝文化,就必然具有與眾不同的魅力......
沈畢利老師題為《解放思想是真比例技術的首要任務》的稿件也被編輯在首要的位置上,文章闡述說:
“在手工操作加個體操作的服裝工藝界,思想還近乎停留在石器時代,一切都顯得那麽笨拙而勞力;而建立在這個還未進化的思想基礎之上的所謂‘現代服裝產業’隻不過是自欺欺人的海市蜃樓,同樣也是不堪一擊的。這意味著曆史給予了服裝工藝界及其整個服裝界兩條路,要麽解放思想,獲得整個行業的繁榮顛峰,要麽就隻能抱殘守缺,等待一種新型的力量來重新塑造這個行業......”沈畢利老師的文章依然是那麽咄咄逼人,絲毫不迴避矛盾的尖銳性。
王疆在審稿的時候,對沈老師的這篇文章猶豫良久,最終還是保留了下來;孫伯易對王疆頗為感激,王疆則向他解釋說,矛盾是尖銳的,波瀾怎麽都會翻騰的,既然都下決心搞這個專欄了,還擔心多那麽一兩個鋒芒嗎。孫伯易在這麽長時間的接觸和體驗中,他留心起了這衝突背後的一些蛛絲馬跡,也朦朧感受到,這其中必是利益的衝突,但是,到底是怎麽樣的衝突,該怎麽去應對這些衝突,不僅涉世不深的孫伯易不清楚,就連王疆也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隻說是一切靠實踐來驗證。
很快,這期月刊就付諸鉛字,在《大遼服裝》2000年五月刊上,“真比例專欄”來個開張大吉。果然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些雜誌文本發送到各個院校或者學術團體後,信息就迅速地反饋迴來了,不到一個星期,社裏就收到了幾十封信,有人讚賞,有人斥責,眾說紛紜。孫伯易和王疆每天都在仔細地閱讀著這些來信,這些信件中,還是有人實事求是地客觀地說話,但真如“幸福的家庭都是大同小異的,不幸的家庭卻是各有各的不幸”那樣,對真比例技術“的讚美總是千篇一律的,但對它的貶損卻是千奇百怪的”。
更多的人還是斥責和貶損,說什麽話的都有,五花八門的,一知半解的人們總是從自己的知識和利益出發去肆意地評點著真比例技術和他的發明人。孫伯易看著這些信件大發感慨,他意識到,要去說服人們,化解人們心中的誤解,是一件多麽困難的工程啊!自己已經非常言簡意賅地介紹了真比例技術的全貌,可是人們卻似乎對這些解釋不屑一顧,依然還是在自說自話般地宣泄著什麽。
甚至還有人說,沈畢利編寫的比例式簡表粗糙無比,真比例技術空有其表,數據和板型還得靠大家自己動手搞;也有人說,說沈畢利根本沒有提供什麽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所謂解放思想,就是要讓大家把自己的經驗無償地奉送給那些腦袋空空的人。
其中有一封信格外刺眼,孫伯易拆開信件一看,紙上就幾句話:“服裝行業的現狀要麽沉默,要麽爆發!‘真比例技術’就是充滿著法家文化意識的刻薄寡恩的技術!真比例主義者妄圖騎在所有服裝從業者的頭上作威作福,做夢!”王疆看到孫伯易遞給他的這封信,分析說:“隻有老頭子才說得出這種檔次的話,一般初出道的後生,根本意識不到這點,這就是我們所擔心的東西。小孫你千萬注意,我們要做的是激起公眾的注意,而不是去與他們針鋒相對,讓他罵去,千萬別鬥氣,忍!知道嗎?”孫伯易點點頭,說:“我一定注意!”王疆心情似乎有點沉重。
這本雜誌的發行麵不廣,更多忙於生計的人們還沒看到這裏的爭論,他們更多地也隻是抱著無所謂的態度,他們對基礎理論界發生的一切,本來就沒多大的興趣,也沒工夫去細細思考。
晚上,孫伯易上網進入了那個服裝網站,迎麵看見的就是激烈的爭論,網上的探討更是肆無忌憚,帖子每五分鍾都有一貼上來,很多人都直指“大遼服裝”雜誌“前沿探索”的“真比例技術”專欄,很多人說服裝界傳統媒體第一次開辟專欄探討真比例技術十分罕見,有褒有貶,各衷一是,有人說這是對權威的極大挑戰,有人說這是沈畢利的捉刀人,受人錢財替人消災,也有人說,這是一個雜誌社嘩眾取寵,大肆炒作,追求經濟效益的手段。
有個叫“小生”的網友說:“中國的服裝缺乏的是文化和品牌,我們不要舍大求小,放著更重要的工作熟視無睹,而去投機取巧地搞搞什麽空洞的技術唬唬人。”孫伯易馬上在後麵批駁了他的“假大空”,接著又發貼指出,真比例技術的道理說起來千頭萬緒,但歸根結底就隻有三個詞:“統一”,“規範”和“自動化”。此文一出,就立即引來一篇駁論,這篇駁論署名為“老太醫”,“老太醫”說:“統一就意味著摧毀,規範就意味著鉗製人類的藝術創作自由,自動化就意味著人成為機器的奴隸。所謂的統一,必然是強者對弱勢群體的摧殘和同化,世界上沒有人會心甘情願地拜倒在霸王的腳跟前,弱者不死,強者不立,何等殘酷。所謂規範也不過是強者對弱者的約束,完全是削足適履的翻版,讓弱者的腳去適應強者的鞋。自動化有什麽好?!槍炮的發明使人類的生命由鋼鐵來決定,人類越來越操縱不了一個獨立於身體之外的冰冷的機器世界,人類遲早有一天將毀在機器上......”
“老太醫”的帖子並沒多少人正麵響應,相反引來不少板磚砸向了“老太醫”,見有人收拾他,孫伯易也就不屑一顧了。一轉眼,更有一句驚人之語躍然屏幕:“‘真比例技術’就是不讓人活的技術!”孫伯易定睛一看,又是“老太醫”在興風作浪,語句跟雜誌社那封信同出一轍。孫伯易心中一激靈,這“老太醫”是不是那馬教授啊?或者施傑?那“小生”是不是就是那《大遼時尚》的人啦?想著想著,孫伯易不由一陣怒從心中起,他此時已經是論壇的高級會員了,掌握了對帖子生殺予奪的大權,手指隻在鼠標上輕輕一點,那張貼子就灰飛湮滅了。馬上他的郵箱裏就多了一份新的email,上麵稱:“咱們走著瞧!你活著我就死去,你死去我就活著!”“哎呀!不就是你死我活嘛,說得象條繞口令一樣。”孫伯易冷笑地想著,鼠標又是輕輕一點,那份新的email也一樣灰飛湮滅了。孫伯易心想,哼哼,在你們的地盤裏,你們可以毫無理由地信口開河;現在到了我的領地裏,還在放肆?!孫伯易一陣惱怒,惡向膽邊生,舉起他的“屠刀”,一陣砍瓜切菜,論壇裏麵的帖子被他刪掉了幾十張,他放下鼠標,揉了揉僵硬的手腕,心裏不由一陣快意!
真比例技術其實應該具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它是一種實用技術和工具,一種至簡至準的裁剪技術,一係列非常方便實用的工具;第二個層次則是一個理念和思維方式,一個觀察視角,一個統一性和規範性的數據體係;而在第三個層次裏,人們將會發現,真比例技術也是一種文化,飲食有飲食文化,服裝也有服裝文化,中國服裝鮮見國際名牌,就是因為中國服裝沒有自己獨有的文化,在真比例為基石建立起來的服裝文化,就必然具有與眾不同的魅力......
沈畢利老師題為《解放思想是真比例技術的首要任務》的稿件也被編輯在首要的位置上,文章闡述說:
“在手工操作加個體操作的服裝工藝界,思想還近乎停留在石器時代,一切都顯得那麽笨拙而勞力;而建立在這個還未進化的思想基礎之上的所謂‘現代服裝產業’隻不過是自欺欺人的海市蜃樓,同樣也是不堪一擊的。這意味著曆史給予了服裝工藝界及其整個服裝界兩條路,要麽解放思想,獲得整個行業的繁榮顛峰,要麽就隻能抱殘守缺,等待一種新型的力量來重新塑造這個行業......”沈畢利老師的文章依然是那麽咄咄逼人,絲毫不迴避矛盾的尖銳性。
王疆在審稿的時候,對沈老師的這篇文章猶豫良久,最終還是保留了下來;孫伯易對王疆頗為感激,王疆則向他解釋說,矛盾是尖銳的,波瀾怎麽都會翻騰的,既然都下決心搞這個專欄了,還擔心多那麽一兩個鋒芒嗎。孫伯易在這麽長時間的接觸和體驗中,他留心起了這衝突背後的一些蛛絲馬跡,也朦朧感受到,這其中必是利益的衝突,但是,到底是怎麽樣的衝突,該怎麽去應對這些衝突,不僅涉世不深的孫伯易不清楚,就連王疆也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隻說是一切靠實踐來驗證。
很快,這期月刊就付諸鉛字,在《大遼服裝》2000年五月刊上,“真比例專欄”來個開張大吉。果然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些雜誌文本發送到各個院校或者學術團體後,信息就迅速地反饋迴來了,不到一個星期,社裏就收到了幾十封信,有人讚賞,有人斥責,眾說紛紜。孫伯易和王疆每天都在仔細地閱讀著這些來信,這些信件中,還是有人實事求是地客觀地說話,但真如“幸福的家庭都是大同小異的,不幸的家庭卻是各有各的不幸”那樣,對真比例技術“的讚美總是千篇一律的,但對它的貶損卻是千奇百怪的”。
更多的人還是斥責和貶損,說什麽話的都有,五花八門的,一知半解的人們總是從自己的知識和利益出發去肆意地評點著真比例技術和他的發明人。孫伯易看著這些信件大發感慨,他意識到,要去說服人們,化解人們心中的誤解,是一件多麽困難的工程啊!自己已經非常言簡意賅地介紹了真比例技術的全貌,可是人們卻似乎對這些解釋不屑一顧,依然還是在自說自話般地宣泄著什麽。
甚至還有人說,沈畢利編寫的比例式簡表粗糙無比,真比例技術空有其表,數據和板型還得靠大家自己動手搞;也有人說,說沈畢利根本沒有提供什麽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所謂解放思想,就是要讓大家把自己的經驗無償地奉送給那些腦袋空空的人。
其中有一封信格外刺眼,孫伯易拆開信件一看,紙上就幾句話:“服裝行業的現狀要麽沉默,要麽爆發!‘真比例技術’就是充滿著法家文化意識的刻薄寡恩的技術!真比例主義者妄圖騎在所有服裝從業者的頭上作威作福,做夢!”王疆看到孫伯易遞給他的這封信,分析說:“隻有老頭子才說得出這種檔次的話,一般初出道的後生,根本意識不到這點,這就是我們所擔心的東西。小孫你千萬注意,我們要做的是激起公眾的注意,而不是去與他們針鋒相對,讓他罵去,千萬別鬥氣,忍!知道嗎?”孫伯易點點頭,說:“我一定注意!”王疆心情似乎有點沉重。
這本雜誌的發行麵不廣,更多忙於生計的人們還沒看到這裏的爭論,他們更多地也隻是抱著無所謂的態度,他們對基礎理論界發生的一切,本來就沒多大的興趣,也沒工夫去細細思考。
晚上,孫伯易上網進入了那個服裝網站,迎麵看見的就是激烈的爭論,網上的探討更是肆無忌憚,帖子每五分鍾都有一貼上來,很多人都直指“大遼服裝”雜誌“前沿探索”的“真比例技術”專欄,很多人說服裝界傳統媒體第一次開辟專欄探討真比例技術十分罕見,有褒有貶,各衷一是,有人說這是對權威的極大挑戰,有人說這是沈畢利的捉刀人,受人錢財替人消災,也有人說,這是一個雜誌社嘩眾取寵,大肆炒作,追求經濟效益的手段。
有個叫“小生”的網友說:“中國的服裝缺乏的是文化和品牌,我們不要舍大求小,放著更重要的工作熟視無睹,而去投機取巧地搞搞什麽空洞的技術唬唬人。”孫伯易馬上在後麵批駁了他的“假大空”,接著又發貼指出,真比例技術的道理說起來千頭萬緒,但歸根結底就隻有三個詞:“統一”,“規範”和“自動化”。此文一出,就立即引來一篇駁論,這篇駁論署名為“老太醫”,“老太醫”說:“統一就意味著摧毀,規範就意味著鉗製人類的藝術創作自由,自動化就意味著人成為機器的奴隸。所謂的統一,必然是強者對弱勢群體的摧殘和同化,世界上沒有人會心甘情願地拜倒在霸王的腳跟前,弱者不死,強者不立,何等殘酷。所謂規範也不過是強者對弱者的約束,完全是削足適履的翻版,讓弱者的腳去適應強者的鞋。自動化有什麽好?!槍炮的發明使人類的生命由鋼鐵來決定,人類越來越操縱不了一個獨立於身體之外的冰冷的機器世界,人類遲早有一天將毀在機器上......”
“老太醫”的帖子並沒多少人正麵響應,相反引來不少板磚砸向了“老太醫”,見有人收拾他,孫伯易也就不屑一顧了。一轉眼,更有一句驚人之語躍然屏幕:“‘真比例技術’就是不讓人活的技術!”孫伯易定睛一看,又是“老太醫”在興風作浪,語句跟雜誌社那封信同出一轍。孫伯易心中一激靈,這“老太醫”是不是那馬教授啊?或者施傑?那“小生”是不是就是那《大遼時尚》的人啦?想著想著,孫伯易不由一陣怒從心中起,他此時已經是論壇的高級會員了,掌握了對帖子生殺予奪的大權,手指隻在鼠標上輕輕一點,那張貼子就灰飛湮滅了。馬上他的郵箱裏就多了一份新的email,上麵稱:“咱們走著瞧!你活著我就死去,你死去我就活著!”“哎呀!不就是你死我活嘛,說得象條繞口令一樣。”孫伯易冷笑地想著,鼠標又是輕輕一點,那份新的email也一樣灰飛湮滅了。孫伯易心想,哼哼,在你們的地盤裏,你們可以毫無理由地信口開河;現在到了我的領地裏,還在放肆?!孫伯易一陣惱怒,惡向膽邊生,舉起他的“屠刀”,一陣砍瓜切菜,論壇裏麵的帖子被他刪掉了幾十張,他放下鼠標,揉了揉僵硬的手腕,心裏不由一陣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