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南苑校場買人心繁普大談金融亂(求月票!)


    兩肋的淤青很有特點,正好是手肘的位置,而且手臂上也有同樣的淤青,看到這種大塊淤青,蔣方震本能的感覺這淤青下肯定有故事。


    見長官問自己,梁饅頭,便扭頭看了一眼長官,隨後方才大聲答道。


    “迴長官話!根據長官教育令,一套刺槍術刺下來如果右手臂內側肌肉沒有淤青,長官也會要求繼續刺到淤青為主,因為沒淤青表示在訓練中,他是在混或是動作不正確!”


    梁饅頭的迴答隻讓蔣方震一陣沉默,他迴頭看一眼馬四勤,再看著身後那些模範團的官長們,個個都是驚訝的模樣,不用問他都知道,現在若是再讓那個小隊和他們練刺槍術,估計沒誰敢應下來。


    “你們平時如何訓練!”


    “迴長官話,每周訓練考核時,由班長親自持槍考核,三局不能刺中班長者,為不合格,不合格者,原地的踏步刺刀100槍!”


    點下頭,蔣百裏卻是有些不太相信的反問道。


    “隻有一百槍嗎?”


    再一次,梁饅頭又把視線投向了馬四勤,見自己的兵又看著自己,馬四勤便吼了一句。


    “如實迴答!”


    “報告長官,原地踏步刺,以長官心情為準,100槍起步,有時候刺個1000次也是正常!”


    在他問話時,袁克定卻是看著馬四勤越看越喜歡這馬瘋子,沒法子,人總佩服有本事的人,單憑他露出的這兩手,就顯出了他練兵的本事來,不待蔣方震說話,他便主動開口說道。


    “好,馬上尉,你的這個兵練的好!”


    搶在蔣方震前給了馬四勤一番肯定的袁克定顯得有些得意,在蔣方震麵色微變時,他又說道。


    “像這樣的青年駿傑,國家是絕不會埋沒的,本副團長今日就會呈現請大總統,晉長馬上尉為少校!”


    搶著出風頭收買人心的袁克定並沒注意到蔣方震臉上的異樣,反是有些得意的走到馬四勤的麵前大聲說道。


    “馬少校,這兵就得這麽練,這樣練出來的兵,將來到了歐洲,保準能讓那些洋人見識見識什麽是咱們中國的兵!”


    接著,他又小聲說道。


    “那個,馬少校,以後有什麽事,直接去副團長辦公室找我,雖說大忙幫不得,可小忙還是能幫你解決的……”


    **裸的收買人心之舉,卻是讓蔣方震,甚至對袁世凱可謂是極為恭敬的張伯駒看到這一幕,也隻是在心下直搖頭,這個大公司子……太直白了!


    “馬少校!”


    無意再讓大公子丟人的蔣方震出聲打斷了袁克定想繼續下去的舉動。


    “你的刺槍術很不錯,這樣,你整理一個訓練手冊,最好有圖樣,若是不會的話,團部的孫參謀曾學過美術,讓他幫你繪一個圖譜,在全模範團推廣刺殺操,不過……”


    蔣方震指著那些士官說道。


    “不是所有人都像他們這麽出色,以後訓練要注意安全,一定要帶上護具,至於木槍分量不足,我來想想辦法,他們都是軍中精銳,損失不得啊!”


    蔣方震的這番愛護之言聽在其它人耳中,顯然要比袁克定的那番話更讓人易於接受,而且更暖人心,馬四勤連忙應道。


    “長官教訓的極是,四勤往後一定注意分寸!”


    “好了,諸位,現在大家已經見識了馬少校的刺槍術,模範團可謂是近水樓台先得月,大家夥以後多向馬隊長取取經,學習一下,這刺槍術確是軍人之膽魂,當年我在日本留學軍事時,日人曾言“對中**隊,隻需一個刺刀衝鋒即可將其擊潰!”,西洋人亦是如此認為,不過,我想他們是沒在戰場上見過馬隊長!”


    說著,蔣方震把臉一轉,看著馬四勤又是叮囑道。


    “馬隊長,我期待將來你能在歐洲戰場上為國揚威於歐羅巴!”


    人心能收買走嗎?


    宋時茂望著神情平靜的好友,在心裏如此想道,答案是否定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堅持,都有自己的夢想,他們就有共同的夢想與信仰。


    夢想和信仰是不容收買的,也不會輕易改變!


    盡管相隔不過十數裏,但是南苑軍營的消息傳到胡同裏恐怕還需幾個小時,或者說根本就傳不到那裏,在京城之中,人們往往不稱府院,而稱“胡同裏”、“大街上”前者指的是石大人胡同中的總理府,而後者則指位於長安街的新華門,相比於新華門的東方古典,石大人胡同內的總理府,無疑更西化一些,可能說是京中西洋建築的代表作之一,或者說也映襯著兩人不同的出身。


    人們對於國務院總理府的印象,往往首先就是它的大門,仿西洋凱旋門式的大門整體由灰磚砌築。立麵呈品字形,南北立麵完全一樣,兩側各樹一對立於基座上的石製壁柱,無凹槽的柱身粗壯,看起來甚是壯觀,而原本正對壁柱那對大門前的石獅子早被國務院以數萬元高價賣給了一家飯店,取代從他們的是兩名衛兵。


    每天,在那柱下站立著的兩名身著軍裝的儀兵,他們身著黑色軍裝,頭戴鋼盔,肩扛上著刺刀的二式步槍,從早到晚,他們紋絲不動的站在那裏,如果不是每隔兩小時的換班,恐怕會有一些人把他們當成過去門前的石獅子。


    不過相比於戒備森嚴的中南海,這座隻有兩層的國務院總理官邸幾乎形同不設防,每天,數以百計的人們不斷進出著這裏,甚至就連工商部的官員都在地下室內辦公,之所以在此辦公根本原因卻是因為總理兼任著工商總長,所以工商部的官員都是與此辦公,以便在第一時間向總理匯報工作進展,同樣總理隨時都可以同他們一起商討的各種工商實業規劃。


    不過在大多數時候,在總理府內,卻是看不到工商部官員的身影,而在一樓的總理辦公室附近,各部的官員都會往來於此,在總理辦公室隔壁便是一間候見室,候見室內仍然沿用前清時的那種歐式宮廷裝飾,顯得極為富麗堂皇,幾張西洋式的沙發上,坐著幾名年青的等待進入的官員。(.無彈窗廣告)


    在等待著總理接見的時候,財政部專員孔繁普顯得有些緊張,這是他第一次去見總理,他反複在心中斟酌著匯報時的用詞,以確保不會有任何失誤。


    終於,一個秘書走到他的身邊。


    “是孔專員嗎?總理請您進去!”


    進入總理辦公室,孔繁普的第一印象是這間辦公室相比於室外歐洲宮廷式的富麗堂皇,這間辦公室無疑顯得很是簡樸,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那書櫃。


    “孔專員嗎?請坐!”


    李子誠手指著麵前的空椅說道,他是財政部派往河北、山東、江蘇、山西、河南、安徽、湖北等地調查銅元、製錢收購事宜的專員,從年初即前往各地調查,至今方才迴京。


    “樸林,把你的調查結果向總理匯報一下!”


    見下屬進來了,陳便對孔繁普吩付道,盡管財政部前後換了不少人,可是對於那些實務官員,他卻能盡可能的保留,畢竟實務官員大都有著一技之長。


    “是,總長!”


    隨後孔繁普便麵朝總理匯報道。


    “總理,三年8月,歐戰爆發發,國際五金需求激增,導致五金價格陡漲,因此日本商社開始聚資在冀魯兩地搜購銅料,數量達以萬噸計,僅三年8月至12月,各海關報粗銅錠出口即達4000噸。即便是利潤最底的以銀元收兌銅元,一元可兌兩百枚之多,煉成粗銅出口,每噸可獲近五成之利,因而製錢的買賣成為高利潤的生意,據統計在山東經營此行業者有三千餘人,在天津的亦有二千多人。為防止此事造成物價波動外,前財政總長亦令職與多位同僚前往各省,進行調查各地使用狀況外也同時搜購製錢來改造成各麵額的銅輔幣,同時順勢統一幣製。”


    孔繁普隨即開始在迴憶著腦海中方才在候見室內斟酌著的用詞。


    “就調查情況來看,以山東為例,山東使用製錢的地區,有博興、高苑、惠民、陽信、無棣、濱縣、利津、樂、陵、霑化、蒲台、商河、青城、臨清、邱縣、德縣、德平、陵縣、臨邑、平度、濰縣、昌樂、益都、臨淄、廣饒、壽光、昌邑、臨朐等二十七處;銅元製錢並用的地方有長山、桓台、齊河、濟陽、聊城、堂邑、博平、荏平、清平、莘縣、冠縣、館陶、高唐、恩縣、武城、夏津、濮縣、朝城、招遠、萊陽等二十縣;其餘皆使用銅元,製錢僅為零星小數的輔助之用。由調查報告可以看出,習用製錢的州縣仍有相當比例,尤其是離鐵路經過路段較遠的地區更是如此……”


    首先孔繁普就山東的製錢、銅元使用情況加以匯報,隨後又匯報著銅元流失情況。


    “……截至今年8月,全國各關出口粗銅錠達過四萬七千六百噸之多,當時全球銅價暴漲之勢正猛,而各地日本奸商、浪人在我國國內非法收買、銷毀製錢銅元,熔銅出口獲取暴利,這個情況在東北、華北地區尤其嚴重,盡管財政部雖曾用過多種方法力圖防止,但效果有限,因此東北、北方各省製錢與銅元輔幣日漸稀少。”


    聽著孔繁普的匯報,李子誠卻是把眉頭一皺,從就任國務總理之後,他便一直謀劃著“廢兩改元事宜”,可沒曾想,一個簡單的,泛濫成災的銅元,卻成為了日本掠奪中國財政的又一利器。


    “短短一年間,日本奸商、浪人通過收購製錢、銅元出口銅錠超過五萬噸,獲純利達一千萬兩之巨!而最為可恨的是,東北、北方各省製錢與銅元輔幣日漸稀少,直接導致市麵銅元供應緊張……”


    “有沒有什麽辦法阻止他們?”


    陳搖搖頭,該想的辦法,他早都想了,該用的辦法,也都已經用了。


    “除非現在關稅即刻自主,對粗銅出口課以重稅,否則沒有任何辦法可循!”


    “哦……”


    應了聲,李子誠卻是把眉頭皺緊,雖說現在談判進展順利,到年底實現關稅自主沒問題,但想建立完整的關稅保護,至少需要三至四的的準備,在時間上,與歐戰結束時間相近,屆時關稅可為剛剛獲得發展的中國實業提供充分的保護,可是……眼下的銅元危機,卻迫使自己必須要盡快得出解決的辦法。


    “總理,為穩固當前的金融局麵,中央必須要盡快拿出解決的辦法!”


    看著總理,陳又出言提醒著總理。


    “總理,從目前的調查可以看出,日本奸商、浪人,將收兌省份集中於東北、華北、華中一帶,而這一帶,可堪稱中央之基石,如三地經濟不穩,勢必將影響中央聲望……”


    “你是說,這件事有日本政fu插手其中?”


    陳的話讓李子誠微微一愣,可隨即還是想通了所以然來,日本政fu怎麽可能會不插手其中,麵對上一次失敗,日本情報機關豈可能讓自己順心發展,而特勤局和保安部的情報不都顯示,在過去半年間日本間諜頻頻與各省軍閥接觸,他們一方麵與軍閥接觸,另一方又用商人、浪人套取銅幣以擾亂北方的經濟,而北方,包括華中與江浙卻是中央的重心、根基,如果這一帶的金融局麵受到重創,那麽……


    “總理,除非立即統一輔幣,否則,不可能根除日人利用銅價上漲之機,套取輔幣、攪亂金融市場之徑!”


    孔繁普的話,卻是讓陳搖頭的同時,李子誠同樣皺緊了眉頭,原因非常簡單,從張之洞大量開造銅元開始,銅元便是地方上掠奪財富的重要工具,到清末,單是各局發行量便多達近兩百億枚,而民**興後,各省為籌措軍費,更是紛紛大造銅元,而且其間還有民間私鑄銅元,按財政部的統計,市場上的銅元數量目前超過三百億。


    別說是其它人,就是李子誠自己,當年在連雲港的時候,為了籌措經費,同樣也曾大量製造銅元,而且相比於他人,自己仿製的銅元更是沿著隴海鐵路一路散開,不過那時製造銅元的利潤已經從銅元初興的近六成利潤,下降到40,而就那還是利用連雲港先進的機械、冶金技術獲得的“技術利潤”,他地銅元局往往隻有5左右的利潤。


    清時戶部規定,要求銅元中含銅量不少於百分之九十五,含鋅百分之五,有的鑄幣處為了追求高額利潤,不按上述規定改變成分,當其它成分含量超過百分二十時,則為黃銅,屬劣質幣,戶部不準許製造,一經發現即禁止發行。所以市場上的“劣幣”含銅量普遍在90左右,而連雲銅元卻是利用相對先進的工藝,使用含銅量不過40的四六黃銅大量製造銅元,通過適當加厚等方式保持重量,隨後通過對銅元鍍紫銅的方式“冒充銅元”,不過因鍍層較厚,所以很難被人覺察。而在曆史上銅元這種“金融之病”,從清末直到抗戰軍興,前後近半個世紀,之所以會多次泛濫成迷,原因非常簡單,就是逐利而為,在民國後,銅元鑄造並沒有減少,反而因各省財政需要,更加瘋生,以前沒設廠的省分,也群起效尤,設局開廠,民國政fu不穩,百廢待興,在銅元私鑄管理上比晚清更不如,盡管中央甚至地方,都曾試圖對私鑄銅元加以治理,但很多省份的督軍本身就是濫鑄銅元的主持者,而他們與私鑄的勢,又往往有各種各樣的關係,在這種情況下談河治理?


    甚至最後,銅元私鑄問題得到部分改善,還是依賴各地商會組織的努力,才稍有改善,在這種各省政治勢力、地方勢力參與其中,利用製造銅元大量其利時,想說服他們放棄製銅元之利,統一輔幣,又豈是那麽容易的事情?


    見總理、總長二人的神情似乎有些瞻前顧後,孔繁普頓時心下一緊,多年前,他的家庭就曾經曆過“銅元泛濫之苦”,所以對銅元變化卻是極為緊張,因為他清楚的知道銅元泛濫也好,緊縮也罷,最終受罪的都是普通老百姓,於是便急忙盡最後的努力,以勸說國務院著手統一輔幣。


    “自張之洞起,各省為獲鑄錢之利,大造銅元,以至銅元泛濫,至清末,清戶部雖曾有意收迴製錢之權,因辛亥軍興中途作罷,辛亥後,各省更將銅元視為重要財政來源,大鑄銅元,兩年製元數量超過去滿清十餘年所製之半,達百億枚之多,且當大都為當二十、當百、甚至當五百之銅元,億萬民眾深受銅元之苦。而現……”


    孔繁普說的有些情動,多年前從省城學堂迴家時,他便見到過因銅元貶值而上吊自殺的鄉農,甚至於他自己,也曾深受銅元之害,也正因如此,他才會對這項調查如此認真,也正是份認真,才會使得他獲得向總理當麵解釋的機會。


    “總理,現在是統一輔幣的最佳時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紀元1912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語的命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語的命運並收藏新紀元1912最新章節